一、教師教育院校基本數據
目前,全國共有舉辦教師教育院校605所,其中高等師範院校199所(包括:師範大學50所,師範學院71所,師範專科學校78所),舉辦師範教育的非師範院校406所。
具有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院校144所,其中師範院校60所,非師範院校84所;具有教育博士學位授權院校27所,其中,師範大學19所,高水平綜合性大學8所。以師範院校為主體、高水平非師範院校參與的中國特色師範教育體系初步形成。
二、大力推進教師教育振興發展
師範生公費教育規模不斷擴大。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師範生公費教育實施辦法〉》,2019年,6所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招收公費師範生8441人,比2018年增加2015人,為中西部地區培養更多高素質教師。
首批專業通過師範類專業認證。8月,印發《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2019年通過普通高校師範類專業認證的專業名單的通知》,全國共有60個師範專業通過第二級專業認證,2個師範專業通過第三級專業認證,認證結論有效期6年。通過第二級認證的專業,在認證結論有效期內入學的師範生,可由高校自行組織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面試工作。通過第三級認證的專業,在認證結論有效期內入學的師範生,可由高校自行組織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和面試工作。
教師教育7個專家委員會成立。落實《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7月,成立國家教師教育諮詢專家委員會、2019-2022年教育部高等學校幼兒園、小學、中學、中等職業學校、特殊教育教師培養教學指導委員會和第四屆全國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專家委員會等7個專家委員會,充分發揮專家組織對教師教育改革的研究、諮詢和指導作用,推進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建設。
「國培計劃」改革不斷深化。2019年,「國培計劃」單獨設立「幼師國培」項目,系統設計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準則培訓項目等八大項目,有針對性地提升幼兒園教師素質能力。「國培計劃—中西部項目」實施分層分類培訓,根據教師專業成長的關鍵階段的不同需求,設計新教師入職培訓、青年教師提升培訓、骨幹教師研修和卓越教師領航等項目,優先支持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國家級貧困縣、「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縣。印發《關於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突出以學校信息化教育教學改革發展引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
職教師資隊伍建設全面加強。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二十條」),研製《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著力構建政府統籌管理、行業企業和院校深度融合的教師隊伍建設機制,健全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培養培訓體系,暢通校企人員雙向流動渠道,完善「雙師型」教師資格準入和任用考核制度,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技藝精湛、專兼結合、充滿活力的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面向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1+X證書)制度15個試點領域專業,啟動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工作,遴選首批122個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立項(培育)建設單位。
集中精力抓好教師隊伍扶貧工作。委託教育部中學、小學、幼兒園校長(園長)培訓中心開展國家級專項培訓,完成南疆地區中小學校長(書記)和幼兒園園長培訓600人次,加強南疆地區校園長隊伍建設。協調北京師範大學等13所高校組團式對口支援西昌民族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建設,組織「國培計劃」中小學名校長領航工程培養基地、名校長領航班學員及名校長工作室成員、骨幹教師300餘人,開展面向涼山州的教育幫扶行動,助推涼山教育扶貧攻堅和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