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31 18:57:09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新愛嬰是蒙臺梭利教育公司全資直營機構,也是國內第一個專業的蒙臺梭利早教機構。在蒙氏早教課程方面的專業性,可以說是新愛嬰的優勢吧。那麼,家長們又是怎樣看待蒙氏課程的呢?讓我們一起分享家長們參加新愛嬰蒙氏課程的經歷,看看他們各式各樣的體驗吧。 教學模式符合孩子愛玩的天性? 「在顧問的指導下,家長和孩子一起輕鬆地遊戲,在遊戲中相互協作有相互競爭,培養孩子動手動腦。孩子變成主動學習,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提高了溝通能力。」一位家長這樣描述了新愛嬰早教的活動過程,認為這種學習模式是在遊戲中學習,符合孩子愛玩的天性。對孩子來說遊戲不但令他們快樂,也是他們表達內心感受、學習生活經驗的方式,蒙臺梭利因為發現一個窮苦的孩子也能快樂地沉溺在遊戲中,而對教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認為孩子「學習」是一種自發的需要,「遊戲」是孩子學習的方式。這位家長所認同的玩中學、主動學習的教學模式,其實也是蒙氏最基本的教育理念哦! 有灌入式的教學模式之嫌? 一位家長參加了新愛嬰的蒙氏啟蒙課程,介紹了課程的幾個環節:1、老師演示遊戲「拿尺子夠小動物」;2、老師取出學具(用於認識顏色、形狀)演示操作過程,再由孩子們自己操作;3、音樂律動;4、交際活動;5、運球活動。這位家長認為蒙氏教學有利有弊,弊在有些灌入式的教學模式。但蒙氏教育其實是非常注重孩子自主學習的,兒童通過操作教具獲得智力與體能上的開發,而教具的介紹,必須靠老師適當地示範給孩子「學具」的使用方法,並隨時了解孩子對教具的反應,以決定啟發他繼續操作或誘導他暫時停止。 例如一套讓孩子感知「粗和細」的學具,老師要讓孩子通過看、摸,感知粗細,並讓孩子知道粗細不同的物品有對應的擺放位置。孩子弄清楚操作方法後,就開始動手操作學具了。他可能會用「試誤」的方法,把物品一一放進粗細不一的孔裡,排除他認為不對的,最後找到合適的位置。通過一次次的「糾錯」,孩子最後學會了怎樣操作。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不僅僅是「執行」老師的指令,他在探索中學習呢!但假如老師指導方法不當,就可能變成「老師演示--孩子操作」的灌入式教育了。 生意紅火質量下降? 有位家長提到新愛嬰「人多地少」,家長沒地方坐,有一次孩子受傷了也來不及保護。不少家長反映新愛嬰忙於擴招,重視質量下降了,玩具也「不更新」.新愛嬰以「實施小班教學」為標榜,每班2位老師、6位孩子,1:3的師生配比令教學更加個性化。不知是否也因為商業盈利而降低了質量標準? 知識連結--新愛嬰的早教課程和服務 新愛嬰除了有蒙氏課程外,還有感覺統合訓練、奧爾夫音樂、早期英語的課程,在服務方面則包括教學活動、社交活動、大運動訓練、奧爾夫音樂遊戲、家庭輔導方案、主題親子活動以及免費紙尿片、花茶等,服務較為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