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傳媒大事記--傳媒--人民網

2021-01-12 人民網

  2019年已經劃上句號,回望這一年,對於傳媒界來說,有不少大事、喜事,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中外媒體競相報導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人民日報改版、「學習強國」平臺上線、中宣部組織開展「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活動、我國首次實現8K超高清內容5G遠程傳輸、 「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首屆理事會議舉行……新年伊始,人民網傳媒頻道帶您回首2019年傳媒大事。

一:加強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學習並發表重要講話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報社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
·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條例》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一部關於宣傳工作的基礎性、主幹性黨內法規,以剛性的法規制度為全黨開展宣傳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導和支撐,在黨的宣傳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裡程碑意義。
·完善堅持正確導向的輿論引導工作機制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完善堅持正確導向的輿論引導工作機制。【詳細】

二:紙媒改版再出發、搭建學習教育新平臺

《人民日報》2019年元旦起改版

·20餘家紙媒宣布改版
  2019年伊始,以《人民日報》《求是》等為代表的20餘家紙媒紛紛宣布改版。《人民日報》從元旦起改版,全部版面彩色印刷,這也是人民日報歷史上第一次全彩印。改版後的《求是》雜誌,把宣傳好、闡釋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第一職責。
·「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上線
  2019年1月1日,「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上線儀式在京舉行。PC端有「學習新思想」「學習文化」「環球視野」等17個板塊180多個一級欄目,手機端有「學習」「視頻學習」兩大板塊38個頻道。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官方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上線
  2019年,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由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辦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官網6月正式上線,官方微信公眾號「學習大國」也同步推出。【詳細】

三:聚焦重大主題重大戰略"刷屏"吸睛

人民網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全媒體報導「70年70問」

·中宣部組織開展「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活動
  2019年是紅軍長徵出發85周年。6月11日至8月18日,中央宣傳部組織開展「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活動。先後有1300餘名記者追隨當年紅軍長徵步伐,深入13個省(區、市)實地採訪,累計行程1.6萬餘公裡。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報導屢屢刷屏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相關活動受到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各大主流媒體紛紛策劃推出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融媒體報導。來自125個國家和地區、400多家媒體機構的4700餘名中外記者和直播技術人員前來採訪報導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
·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助推大灣區建設
  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全文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入政策制定和協調推進實施並重的階段。5月19日,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舉行。9月1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之聲開播。11月11日,人民網「大灣區發布」客戶端上線。【詳細】

四:5G、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應用登場亮相

2019年,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兩會報導成新媒體技術「秀場」
  2019年3月3日,新華社推出的全球首個AI合成女主播「新小萌」正式上崗。由科大訊飛打造的央視AI記者助理「小白」也現身兩會新聞中心。一款語音轉寫工具成為《人民日報》上會記者的寶貝。許多媒體也開始更多新的報導嘗試。
·我國首次實現8K超高清內容5G遠程傳輸
  2019年6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放5G商用牌照,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6月2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成功實現我國首次8K超高清內容的5G遠程傳輸。
·全球首臺「5G+8K」轉播車助力籃球世界盃
  2019年9月,2019年國際籃聯籃球世界盃激戰正酣,由我國主導設計、集成建造的全球首臺「5G+8K」轉播車對北京賽區約9場賽事進行試播。
·「媒體大腦3.0」發布
  2019年11月26日,新華智雲發布「媒體大腦3.0融媒中心智能化解決方案」。12月12日,新華社首個智能化編輯部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詳細】

五:主流媒體發力視頻端擴影響強聚合

《新聞聯播》入駐短視頻平臺

·主流媒體入駐快手、抖音、b站等
  2019年8月24日,《新聞聯播》正式入駐短視頻平臺抖音、快手。在快手的粉絲數瞬間漲到1210.9萬;在抖音上發布四條視頻後,粉絲便超過1637.9萬。截至2019年11月,人民日報抖音粉絲數超過5000萬,央視新聞快手粉絲數2791萬、西瓜視頻粉絲數7264 萬、好看粉絲數759萬,人民網微視粉絲數317萬,在媒體中名列第一。
·「人民日報+」短視頻客戶端正式上線
  2019年9月19日, 「人民日報+」正式亮相,由普通用戶、專業用戶生產內容,以「人民問政」為主要特點,致力構建兼具主流價值和創新活力的短視頻內容生態,為主流媒體建立自主可控的短視頻平臺邁出創新探索的第一步。
·我國首個國家級5G新媒體平臺正式上線
  2019年11月20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頻」5G新媒體平臺正式上線。這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基於「5G+4K/8K+AI」等新技術全新打造的綜合性視聽新媒體旗艦。【詳細】

六:媒體融合發展強化先進技術能力支撐

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研討會在人民網召開

·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五項標準規範發布實施
  2019年1月15日,中宣部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發布《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規範》和《縣級融媒體中心省級技術平臺規範要求》。4月11日,總局再次發布《縣級融媒體中心網絡安全規範》《縣級融媒體中心運行維護規範》《縣級融媒體中心監測監管規範》。至此,縣級融媒體中心5項標準規範全部發布實施,縣級融媒體中心標準體系基本建立,為指導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提供了關鍵性、基礎性技術支撐。
·媒體融合與傳播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批建設
  2019年11月,科技部批准建設「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媒體融合生產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超高清視音頻制播呈現國家重點實驗室」等4個實驗室。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單位分別為:中國傳媒大學、人民日報社人民網、新華通訊社新媒體中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詳細】

七:提升國際傳播能力、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

「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首屆理事會議在北京開幕

·"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首屆理事會議舉行
  2019年4月23日,「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首屆理事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出席開幕式,宣讀習近平主席賀信並致辭。「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首屆理事會由來自25個國家的40家主流媒體組成。會議就推進聯盟有關工作達成廣泛共識,並發表聯合宣言。目前,已有來自全球86國的182家媒體加入「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人民日報社是聯盟理事長單位。

·中國外文局成立70周年 習近平總書記發賀信
  2019年9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向中國外文局成立70周年致賀信。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70年來,中國外文局對外全面宣介中國發展變化,積極促進中外友好交流,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發揮了重要作用。【詳細】

八:踐行「四力」加強新聞人才隊伍管理

周泉泉被追授「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

·踐行「四力」、追夢新時代
  2019年1月16日,中國記協向全國新聞工作者發出倡議,號召廣大新聞工作者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要求,鍛造過硬素質、過硬本領、過硬作風,書寫新時代的精彩答卷。
·周泉泉被追授「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榮譽稱號
  2019年6月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夜線》欄目副製片人周泉泉不幸因公殉職,年僅46歲。中國記協追授周泉泉同志「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榮譽稱號,指出周泉泉同志是新聞戰線踐行四力的先進代表,是新聞工作者的優秀典型。
·2019年新聞採編人員崗位培訓考試開展
  國家新聞出版署2019年10月下發《關於開展2019年新聞採編人員崗位培訓考試的通知》。考試內容包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新聞倫理與政策法規、新聞採編業務等。線上考試通過「學習強國」手機客戶端進行。【詳細】

九:加強區塊鏈、音視頻信息服務及內容生態治理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公布《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

·《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發布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2019年1月10日發布《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自2019年2月15日起施行,為區塊鏈信息服務的提供、使用、管理等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據。
·《網絡音視頻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發布
  2019年11月18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印發了《網絡音視頻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出臺《規定》旨在促進網絡音視頻信息服務健康有序發展,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正式發布
  2019年12月15日,《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正式發布,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該《規定》以網絡信息內容為主要治理對象,以營造文明健康的良好生態為目標,突出「政府、企業、社會、網民」等多元主體參與網絡生態治理的主觀能動性,對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網絡信息內容服務平臺、網絡信息內容服務使用者等都提出明確要求。【詳細】

相關焦點

  • 新應用亮相、技術助力媒體融合 2019年中國傳媒大事記
    編者按:2019年已經劃上句號,回望這一年,對於傳媒界來說,有不少大事、喜事,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中外媒體競相報導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人民日報改版、「學習強國」平臺上線
  • 「新媒體與社會發展」系列論壇--傳媒--人民網
    徐炯 《文匯報》總編輯。張國濤 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副秘書長。: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新媒體與社會研究中心 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謝耘耕工作室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美國杜克大學中國研究中心贊助單位:遠東控股集團協辦單位:《傳媒》雜誌社 人民網傳媒頻道 獨家門戶合作媒體:搜狐傳媒
  • 中國傳媒大學2019年各批次錄取分數線(完整版)
    中國傳媒大學2019年本科招生各省、各批次錄取全部結束。
  • 2016年"傳媒藍皮書"發布 中國傳媒產業仍持續增長
    而從全球傳媒的廣告收入層面來看,北美依舊是業內領袖。在2015年,北美地區的廣告收入達到了1801.60億美元,超過亞太地區的1389.15億美元與西歐的1043.22億美元居於首位。據預測數據顯示,這一排位還將延續至2019年。
  • 2019年中國傳媒大學藝考迎來八大變化
    新華網北京12月10日電(陳夢謠)9日,在中國傳媒大學服務參加2019年藝考學生和家長的校園開放日上,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2019年中國傳媒大學藝考報名人數已超兩萬人。中國傳媒大學對藝考進行了相應改革,相較往年,2019年的考試有8大變化,包括:初試報名時間自2018年11月28日開始至12月23日截止;初試時間提前至2019年1月1日;所有考生都必須參加初試環節的文化素養基礎測試;初試科目增加「文史哲」類別;複試統一在北京舉行,京外不再設置複試考點;適當增加符合時代特色和要求的專業和專業方向;為專業能力特別突出的考生開設「
  • 被稱為中國廣播電視及傳媒人才搖籃,中國傳媒大學2020年錄取分數線...
    全國一卷,中國傳媒大學2020年本科錄取分數線除了山西省,其他省份錄取分數線都在600分以上,其中,中國傳媒大學2020年河北錄取分數線最高,文科錄取最低分為629分,理科錄取最低分為646分,相比2019年文科錄取分數線下降9分,理科錄取分數線提高20分。
  • 中國傳媒大學錄取分數線2019
    中國傳媒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已正式進入國家「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重點建設高校行列,前身是創建於1954年的中央廣播事業局技術人員訓練班。1959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學校升格為北京廣播學院。2004年8月,北京廣播學院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
  • 南廣學院與中國傳媒大學終止合作,2021年更名南京傳媒學院
    9月12日,曾培養出倪妮、白客、鄔靖靖等演藝明星的「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官方發布聲明,稱該校正在按國家政策精神籌備和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經友好協商,該校已與中國傳媒大學於2019年7月籤署了轉設協議。
  • @新聞人 "4月傳媒大事記"新鮮出爐,快來看看!
    原標題:@新聞人 「4月傳媒大事記」新鮮出爐,快來看看! 2020年申請的援助事項,其發生日期一般應在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間。 2019年度報紙核驗工作啟動 據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報導,4月8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關於開展2019年度報紙核驗工作的通知》,對2019年度報紙核驗工作作出部署。核驗時間為4月8日至6月7日。
  • 新鮮出爐-中國傳媒大學2019年藝術類本科招生簡章
    轉自中傳招辦中國傳媒大學2019年藝術類本科招生簡章現已公布!報名時間:2018年11月28日-12月23日考生可登錄中國傳媒大學本科招生網http://zhaosheng.cuc.edu.cn進行報名、交費初試時間:2019年1月1日複試時間:2019年2月15日-2月22日歡迎有理想、愛傳媒、有潛質的同學積極報考!
  • 港澳臺及海外傳媒綜合大事記
    中國「西班牙年」特命大使巴勃羅•布拉沃在推介會上說,中國「西班牙年」提供了一個在中國展現西班牙文化的良好契機,該網站的開通為人們了解在中國「西班牙年」期間舉辦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科技和商貿活動提供了一個窗口,方便人們獲取相關信息,有助於更好地推動雙邊交流。
  • 中國傳媒大學2019年工商管理碩士(MBA)招生簡章
    >一、招生計劃1.招生人數:2019年中國傳媒大學擬招收工商管理碩士(MBA)170人(全日制160人、非全日制10人)2.學制:2年3.培養方向:[1]傳媒與企業運營(培養懂傳媒的管理者)本方向主要面向各行業的中高層管理者,培養懂傳媒的管理者
  • 中國傳媒大學啟動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
    人民網北京8月4日電(記者 趙光霞)記者從3日舉行的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教育會議獲悉,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中國傳媒大學將從招生、培養體系和學位、導師評聘、質量監控、學科與專業設置等方面,實施研究生教育系列重大改革。
  • 中國傳媒大學2019年自主招生簡章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規範高校自主招生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14〕18號)以及《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學廳﹝2018﹞14號),結合中國傳媒大學人才培養目標,2019年我校繼續開展自主招生工作,面向全國選拔理想信念崇高、思想品德高尚
  • 啟動教育重大改革 中國傳媒大學博士學制延長為4年
    【啟動教育重大改革 中國傳媒大學博士學制延長為4年】3日,中國傳媒大學舉辦研究生教育會議。為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中國傳媒大學將從招生、專業設置等方面,實施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自2021級開始,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研究生學制由3年改為4年,最長有效修業年限由8年改為6年,並設置基本文獻閱讀檢驗機制。通過改革,學校關停了17個專業方向,對47個專業方向進行了並、轉和調整。
  • 博士學制延長為4年 中國傳媒大學啟動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
    來源:人民網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教育會議現場。人民網北京8月4日電(記者 趙光霞)記者從3日舉行的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教育會議獲悉,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中國傳媒大學將從招生、培養體系和學位、導師評聘、質量監控、學科與專業設置等方面,實施研究生教育系列重大改革。
  • 中國傳媒大學2019年下半年自考畢業論文撰寫程序
    二、考生須在2019年6月15日起,登陸中國傳媒大學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畢業論文寫作系統http://elearn.cuc.edu.cn/Thesis進行寫作,用戶名為準考證號,密碼為電話號碼(註冊信息中考生個人填寫的電話號碼),類別為自考。考生登錄系統後,進入所屬專業論文計劃,點擊「參加答辯」選項,之後開始論文寫作階段。
  •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將更名「南京傳媒學院」,畢業證怎麼辦?
    近期,一條「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將要改名的消息在朋友圈大面積刷屏。眾所周知,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成立於2004年,是江蘇省唯一一所傳媒藝術類應用型大學,關鍵它是一所民辦大學。但因為倪妮、白客等明星大咖都是從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畢業,因此一直都備受關注。如今,傳出將於2021年改名為「南京傳媒學院」,此消息一出,頓時引發輿論與社會公眾的熱議。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的母公司——華夏視聽傳媒集團,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請資料。
  • 塵埃落定: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轉設為南京傳媒學院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轉設為南京傳媒學院終於塵埃落定。「南京發布」微信公眾號4月15日公布了《江蘇省政府關於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轉設為南京傳媒學院的通知》:為深化高等教育辦學體制改革,推進民辦高校持續健康發展,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和競爭力,經研究並報教育部批准,決定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轉設為南京傳媒學院,同時撤銷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建制。
  • 中國傳媒大學2019-2020年普通類專業錄取分數線對比分析
    中國傳媒大學在2020年08月24日發布了2020年普通類專業錄取分數線(缺新疆和西藏)。今年較去年相比,全國各省市錄取分數線均有小幅度的變動,其中,分數變動幅度的較大的有天津市,福建省,海南省,陝西省,均有20分以上的變化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