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許多朋友為血小板低所困擾,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感到很沮喪。其實沒有必要沮喪,引起血小板低的原因有很多,只要進行正規的治療還是可以恢復健康的。那麼,究竟什麼是血小板低呢?血小板低吃什麼比較好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是血小板低
在人體血液當中的血小板,一般來說,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約含有10至30萬個血小板,它們的壽命平均是八到十二天。由於不同因素導致的血小板計數低於參考值下限的就是血小板減少,比較低。
血小板低的原因
血小板破壞或消耗過多
①先天性:包括非免疫性疾病,如新生兒溶血病、早產兒血小板減少症、新生兒感染等;免疫性疾病,如新生兒同種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新生兒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新生兒藥物性血小板減少症等。
②獲得性:非免疫性疾病,如病毒感染(流感、風疹、流行性出血熱)、細菌感染(敗血症、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原蟲感染(弓形蟲病)、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症、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妊娠等均可引起;免疫性疾病,如藥物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輸血後紫癜、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血小板生成減少
①遺傳性血小板減少:如橈骨缺血伴血小板減少症、先天性無巨核細胞性血小板減少症、血小板生成素缺乏症、骨髓浸潤性疾病(先天性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及新生兒風疹等。
②獲得性血小板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單純巨核細胞再生障礙血小板減少症、腫瘤細胞浸潤骨髓、骨髓硬化症、物理作用(如放射線)、化學因素(如藥物)、周期性血小板減少症、細菌感染、營養缺乏、飲酒及溶血等。
血小板分布異常或阻留在脾內過多
肝硬化、血吸蟲病、脾淋巴瘤、海綿竇狀血管瘤、骨髓纖維化等所致的脾大,導致脾臟內血小板滯留過多引起外周血血小板減少。
血小板低吃什麼好
適宜食物
宜食用高蛋白飲食:血小板減少的飲食,應供給高蛋白飲食,飲食中宜多選用牛奶、瘦肉、魚類、蛋類、豆類等食品。
宜食用含鐵豐富食物:紫癜病人同時伴有貧血,則宜在飲食中進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豬肚、禽類、瘦肉、蛋黃。蔬菜中含鐵量較高的馬蘭頭、油菜、薺菜、芹菜、大頭菜、黃花菜、莧菜、菠菜、番茄等食物可經常食用。麵筋、麥麩、銀耳、蘑菇、香菇等也可在烹飪菜餚中應用。
中醫益食
適宜吃偏寒涼的食物,中醫當中認為血熱則妄行,所以出血屬熱者,適宜選擇偏寒涼的食物。蔬菜水果當中有許多性涼的,對止血有利,例如蓮藕、薺菜、黑木耳、梨、鮮棗等。
宜食用好消化的粥:血小板減少的飲食中還常可用黃芪、紅棗、山藥、枸杞子、桂圓肉、黨參、藕節、旱蓮草、仙鶴草、羊骨、花生(帶紅衣)、黑豆、豬皮、扁豆、核桃仁等食物煲粥,好消化,易吸收,對老年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尤為適宜。
飲食常識
(1)飲食要忌粗食和長纖維的食物。血小板低的人容易出血,粗食在消化過程當中會與消化道產生摩擦,容易導致消化道出血。
(2)忌燒、烤、炙之品。燒烤炙之品外皮焦硬,會磨擦而導致黏膜出血;另一方面,這類食品不易消化,有礙脾胃運化,容易造成腸道消化功能紊亂。
(3)限制脂肪攝人量。過多的脂肪攝人會抑制人體造血功能和引起病人的消化和吸收不良,故每日的攝入量應在70克以下,並以動物脂肪和植物脂肪各半為宜。
總結:本文為大家講述了血小板低的一些原因,僅供大家參考。除此之外,文中還介紹了一些適宜血小板低的人食用的一些食物,大家平時飲食當中可以多留意,如果有血小板低的情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