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Line在臺灣是怎樣發家的!不想把微信當對手

2020-12-18 搜狐網

  寫在前面的話:Line除了在日本市場發展不錯外,在中國臺灣也佔據了近乎統治的市場份額。據悉,臺灣地區有1700萬人使用Line(Line今年6月最新官方數字),佔其人口比例近7成。

  那麼Line在臺灣是如何擴張的?本文作者通過訪問Line臺灣負責人以及調查臺灣市場認為,Line的品牌、超級可愛的表情和玩偶是其拿下臺灣市場的重要原因。但這種優勢很難被複製到大陸。

  臺灣是東南亞華人的重要代表市場之一,假如你對這個市場感興趣,那就一定要看此文哦..(以上,by林豐蕾)

  文/王可可

  Line是韓國網際網路公司NHN旗下的一款即時通訊工具,其主要市場是日本。去年末,Line宣布將借力360進入中國市場,引發業高度界關注。筆者的故事就在這一背景下展開。

  筆者在一個風雨大作的傍晚,遇見了抱著三個大號毛絨公仔的Line 大中華地區負責人Frank。懷著對這個可愛應用和眼前這位「拉風男人」的無限好奇,我採訪了一下眼前這個說著流利國語的韓國人,順便窺覬了一下他手上的三個娃娃。

  三十多歲的他出生於中國臺灣,畢業於韓國西江大學,在中國和韓國兩地工作多年。 去年加盟Line以後,他帶領臺灣團隊開創了Line除遊戲和表情貼圖以外的第三個營收模式:官方帳號。而官方帳號在不到一年時間裡為Line貢獻了近20%的營收,遊戲和表情貼圖分別佔總營收50%和30%。

  臺灣拓展第一步:用戶市場

  Frank回憶說,來到臺灣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了一個人氣測驗。他一路抱著Line的毛絨公仔從飛機場到餐館「秀」了一把。不但路途上吸引了眾多羨慕的目光,還引來議論紛紛,更是在餐館受到熱情大媽的免費餐相送。看起來,似乎所有臺灣人都熱愛著Line。

  關於Line為什麼Line在臺灣受到用戶歡迎,Frank給出的解釋是,可能是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筆者也做了一下小小的調查,發現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Line的品牌優勢深入人心。作為一個無敵可愛的聊天工具,連40-50歲的大媽們都對Line鍾愛有加。這種品牌優勢即使是Facebook和微信等巨頭也無法在短期內替代Line。同時,臺灣人民非常相信知名品牌的力量,而Line在App Store裡排名靠前,這無疑也增加了用戶下載使用的積極性。

  2. Line的表情貼圖實在是太火了。筆者採訪了多位IT業界女性,無一例外地被Line的表情貼紙「萌」倒。而最有趣的是幾位風投男性,他們平時為人比較無趣,但是,藉助Line的表情貼紙,他們化身為「可愛男士」,成為了圈裡裡的社交活躍分子。用其中一位的話說,如今的社交通過發送精確到位的表情,不但省時省力,而且事倍功半地達到自我形象的塑造,「平時那麼累,聊天的時候誰會願意絞盡腦汁去組織語言?」

  3. 以Line人物表情貼圖為主題的產品非常受歡迎。包括毛絨公仔——比如Frank手裡的幾個小傢伙,貼紙,杯子等等,而且這些產品目前是不對外出售的,只在Line的線下活動才有售,以至於Line的線下活動經常場面火爆。

  臺灣戰略第二步:拓展企業市場

  由於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Line在臺灣大受歡迎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Line 在臺灣真正的成功,更體現在其營收數據上。對此,Frank信心滿滿地說:「我現在可以說,Line在臺灣真的賺翻了,我們賺得非常爽。

  其實,Frank上任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讓收費公眾帳號在臺灣正式上線。Line在臺灣如此風靡,看著這眼前大好的形勢,Frank心想,這下有戲了。

  但是,事情卻沒有這麼簡單。

  去年4月,Frank開始與多方洽談官方帳號的合作,但是到8月第一批官方帳號上線的4個月裡,他和他的臺灣團隊經歷了無數失敗。Frank說,企業是很現實的,付費的官方帳號必須要帶給企業實實在在的利益,才會得到認可。

  第一個官方帳號「臺灣全家便利店」(FamilyMart)用了他4個月時間,方案被拒絕過4、5次,但是最終線上線下的推廣效果非常理想。通過購買全家商品,獲得Line官方毛絨娃娃等紀念品的兌換活動,吸引了近10萬多人的參與。大大提高了全家的銷售額和知名度。

  Line的幾個表情貼圖人物形象不僅僅在線上帶來了表情貼紙的收入,更是在線下成為最為成功的營銷手段。Frank稱,在未來也不會排除像《憤怒的小鳥》一樣,發展以卡通人物系列產品為主打的盈利模式。

  目前,Line在臺灣的官方商業帳號達到70多個,每個帳號每年都會給Line至少帶來十幾萬美元的收入。對於這樣的成績,Frank將功勞歸結與自己的臺灣團隊成員身上:「他們只有4個人,但是都非常優秀。」Frank說,臺灣團隊中的一位成員一人就曾拿下了50多個官方帳號的合作。Frank表示,在臺灣所有取得的經驗都會幫助Line在其他地方進行更好的推廣。

  臺灣模式的思考

  Line在臺灣的成功看起來誠然非常誘人,但是,冷靜下來思考一下,這樣的模式是否能在中國大陸適用?筆者認為以下幾個因素將成為「臺灣模式」在大陸的最大障礙。

  1.是臺灣受到日本文化影響,非常喜歡「可愛」的東西,導致Line會成為臺灣「全民應用」;

  2.臺灣的版權意識強烈,無論是Line表情商城中的表情貼圖還是線下的人物主題商品,都是Line獨家「武器」,但是如果這一模式移植到大陸來,恐怕早就被淘寶啥的山寨了。用戶隨便地,低價地就可以買到大量的此類商品,何必要去參加Line和商家的線下活動?商家又何必要支付高額官方帳號費用與Line合作推廣?

  3.Line在臺灣的企業帳號是收費的,但微信神馬的在大陸可都是入門免費的,而且用戶數和社交粘度在大陸還落後微信,很難獲得企業用戶的喜愛。

  最後Frank透露,今年8月份,Line將在日本舉行2億全球用戶的慶功大會,他相信面對不同產品,用戶會做出自己喜愛的選擇。

  話說到這裡,轉頭一看窗外,夜色已深,但大雨未止。在3個可愛無敵的毛絨玩具映襯下,Frank臉色有些疲憊,他坦言,來到Line工作以後,天天都加班到深夜,生活十分苦逼。好在努力後還有所收穫,對於今年,自己有2個期待,一是在年末拿到獎金;二是Line在年末能突破3億用戶。

  訪談結束了,工作還要繼續,然後,Frank消失在雨夜中。除了「可愛「和」拉風」,不得不承認他也是一個敬業的男人。

  PS:附送Frank對微信的的八卦看法三則。

  小小八卦:關於對手微信

  在訪談的最後,我還請Frank談了一下他眼中的微信,他表示:

  1. 在中國,Line不想把微信當成對手,希望實現互補。(額,有點扯吧,Line是在大陸還是抵不過微信。)

  2. 在海外,Line走到哪,微信跟到哪。——Line無奈。

  3. 他認為,微信的自定義表情可能會牽扯到侵權問題。

it.sohu.com true 搜狐IT http://it.sohu.com/20130711/n381256842.shtml report 3569 寫在前面的話:Line除了在日本市場發展不錯外,在中國臺灣也佔據了近乎統治的市場份額。據悉,臺灣地區有1700萬人使用Line(Line今年6月最新官方數字),

相關焦點

  • 看看line在臺灣是怎樣發家的!不想把微信當對手
    寫在前面的話:line除了在日本市場發展不錯外,在中國臺灣也佔據了近乎統治的市場份額。據悉,臺灣地區有1200萬人使用line(line今年1月官方數字),佔其人口比例近8成。那麼line在臺灣是如何擴張的?
  • 從Line的發家說起:類微信產品的成功手冊
    說起國外的類微信產品,不少人都會這樣認為:歐美WhatsApp,韓國Kakao,日本則是Line。雖然Line發家於日本,也是目前日本最受歡迎的社交通訊應用(日本用戶佔Line總用戶的37.5%),但實際上Line並非是完全的「日本製造」,它的母公司是韓國大名鼎鼎的NHN。有報導稱,在Line推出之後至今的20多個月裡,在韓國首爾的母公司NHN的股價已經上漲了46.8%,表現喜人。
  • 日本聊天軟體Line中國區負責人:沒把微信當對手
    「微信的目標是全中國整個IM市場,我們從沒想過要達到這種目標,只會去爭取有價值的用戶。也許微信會把我們當做競爭對手,但是我們不會把他們當做競爭對手。」Frank說。  這個面容清秀、謙卑中透出一股衝勁的男子就是Line大中華區的負責人,之前他在臺灣推廣Line取得巨大成功,一年多的時間裡,臺灣的Line用戶達到1600萬人,之前雄踞臺灣IM市場的Whatsapp幾乎被擠到無處生存。後來他又帶隊進入香港市場,現在是大陸,主要負責宣傳推廣和合作事宜。
  • 日本版微信Line進軍中國市場 欲挑戰微信
    微信國際運營總監Justin Sunza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微信的主要目標市場是亞洲香港、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等,而美國和阿拉伯地區的用戶數量也在增長。微信和Line現在的關係感覺就是圍城中說的那樣一個想要走進來,一個想要走出去,而在這個過程中都將面臨對方的激烈競爭,顯然Line想要進軍中國市場,微信將會是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而Wechat的國際化路線同樣也會面臨Line的阻擊。
  • 日本微信Line用戶增長停滯,止於2億
    Line用戶數的下跌跟其非優勢市場競爭對手的咄咄逼人不無關係,Line的優勢市場主要集中在日本,泰國,印尼,臺灣等地。由於社交平臺具有馬太效應,Line已經放棄在非核心市場與競爭對手直接競爭,主要聚焦於前面所提的四大市場。在這四大市場,line仍然維持著一定的用戶增長。1季度line四大核心市場的月活躍用戶達到1.71億人,同比增長12.6%,DAU/MAU的比例為72%。
  • Line 連我:微信對手來了!
    Line 是一款即時通訊軟體,服務類似於國內的微信。不同於微信的是,在商業模式上,它除了提供企業帳戶外,還提供虛擬道具和遊戲平臺,不過,它的中國版連我並沒有提供遊戲平臺。微信利用二維碼登陸網頁版,連我則需要下載客戶端到 PC ,通過手機連我綁定郵箱後,才能登錄使用。
  • 點評:驕傲的微信或許應該像Line學習一下
    Line的產品包含力與連貫性微信的前期發展多少是與手機QQ有關的,後者常年的運營經驗已經將用戶的消費心理琢磨到位,這讓微信在發展之初就佔據了一定的先天優勢。而line之所以成功完全靠的是產品的連貫性。基於此,line選擇了360作為自己的合作企業,可是line為何選擇了360,而不是財大氣粗的百度、阿里、網易等等呢,除了360自身的創新意識與產品理念相關以外,360自身與騰訊的糾葛也是line炒作的一個很好噱頭。作為話題的製作者,360自身就存在很多曝光點,有了一個熟悉騰訊戰略風格的老對手360幫助,哪怕360一步不動,line也可以找到牽制或者防範微信進步的高招。
  • "日本微信"line和中國不得不說的故事
    line是在由其舉辦的「Hello,Friends in Tokyo,2013」會議上宣布這一數字的,而今年line的目標是3億,中國當然是其中最具潛力的市場之一,那麼line在中國市場上打算怎麼做?需要解決哪些問題?如何處理和最強大的對手微信之間的關係?
  • 微信、whatsapp與LINE到底有啥區別?
    在國內外諸多社交產品中,中國的微信(wechat)、美國的whatsapp、日本的line就是典型代表,它們已經成為全球網際網路移動端社交的三極。從表面看,社交產品大同小異,免費信息、語音、LBS社交、通訊錄關聯等等,但是在這表面的背後,卻存著產品思維、商業模式、社會文化方面的巨大的差異。
  • 在大陸很火的微信,為什麼在全球的很失敗,連中國臺灣也拿不下
    微信這個第一張移動網際網路船票一直是騰訊的一把利劍。馬雲也很害怕它,騰訊馬化騰說:「我們沒有微信,我們將失去優勢」,因為開發了微信,微信之父張小龍也成為了騰訊的副總裁。微信如今在中國大陸已經成為了第一大移動網際網路平臺。
  • 微信市場新布局?Wechat域名直接跳轉到微信臺灣官網!
    據IT之家報導,騰訊微信域名wechat.com在PC端和手機瀏覽器上訪問時,已經自動跳轉到微信臺灣官網頁面。wechat.com跳轉臺灣官網?facebook在臺灣也有不少人用,實際上,臉書是全世界運用範圍最廣的聊天軟體。臺灣人還用Skype。這是一種網絡電話,由於很廉價,在臺灣也很盛行。至於微信、QQ,他們在臺灣的普及率並不高,這裡也有跟政治原因有關,臺灣的領導人對大陸的社交軟體持警惕性。
  • 社交巨頭三國殺:微信 whatsapp line區別在哪?
    在國內外諸多社交產品中,中國的微信(wechat)、美國的whatsapp、日本的line就是典型代表,它們已經成為全球網際網路移動端社交的三極。從表面看,社交產品大同小異,免費信息、語音、LBS社交、通訊錄關聯等等,但是在這表面的背後,卻存著產品思維、商業模式、社會文化方面的巨大的差異。
  • 靠表情包一年賺18億元,日本版微信Line是如何做到的?
    當微信開始紅遍中國的時候,和微信類似的社交軟體Line也同樣在日本開始大紅大紫。Line可非素人,與Facebook旗下WhatsApp、微信(WeChat)三分社交天下。目前Line在日本、泰國和中國臺灣市場的佔有率均為第一,炙熱程度完全不遜於微信。共同點:LINE和微信都帶有免費發簡訊、打電話等大致相同的功能。
  • 這個混在臺灣的美國人說,臺灣真該慶幸對手是大陸!
    【環球網綜合報導】大陸對臺「武統」嗎?類似的話題近來又在島內熱起來。臺灣《中國時報》12日發現,曾任臺灣「中廣新聞網」外語廣播主持人的美國人畢靜翰日前在臉書(Facebook)上發表了一個「新奇觀點」,他說,雖然臺灣覺得中國大陸「很恐怖」,但其實臺灣已算是「蠻幸運的」,如果對手換做是俄羅斯,臺灣1950年早就GG(投降認輸)了。
  • "日本微信"Line和中國不得不說的故事
    如何處理和最強大的對手微信之間的關係?我代表搜狐IT受邀參加了此次會議並對Line高層進行了採訪,下面就結合我這幾天的所見所聞,為大家理一理Line和中國那不得不說的故事。  1. Line在中國的低調是有意而為之  2011年6月,即時通訊軟體Line在日本誕生,這個時間比微信晚5個月。
  • 微信與 LINE 結盟,在日本掃 LINE Pay 二維碼也能用微信付款了 |...
    微信與 LINE 結盟,在日本掃 LINE Pay 二維碼也能用微信付款了 在日本,微信支付和 LINE Pay 打通了合作,消費者用微信掃描 LINE Pay 的二維碼也可調用微信錢包的餘額
  • 微信與 LINE 結盟,在日本掃 LINE Pay 二維碼也能用微信付款了
    來源:愛範兒 作者:吳羚在日本,微信支付和 LINE Pay 打通了合作,消費者用微信掃描 LINE Pay 的二維碼也可調用微信錢包的餘額、零錢通或借記卡進行支付(暫不支持信用卡),也就是說,能用 LINE Pay 付款的地方,也支持微信支付了
  • 5成臺灣人在用日本微信Line
    【搜狐IT消息】雖然同為中文語系,在國內市場風生水起的微信卻沒有在中國臺灣有所作為,倒是日本的類微信產品Line風靡臺灣。據日本媒體報導,Line在中國臺灣的用戶數量在11月26日突破了1000萬,而在臺灣的總體人口只有2300萬,這也意味著接近一半的臺灣人在使用Line。
  • Line再陷困境:中國大陸出現故障 官網域名掛了!
    截至目前,故障仍未修復, Line官網line.me也無法訪問。  據了解,移動即時通訊軟體LINE,於2011年6月才正式推向市場,但全球註冊用戶超過4億,是WhatsApp和微信的競爭對手。對於中國這個龐大市場垂涎已久的Line,在2012年進軍中國,其中文版官網啟用「連我吧」域名lianwo8.com。
  • line是什麼意思,line廣告投放帳戶,怎麼開LINE廣告?
    免費通話,免費簡訊,全天24小時,隨時隨地,免費享用無限制的通話和簡訊的全新交流工具,這是微信等其它所不具備的!Line在港臺和日韓地區的知名度是高於微信的,基本大家都是通過Line溝通聊天。目前LINE廣告只能在日本、泰國、臺灣三個地區投放,這三個地區的覆蓋率都很高,特別是日本和臺灣,泰國現在微信的市場份額也在慢慢增加,但是總體來說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每天在使用line進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