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來臨,不少大學生曬出自己獲得的各類證書,講述背後的奮鬥故事。他們將榮譽證書擺成各種不同的圖案,拍照留念,作為送給自己的青年節禮物,致敬奮鬥的青春年華,有網友評論「這才是青春該有的樣子!」
王佳宇,來自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財務管理2015級11班,從大一至今已獲得30餘張證書。王佳宇認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張證書是2017年暑假去井岡山社會實踐時獲得的「2017『井岡情·中國夢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專項活動』優秀學員負責人」稱號,因為通過此次實踐,他更深層次地了解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
趙儷芃,是西華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新聞學專業2014級的學生,大學期間獲得了48張獎狀和證書。趙儷芃說,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南充市的「一問到底知識競賽」一等獎。長期做校園媒體幕後的她,第一次參加比賽,緊張又怯場,很意外拿了第一名,獎狀雖小,卻給了自己很大的鼓勵。
中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2015級學生李星星(化名,右)和能源動力工程學院學生尚華東(化名,左)在大一相識並戀愛。都說愛情裡最好的模樣便是相知,現在兩人已經大三,兩年多的時間,他們攜手參加了校內校外的各種攝影、設計比賽,獲得近40張證書,這是他們酸甜苦辣的愛情的見證。他們說,這裡的每一張證書都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證書上兩個人的名字緊緊相依,仿若日常生活中的他們。
蔡一帆,來自河北地質大學華信學院經濟系2016級,她大學期間獲得了28張證書。蔡一帆說,其中「簡書優秀主編獎 」是她課餘實踐活動的縮影,是她用一個個堅實的腳步踏出來的,這個榮譽見證了她由青澀到成熟的改變。
陳旭東,是湖南科技大學商學院財務管理專業2015級學生,至今已獲得1項國家外觀設計專利、7項國家級獎勵、9項省級獎勵、2項市級獎勵和21項校級獎勵。說起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獎項,陳旭東表示,2017年,他和團隊成員一起熬夜一遍一遍地修改材料,最終獲得「建行杯」第三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銅獎,這張證書讓他記憶猶新。
宮世界,是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2014級會計電算化專業學生,大學期間已獲得40餘本榮譽證書。在他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張證書是「安徽省大學生志願者SHOW」,他說,這份證書是他近年來從事公益慈善的真實寫照,是公益慈善對他工作的認可,更加激勵他對公益的不懈追求。
顧靜(化名),來自川北醫學院中西醫臨床醫學系2016級,從入學至今累計獲得30餘張證書與獎狀。提及讓她記憶深刻的一張榮譽證書,她分享了一段與室友一同參加「醫學生風採大賽」的經歷。從初賽到複賽,演講到才藝展示,是能力的博弈更,是團隊的合作,最終爭取集體的榮譽。
「青麓崖」宿舍學生蔡楠、溫涵筱、徐府丹、薛菲楊(從左至右),來自揚州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統計專業2015級,大學期間共獲得60餘張證書。她們表示,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獎狀,雖然沒有獲得很好的成績,但是拼搏了三天三夜,磨練了她們的意志,是一段既辛苦又美好的時光。
張述文,是山東交通學院交通與物流工程學院安全工程專業2015級的一名學生,大學期間一共獲得32張證書。張述文表示,為了讓比賽順利舉行,每天忙到只睡兩三個小時,只為最終PS創意設計大賽取得圓滿成功。一張校級的「優秀組織者」證書,是對他能力的認可與鼓舞。
陳凌雲,是濰坊科技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2015級學生,大學三年期間共獲得十餘張校級、市級及國家級榮譽證書。陳凌雲說,在參與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活動中獲得的獎項給她印象最深刻。「校通社就像我大學生活中的另一個家,緣你,由你,謝你,感謝你為我的三年添加了這番精彩,記錄了我大學的奮鬥歷程,無奮鬥,不青春!」
王書凝,來自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2015級,在大學期間一共獲得20餘張證書。王書凝說,在令人難忘的19歲時,她獲得了人生當中第一張國家獎學金證書,這是對她的大學生活的肯定。「這張證書時刻提醒我,要繼續變得更加優秀,努力做一個閃閃發光的人,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會成為我想要成為的那個人。」
淮北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2016級學生馮麗璇(左)和蔡寶慶(右)表示,她們在大學期間一共獲得25張獎狀。馮麗璇說,她在經歷過三次演講比賽失敗後,原本想放棄演講,後在同學的鼓勵下,又一次站上講臺,最後獲得「陶行知杯」演講比賽三等獎。「每一次努力的過程都不容易。」
陳真真,是新鄉學院文學院2015級學生,大學生三年收穫了70多張證書。陳真真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除了證書,她三年的社會實踐走過了40多個城市,「唯讀書與旅行不可辜負!我想做個有趣的靈魂,奔向心中的詩與遠方。」
陳思曄,是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農學2014級本碩連讀學生,4年時間,收穫了24張證書。陳思曄說,「四川農業大學優秀班集體」這張獎狀對他來說有非常意義。正是因為班集體內部積極向上的學風和班風,才督促了他不斷努力進取。「如果想走得快,那就一個人走,但如果想走得遠,就要一群人一起走。」
劉勝軍,來自湖南農業大學園藝園林學院園藝專業,大學期間一共獲得33張榮譽證書。劉勝軍說,國家獎學金榮譽證書,是對其他證書的概括,是對過往經歷的總結。「一紙證書,宛如辛勤耕耘過後的豐收。榮譽在昨天,而經歷鑄造的實力,卻是打開未來之門的鑰匙。」
蘆猛,來自河北大學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在大學期間共獲得32張證書。蘆猛說,在大一的暑假,獨自前往北京實習,最終榮獲的「2017年鏡頭中的三下鄉」優秀通訊員的稱號,是他在新聞報導方面的成長見證。
童錦林,來自吉首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大學期間共獲得證書22張。童錦林說,在第一次參加的湖南省大學生公益廣告大賽中,最終斬獲網絡人氣獎。「走進新時代,踏上新徵程,未來的我會繼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圖中是湖南科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應用化學2016級二班學生。據了解,自大一以來,班集體一共獲得過11張證書。其中讓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心理情景劇比賽」獲得一等獎。「在我們時間不充裕的時候,對劇本的臺詞一遍遍地修改,參加表演的同學每天晚上下課之後都在排練,細節和動作一點點地抓。」
李紅豔(右)、黃萍(左)是四川農業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兩人一共獲得21張證書。李紅豔說,她經過兩年的不斷努力,最終獲得校級勤工助學校級先進個人的榮譽。「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斷的付出和長時間的積澱。」
趙茂森,是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政治與法律學院刑事司法專業學生,現獲得榮譽證書30餘張。趙茂森說,從得知寫作主題到正式寫作,歷經三天的寫作與修改,努力地去完成一篇題為《一滴水的獨白》的文章,而「優秀徵文」獎是對他們努力的嘉許。圖源/中國青年網
安雯慧,來自山西師範大學現代文理學院傳媒系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步入大學兩年來,共獲得12本證書。安雯慧說,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優秀通訊員」這項榮譽,這項榮譽對她來說是莫大的鼓勵,記錄她的不斷成長。
巢湖學院應用數學學院金融工程專業2017級學生王甜(化名),至今已經獲得了13張證書。對於她來說,參加手語操比賽並獲獎很有意義。從壓力大、時間長、訓練強度大的手語操訓練中堅持下來,還獲得校級二等獎的優秀名次,讓她覺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王明智,來自遼寧大學經濟學院國民經濟管理專業,大學期間共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Honorable Mention等榮譽20餘項。王明智表示,令他記憶最深刻的是參與數學建模相關的競賽,此次競賽讓他受益良多。「今後我會更加精於學習,使自己的知識轉化為力量,貢獻更多的力量。」
文源中國青年網,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