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幼兒有顆「錯位」的心臟

2020-12-22 武漢晚報

    武漢晚報訊(記者黎清 通訊員餘宇)2歲男童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但他同時又是特殊「鏡面人」,人家「負負得正」的心臟,可以不用手術,但他如果不手術,就難擁有優質長遠的生活質量。

    2歲的小偉去年因感冒,在當地醫院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今年7月中旬,醫生建議他們到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治療。檢查結果讓醫生大驚:小偉除了患有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以外,他的主動脈和肺動脈竟然換了位置,而且左右心室也同時長反了,這屬於一種罕見的複雜先天性心臟病——矯正型大動脈轉位。

    稍有一些醫學知識的人,也許會發現一個問題:這不就像是數學裡的「負負得正」嗎?雖然心房和心室、心室和大動脈的連接都反了,可是反過去再反回來,靜脈血還是進到了肺動脈裡,動脈血還是進到了主動脈裡,血流動力學被「校正」了,應該沒什麼問題啊?

    亞心醫院心外科主任陶涼解釋:如果不存在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或其他需要手術的心臟畸形,過去的觀點認為矯正型大動脈轉位是無需手術治療的。而事實上,患有矯正型大動脈轉位的小朋友,早期也確實可以沒有任何臨床表現。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左心室和右心室在心肌的力量上是存在著顯著差別的,矯正型大動脈轉位,雖然血液的流向都是正常的,但問題就出在連接主動脈的是一個「瘦弱」的右心室,連接肺動脈的是強壯的左心室。矯正型大動脈轉位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右心室會慢慢衰竭,隨之而來的就會有瓣膜關閉不全、心律失常等問題,嚴重的同樣需要進行手術。

    陶涼介紹,目前治療矯正型大動脈轉位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手術方式是進行「Double Switch術」(雙調轉手術),簡單說來,就是將錯誤連接的主動脈和肺動脈從根部斷下後重新移栽到其正常對應的心室。 

    7月24日,以陶涼教授為首的心外科團隊為小偉實施了8小時雙調轉手術,成功為小偉理順了心臟動脈的「正常交通」。目前,小偉生命體徵穩定,心臟功能趨於正常。

相關焦點

  • 挑戰手術極限,亞心醫院成功「矯正」兩歲幼兒「錯位」的心
    正在重症監護室恢復的小偉兩年前,帶著錯位的心臟動脈,小偉來到這個世界。一年前的一次感冒,讓小偉在當地醫院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今年7月中旬,為了得到更好的治療,在醫生的建議下,小偉爸爸把他帶到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求醫。
  • 成功「矯正」兩歲幼兒「錯位」的心
    稍有一些醫學知識的人,也許會發現一個問題:這不就像是數學裡的「負負得正」嗎?雖然心房和心室、心室和大動脈的連接都反了,可是反過去再反回來,靜脈血還是進到了肺動脈裡,動脈血還是進到了主動脈裡,血流動力學被「校正」了,應該沒什麼問題啊?
  • 新生兒心臟動脈錯位 被縫200多針調轉大血管理順
    本報記者 楚燕 通訊員 劉雲芳帶著錯位的心臟動脈來到人世的小辰(化名),一出生便在生死線上掙扎。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心外科團隊為其連夜施行頂尖心臟「糾錯」手術,在小心臟上縫合200多針調轉兩根大血管,成功為小辰理順了心臟動脈的「正常交通」。
  • 養孩子累,是不是你在「錯位教育」呢?
    這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對孩子的生長規律缺乏了解比如一歲的孩子鬧,家長認為他在和自己作對,或者認為他是在要挾自己,其實孩子只是遇到了完全陌生的情緒,不會表達而已,你可以逐漸去教他表達國外,甚至有人教嬰兒使用手語幫孩子進行溝通,兩歲的孩子鬧長,是因為他既渴望獨立,同時,因為能力有限,又做不好,導致有焦慮的情緒,兩歲是個小叛逆期,和各種敏感期並存的年齡,
  • 山西兩歲男孩誤食37顆磁力珠,嚴重者或可危及生命
    磁力珠、巴克球,會受到小朋友的喜愛,因為有磁性,各種顏色的小磁力珠在一起可以設計出好看的造型。但是,它們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前不久,一名兩歲的男孩斷斷續續誤食了多顆磁力珠,但家人並未發現。
  • 為什麼兩歲幼兒能夠熟練使用筷子?
    兩歲的小朋友能夠自己獨立使用筷子吃飯嗎?筆者在位於西安市雁塔區丈八東路的荔愛教育金泰社區分校驚奇地發現,這兒的小朋友沒有一個人用勺子吃飯,都能夠熟練地使用筷子吃飯。  兩歲幼兒使用筷子是「樂趣」,而不是「任務」  成年人總是帶有強烈的目的性去學習未知能力,但是,對於小朋友來說,一項技能的掌握往往是在不經意間。例如,在兩歲的幼兒眼裡,使用筷子吃飯是「樂趣」,而不是「任務」。
  • 省內首例兩歲幼兒「生理性起搏器植入術」在鄭州七院成功完成
    近日,一名患重度病毒性心肌炎及Ⅲ度房室傳導阻滯的兩歲多幼兒在鄭州七院成功完成「起搏器植入術」,成為河南省首例年齡最小的接受「生理性起搏器植入術」的患兒。 來自信陽淮濱縣的豪豪(化名)兩個月前出現發熱、咳嗽症狀,在當地醫院按「感冒」治療,治療10餘天后,發熱症狀緩解。
  • 兩歲幼兒不會說話的原因
    每個家長都希望寶寶能夠健康的成長,但是現實往往不如所願,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總是會出現各種問題,比較常見的就是寶寶兩歲還不會說話,這讓家長感到非常著急,那麼,兩歲幼兒不會說話的原因是什麼?兩歲的寶寶不會說話首先考慮是聽力異常所致,寶寶的聽力明顯下降,或是出現先天性的耳聾,使寶寶聽不到別人說話,也沒有模仿的對象,從而引起寶寶不會說話,有些寶寶是由於缺乏語言環境,家長也沒有多教寶寶,也會導致寶寶不會說話或說話少,部分寶寶是由於智力低下,無法正確的學習和模仿別人說話
  • 打開那顆右邊的心臟
    英國心臟外科醫生史蒂芬·韋斯塔比的著作《打開一顆心》,寫了他在世界各地做過的心臟手術,有一些是開拓性的,作者使用最前沿的機械,幫助患者維繫生命,如同科幻電影中的「電子人」,更多的是動人的人間故事。難得的是,作者的敘事流暢生動,有很高的技巧。今天我們選取其中第五章《無名女子》,有刪減。本文標題為編者所擬。
  • 小將袁啟航,有顆「大心臟」
    對此,劉偉看在眼裡,喜在心頭:「啟航打球動腦子,更難能可貴的是有顆『大心臟』,遇到再強的對手心裡也不怯。」 袁啟航的「大心臟」是如何練就的? 他7歲開始在姥爺的帶動下打羽毛球,漸漸「上道兒」,9歲時就參加了全省比賽。他的媽媽尹建美回憶說:「當時啟航才練了一年多,沒想到最後竟然拿了冠軍,特別高興,打球的興趣更高了。」
  • 兩歲寶寶爸媽學堂:幼兒叛逆的原因
    兩歲是寶寶的第一個叛逆期,這時很多家長都會感覺到幼兒和以往有所不同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並且,不願聽家長的話了,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就來看看兩歲寶寶叛逆的原因吧。兩歲寶寶叛逆的原因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得不到滿足。
  • 臨沂兩歲女童誤吞15顆磁力珠 腹內互吸致兩處腸穿孔
    4月8日,臨報融媒記者從臨沂市婦幼保健院獲悉,就在不久前,該院兒外科接診了這樣一名患兒,成功為一名2歲多的女童實施了微創取異物手術,在其腹中取出了15顆磁力珠。該院兒外科主任魏華向臨報融媒記者介紹了這位女童的救治情況。
  • 「可怕的兩歲」:幼兒使用說明書
    01第一逆反期,俗稱「可怕的兩歲」每個孩子在兩歲左右都會經歷一個如狂風暴雨般的時期,這就是「第一逆反期」,也稱「可怕的兩歲」,我也把它稱為「執拗期」。家長往往一時接受不了自己的寶寶突然變成「小怪獸」,所以會有暴怒、傷心、內疚、失望等情緒,從而對家庭氛圍造成不良影響。故而我們將這一階段稱為「可怕的兩歲」。
  • 兩歲幼兒得了小兒狹窄性腱鞘炎
    魯網12月20日訊(記者 孫強 通訊員 冷雙芝)只聽說成年人用手過度會得腱鞘炎,沒想到,兩歲幼兒也會患上這一疾病。劉女士無意間發現,自家兩歲的寶寶大拇指伸不直,到青島市膠州中心醫院就診後,得知孩子患上了狹窄性腱鞘炎。
  • 母豬體內驚現嬰兒嚇壞當地村民:母豬吃掉兩歲幼兒
    母豬體內驚現嬰兒嚇壞當地村民,一個才兩歲的小孩被母豬殘忍的咬死,還將男孩的殘骨吃下肚,實在可怕。兩歲的小孩什麼都不懂的年紀其父母為何讓他一個人玩。如今好好的一條生命就這樣沒了。實在令人惋惜。  連日來,一則母豬吃掉兩歲小孩的網帖在多家論壇傳播。記者昨日對此展開調查:睢寧縣古邳鎮2歲多男童在距離家七八十米外玩耍時,被鄰居家的母豬咬傷致死。
  • 「兩歲的孩子貓狗嫌」,唱反調,爸爸媽媽輕鬆度過幼兒叛逆期
    在公共場合看到有小孩在原地哭鬧,淼兒媽總會心生憐憫,並暗自責怪一旁的父母,為什麼不能滿足孩子的要求呢?孩子這樣哭鬧,也不制止一下,直到自己當了媽媽之後,才明白事情不是以前想得那麼簡單。淼兒媽在以前的文章中就和大家提過「兩歲;三歲的小孩貓狗嫌」的說法,本來認為只要耐心教育,應該沒這麼。結果,淼兒媽被狠狠地打了一巴掌,兒子才剛滿兩歲沒多久,就讓見識了幼兒叛逆期的厲害。在育兒過程中,爸媽竭盡心思對孩子教育、告誡都是為了能教出一個聽話、遵守規矩的好孩子來。
  • 美國宜家抽屜櫃砸死兩歲幼兒,賠償3.1億,成歷史最高賠償金
    據《鏡報》1月7日報導,美國宜家因為所出售的一款抽屜櫃將客戶家中兩歲幼兒砸死,被客戶告上法庭,最後被判賠償幼兒父母35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3.1億元。事情發生在2017年5月,兩歲的小喬澤夫·杜德克位於美國加州的家中,從宜家購買的Malm抽屜櫃突然掀翻到他身上,結果導致他窒息而死。喬澤夫的父母表示:「我們從來沒有想過一個兩歲的孩子會讓一個只有30英寸(76釐米)高的梳妝檯絆倒並窒息。直到後來我們才知道,它本來就是不穩定的。
  • 一歲半幼兒吞下18顆磁力珠
    經檢查,軒軒體內竟然有18顆磁力珠。所幸經過悉心治療,8月16日,軒軒已出院回家。隨著胃鏡進入軒軒的胃腔,一長串五顏六色的珠子投射在屏幕上,因為磁力珠間的強大吸力,有一顆藍色的珠子已經嵌入了軒軒的胃壁,形成了一處0.5釐米的潰瘍。所幸這一串珠子尚未進入腸道。  胃鏡的異物鉗一次只能鉗住一顆珠子。在進行第二次鉗取時,胃腸肛門疾病外科副主任丁娜巧妙地利用了磁力珠的磁性,一次取出了5顆珠子。反覆幾次鉗取後終於全部取完,放置異物的託盤裡的磁力珠已經自動吸在一起,連成了串。
  • 小珠子大危險 兩歲女童誤食51顆磁力珠
    日前,兩歲女童誤把磁力珠當成糖果吃下肚,通過急診手術,從小女孩胃中取出了51顆磁力珠。 21日下午,在家附近的醫院檢查發現消化道有異物,麗麗被轉入重醫兒童醫院診治。 「磁力珠全部在胃裡面,形成一團,沒法通過幽門進去十二指腸,才造成孩子嘔吐。」通過觀察腹部平片,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胃腸新生兒外科郭振華副教授分析,磁力珠在女孩體內至少停留了一天時間。
  • 醫生:1顆不夠,這種方式保存也沒用
    它可以幫助骨髓再生甚至心臟再生,總之超多神奇的功能。不過鄰居家伯母卻是將乳牙放在木盒中,保存在冰箱裡。這種想當然地的認知壓根不對,具體來看看專家怎麼說吧。關於牙齒,是人身體的一部分組織器官。牙齒有一輪替換,先是乳牙,再長出恆牙。什麼時候會萌生第一顆乳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