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夢想,玩轉科技」探索活動現場(後溪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供圖)
東南網7月30日訊(通訊員 吳林瑞 本網記者 李霖)科技強國,科普惠民,科學素質和創新能力是國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提高青少年科學素質和培養創新能力,近日,廈門市集美區57家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愛心扶幼」系列科普主題課程活動107場次,助力青少年綜合能力提升,為暑期生活快樂「加碼」。
觀察+實驗 探索生活科學奧秘
為培養青少年獨立思考能力,激發科學探索興趣,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各實踐站從生活現象入手,帶領青少年共同探索科學的奧秘。
「紙飛機為什麼會飛?」「怎麼才能讓紙飛機飛得更遠時間更長?」7月20日,後溪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放飛夢想,玩轉科技」探索活動,引導青少年學習科學解答生活疑惑,動手實踐放飛滿載智慧的紙飛機,激發青少年探索、運用科學的興趣。
近日,為了豐富社區青少年暑期生活,三秀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科學科普夏令營」系列課程,學習探索「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等知識,引導青少年製作望遠鏡,利用光的折射來觀看身邊的事物,提高動手能力。
7月15日,崎溝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發現身邊科學」科普主題夏令營,引導青少年觀察「水和油」融合情況,通過知識講解和動手實驗增長知識。
機器人課程(西亭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供圖)
拓寬視野 科技智能進社區
人工智慧亦稱智械、機器智能,指由人製造出來的機器所表現出來的智能。為提高青少年對科技智能的了解,各實踐站整合社會資源,為青少年帶來一場「科技盛宴」。
近日,西濱社區、鐵山社區、西亭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連結專業師資進社區開展人工智慧科普知識講座,通過視頻圖片、機器人互動展示等調動青少年的好奇心,動手實操玩轉機器人,開拓眼界,激發孩子們對科技知識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錦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科普引航,啟迪未來」青少年科普夏令營於近日開展,第一節課中以「航空研學」為主題,向青少年講解航空科普知識,製作航空模型DIY等,傳播科學文化知識。
與此同時,馬鑾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攜手集美社科協連結專業團隊開展「探索火星奧秘」科普課,利用樂高積木創作火星探測車模型和火星場景,藉助程序對模型車進行控制開展場景模擬,「暢遊」火星,以寓教於樂的方式鍛鍊青少年動手和團隊創作能力。
農耕科普活動(東宅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供圖)
走進自然課堂 感受科學魅力
為培養青少年探索大自然奧秘的科學精神,各實踐站藉助「自然」課堂開展各類科普課程,激發探索意識,提升科學文明素養。
日前,黃地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科學科普知識課,向青少年普及「大海是怎樣形成的」「海水為什麼這麼鹹」等科普小知識。三秀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神奇的能量守恆」科普課程,普及能量守恆知識,製作能量擺,青少年利用珠子的晃動認識能量守恆定律,提升動手能力和科學素質。
7月20日,東宅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戶外拓展,體驗農趣」感受大自然活動。社工帶青少年走進農田,邀請農耕達人以花生種植為例,向青少年講解自然經濟作物生長規律,帶領青少年認識植物生命科學,認識遵循自然規律的重要性,從中感受大自然科學的魅力。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為國家發展提供強大動力。青少年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樹立正確價值觀念的重要時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有助於培育探索、實踐和創新精神。接下來,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持續整合各方資源,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課程活動,加強青少年科普教育,助力青少年綜合能力提升,促進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