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大國工匠 《考工記名物圖解》出版

2020-12-19 海峽之聲網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9月26日消息(記者 張笛) 2019年9月26日,是中國第一個工匠日。在這特殊的日子裡,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隆重推出《考工記名物圖解》,致敬大國工匠。
  中華典籍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強大根基。其中,《周禮》《儀禮》《禮記》這「三禮」記載了傳統的禮法和禮義,是中國古代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對中國歷代禮制文化具有深遠的影響。「三禮」之首為《周禮》,通過記述三百多種職官的職掌,記載中國先秦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禮法和禮義等一系列制度,闡述對社會政治制度的設想。
  時移世易,當下的我們,熟知「三禮」的已是小眾,了解《周禮》最後一部分《冬官考工記》(以下簡稱《考工記》)的更是鳳毛麟角。《考工記》是我國第一部記述官營手工業各工種規範和製造工藝的文獻。全書記述了木工、金工、皮革工、染色工、玉工、陶工等6 大類、30 個工種,內容涉及先秦時代的制車、兵器、禮器、練染、建築和水利等手工業的製作工藝和檢驗方法,以及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知識,記載了一系列的生產管理和營建制度。《考工記》呈現了中國先秦手工業的雛形,我們可以由此眺望中國古代工業文明的一抹晨曦。
  在歷史長河中,《考工記》的傳承伴隨著許許多多的動人故事。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便是清朝時戴震、紀曉嵐與該書的緣分。
  時光穿梭,回到260多年前的乾隆二十年(1755年),北京,安徽歙縣會館門口,一位衣衫襤褸滿臉菜色的落魄書生扛著一隻書箱,踉踉蹌蹌地走了進來,向主人討了一碗粥,狼吞虎咽起來,隨即一抹嘴角,仰天長歌。歌聲繞梁,聲如金石,三日不絕。他,就是後來被譽為為「前清學者第一人」、中國近代科學界的先驅者的清代著名語言文字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戴震。

  戴震像


  這一年,戴震33歲,是他一生的轉折點,「避仇入都」(《清史稿·戴震傳》語),窮愁潦倒。然而,否極泰來,戴震隨即憑著出色的才華結識了時任散館編修的紀昀(曉嵐),投名狀就是自己24歲那年寫成的《考工記圖》。

  紀昀(曉嵐)像


  紀昀(曉嵐)一翻《考工記圖》,就讚不絕口,連稱「奇書」,安排刻印,並親自為之作序。他如此評價:「戴君深明古人小學,故其考證制度字義,為漢已降儒者所不能及,以是求之聖人遺經,發明獨多。」「俾古人制度之大暨其禮樂之器昭然復見於今,茲是書之為治經所取益固巨。」戴震因此名重京城。

 

 《考工記圖》序


  到了第二年,戴震搬到了吏部尚書王安國的宅邸,為其子王念孫授讀;王念孫與其後的段玉裁,成為戴震最著名的兩個學生。戴震由此開創了清代考據學的皖派。
  《考工記》是塊難啃的硬骨頭,「守章句之徒不知引伸,膠執舊聞。」(紀昀《考工記圖·序》語)「儒者結髮從事,今或皓首未之聞。」(《四庫全書總目》著錄《鬳齋考工記解》語)許多讀者認識原典文本的字形,也知道讀音,卻不知道意思,如墮雲霧,不知所云。
  以《考工記》兵器名物為例,「唯是後人論器,僅能通其文字,苦鮮實物為證,揣想所及,往往對一器而解釋異趣,聚訟紛紜,莫衷一是;又或昨是而今非,理想乃與事實相異。即博學深思之士,如清大儒程瑤田氏者亦在所難免,如論周戟是,則物徵(證)不足之過也。」(周緯《中國兵器史稿》語)
  為了讓更多現代人了解中國古代匠人和文人的智慧,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在建構《考工記》名物詞語系統的基礎之上,按照原材料、車輛、旗幟、兵器、容器、樂器及其懸架、 絲織品(帛)、色彩、玉器、都城規劃與建設、溝洫、農具、度量衡、六齊等名物板塊的框架結構,汲取文物考古成果,與《考工記》原典同步對應,類聚名物,圖文並茂,供讀者理解和鑑賞。
  《考工記名物圖解》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

相關焦點

  • 陳行行入選2018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郝勇)3月1日晚8點,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舉辦的2018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發布活動在央視綜合頻道首播。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製造工藝研究所工人陳行行入選2018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據介紹,該活動自去年6月啟動以來,各級工會層層組織推薦選拔,職工群眾廣泛參與。
  • 從章丘走出的「大國工匠」——陳行行
    近日,2018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發布儀式舉行,山東技師學院優秀畢業生、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製造工藝研究所特聘高級技師陳行行名列其中,是10個年度人物中最年輕的一位。
  • 先秦時期就有人為能工巧匠樹碑立傳,傳世奇書《考工記》
    《考工記》是先秦時期介紹手工藝發展成就的著作。先秦時期是指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前,由於這本《考工記》的創作年代實在無法考證,只能籠統歸入先秦這一歷史時期。《考工記》的內容很精簡,全書只有7000多個字,但其中包含的內容卻是五花八門。
  • 濰柴大學·大國工匠的搖籃
    自辦學以來已累計為企業和社會培養數萬名高級技能人才,其中多人已成為省、市首席技師,成就最高者當選年度大國工匠。  學校藉助國際化企業濰柴的品牌和實力,充分發揮企業辦學優勢,引進企業先進管理理念,在教學改革、德育建設、教學管理等方面有了很大突破,已成為國內校企合作模式的領航者。
  • 潞安化工任建業獲「大國工匠」榮譽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日前,中國能源化學地質工會在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開展「大國工匠——能源化學地質篇」(第五季)學習活動,共推出「大國工匠」50名,潞安化工集團王莊煤礦員工任建業同志榮獲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大國工匠」稱號。
  • 「大國工匠」遠程解難題
    最後,李輝想到向「大國工匠」張雪松請教,「我前後給張老師打過兩個電話,他很熱情地幫我解答難題。」張雪松是中車唐山軌道客車公司鋁合金廠鉗工高級技師、數控裝調維修工高級技師。他先後完成了30多項高速動車組生產線的設備、工裝技術改造,多項成果獲得國家專利。一位企業技術人員為何能夠直接請來「大國工匠」解難題?
  • 大國工匠講授開學第一課——「中國夢·大國工匠公益巡講活動...
    8月31日上午,以「中國脊梁 強國一代」為主題的「中國夢·大國工匠」全國巡講活動走進衡水一中唐山分校(唐山金名學校),與全校3000多名師生、家長共話匠心精神。全國勞動模範王軍,全國模範教師張國、孫楠,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王澤旭出席活動並做主題講座。
  • 長江評論|工匠精神是大國工匠的內在價值稟賦
    長江網評論員周劼  1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舉辦強調,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  工匠精神是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的內在價值稟賦。製造業裡常說的一句話叫做「工程師畫龍,技師點睛」,很形象地反映出工匠的作用。
  • 高水平工匠之師培養高素質大國工匠
    受訪者供圖 培養大國工匠近日,2020年度廣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獲獎名單公布,高等職業教育組共評選出一等獎81件、二等獎144件、三等獎209件。優質的教師隊伍是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沒有高水平的工匠之師,就沒有高素質的大國工匠。目前,我省職業教育駛入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快車道,進一步擴大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供給,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為我省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 涵養君子人格 培育大國工匠
    學院傳統文化育人創新實踐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君子人格、大國工匠」育人品牌獲得教育部高度讚譽,並在全國示範推廣。榜樣彰顯激勵力量。學院不斷擴大獎勵範圍、提高獎勵額度,建立健全引導機制,用榜樣的力量,倡樹君子之風。僅2019年,學院共有3個班級被表彰為省級先進班集體,21名同學被表彰為省級優秀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
  • 山東技師學院優秀畢業生陳行行當選2018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
    大眾網教育·海報新聞訊(記者 路時川 通訊員 王大為)3月1日晚,2018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發布儀式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山東技師學院優秀畢業生、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製造工藝研究所特聘高級技師陳行行名列其中,是10個年度人物中最年輕的一位。
  • 「新考工記--中法手工之美」展示納撒尼爾、陳玉樹等大師精品
    法國手工藝大師納撒尼爾的作品《無限》(右一)及其系列 鍾欣 攝中新網北京1月11日電(記者 應妮)「新考工記--中法手工之美」展覽11日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該展聚集了兩國頂級手工藝大師,以工藝來交流對話,探索兩國間傳統工藝的當代創新。
  • 「製造強國」呼喚工匠精神(新論)
    中國實現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一個重要方面是把更多的創新、資金轉向實體經濟,走出一條更多依靠人力資本集約投入、科技創新拉動的發展路子;同時,要努力培養一支宏大的高素質勞動者大軍,涵養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 學習網評:為大國工匠搭建廣闊舞臺
    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高度評價舉辦職業技能競賽的積極作用,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工作,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  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吸引更多人才投身技能,鍛造更多大國工匠,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技能人才隊伍,事關國家和民族的長遠大業。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就要為他們清障搭臺。
  • [大國工匠]工藝美術師孟劍峰
    [大國工匠]工藝美術師孟劍峰 鏨刻,是我國一項有近3000年歷史的傳統工藝。
  • 輕工「大國工匠」李福祥:水性塗層開拓者
    前言勞動模範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 , 大國工匠是職工隊伍中的高技能人才, 體現在他們身上的勞模精神
  • 每日一書 | 考工記
    ■作者: 王安憶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定價: 42.00元裝幀: 平裝出版時間:2018年10月ISBN: 9787536087293《考工記》是戰國時期的一部手工業技術文獻,記載了各種工藝的規範及體系。
  • 從大國工匠看風口浪尖上的清華
    一開始從美國制裁中國高校名單中沒有清北開始你的朋友圈是不是到處流傳這樣一張圖從這張圖中的都是近幾年我們耳熟能詳的國家工程,其中他們的總設計師總工程師確實當之無愧的「大國工匠 但如果我們看半個世紀以前你會發現好多大國工匠是在清華航空系入學但是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比如載人航天工程首任總設計師
  • 四川省勞模工匠宣講團走進西華師範大學 聆聽勞模致敬工匠匠心築夢...
    四川在線記者 郝勇聆聽勞模故事,致敬工匠精神,11月19日,「時代楷模」其美多吉、「大國工匠」潘玉華、「世界技能大賽冠軍」曾正超等3位四川省勞模工匠宣講團宣講員走進西華師範大學,現場講述了他們匠心築夢的故事,在學校師生中迅速掀起了一股崇尚勞模
  • 春節裡「大國工匠」的家國情懷
    【簡介】「大國工匠」高鳳林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都航天機械有限公司特種熔融焊接工。1980年技校畢業後,一直從事火箭發動機焊接工作至今。在新春佳節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走近高鳳林,感受「大國工匠」的家國情懷。記者:王君璐 喬曉鵬 李悅 歐陽樹辰編輯:高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