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斯醫生》海報 |
《心術》海報與美劇《豪斯醫生》海報大同小異 |
北京晚報9月6日報導 好多年前看香港電視劇,片頭經常有這麼一句話「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很多觀眾還為此會心一笑,認為製片方很幽默。而如今內地影視劇的現實情況卻是「如有雷同,純屬故意」。目前的影視劇內容同質化問題嚴重,屢遭詬病,但這並不影響越來越多的電視劇把抄襲當主業。
正在熱播的《愛情公寓3》,被觀眾戲稱為「這是《老友記》、《生活大爆炸》、《老爸老媽的浪漫史》、《我為喜劇狂》等多部美劇的混合體。」該劇抄襲多部美劇情節一事引起了巨大爭議,甚至連英美媒體都對此進行報導。英國《每日郵報》率先刊登了《愛情公寓》抄襲門的報導,標題為「上海一部熱劇剽竊《老友記》,劇本、角色甚至連沙發也不放過……」而相比多年前抄《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少年包青天》和抄《越獄》的《美人天下》……以前那些影視劇還是費了腦筋換了一下時代背景,也算是有點「技術含量」了……
影視產業是國家導向性產業,爭搶「蛋糕」是必然,但產業要持續發展必須依靠原創力,原創的東西才有生命力。
國產劇成美劇混合體
就連沙發擺放都一樣
現在很多導演、編劇都是投資人,一切都是跟商業掛鈎,「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大環境下,一部部粗製濫造的電視劇蜂擁而出……香港電視劇一般會善意地打出「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的提示語,但反觀內地影視劇的現實卻是「如有雷同,純屬故意」。
《愛情公寓》系列劇情圍繞幾位主角的都市夜生活、糾結的感情和職場遭遇展開,但《愛情公寓3》一播出就受到了各方觀眾的質疑,有外媒評論稱,《愛情公寓3》從根本上說就是美劇《老友記》的中國版,而且其已經超出了對原著的尊重,成了完全的剽竊,整個場景,整片的對話都是逐字逐句抄襲90年代風靡一時的情景喜劇以及一些其他美劇。
有電視觀眾在微博上指責《愛情公寓3》模仿美劇《六人行》、《老爸老媽的浪漫史》和《生活大爆炸》。《愛情公寓3》說的是一群單身帥哥美女在上海的一棟公寓內做鄰居的故事。《六人行》裡有一位想要出名的演員、一位性情乖僻的按摩師和一位大學教師,《愛情公寓3》裡則包括了電腦迷、電臺主持人和大學老師。有人諷刺說:「這是挺好的一部譯製片!」
比如在第13集中,美嘉的粗心導致悠悠錯過了試鏡機會,美嘉趕緊冒充經紀人給導演打電話,隨即在曾小賢手臂上記下電話號碼,這個橋段與《老友記》中的情節如出一轍。關谷與曾小賢模擬至尊約會以及兩人背後的餐桌、煙花與《老爸老媽的浪漫史》第五季第17集中相似。另外,胡一菲即將開始大學講師生涯,美嘉送她一件皮衣。一菲壓力巨大,做了當老師第一天便出糗的噩夢,這與《老爸老媽的浪漫史》第五季第1集中相似……
國產劇圖省事啥都敢抄
演員臉上的痣都不放過
被指「抄襲」的影視作品可謂數不勝數,在「天下文章一大抄」的中國影視圈裡,有人抄的是思想,有人抄的是境界……新編劇卻越來越年輕化,他們的特點是創作力旺盛,有的也不乏才氣,但他們對生活的把握不深,有的甚至把握不準,再加上沒有多少人生閱歷,使得作品浮淺浮躁。一些編劇呆在賓館裡喝喝咖啡、吃吃西餐的就可以編出超大型超長篇的電視劇本,嚴重脫離生活。所以劇本就肯定會出現胡編亂造、邏輯混亂之作。事實上他們如果去移植、去改編的確是不錯的,但不能創造,這個現象它就阻礙到了中國電視劇的發展。
寫過《十月圍城》、《投名狀》等作品的香港著名編劇阮世生在微博中爆料稱,由張栢芝、權相佑聯袂主演的影片《影子愛人》劇本涉嫌抄襲其原創故事《假鳳真凰》;同樣,反特題材懸疑劇《鳳凰迷影》因涉嫌抄襲,被同類題材劇《梅花檔案》告上法庭,成為國內第一個涉嫌電視劇抄襲的案件;《倔強的蘿蔔》、《飯局也瘋狂》也曾被質疑模仿《瘋狂的石頭》……
李亞鵬主演的《神探柯藍》,看名字就能看出端倪的該劇,很有點動漫味道,李亞鵬的眼鏡、帽子都和日本小偵探柯南如出一轍。
電視劇《家有兒女》的設置與《成長的煩惱》如出一轍,爸爸媽媽,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不過在中國這塊土地上要尊重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於是這個家庭成了一個雙方都經歷過兩次婚姻的組合家庭,該劇也借鑑了美國卡通片《辛普森一家》。
韓劇《藍色生死戀》賺了不少人的眼淚,而中國版的《綠蘿花》就是對付那些沒看過《藍色生死戀》的小朋友的,這部戲抄得相當徹底,更像是大學教室裡的話劇翻拍,情節全都一樣。
美劇《絕望主婦》在中國變成了《美麗主婦》,《24小時》則變成了《危情24小時》,《兄弟連》被寨成《遠東特遣隊》……陸川的《尋槍》疑似山寨黑澤明的《野犬》,雖然他說自己絕對沒看過黑澤明的這部經典片子。
動畫片《大嘴巴嘟嘟》正是《蠟筆小新》的「山寨版」。蠟筆小新是個很色的小朋友,《大嘴巴嘟嘟》,連說話的聲音都和小新如出一轍。
今年的熱播劇《心術》一共推出了7款主題海報,其中四版海報都與美劇《豪斯醫生》極為相似,不僅在構圖上一致,就連背景顏色、人物表情都相同。尤其是吳秀波坐在病床上的姿勢,完全就是在複製病床上的豪斯醫生,只是少了一根拐杖。
翻拍自《人魚小姐》的《姐妹新娘》,連人名都懶得改;而芒果臺的《回家的誘惑》更展示了翻拍的最高境界,除了換上中國演員,該劇與2009年韓劇《妻子的誘惑》幾乎沒有區別,連造型、對白、主題曲都如出一轍,甚至女主角臉頰上的痣都在同一個位置。
電視劇《青盲》與美劇《越獄》在情節設置上很像。比如,張海峰和邁克都是主動入獄,都是為了救人,入獄後他們都遇到了突發情況。兩人智商都極高,一個用文身將結構圖帶進監獄,一個則通過吞蠟丸把工具帶進了人間魔窟。兩劇的越獄手段也都是挖地道,《越獄》中,邁克用兩種化學藥劑發生反應腐蝕水管的方式挖掘隧道。《青盲》中,張海峰和馮進軍在房間內挖掘逃生隧道。另外情感戲也非常相似,《越獄》和《青盲》中的女醫生都是男主角的曖昧對象。
《美人天下》更被指為古裝女版《越獄》。《美人天下》裡,監獄變成大明宮,宮女無法文身,於是心兒帶了一尊佛像進宮,把地圖設計在其中。最經典的是一句臺詞,林尚宮想借心兒保住自己的地位,她說:「在宮裡我欠你一個人情,比你欠我一個人情要好得多。」《越獄》中典獄長說:「孩子,在這個地方我欠你一個人情,比你欠我一個人情要好得多。」
電視劇《幸福三顆星》,男女主角因誤會而相識、在女扮男裝的針鋒相對中日久生情,最後冰釋前嫌有情人終成眷屬,這些情節都能在韓劇《咖啡王子一號店》中找到。細心的觀眾發現,兩劇中的餐館制服和咖啡店制服的設計幾近相同,甚至餐館名「人間美味一號店」也與韓劇中的店名撞車。
《回家的誘惑》播出後,觀眾很快發現該劇與韓劇《妻子的誘惑》實在是太像了,演員名字、造型、對白、主題曲如出一轍。女主角變身「女強人」復仇時,不但短髮造型與原版的張瑞希一模一樣,連臉頰上的痣都在同一個位置。另外,劇中場景也相似,男主角家都是華麗的歐式風格,沙發、茶几的擺設不差分毫,甚至連拍攝角度都異常相似。除此,《回家的誘惑》主題曲《無法饒恕》也跟韓版一模一樣,只是簡單用中文翻唱,並未重新編曲……
借鑑絕不等於抄襲
模仿的目的是創新
中國為什麼不能出《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國導演一次次衝擊奧斯卡等國際電影大獎的「走麥城」,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問題?同樣是亞洲電影,為什麼伊朗電影《一次別離》,成本僅僅為30多萬美元,拍攝手段非常簡單,卻能輕而易舉地勝出我們投資上億元的所謂「大片」?對於這些被我質問過無數次的問題,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答案?原創能力缺乏與急功近利是關鍵。
電視劇經過這幾年的快速發展,每年投拍的規模達到了兩萬部集,影視業競爭越來越殘酷,也越來越浮躁,這自然會影響到編劇的創作,急功近利。
不久前國家版權局柳斌杰局長曾評價中國原創版權狀況時表示,90%的作品是屬於模仿和複製的。《著作權法》對於原創作品鐵打不動的四項權利,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屢遭侵犯,多數影片宣傳中只宣傳導演和演員,遺棄原創。炒作高於製作,製作詆毀原作……這樣尖銳的批評可謂是一針見血。
借鑑絕不等於抄襲,《新龍門客棧》翻拍於胡金銓的《龍門客棧》,徐克「抖機靈」將原先的老闆改變成女人金鑲玉,成就出一段大漠奇情。
儘管馬丁·斯科西斯的《無間行者》是脫胎於港版《無間道》盡人皆知,但是《無間行者》更加暴力黑暗,李奧納多沒有如原版梁朝偉一般內斂隱忍,於是這部極具老馬個人風格的電影協助老馬斬獲當年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一了多年夙願。
1990年,杜琪峯曾經執導過一部《吉星拱照》,講的是周潤發扮演的富家公子在一家東東雲吞麵館裡打工,追求老闆女兒的故事。這部電影是杜琪峯在美國看了《闊少爺》一片之後,回來仿拍的。不同的是他把非洲王子換成了富家公子,配角的僕人換成了一個小孩。
成龍也曾經演過「模仿片」,《奇蹟》模仿的是美片《富貴滿華堂》,周星馳的《逃學威龍》則改編自美國的《幼稚園特警》。古天樂主演的《保持通話》,其創意則是取自美國的《狙擊電話亭》……
杜琪峯、成龍、周星馳當年雖然模仿了別人,現在卻都已經成為藝術家級別的人才,有了自己立得住的原創作品。對港片來說,模仿是手段,目的還是創新。
模仿、改編、組裝……強大不了一個國家的影視產業。講中國人的故事給中國人聽,才能與外國文化競爭高下,比如日本電影《入殮師》正因為其獨特的民族性,才獲得奧斯卡獎,越是民族的原創才越有競爭力,這並不決勝於科技形式,其根本還在於思想與文化的內涵,體現作家獨立的思考和艱辛的發現,這是原作的靈魂。
影視產業是一門「內容為王」的產業,如果沒有大量優秀的原創作品做支撐,沒有大量具有創新精神的從業人員積極主動地進行文化創造,就等於沒有靈魂。
搜狐視頻熱播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