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受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的委託,尋找他當年在朝鮮戰場上出生入死的戰友,這位老兵叫張愛苗,現在家居浙江嵊州。
老人說,在抗美援朝時,他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工兵四團一營的戰士,他所在的部隊從朝鮮回國後,都陸續轉業復員到各自的家鄉了。那時候,由於當時條件限制,戰友們分別時,只用筆記下了聯繫地址,現在都過去六十多年了,戰友們的詳細地址也都丟失了,目前只能靠回憶,說出戰友們所在的省份,現在,通過我的整理,為大家一一展示張愛苗老人、以及部分戰友當年的照片。

下面是他要尋找的部分戰友:河南籍戰友(馬巨成,張福春,閆潤明,牛明生)

四川籍戰友:王傑山,李啟明,虞光榮,肖興華。




我知道,這對於一個九十多歲的老人家來說,已經相當不容易了,但我更知道,當年戰場上那段驚心動魄的戰友情,在老人心中,註定是終生難忘的,自從接到這位老人的求助後,我心中思緒萬千,因為我也是一個1978年入伍的老兵,深知戰友的情誼在心中的分量,這份情誼,也只有當過兵的人,才有切身體會,

張愛苗老人的那代軍人,正是在風華正茂的青春年代,響應黨的號召,為了國家的安危,置自己的生死於不顧,毅然奔赴血與火的戰場,經歷九死一生,從戰場上回國後,大部分都帶著傷殘之軀,回到了家鄉默默無聞的務農。


老人說,幾十年來,一直很想念在部隊時的老首長、老戰友,現在自己年紀大了,不知那些戰友們都在哪?身體怎麼樣?過得好不好?如果能聯繫上這些戰友,好想和他們再見上一面。

老人淳樸、動情、渴望的聲音,讓我淚目、讓我感動,我們能有今天的歲月靜好,正是他們那代軍人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他們是民族的脊梁、是祖國的英雄,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幫助他們。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而有了英雄的民族,更需要人們的尊崇和敬仰。
網友朋友們,如果您的身邊有認識,或者是有這些抗美援朝老兵信息的,請您及時的和我取得聯繫,幫助一下這些曾經為了祖國赴湯蹈火的老兵,讓他們在有生之年,能有一個再敘戰友情的機會,如果您再慷慨一點,請轉發下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看到,將愛心傳遞下去,最後,再次感謝、感恩眾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