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西部一座24層公寓樓14日凌晨遭遇大火,至少17人喪生,死亡人數可能進一步上升。
起火原因仍在調查中。一些安全專家認為,發生如此慘劇,說明這棟大樓存在不止一種火災隱患。
【罕見大火吞噬大樓】
倫敦消防局14日凌晨1時左右接到火警電話,消防員6分鐘內趕到現場。消防局說,大火從二樓延燒至樓頂。也有說法稱四層一戶居民家中「冰箱爆炸」引發火災。
大火很快吞噬大樓外牆。夢中驚醒的住戶倉皇逃生,有的人來不及逃出。一些被困居民在窗口呼救甚至從樓上跳下,還有母親絕望中把嬰兒拋給樓下站著的人。目擊者說,嬰兒被一名男子接住。
消防局出動至少200名消防員、40輛消防車救火。倫敦的消防雲梯車只能達到32米高度,給滅火和救援工作增添難度。警方擔心大樓坍塌,疏散了附近居民。
14日中午,大樓明火被撲滅。大樓外牆焦黑,上部僅剩「骨架」,內部仍有零星餘火。曾擔任消防隊副隊長的目擊者喬·魯安說:「我一生中沒見過這樣的大火,沒見過住宅區燃起這樣的大火。」
警方15日公布的死亡人數達17人。倫敦急救中心說,78名傷者分布在6家醫院接受救治,其中18人傷情危重。警方說,還有許多人失蹤,死亡人數很可能繼續上升。
這幢公寓樓名為「格倫費爾塔」,是肯辛頓和切爾西區議會於1974年建造的社會保障性樓,共24層,有127套房間,其中底部4層為商住混合樓層,以上20層為住宅。
【富人區中的「廉價房」】
消防人員快速抵達,一般來說足以控制火情。但火勢蔓延之迅速超過想像。有目擊者說,大火迅速躥升,「就像紙被點燃一樣」。
居民心中的怒火也在燃燒。從2013年起,樓內居民就多次向當地政府部門投訴,稱大樓存在火災隱患。住戶組成的「格倫費爾行動組織」還發布過火災風險評估報告。就在7個月前,他們還再次提出,大樓的消防安全規程過於鬆懈,並質問是否只有出現一場災難性的大火才能引起當局重視。
格倫費爾塔周邊是倫敦富人區,一些明星和王室成員的住宅就在不遠處。大樓公寓租賃價格在普通人承受範圍之內,在該地段這樣的「廉價房」越來越罕見。
住在附近另一處保障性住房樓的詹姆斯·伍德說:「任何住在這個區、年收入低於1000萬英鎊(約合8660萬元人民幣)的人都不被當成人看待。」
伍德說,自己和格倫費爾塔住戶多次向當地議會反映問題,但對方從不當回事,「他們不在乎消防安全」。
肯辛頓和切爾西區租戶管理組織14日下午發表聲明,承認曾接到格倫費爾塔居民有關消防安全的投訴,表示將全力與其他部門合作找出火災原因。
肯辛頓和切爾西區議會承諾,將徹查事件並公開追責。英國政府要求檢查其他類似高層建築是否存在同樣隱患。
【多個消防安全隱患】
住戶投訴的消防安全隱患包括:樓內消防設備陳舊,該做的年檢不做,以及整座大樓只有一個緊急出口且並不暢通。此外,有人質疑去年翻新工程中大樓外牆鋪設的保溫隔音材料有可能助長火勢迅速蔓延,但這一猜測尚未得到證實。
2014年,肯辛頓和切爾西區議會耗資870萬英鎊(約合7500萬元人民幣)整修格倫費爾公寓樓,工程去年完工。翻修工程包括加固外牆,外立面添加隔熱隔音層,安裝雙層窗戶和供暖系統。
一些建築設計師和建築安全專家認為,雖然給樓體外牆添加隔熱隔音層的做法很常見,但這會帶來潛在的火災隱患。
英國建築研究院等機構推薦在建築的每一層都鋪設防火層,這樣火勢不易蔓延至其他樓層。路透社報導,格倫費爾塔翻修工程承包商和當局都拒絕證實,翻修中是否在樓層之間鋪設了防火層,只表示翻新工程符合所有相關標準。
另外,公寓樓物業提供給住戶的防火指南中,要求住戶遇火情「留在原處不動」,這一逃生指導也被認為貽誤了住戶逃生時機。
向住戶提供的翻修工程介紹冊中寫道,遇到火災不要自行離開公寓,除非著火地點就在家中或門前過道,否則應直到消防人員給出相應指示才能離開。要求住戶這麼做是因為翻修後的大樓「將達到嚴格的防火標準」,每家的前門可防火達30分鐘,給消防人員抵達滅火留出了足夠時間。
美聯社說,這一「留在原處不動」原則適用於更小的火情,在這場大火中,稍晚離開便會被困在煙火瀰漫的消防通道中。
魯安認為,從火勢蔓延的速度看,可能有不止一個消防措施沒有到位。「不只是一個問題,這裡面有多方面的因素。」(郭倩)(新華社專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