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實戈,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他197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物理系,1986年獲巴黎第九大學數學與自動控制三階段博士學位和普魯旺斯大學應用數學博士學位。現任山東大學高等研究院院長、泰山學堂院長。
彭實戈院士因其在隨機分析、隨機控制及金融風險度量領域的傑出貢獻獲得了2011年第十屆華羅庚數學獎,並曾獲1994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1995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996年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2003年山東省最高科學技術獎、2006年首屆蘇步青應用數學獎、2007年何梁何利基金數學與力學獎「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8年陳嘉庚數理科學獎、201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16年獲求是科學家獎。
彭實戈教授在做出一系列國際領先的創新性成果的同時,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了祖國急需的教育事業中。他為此獲得教育部「全國優秀教師」和「全國模範教師」等榮譽稱號。
孜孜不倦
學高為師勤授業,德高為範育棟梁
彭實戈院士不僅具有淵博的知識和嚴謹的治學態度,更是學生心目中敬仰和崇拜的德高為範的恩師,他組織教學十分嚴謹,精益求精,同時,把傳授科學知識與學生品德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教書育人,管教管導,教導合一,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書育人的方式方法和教學理念。
1993年,彭實戈教授獲得首屆中國青年科學家提名獎,得到獎金5000元。這是他獲得的第一個大獎,也是第一次一下得到如此「巨款」。當時,恩師張學銘先生剛剛去世不久,彭實戈一聲不響,把獎金全部寄給了遠在浙江大學的張師母。他沒對任何人提起過這件事,妻子也是多年後在一次偶然談話中才得知。
儘管彭實戈教授在教學科研上對學生要求十分嚴格,但同時他也對自己的學生呵護關懷備至。已經畢業的學生閆曉輝說,本科畢業那年,他想考彭老師的研究生,但是又缺少自信,怯生生地來找彭老師諮詢。當時已經下班了,彭老師熱情地拉著他來到校園草坪前的石凳上,仔細了解他的學習情況,耐心回答他的問題,並熱情的鼓勵他大膽報考。閆曉輝沒想到彭老師工作這麼繁忙,竟對自己一個本科生的問題也如此重視。過去只是仰慕彭老師的學問,現在更加敬仰彭老師的人格。
作為改革開放以後第一批走出國門的學者,彭實戈教授這代知識分子既有傳統意義上知識分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又具備改革開放時期帶來的更加鮮明的時代特徵。他們的視野開闊、思維活躍,具有創新的膽略和氣魄。彭實戈教授悉心培育的代代學子,有的已成為所在單位教學科研骨幹,有的已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併入選「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他的學生、山東大學數學學院黨委書記、長江學者、泰山學堂副院長吳臻教授在談到自己的恩師時說:「先生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正直』」;同樣是他的學生、山東大學副校長胡金焱教授說,「不論是做人、做事、做學問,先生全沒有絲毫功利之心,如果用一個詞形容彭老師,應該是『高尚』」;胡金焱教授回想他在先生身邊學習的美好時光時說,先生每年都要系統地教授一門專業課,對於每周幾次的博士和碩士討論班,先生不僅每課必到,從不間斷,而且其重視和投入程度是十分驚人的。他總是十分專注地聽取報告人的發言,並不斷地提出問題,要求報告人作出回答,不得到滿意的解釋從不罷休,使本來兩三個小時的討論課往往一上就是四五個小時。胡金焱說,當時,彭老師還住在校外,騎車到校需要40多分鐘的時間,先生每天都是騎著自行車往返於家和學校之間。由於一些討論課常常安排在晚上,先生經常是連晚飯也顧不上吃就趕到了課堂,而一旦討論班開始,老師又總是忘掉了一切。討論班每每都要持續到11點左右,最後先生只能騎著車子深夜往回趕。先生這種高度負責和忘我的敬業精神,深深地感動也感召著他的每一位學生。
如今,彭實戈教授的一大批弟子已經開始在國內外學術界成為砥柱中流。陳增敬教授是國內第一個在世界三大著名經濟期刊之一《數量經濟學》發表文章的人,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被教育部聘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主要從事金融數學、概率統計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同時擔任博士研究生導師,在金融數學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領域培養了大批高端學術人才;吳臻教授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被教育部聘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萬人計劃入選者,主要從事隨機控制、概率論和金融數學等領域的研究工作,擔任博士研究生導師,在運籌學與控制論、金融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領域培養高端學術人才。學生李娟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現在執教山大威海校區數學學院,為國、為數學學科培育賢才。嵇少林、石玉峰、賈廣巖、於志勇、胡明尚……這些彭教授曾經的學生,現在都已是各自領域的學術精英。而像聶天洋、李欣鵬、楊淑振、王法磊這些年輕的學者,也正在彭教授的指引下漸露鋒芒。
給研究生講課
精益求精播桃李 科研創新勇登攀
彭實戈院士在常年執教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理念,他重視多層次全方位推動教育教學活動,在近40年的教學科研活動中,培養了一批卓越的學生目前活躍在各行各業。尤其是在拔尖人才培養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和完整的培養模式。
2010年7月,山東大學成立泰山學堂,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並聘請彭實戈院士擔任院長。截至目前,學堂共培養學生540人,畢業生219人中92.69%的同學繼續深造。彭院士對泰山學堂拔尖學生的培養寄予厚望,在人才選拔、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出重要理念,提出「發現人才比培養人才更重要」、「奇正相輔」等觀點。彭院士強調,拔尖學生培養要實現全過程、全員育人,注重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厚實根基,要培養出一批道德品質好、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優秀學生。他提出「家文化」建設,注重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責任擔當意識等。學堂引進牛津大學Parenting System老生結對新生關懷模式;成立法國、英國、美國、華北、華東五個校友會,實現了學堂在校師生與海內外畢業生的緊密聯繫,這些學校的畢業生主動返回母校為學弟學妹授短課、做講座,如2014屆數學取向赴牛津深造畢業生郗廣宇主動回母校授短課,進一步彰顯了學堂「家文化」的濃厚氛圍。
目前,泰山學堂畢業學生廣泛就讀於海內外知名高校(院所):數學取向2009級王夢林、2011級王維佳等2人通過全球考試遴選,考取巴黎高等師範學院;數學取向2010級郗廣宇、2011級李佳瑋赴牛津大學直博深造;物理取向2012級李君昂赴麻省理工學院直博深造;自學堂成立至今,先後有數學取向2009級王曉宗、張祥鵬、宋寶陽、2010級李力、2011級許琨、張燕斌、2012級劉克剛、張世堯、以及物理取向2012級王紀瑛梅、姜凡等十位同學通過全球遴選,被巴黎綜合理工學院錄取。截至目前,泰山學堂四屆畢業生赴海外名校深造學生累計達50人。國內高校中,泰山學堂四屆畢業生累計有44人赴北京大學、19人赴清華大學、25人赴中國科學院等名校深造。
早在20世紀初,國際上就有了金融數學的概念,但理論進展緩慢,直到1973年才有了重大突破。美國兩個科學家提出的Black-Scholes公式,被稱為」華爾街的風暴」「華爾街的革命」。這個獲得過諾貝爾獎的公式,解決了金融市場較規範情況下的金融衍生產品的定價問題。而彭實戈公式的提出,對不完全、不規範條件下的金融市場同樣適用。所以,彭實戈的文章被稱為」奠基性論文」,為金融數學理論大廈埋下了一塊重要的基石。
2016求是科學家獎頒獎-彭實戈(中)
在我國,金融學曾一直屬於文科,遠遠落後於世界水平。彭實戈老師的理論建樹使中國成為這一領域的後起之秀,並躋身國際金融數學界的前列。多年來,彭實戈院士帶領他的學生們,在經濟、金融數學、控制等領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針對許多社會經濟領域迫在眉睫的問題,獲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得到國家有關專家、領導的高度評價。
在彭實戈的基礎理論和倡導下,金融數學課題獲得進一步發展,不僅使基礎理論研究直接服務於社會發展,而且推動了金融數學知識的普及和金融人才尤其是高級人才的培養教育。2009年3月12日,由彭實戈教授帶頭,山東大學申報的「金融—數學跨學科交叉應用型人才培養實驗區」獲準立項。該培養區通過強化學科交叉融合,達到新型應用型金融人才培養的目標。在彭實戈院士與他的長期合作者、國際著名金融數學家EL Karoui的推動下,從2006年開始,我國與法國聯合培養金融數學碩士的計劃已正式啟動。山東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與法國最好的11所大學進行合作,共同培養中國的高級金融數學人才。
2010年2月5日《科學時報》在刊發的題為《概率論與相關領域學科綜述》中指出:彭實戈老師所領導的團隊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和非線性期望理論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國際領先的原創性成果。隨機微分方程已成為研究金融市場的重要理論工具,而由彭實戈和法國概率論學家一起發展起來的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在期權期貨等金融衍生證券定價中有重要應用。
目前,山東大學金融數學創新研究群體10位主要成員分別從事概率論、控制論、數理統計、數值計算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並開展金融數學應用的研究,有很好的知識結構與年齡結構,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並重。
2010年參加國際數學家大會作報告
面壁十年求破壁 金融數學寫新章
1933年由Kolmogorov創立了國際公認的概率論公理體系,影響巨大,堪稱概率理論的歐幾裡德幾何公理體系,但它是數學期望意義下的線性期望理論系統,彭實戈院士提出並建立了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框架,其跨度之大相當於從歐幾裡德幾何跨越到非歐幾何理論體系。而這套非線性理論圓滿刻畫了現實世界普遍存在的概率分布的不確定性。而特別重要的是:不僅經典概率論中的絕大多數主要定理、性質都有其非線性的對應定理,而且還系統地獲得了一批非常新穎而深刻的、只有非線性情況下才會出現的、並有著強烈實際背景的結果。
彭實戈在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及其在金融中應用研究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初步建立了以G-期望、非線性布朗運動,非線性大數定律、非線性中心極限定理為核心的一系列重要定理,為概率分布的不確定性下情況穩健分析和計算提供了重要理論基礎,並成功地應用到解決實際金融問題中,非常適用於解決金融、經濟中普遍存在的不確定性,特別是著名的波動率不確定性下的金融風險的穩健的度量工具,為金融學和經濟學的研究開闢了一個嶄新的研究領域。
彭實戈與Pardoux合作獲得了倒向隨機微分方程(BSDE)的存在唯一性定理被公認為這個領域的奠基性論文(founder paper), 他還獲得了非線性費曼-Kac公式,比較定理等一系列基礎性定理,從而成為這個領域的公認的創始人。
在2010年舉辦的國際數學家大會(ICM)上,彭實戈做了《倒向隨機微分方程,非線性數學期望及其應用》大會報告,ICM大會報告被歷來國際數學界視為一種最高的榮譽,彭是迄今為止獲得此殊榮的唯一的全職工作的中國大陸數學家。
從2012年開始,彭實戈發展了一種全新的路徑偏微分方程的概念和理論,解決了其在2010年國際數學家大會提出的一個公開問題。這一理論有望較徹底地打通這套非線性隨機分析和偏微分方程之間長期存在的鴻溝,推動兩個重要數學領域的共同發展。彭實戈院士最近的研究成果產生了非常廣泛的國際影響,他受邀在全國和世界上很多重要國際會議做主題發言或大會發言。
生活隨意情懷廣 「一蓑煙雨任平生」
彭實戈院士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儼然是兩個人,仿佛把自己所有嚴謹的一面都用在了數學上,生活中的先生可以用「隨意」兩個字概括一切,對吃穿住行沒有任何特別要求,一套西服僅在1995年去北京領取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時穿過僅一小時後就再也沒有為彭教授出過力。有一次他騎著自行車在上班途中偶遇讀書的女兒,女兒的同學詫異地問:「你的教授爸爸怎麼還背個雙肩背包,像個還在上學的學生呢?」
在學術研究以外,彭實戈院士也很少用數學去籌算什麼,他更願意「讓生活多一點詩意,充滿偶然性」,認為「這樣更有樂趣」。少年時代,他是學校體操隊成員;大學裡,他是學校排球隊的主力二傳。周末他會跟學生一起爬山、打排球、羽毛球、跳繩、滑旱冰。每次去法國,都要到羅浮宮、蓬皮杜藝術中心參觀,認為莫奈的《雪景》捕捉到了瞬間的美,帶給人一種突然而至的感動。節假日與自己親愛的學生們進行聯歡,他以漂亮深情的男高音獨唱將一曲《喀秋莎》演繹出了一位數學家的別樣的動人情韻。最令他那些年輕的90後的學生們不服氣的,居然是玩不過這個可愛的親切的嚴謹的「彭老頭」。
作為一名數學家,彭實戈院士認為數學是美麗的,但他最嚮往的,卻是蘇東坡「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境界。彭實戈院士說:「到最高層次,學問都是相通的。胸中有了千山萬壑,音樂家可以彈奏高山流水的曲子,畫家能畫出江山多嬌的畫卷,詩人能寫出蜀道難的詩句。」彭實戈院士說做數學研究和爬山是很相似的,你必須對新鮮的事情好奇,必須喜歡想人家不曾想過的東西,就像你爬山去走人家沒有走過的路一樣,有時候可能還會摔下來,但是你容易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你要是謹小慎微、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我認為你根本就到不了那個地方。你要到那個地方,就要有一種跨越式的思維。
延伸閱讀:兩數學家彭實戈和張益唐獲2016年度「求是傑出科學家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