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UCLA教授張作風:如何認定無症狀感染者?

2020-12-12 騰訊網

無症狀感染者的潛在風險應引起關注。中國的疫情已經開始平穩,第二波主要發生在歐美。現在關鍵是先發現有效的治療方法,以及抓緊攻克疫苗

張作風

文 |《財經》記者 辛穎

編輯 | 王小

3月31日16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湖北武漢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局長常繼樂介紹,從4月1日起,將在每日疫情通報中,公布無症狀感染者的報告、轉歸和管理情況,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3月下旬以來,除了境外輸入的病例,中國內地新增確診病例趨近「清零」。截至3月31日9時,中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2545例,現有確診病例3006例,境外輸入771例;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海外現有確診病例579306例,累計確診已達703808例,其中美國確診病例最多,疫情嚴重程度超乎多數人預期。

根據公開報導,此前部分國家感染確診病例中,曾出現被無症狀感染者傳染的案例。國內也有案例,3月23日,武漢市新增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患者系湖北省人民醫院(本部)醫生,這位醫生曾在門診接診一名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3月19日,武漢市礄口區一人核酸檢測為陽性,最終證實,此人也是無症狀感染者。

近期全球疫情加速蔓延,在世界各地的具體情況有所不同。有關專家注意到,英國等海外感染區域輸入中國內地的新增病例裡,存在疑似無症狀感染者,這令疫情防控的難度增加。醫學專家建議,無症狀感染者可能存在傳染性,在家最好先集中隔離14天再做進一步檢測。

如何認定無症狀感染者,這一群體有多大,還有哪些未知風險?更重要的是,全球疫情將在什麼時候出現拐點,何時才能真正結束?《財經》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流行病學教授、世界衛生組織慢性疾病預防和控制前顧問張作風。

在他看來,無症狀感染者的潛在風險應引起關注。當前中國的疫情已經開始平穩,第二波主要發生在歐美。但現在還很難預測什麼時候全球疫情會結束,也許南半球流行後,又會回到北半球。所以現在關鍵是先發現有效的治療方法,以及抓緊攻克疫苗。

首先控制輸入性病例

《財經》:現在全球疫情增長速度很快,中國近期新增病例以輸入型為主,如何防控輸入型病例?

張作風:疫情已經是全球大流行,不可能都封鎖,對經濟影響太大。況且返流病例是比較好控制的,因為來源很清晰。主要是交通工具,如飛機、火車。

目前對所有來自疫情高風險的國家人員入境都隔離14天,我覺得這是比較合理的。從低風險國家來的人員,測體溫度,拿到通訊地址,讓各自在家適當的自我隔離一段時間,這也是比較明確的方法。

《財經》:公眾關注的一個問題是疫情會有二次暴發的風險嗎?

張作風:只要社區裡還存在可能的病例或者傳染源,就可能會引起二次暴發。

現在中國的策略是:首先控制輸入性的病例,其次是要及時發現控制隔離散發的病例,和控制小規模的暴發。建議未來這段時間,65歲以上的老人或者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基本居家,避免外出;學校最好在線上教學;一般人群避免扎堆群聚,關閉電影院、劇院、博物館,保持人與人之間的社會距離。

認真研究無症狀感染

《財經》:最近中國國內發現被無症狀感染者感染案例,一些專家也在提醒對此保持警覺。這會是一種普遍現象嗎?應該如何定義無症狀感染者?

張作風:首先,無症狀感染者的定義要明確。無症狀是否是無呼吸道症狀,無發熱,無胃腸道症狀?根據第六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目前中國的診斷標準是無臨床症狀(如發熱、咳嗽、咽痛等),以及呼吸道等採集標本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或血清抗體檢測呈陽性。但因不包括消化系統症狀、眼部感染等,可能導致分類錯誤。

目前有兩項關於無症狀患者的研究,一項是在武漢,另一項是在上海,但這兩項研究都包括輕度有症狀的患者,而不是單純的無症狀患者。因此,研究結果不能應用於沒有症狀的患者。

第二,儘管核酸檢測是病毒診斷的金標準,但測試套件的質量必須是達標的。如果檢測試劑的質量存在問題,則可能導致假陽性結果和假陰性結果。如正常健康的人沒有感染,但是檢測出感染陽性,這就是所謂的假陽性。

目前,我們不能排除有一部分檢測呈陽性的無症狀感染者是假陽性。還有一部分確診患者認定治癒就出院了,然後又復陽,是沒有治癒,還是測試方法不穩定?檢測結果的反覆都可能與檢測試劑穩定性有關。

第三,樣品採集的部位是否正確,也會影響到測定結果。比如採樣時沒有得到足夠的感染細胞。

最後,核酸診斷試劑對實驗室環境、檢測操作要求都很嚴格,樣品汙染也可能導致檢測結果假陰性或假陽性。

如果我們可以排除上述四點,並且患者測試呈陽性而沒有任何症狀,我們才可以稱他們為無症狀患者。

《財經》:是否可以說,部分病例可能並不是真正的「無症狀感染者」?在你看來無症狀感染者可能會成為傳染源,具有高風險因素嗎?

張作風:很難預測無症狀感染者的風險因素更高。我們需要先判斷這些患者是感染前期但還沒有症狀,還是具有傳染性的隱性病毒攜帶者。一般都是發病以後才具有傳染性,在潛伏期一般病毒不具備傳染性。因為潛伏期是病毒在人體內複製的時機,當達到能使你產生症狀,才具備傳染性。

但是,無症狀感染者具備傳染性是有可能的。在流行病學史上,典型案例是傷寒瑪麗。傷寒瑪麗是無症狀但具備傳染性的感染者,或者稱之為隱性傳播者。瑪麗是紐約的廚師,雖然身體一直健康,卻攜帶傷寒桿菌。後來瑪麗相繼傳染47人,導致3人死亡。瑪麗被隔離在紐約的傳染病房時,醫生使用了可以治療傷寒病的所有藥物,但傷寒病菌卻一直存在瑪麗體內。最終瑪麗於1938年死於肺炎,而非傷寒。

《財經》:對無症狀感染者和他們密切接觸者應採取哪些防控措施?

張作風:無症狀感染是有可能具備傳染性的,因此保險起見,要把無症狀感染者和密切接觸者隔離觀察14天。

《財經》:中國地方疾控部門針對30餘人的無症狀感染者進行了一個追蹤研究,最終這30餘人全部發病,你怎麼看?

張作風:這項研究表明,這些患者均處於症狀前期。建議最好也研究這些患者的密切接觸者,以觀察症狀前期的患者是否具有傳染性。如果有,則需要進一步研究傳播的嚴重程度。

這也涉及我提到的,他可能不發燒,不咳嗽,但是可能有胃痛和腹瀉這種情況,病人不一定會告訴你,實際上已經是一個早期的症狀。

《財經》:無症狀感染者目前不納入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單獨統計但數據並不公開,有觀點認為這會影響對病毒傳播力的研究,你認同嗎?

張作風:無症狀感染者並不計入確診病例,但在全國傳染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信息系統中作為獨立類別單獨報告。據我所知,對無症狀感染者病毒傳播力的流行病學研究,已經開始在中國進行。

最近有報導稱,無症狀患者的模型計算比例介於30%至60%之間,但這與中國疾控中心此前的大樣本研究結果相牴觸,後者報告為1.2%。我更傾向大樣本研究數據接近真實情況。

做好復工疫情防控

《財經》:有必要擔憂其會影響到復工復產嗎?

張作風:如果目標是消滅新冠病毒這一次的流行,那麼就是集中力量治療,降低死亡率。

世界衛生組織對新發傳染病的消滅是有客觀標準的。最後一個病人治癒出院以後,兩個潛伏期28天,沒有新的病人出現,就是正式消滅了新冠病毒。

追求數據清零是理想狀態,但是目前實際上難以實現。因為病毒不會受人控制,要接受可能有小範圍散發或者點狀暴發。

面對可能出現的二次暴發,更重要的是預防和控制,建立或加強監測體系,一旦發現苗頭,立即撲滅,對病人住院隔離治療,對密切接觸者隔離。而靠圍堵封鎖代價大,對政治和經濟影響也大。

《財經》:隨著一些地區全面復工的推進,你對防控措施有什麼建議?

張作風:首先,全面復工,我們需要警惕聚集性的暴發。因為大多數人對新冠病毒尚無免疫力,一個大工廠,如果說真的有一例病人發病,就要隔離很多人。小飯店有一個人發病,最多傳染幾個工作人員和吃飯的人,比較好控制的,難點還是在大工廠。

大企業可以給復工的人都做血清抗體檢測。血清檢測兩種抗體,一個是早期抗體IgM,一個是恢復期抗體IgG,當天就能出檢測結果。如果早期抗體IgM陽性,就再做個核酸檢測,仍然是陽性,可重新收治住院,做輕型隔離。如果IgG呈陽性,則表明該工人具有抵抗冠狀病毒的免疫力,可以恢復工作。

如果血清測試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則可以替代核酸檢測。現在看來即使血清測試特異性極好,但靈敏度仍約為80%,因此會產生約為20%假陰性。核酸檢測仍然需要。

很多地方自2月10日開始復工,現在我們也沒看到病例比例明顯的升高。在復工前已經隔離幾周了,那麼復工後有可能發病的人數已經不多。考慮到這些隔離人可能沒有被動免疫,保險起見先在家工作14天。

我們不可能避免有一些小範圍暴發,只要出現,就及時的控制住病人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全部隔離14天,這樣需要投入的力量相比於封城不算太大。

發現有效治療方法

《財經》:在傳染病信息公開透明方面,是否有提高的空間?

張作風:當然是需要提高。在疫情暴發初期,武漢的確診數據看起來非常平穩,病死率每天總是在2.1%、2.2%左右。那麼從流行病學的數據規律上看,早期的人為痕跡比較明顯。

《財經》:新發傳染病暴發,都會遇到診斷能力瓶頸,美國的情況怎樣?

張作風:美國的測試能力也一樣有診斷能力瓶頸。在早期,由於缺乏測試工具或嚴格的測試標準,許多患者無法接受測試。在美國,這很大程度上延遲了新冠病毒的預防和控制。在過去的兩周中,美國對冠狀病毒的檢測已大大改善。

《財經》:從趨勢上看,全球疫情拐點何時出現,疫情將在什麼時候結束?

張作風:現在中國的疫情已經開始平穩,第二波主要發生在歐美。目前歐洲疫情的中心是義大利和西班牙,美國疫情發展也非常迅猛,紐約市和紐約州變成一個重災區,現在紐約州的病例已達到美國病例的60%,美洲主要的重點在美國。

隨著北半球氣候轉暖,世界流行的第三波可能發生在南半球,那時南半球的氣候比較適合病毒傳播。南半球除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等較發達的國家,有很多貧窮的國家,這些國家的醫療防疫基礎比較差,所以有可能成為重災區。現在很難預測什麼時候全球疫情會結束,也許南半球流行後,又會回到北半球。

所以現在關鍵是先發現有效的治療方法,以及抓緊攻克疫苗。

(《財經》記者信娜、實習記者朱賀對此文亦有貢獻)

本文為《財經》雜誌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如需轉載,請在文末留言申請並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無症狀感染者定義是什麼意思 全國無症狀感染者有多少人
    【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的防控工作答問】  一、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  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以下簡稱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相關臨床症狀,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陽性者。
  • 青島膠州無症狀感染者溯源公布:冷鏈產品引發感染
    12月11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青島膠州無症狀感染者疫情流調溯源情況。記者了解到,本起疫情的傳播鏈和證據鏈清晰完整,是一起被新冠病毒汙染的冷鏈產品引發的感染,排除社區傳播的可能。
  • 大連新增2例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大連12月17日電(記者蔡擁軍、張博群)大連市17日新增2例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2人與之前4例無症狀感染者來自同一公司。大連市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總指揮部17日發布消息,大連市在對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人員進一步深入排查過程中發現2人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經診斷為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這2人與此前4例均為大連浩涵勞務公司搬運工人,目前已轉運至遼寧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大連中心隔離治療。
  • 山西這裡發現3名無症狀感染者,官方回復:身體無不適
    3月3日,柳林縣政府官網消息:此前認定的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魏縣籍華某一家4人,目前在山西省汾陽醫院醫學觀察的3人,被診斷為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回復問題24號柳林縣網傳河北籍男子患新冠肺炎是否屬實?回復單位柳林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回復內容網民朋友:您好,關於您反映的問題答覆如下: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魏縣籍華某一家4人,目前在山西省汾陽醫院醫學觀察的3人被診斷為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
  • 鍾南山專訪乾貨來了!廣州疫情會有反彈嗎?怎麼看無症狀感染者?
    鍾南山表示:來穗返穗人員哪怕是綠碼,也要經過檢測,因為可能存在無症狀感染者。來自湖北的人抗體陽性的比例可能比其他省高。「主動排查無症狀感染者,目前的做法已經夠了」記者問:現在「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隱患成為公眾普遍關注的問題。為何會出現無症狀感染者?
  • 英語熱詞:無症狀感染者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熱詞:無症狀感染者 2020-04-14 13:52 來源:21世紀英文報 作者:
  • 大連新增4例無症狀感染者,已緊急排查!|無症狀感染者|大連|核酸...
    目前,尚有6例無症狀感染者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3、請持續關注大連市發布的無症狀感染者及確診病例的行動軌跡,現居住瀋陽市且與大連市的無症狀感染者(或確診病例)行程軌跡有交集者,請主動向居住地所在社區及轄區疾控中心報備相關情況,並執行相關防控措施。4、廣大市民要提高防範意識,做好健康防護。
  • 防控無症狀感染者 需要全國一盤棋
    相關消息接連出現,迅速激起了社會大眾的警覺,同時也讓「無症狀感染者」這一概念,受到了有關部門和媒體輿論的高度關注。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的定義,「無症狀感染者」指的是受到新冠病毒的感染,卻沒有臨床症狀(如發熱、咳嗽、咽痛等)的人。雖無症狀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或血清特異性IgM抗體檢測呈陽性者,即可判斷為無症狀感染者。
  • 河南、廣東、甘肅現無症狀感染者
    而鹹寧自2月下旬起已無新增確診病例。鹹寧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此前通報稱,截至3月17日24時,全市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已全部清零。從目前情況分析,極有可能是被無症狀感染者感染的。由於無症狀感染者不易被發現,因此無論是傳播者和被傳播者都極難警覺。因此,這兩個病例密切接觸者尤其是在鹹寧期間的密切接觸者,需要做更詳細的排查。
  • 廈門新增無症狀感染者軌跡
    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宋某,女,29歲,四川籍,外派印度工作,於當地時間9月15日經法國轉乘CZ348航班回國,北京時間9月16日入境廣州。在廣州完成14天隔離觀察後,於9月30日乘坐MF8374航班抵廈,由專用車輛「點對點」轉送至定點酒店隔離。
  • 關於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你需要了解這些!
    最近,新聞裡經常出現「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這個詞,那麼無症狀感染者是如何被發現的?是否具有傳染性?防控措施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為你科普一下吧。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無症狀感染者是指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呈陽性,無相關臨床表現,如發熱、乾咳、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且CT影像學無新冠肺炎影像學特徵者。無症狀感染者有兩種情形:一是經14 d 的隔離醫學觀察,均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二是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狀態。
  • 1541例,無症狀感染者數據公開!國家衛健委出手!如何應對?怎麼防護...
    對於不易發覺的潛在危險,備受關注的無症狀感染者情況,國家衛健委剛剛動作頻頻。國家衛健委表示,4月1日起將無症狀感染者情況列入每日通報。有關無症狀感染者的數據也首度發布,截至2020年3月30日24時,接受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為1541例,其中境外輸入205例。
  • 臺檢測出無症狀感染群引發恐慌,購買口罩者又增多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若】臺灣彰化目前正在進行的新冠肺炎血清調查,初步結果證實島內確實有隱性無症狀感染者,引發恐慌。據《聯合報》9日報導,彰化縣衛生局與臺大公衛學院合作啟動「萬人血清檢測」,針對確診者、接觸者、居家檢疫及健康照護人員四類高風險族群進行抗體採檢,目前已檢驗3000人,結果顯示有部分非確診者曾染新冠肺炎,彰化縣衛生局25日將公布報告。外傳初步抗體檢驗發現有1%-2%的人呈陽性反應。對此,臺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澄清說,目前實驗室最重要的測試結果還未出來。
  • 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力到底怎麼樣?研究終於有了結果!
    由於無症狀新冠病毒感染者沒有症狀,並且可能具有傳染性,對此,很多人感到非常的擔憂。 新冠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力大嗎? 在4月2日,我們國家疾控中心的吳尊友教授發布了一條消息,在寧波的疾控中心,他們對無症狀新冠病毒傳播性做了相關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無症狀新冠病毒傳播力是非常小的,傳染性是非常低的。
  • 張文宏說無症狀感染者沒那麼可怕 但不能忽略 健康人群如何防?
    張文宏說無症狀感染者沒那麼可怕 但不能忽略 健康人群如何防?他表示,所謂無症狀感染者,是指:比如病毒感染10個人,對這些高危人群進行隔離以後,事實上大家發現,真正發(病)出來的人可能只有8個,還有2個,有的症狀非常輕微,還有的可能真的沒有症狀。「但事實上,這種現象在傳染病裡也是比較常見的」,張文宏說。
  • 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有四種情況 如何做好防護
    在海外如何做好自我防護和心理調試?日前,外交部和國家衛健委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在美國、俄羅斯、韓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阿爾及利亞的中國留學生代表視頻連線,講授防疫抗疫知識。該視頻通過央視新聞客戶端以及央視新聞在微博、快手、抖音、今日頭條等全網平臺的官方帳號同步直播。
  • 廣東、陝西新增阿聯輸入無症狀感染者
    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5例,廣州報告4例,2例來自尼泊爾,其餘2例分別來自印度和阿聯;深圳報告1例,來自印度。據陝西省衛健委消息,11月5日0-24時陝西新增1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為10月30日由阿聯杜拜至北京CA942航班乘客。
  • 如何判定無症狀感染者?其傳染風險有多大?專家這麼說
    姜利介紹,根據國務院疫情聯防聯控機制4月6日下發的有關管理規範,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相關臨床表現,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者,胸部CT檢查也無病毒性肺炎改變者。這部分感染者,主要是和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後的檢測,以及自覺可能感染新冠病毒而主動檢測者中發現的。
  • 新疆吐魯番市高昌區報告3例無症狀感染者
    據新疆吐魯番市衛生健康委最新通報,12月12日,吐魯番市高昌區在對重點人群進行定期核酸檢測中,發現1名陽性人員,經專家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首例無症狀感染者,男,32歲,為吐魯番市經開區一商貿公司員工,家住吐魯番市高昌區紅盾小區。
  • 牡丹江市林口縣出現4例無症狀感染者
    中新網牡丹江1月13日電 (記者 姜輝)13日,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4例無症狀感染者,為綏化市望奎縣返林人員,由對綏化市推送的密接及密接的密接中排查和核酸檢測時發現,經專家組會診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