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學新聞傳播學科創建於1985年,1989年在國內率先(國內第3所高校)創辦了廣告學本科專業。2006年成立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現有廣告學、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3個本科專業,擁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授予權,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500餘人。廣告學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和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示範專業,新聞學專業獲省級特色專業建設立項。新聞傳播學學科為廣東省重點優勢學科,傳媒與文化發展研究中心被評為「廣東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學院現已建成一支具有交叉學科背景、學術實力雄厚、實踐經驗豐富的專業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59名,其中高級職稱教師32人。具有博士學歷教師42人,61%的老師具有海外留學背景或經歷。12位老師有中央和地方主流媒體的業界從業經歷。教師中有教育部新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博士研究生導師、鵬城學者、特聘教授等各類專業權威。多位教師獲得了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優秀人才、「南粵優秀教師」、「深圳市高層次人才」、「深圳市優秀教師」等榮譽。
學院堅持辦學質量第一,先後創建了傳媒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廣東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成功建設了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等優秀教學成果。
學院的專業實踐教學優勢突出,依託國家級傳媒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近5000平方米的實驗場地為教學實踐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與保障。學院擁有30多個專業實習實踐基地。歷屆學生共獲得了教育部、廣東省及國內外各類學科專業競賽獎勵1645項。 學院在國內高校中享有很好的學術聲譽,是中國傳播學會、中國廣告教育學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廣告學專業委員會等重要學術團隊的創辦單位之一。
學院重視國際交流,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義大利、日本、韓國,以及港澳臺等地區高校建立了穩定友好的合作關係。學生可以選擇2+2模式、短期遊學、短期進修或者專題合作等方式,前赴這些國家和地區交流學習。
傳播學院培養的畢業生,主要活躍在華南地區的主要媒體、政府部門、新媒體企業、文化事業單位的策劃營銷及信息傳播的崗位,其中不少已經成長為這些行業的中堅力量。每年大量畢業生考取國內著名高校以及攻讀美國、英國、香港等高校的研究生。
學院主頁:http://cmc.szu.edu.cn
諮詢電話:0755-2653 4402、2653 4913
諮詢郵箱:denghuijuan2010@163.com、wangkaiyu@email.szu.edu.cn
現為深圳市華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CEO,驊威股份深圳市第一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EO。
現任惠州市博中育教育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保利學校董事長。
餘曉曦
2009年畢業於深圳大學傳播學院傳播學專業 網絡與新媒體方向
獨立天使投資人。投資十多家網際網路企業,其中包括B輪及C輪以上企業:中國領先的辦公租賃平臺點點租,中國最大手繪視頻平臺來畫等優秀企業。
現任DanceA-網際網路舞蹈教育平臺 CEO。
其他職務:高盛集團-清華經管-巴黎HEC商學院「巾幗圓夢」計劃第二期學員代表及新聞發言人;深圳市向中央申報「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的青年創業代表。民革深圳市委會祖國統一委員會(委員)。
賴瑗
2011深圳大學傳播學院新聞系2012級畢業生,校優秀畢業生
現為上海廣播電視臺/東方衛視融媒體中心深度報導部記者/編導。
代表作《麻風村紀實》 《一個由見病人組成的樂隊:我只想要生命多一種可能》等,參與拍攝製作的新聞專題片及新聞調查,曾榮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二等獎。
在校期間擔任學生報紙《新新報》主編,校媒作品曾榮獲國家級省級獎。
為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我院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對外交流,2016年9月至今,我院共派出交換生77人。 同時,我院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合作的國際傳播和傳播策略方向的本碩連讀3+1+1項目已選拔學生前往美國就讀,與美國密蘇裡大學新聞學院籤署了2+2 新聞傳播專業的本科生雙學位培養項目、及與紐西蘭梅西大學惠靈頓分校的傳播學院媒介管理方向本碩連讀的項目3+1+1和研究生聯合培養1+1+1項目也已啟動招生工作。
我院畢業生就業情況良好。以2018屆畢業生為例,畢業1個月以內,除55人出國留學、9人被國內大學錄取為研究生外,其餘學生基本就業。就業去向有黨政機關、國有企業及事業單位、外商投資、合資企業及其他公司等。
本專業以新興移動互聯媒體融合時代對廣告創意人才的社會需求和創意創新創業型人才多元化發展的主體需求為導向,實施通才教育與專才教育相結合的培養方案,著力培養具有全面的人文素質和複合型社會科學知識結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具備突出的創新意識和專精的業務能力,系統掌握全媒體時代的整合營銷傳播、廣告策劃創意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多種技術工具從事市場調研、數據統計分析、廣告創意與策劃、文案寫作、新媒體互動設計、媒體研究、廣告監測與管理等基本技能,具備敏銳洞察消費者行為,優秀的溝通交際能力、外語交流能力和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具備良好的合作精神,足以勝任各類新媒體與創意創新企業的廣告經營、市場營銷、傳播管理、創意策劃與品牌設計等領域工作的高端專業人才。
廣告策略方向:培養各類創意營銷、市場調研、客戶服務、廣告策劃與創意、文案寫作、媒體策略規劃、品牌管理以及政府廣告監管等骨幹人才。
廣告設計方向:培養各類廣告創意與表現、品牌形象設計、網絡與新媒體創意互動設計等領域的創新型人才。
1、歷史悠久、實力雄厚。深圳大學廣告學專業創建於1989年,是我國高校中開辦廣告學專業最早的三所專業院校之一,也是我國廣告學專業具有較高影響力的院校之一,被評為廣東省同類專業中首個省級特色專業和廣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示範專業。
2、根植深圳創新創業沃土,銳意實施改革創新。深圳大學廣告學專業先後成功實施「廣告專業本科畢業設計改革」等舉措,在國內獲得良好聲譽。近年來,本專業提出以「融合型、實戰化」兩大主題探索廣告學專業本科教學新體系和人才培養新機制,與國內外知名廣告營銷企業聯合開展創意實戰訓練營及開設創新實踐短課,以多層次的實戰化教學手段探索全程緊張型教學,實現從作業到作品,再從作品到產品的轉化,培養新型創意創新創業型人才。
培養具有全面人文素質和複合型社會科學知識結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優良的思想道德品質,系統掌握新聞傳播理論、傳媒規律、媒介技術和傳播藝術,具備優秀的社會調查能力、信息處理與溝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合作精神,足以勝任各種新聞採編、信息處理及輿情管理的綜合性專門人才。
本專業立足中國社會變革和廣東省、深圳市的發展實際,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統領,積極適應新聞傳媒發展新環境新形勢,努力探索媒體融合型、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以通才教育與專才教育相結合為培養方案,以全媒體時代的新聞業務為中心,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中外社會科學和新聞史論,熟悉我國新聞傳播政策與法規,培養具備優良的新聞從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較為豐厚的人文素養和社會科學底蘊,全方位掌握新聞的採寫編評等核心業務技能,旁通新聞紀錄片製作、深度報導、出境現場報導、數據新聞與可視化等重要新聞業務的專業素質,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優秀的信息採集、編寫、呈現與傳達能力,以及互動溝通能力,能夠勝任專業的信息處理工作並靈活適應多變社會的應變型高素質綜合人才。
本專業積極適應網絡與新媒體產業發展的趨勢,著力培養在網絡和新媒體領域中從事內容生產、創意設計、信息資源管理、新媒體策劃、營銷和運營的應用型、複合型和創新型人才。本專業實施「通識教育」與「專才教育」相結合的培養模式,「通識教育」涵蓋新聞傳播學、計算機基礎、人文社會科學、經濟管理等專業基礎,構築複合型知識體系;「專才教育」以網絡與新媒體運營為樞紐,將技術、市場、內容三者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新媒體邏輯、創新精神以及價值塑造,建構新媒體傳播能力的培養體系,形成專業核心競爭力,從而在學生、教師、學界、業界中建立對本專業的強烈認同感和社會滿意度。
1、打破學科界限,課程體系以培育融合型人才為目標,實現學生從理論到實踐的全面發展路徑。本專業以網絡與新媒體為融合點,文理兼具,既重視人文素養和社會觀察能力的提升,亦強調數字媒體技術能力的訓練,涵蓋多媒體敘事能力、數據挖掘分析能力、運營管理能力、人機協作能力,培養文理交叉融合人才。依託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的國家級教學實驗中心,設置數據挖掘與新媒體用戶研究、數字音視頻創意製作、產品體驗設計、前端程序設計等四大課程模塊,通過多個工作坊類課程展開理論實踐並重的教學。
2、在協同育人方面,邀請業界參與課堂教學和畢設指導,提升學生實踐能力。依託深圳市發達的網際網路產業環境,推行學界與網際網路新媒體業界合作辦學,聘請行業大咖作為兼職導師,結合業界最新實踐經驗,開設一系列課程等,同時邀請業界專家指導學生畢業設計。與新媒體業界時刻保持互動,全方位增強學生職場核心競爭力。
3、推動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成果豐富。為突顯專業特色,加強學生實訓環節,本專業依託學院的16個專業實驗室,並與24家企業建立了實習實踐教學基地,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普遍提升。本專業學生在各類競賽中獲國家級、省級、市級和協會獎多項。
要我說,16年夏天最不後悔的決定,大概就是選擇深圳大學,選擇傳播學院。
三年前有人告訴我:「深圳大學是一所有潛力的大學」。三年後我依然告之別人以一樣的內容,當然加以我的親身體會。這所「年紀輕輕」的大學,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成長和蛻變著,變得越來越強大。
身為深大學子,我很深刻的體會就是,這裡的資源太多。無論是校內的生活環境如宿舍、飯堂、健身房等這些硬體設施,還是校內的優質的教師資質、創新包容的氛圍、獎學金資助政策等,每一樣都讓我感到讚嘆,讓其他人豔羨。並且,深大正在發展,只會更好。
這裡的機會也太多。幾十個社團供你選擇,在這裡我認識到了志同道合的夥伴;各式各類的比賽、科研項目、實踐項目以及創業項目在深大隨處可見,我在這裡鍛鍊到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大大小小的志願者活動讓我學會用另一種方式學會感恩;同時還有豐富多彩的假期國外訪學項目、交換項目的機會,不曾走出國門的我也有機會去看看世界。
在深大,無須擔心你的才華得不到施展,無須擔心你的努力無法開花結果,只要你願意發光,舞臺就為你照亮。
一直以來,我自豪是「深大人」,也自豪是「傳院人」。每當剛認識的夥伴知道我是來自傳播學院的,他們表達出對傳院的嚮往和對傳院人的羨慕。為什麼呢?
因為傳院是一個開放、自由、創新、活力、國際化的學院。這裡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這裡與大型媒體集團、著名廣告公司、網絡與新媒體企業合作,建立了教學實踐基地;這裡每年派學生進行境外交流;畢業學生成為南方傳媒和創意產業中堅力量……
「有想法」、「敢表達」、「靈活有創造力」是傳院人的標籤,很慶幸我是傳院人。我可以借用器材室的單反、DV機去拍東西,我可以借攝影棚去拍超高級的照片,我可以學習各種設計軟體、攝影技術;當然我也可以和小組成員一起快樂地頭腦風暴,碰撞出一個好點子就興奮得大叫;我可以和老師探討理論知識,也可以和業界的大佬進行面對面交流……傳院出品的視頻、紀念品、海報、報紙等都受到了深大人的喜愛,每年的迎新晚會、畢業設計場場爆滿……
我很幸運選擇深大,選擇傳院,和學校學院共同成長,我非常非常喜歡這裡,希望你也是。
深大的緣分始於開學前收到的那份新生大禮包……
回想起第一次步入校門的時候,內心滿是期待與緊張之情,但在報到當天,美麗的校園和師兄師姐們的熱情將我心中的焦慮與緊張之情全都澆滅,餘下的全是初來時的驚喜。除了收到學校的官方禮包,報到的時候還收到了讓很多學院都羨慕不已的「傳院大禮包」,而這也是專屬於傳院人的小確幸。
「開放創新」是深大人永恆的主題,而對於傳院人來說更是如此,我們腳踏實地,勇於創新,在每一次會議中感悟、在每一次實踐中成長、在每一次競賽中收穫。此外我們還擁有著一流的學習環境與資源:專業的攝影棚、蘋果機房、各類攝影攝像設備、網紅院樓等等,學校為我們提供的這些條件,都更好地幫助我們學習與成長。
在深大,我們還有著很多學以致用的實踐與競賽機會,能有更多的機會將學習成果運用到具體實踐中去,而每一次經驗教訓、每一次收穫都能更好地鍛鍊我們,強化我們的能力素質,提高綜合競爭力。
如今,深大正處於迅速發展的階段,綜合競爭力也在不斷的提高,而新生大禮包也蛻變成2.0、3.0版本,但不變的是深大那份「腳踏實地,自強不息」的開拓精神,以及對待學生的那份人文關懷。
坐擁天風海濤,白雲紅荔,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深大,傳院,期待與你度過大學中的每一個美好時刻,一起變得更好。
全球進步速度最快的大學之一
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亞太地區大學排名:亞太區111-120名(第一次上榜),大陸高校第29名
2019US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世界第689名(較上年提升175位),中國內地第46名,廣東第3名
全球極具創新活力的大學之一
2018全球PCT專利申請公開數量:全球教育機構第3名,連續三年蟬聯中國高校第1名
全國最具財富創造力的大學
福布斯2018全球億萬富豪榜,深圳大學8位上榜校友總財富近6000億,成為2018中國最具財富創造力大學排行榜冠軍(中國校友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