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情,我是【萊迪探知農村】,關注我帶你看更多的農村事件我會為廣大讀者朋友持續不斷地提供「三農」相關常識
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人,見多了各路下鄉的商販,這其中最多的,便是廢品回收商。把剩下的酒瓶、殺雞宰鴨拔羽毛、各種廢棄電器等等,統統都當作目標。它們是上門收購,不用村民出運費去送廢品站,所以村民們也很樂意拿著家裡用不上的東西去換些零用錢。
但那時可不能賣衣服,那時衣服在鄉下還是比較貴重的東西。象我們小孩子的衣服,通常是姐姐穿弟弟穿,弟弟穿妹妹穿,實在穿不下去就送到家裡生過小孩的親戚那裡,也是一種人情。對於大人的衣服,又是三年的縫補補補,破了再補,正好用在下地幹活時穿。
過了些日子,生活條件好了起來,年輕人都到城裡來了,年老的中年人也開始講究禮儀,不願意再穿破爛的衣服,積攢在家裡的舊衣服怎麼處理就成了問題。丟棄吧,作為農民的傳統是不允許的,自己也捨不得;送人吧,現在也沒有幾個人願意穿別人的舊衣服了。
這時,一些思想開闊、腦瓜比較靈活的商販來到了農村,他們的運輸工具由小三換成了小貨車,車上掛著高音喇叭,不時地到村裡來轉幾圈:來了,收舊衣服,一毛錢一斤,收多少。價錢不高,但是解決了村民家的舊衣服的地方,還能給大家換些錢,節省下來的老人特別喜歡和他們打交道,小貨車一到,家裡的舊衣服就都賣光了。
紅堂說他其實是舊衣系統中最基本的一環,自己買了以後,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有上家來拉走。這批數量龐大的舊衣服,將專門送到舊衣加工廠進行分揀、加工,根據不同的衣物,篩選出不同的種類,最後各自有不同的用途,紅堂說在分揀工廠,專業工人將衣服分類、挑選,一件件不用五秒鐘,就可以區分清楚。精通程度相當不錯。有些質量好的衣服沒有任何破損,就可以分成一類,這類衣服的價值比較高。
優質的衣服經過挑選後,會用臭氧消毒,20分鐘就能消毒一大批,這些經過消毒的舊衣服,會被打包成商品,運到非洲等一些不發達地區,如國外,在那裡,由於工業落後,經濟不景氣,生活水平很低,這些舊衣服完全可以作為普通衣服賣出去,只要價格便宜,銷路還不錯,這是收購的眾多舊衣服中,最主要的銷售渠道之一,對於一種品質較差,但吸水能力很強的衣服,還會用來做拖布或工廠裡的擦拭布。
最終留下的看上去價值極低的舊衣服,也不會白白丟掉,會被粉碎後,製成保溫氈布,用作棚棚種植的覆蓋物。或是其它農用遮擋布,這種與採用新材料相比,成本自然低了許多,而且質地好、厚實耐用,真能起到廢物利用的價值,你們鄉下老家有沒有人買過舊衣服?請補充評論並留言。
以上是【萊迪探知農村】為大家介紹的,關注我,不迷路,了解更多的鄉村問題和故事,感謝你們的點讚,關注和閱讀歡迎下方留言
本文由百家號作者【萊迪探知農村】首發,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