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報系涉嫌嚴重經濟犯罪案件追蹤 員工被鼓勵開展"敲詐"業務

2020-12-14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員工被鼓勵開展「敲詐」業務

  繼9月4日「21世紀網主編等人被立案偵查」的消息公布後,9月25日又一重磅新聞被曝出——21世紀報系總編沈顥、總經理陳東陽被警方帶走。短短數行的新聞表明,公安機關對21世紀網涉嫌嚴重經濟犯罪案件的調查,已經擴大到其母公司——21世紀傳媒有限公司。

  辦案民警介紹,截至目前,此案已涉及21世紀傳媒有限公司旗下的21世紀經濟報導、21世紀網、理財周報3家財經媒體,30多名相關人員被調查。

  對於公安機關的調查,沈顥似乎看得很明白:「我知道,公安機關這次對21世紀經濟報導、21世紀網等的查處主要是兩方面,一是通過負面新聞逼迫企業支付合作費用,二是收取企業的『保護費』,承諾不對其進行負面報導。」

  不合作,難道真的會出問題?農夫山泉就「吃虧」了。據農夫山泉董事會秘書周力介紹,2013年21世紀網對農夫山泉的水源、質量標準等問題做了連篇累牘的負面報導。為此,農夫山泉遭受了很多質疑,銷售受到很大影響,據估算利潤損失達數億元。

  據21世紀網總裁劉冬供述,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從2011年開始,公司領導下達了營收業務考核指標,「每年是八九千萬元,完成情況與個人收入直接掛鈎」。

  沈顥供述:「這其實是利用考核指標這一工具,鼓勵甚至逼著他們用負面報導和『有償不聞』的方式拉合作客戶。」

  「當然,已經籤訂協議的企業,如果因為21世紀網負面報導的事找到我,我會指令劉冬刪除負面報導,履行對客戶的『保護』。」 沈顥說。

  據劉冬供述,2014年初,北京某知名網站因新聞敲詐被查處後,他曾經向沈顥請示21世紀網的類似經營行為是否需要暫停。沈顥指示,「不要害怕,要繼續做,完成指標」。

  「我希望我的悲劇能讓有類似現象的媒體同行警醒,堅持積極向上的新聞價值觀。我希望媒體產業鏈條裡一些不光彩的、違紀違法的事情被徹底清除,媒體行業能夠更健康地發展。」沈顥說。

相關焦點

  • 21世紀報系有關人員涉嫌新聞敲詐等問題已立案
    【財新網】(記者 陳寶成)21世紀網涉嫌新聞敲詐的風波已延伸至《21世紀經濟報導》。據新華社發布客戶端9月26日晚間消息,21世紀報系有關人員涉嫌新聞敲詐等問題已依法立案,其中的刑事部分由上海公安機關等負責。涉案問題目前正在進一步依法調查中。
  • "新聞聖徒"的臺前幕後——21世紀報系案件追蹤
    繼9月4日「21世紀網主編等人被立案偵查」的消息公布後,9月25日曝出又一重磅新聞,令此案的關注度持續升溫——「21世紀報系總編沈顥、總經理陳東陽25日下午被警方帶走。」   次日,上海市公安局對這一消息予以證實,並稱上述人員因涉嫌敲詐犯罪,已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 [本周熱詞]越獄案21世紀網
    by央視新聞 熱詞二:21世紀網 【廣東對21世紀網行政立案調查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對其進行全面整頓】新華網廣州9月12日電 據廣東省新聞出版廣電局12日消息,該局已對涉嫌經濟犯罪的21世紀網進行行政立案調查,同時部署要求轄區內新聞出版單位特別是財經類媒體迅速開展自查自糾,切實規範新聞傳播秩序。
  • 21世紀網涉嫌「新聞敲詐」被封
    近日上海警方偵破一起以輿論監督為幌子、通過有償新聞非法獲取巨額利益的特大新聞敲詐犯罪案。涉案的21世紀網主編和相關管理、採編、經營人員及兩家公關公司負責人等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捕歸案。據調查了解,涉案企業已達100多家。
  • 實施「套路貸」「裸聊」敲詐等 1759個利用信息網絡犯罪團夥被打掉
    全國疑似「套路貸」運營機構數量比去年最高峰下降近九成據了解,近年來,隨著信息網絡的快速發展,傳統黑惡勢力犯罪也在向網上蔓延,犯罪分子藉助信息網絡,通過編造虛假信息,敲詐、誹謗、恐嚇、暴利放貸、虛增債務等手段實現非法牟利,嚴重破壞經濟社會生活秩序。
  • 臨沂對一借款敲詐惡勢力犯罪案件宣判
    蘭山法院對一起借款敲詐惡勢力犯罪案件宣判此前 ,蘭山法院以遠程庭審的方式公開開庭審理上述被告人朱某某涉嫌敲詐勒索罪一案蘭山法院對一起借款敲詐惡勢力犯罪案件宣判蘭山法院對一起借款敲詐惡勢力犯罪案件宣判案情簡介經審理查明,被告人朱某某於
  • 廣東率先成立新型犯罪研究中心 打擊「裸聊」敲詐犯罪
    通報提到,廣東率先成立新型犯罪研究中心,組織開展打擊「裸聊」敲詐犯罪專項行動,打掉犯罪團夥51個。 2019年11月,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為期一年的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專項整治行動。
  • 公安部核查39起「裸聊」敲詐案件 抓獲嫌犯138名
    中國網12月24日訊(記者 仝選)公安部今日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整治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專項行動有關情況。近年來,傳統黑惡勢力犯罪向網上蔓延,犯罪分子藉助信息網絡,通過編造虛假信息,敲詐、誹謗、恐嚇、暴利放貸、虛增債務等手段實現非法牟利。此類犯罪嚴重破壞經濟社會生活秩序,危害後果十分嚴重,人民群眾對此反映強烈。
  • 涉嫌搶劫、敲詐、介紹賣淫!楊某井等7人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開庭審理
    2020年11月9日,城陽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被告人楊某井等7人涉嫌搶劫罪、敲詐勒索罪、介紹賣淫罪一案一審開庭審理,盛瑞策檢察長等3名檢察官、1名檢察官助理出庭支持公訴。該案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城陽區辦理的首起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因涉及個人隱私,且部分被告人系未成年人,案件不公開審理。2019年5月以來,該惡勢力犯罪集團在楊某井的組織領導下,以「仙人跳」方式作案46筆,涉嫌搶劫罪、敲詐勒索罪、介紹賣淫罪,嚴重破壞社會生活秩序,造成惡劣社會影響。
  • 張軍、高飛涉嫌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開庭審理!
    2020年7月9日,由蘄春縣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的張軍、高飛涉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一案在蘄春縣法院一審開庭審理。蘄春縣檢察院指派4名公訴人出庭支持公訴。蘄春縣檢察院指控,被告人張軍、洪雲(已判)、姜能超(已判)及其所領導的高飛等組織成員涉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
  • 2019年度全國十大經濟犯罪典型案例公布!
    來源:人民公安報廣西、湖南劉某某等人特大列印假幣案2019年9月,公安部經偵局在全國組織開展了打擊列印假幣犯罪「秋風」集中統一行動,並向全國部署交辦了一批窩點案件線索,其中包括一批涉及湖南的假幣犯罪線索。
  • 廣饒公安偵破全省首例金融機構員工參與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犯罪案件
    2020年8月15日,廣饒縣公安局經過縝密偵查,在省公安廳、市公安局的大力支持下,成功破獲全省首例金融機構內部員工參與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犯罪案件,打掉40人電詐黑灰產業團夥,涉案資金1000餘萬元。2019年12月份,廣饒縣公安局接省公安廳下發涉案線索:廣饒縣多家公司對公帳戶涉嫌電信詐騙。接到線索後,廣饒縣公安局成立案件專班,全力開展案件偵破工作。
  • 最新消息|關於羅某等人涉嫌經濟犯罪案件幾個問題的說明
    最新消息|關於羅某等人涉嫌經濟犯罪案件幾個問題的說明 2020-12-10 1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圓通回應運單信息洩露案件:系主動發現報案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宋笛 11月17日,針對有媒體報導公安機關破獲涉嫌非法獲取並使用快遞運單信息的案件,圓通速遞發布聲明稱,案件系公司主動發現並報案。11月16日,相關媒體報導在由邯鄲市公安局反詐中心聯合邯鄲市永年區公安局成立的專案組近期偵辦的一起部督案件中,不法分子與圓通快遞多位「內鬼」勾結,通過有償租用圓通員工系統帳號盜取公民個人信息,再層層倒賣公民個人信息至不同下遊犯罪人員。
  • 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3名通信商行員工被海口警方刑拘
    海口網10月18日消息(記者陳捷)近日,海口警方成功打掉一個辦理涉案電話卡窩點,抓獲3名犯罪嫌疑人楊某雅、鍾某鵬、陳某濤,繳獲手機卡308張,手機11部。目前,3人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 稅務局局長未移交涉嫌犯罪的內部人員是否構成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稅務局局長未移交涉嫌犯罪的內部人員是否構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何觀舒: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辯護律師、稅務犯罪辯護律師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瀆職犯罪的一個具體個罪,是指行政執法人員徇私舞弊,對依法應當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不移交,情節嚴重的行為。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行政執法人員。
  • 檢方介入、辦理妨害疫情防控經濟犯罪案件1086件2251人
    中新網3月4日電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官方網站消息,全國檢察機關目前共介入、辦理妨害疫情防控經濟犯罪案件1086件2251人,其中,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427件850人,生產、銷售假藥罪2件4人,生產、銷售劣藥罪2件2人,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344件848人,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149件285人,非法經營罪161件262人。
  • 廣東省公安廳公布2015年十大經濟犯罪案件
    央廣網廣州2月28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曾祥龍 袁永超)近日,廣東省公安廳對社會公眾公布了2015年全省十大經濟犯罪案件。2015年,廣東省公安經偵部門緊緊圍繞省委「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目標,按照「三個打造」(打造有為經偵、打造信息經偵、打造法治經偵)的工作思路,堅持打防並舉,深入推進「四項建設」,嚴厲打擊各類嚴重危害國家經濟安全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經濟犯罪活動,共立經濟犯罪案件2.4萬多宗,破案9700多宗,抓獲犯罪嫌疑人1.8萬多名,挽回經濟損失24億多元,全省「獵狐2015」、打擊非法集資、地下錢莊、制假售假、銀行卡犯罪等專項工作綜合考評均居全國前列
  • 臺灣記者追問臺商涉嫌經濟犯罪案件 國臺辦回應
    臺灣記者追問臺商涉嫌經濟犯罪案件 國臺辦回應 2020年12月16日 11:1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中國時報記者:在目前兩岸官方停止交流的情況下,《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還在運作當中嗎?剛才臺商涉嫌經濟犯罪的案件,大陸是否打算向臺灣提出協助通氣或合作請求。臺灣方面是否可以幫得上忙?謝謝。
  • 遵化法院開庭審理21人涉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
    8月18日-19日,遵化法院開庭審理以李某為首的21人涉嫌尋釁滋事罪、敲詐勒索罪、窩藏罪案件,遵化市人民檢察院指派公訴人出庭支持公訴,各被告人及辯護人到庭參加訴訟。在此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被告人李某為首要分子,被告人劉某等9人為成員的惡勢力犯罪集團。該集團為非作惡、欺壓百姓,嚴重擾亂社會經濟、生活秩序,造成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涉嫌尋釁滋事罪、敲詐勒索罪、窩藏罪,應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追究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