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凱歌|橘鄉她爭先 巾幗闖風採

2020-12-18 澎湃新聞

巾幗凱歌|橘鄉她爭先 巾幗闖風採

2020-03-06 1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黃巖區的廣大婦女群眾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在不同崗位上兢兢業業、開拓創新、甘於奉獻,

為推進活力智慧和諧幸福美麗黃巖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湧現出一大批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先進集體及個人。

2020年,

是「三八」國際婦女節110周年,

黃巖區婦女聯合會推出

《巾幗凱歌——橘鄉她爭先 巾幗闖風採》系列人物報導,

充分展示橘鄉婦女群眾勇於創新、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

激勵各行各業的婦女群眾學先進、樹典型,

積極投身美麗黃巖建設。

橘鄉巾幗展風採

三八紅旗手--鮑文琴

鮑文琴,共產黨員 全國三八紅旗手,黃巖區七屆、八屆、九屆、十屆、十一屆政協委員,區個協黨總支支委,區女能人協會副會長,法院家事特邀調解員。

1976年,鮑文琴帶著她的帽子、靯墊等小商品走進了路橋小商品市場幹起了個體,成了國內第一批女個體戶。

1978年,沐浴在改革春風中的鮑文琴帶著橘鄉人勤懇實幹,吃苦耐勞的精神,生意也是做的風風火火,個人收入過萬元,實實在在成為別人眼中的「萬元戶」。但這位「萬元戶」有點不一樣,「當時國家號召一部分人先富起,而我只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罷了……」鮑文琴說,她是這場大發展浪潮裡的受益者、成功者,也因為她來自一座深受改革影響的城市——黃巖。

作為中國個體經濟的代表,鮑文琴聰明、果敢、勤奮,她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影響了周圍的人,而她也帶領著周邊7個村、百來號人共同投身個體經濟一起致富。「當時,國家剛開放,每個人都想著能通過勞動致富,記得最多的時候有一兩百人過來一起做工,每個人的幹勁都很足……」就這樣,一批又一批的同村人在鮑文琴的幫助下,生活發生了質的改變。

如今已67歲的她漸漸放緩了腳步,但熱心助人的品格卻長在了骨子裡,生活還在繼續,鮑文琴的故事還未完結,讓我們期待她為我們帶來更多關於她的精彩人生……

女勞模--盧敏

盧敏,台州黃巖人,浙江永寧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1983年,盧敏走進了浙江永寧製藥廠,成為了永寧製藥創業團隊的一名實驗員,勤奮好學的她多次到中國藥科大學、浙江大學等各種知名院校充電,發表論文十餘篇,取得二十多項國內外發明專利的授權。她從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茁壯成長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010年,盧敏榮膺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受到時任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她所帶領的團隊也陸續榮獲全國「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崗」、浙江省「工人先鋒號」等稱號。

兢兢業業的她始終奮戰在新藥研發第一線,逐漸成長為企業高管、博士後工作站聯合導師;浙江省中成藥協會副會長,浙江省執業藥師協會常務理事;浙江省(正高)職稱評審專家;浙江省醫化行業(副高)職稱評審專家;浙江省總工會女工委員執委;浙江省第十四屆婦代會代表以及台州市婦聯執委和台州市黃巖區科協副主席和十三屆政協常委及黨代表等。每一步,她都走得踏實而榮耀。

盧敏所主導的國家二類新藥注射用紅花黃色素,成功列入了國家「863計劃」,國家火炬計劃,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並榮獲浙江省科學技術二等獎。紅花黃色素也成為了永寧製藥的支柱產品,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女農藝師--王領香

王領香,台州黃巖人。第一位全國先進工作者的女農藝師。

1964年8月,剛滿20歲的王領香從原浙江農業大學園藝系畢業,回到了故鄉黃巖,被分配到林業特產局澄江站從事技術推廣工作。1985年5月,她獲得「高級農藝師」稱號。

三四十年來,王領香的足跡踏遍了橘鄉的山山水水。經王領香推廣的近10項新技術都取得了明顯成效:柑橘省力化栽培15萬畝次,僅大枝修剪一項每畝可節省勞力2—3工,總計為橘農節省成本1350萬元;她推廣的優質豐產栽培技術,使橘果質量普遍提高,1995年、1997年連續獲省農博會金獎。1998年,她被評為浙江省十佳農技推廣工作者;1999年被選為省勞動模範;2000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

2016年,王領香和他人一起研製成功了「富硒橘」。富硒蜜桔上市後,售價比普通蜜桔提高40%左右。目前,富硒蜜橘正在澄江、南城等地進行推廣。

▲識別二維碼,關注黃巖婦聯▲

▲識別二維碼,關注台州婦聯▲

▲識別二維碼,關注浙江女性▲

小編:YD

原標題:《巾幗凱歌|橘鄉她爭先 巾幗闖風採》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