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續之二 邏輯思維是工作生活好助理
攝影:飛哥
邏輯思維是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反映事物本質與規律的認識過程,是人的理性認識。
邏輯思維將思維內容聯結、組織在一起,而思維是以概念、範疇為工具去反映認識對象的。這些概念和範疇是以某種框架形式存在於人的大腦之中,形成思維結構。
掌握邏輯思維和方法,對人生之旅,對學習、工作、生活都大有脾益。
邏輯思維是人們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藉助於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能動地反映客觀現實的理性認識過程,又稱抽象思維。是對認識者的思維及其結構以及起作用的規律的分析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只有經過邏輯思維對事物的認識才能達到對具體對象本質規律的把握,進而認識客觀世界,是認識的高級階段,理性認識階段。
邏輯思維是符合世間事物之間關係合乎自然規律的思維方式,遵循傳統形式邏輯規則,稱它為「抽象思維」或「閉上眼睛的思維」。
邏輯思維是確定的,而不是模稜兩可的;前後一貫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有條理、有根據的思維;在邏輯思維中,要用到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和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思維方法,而掌握和運用這些思維形式和方法的程度,也就是邏輯思維的能力。
社會實踐即工作是邏輯思維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工作的需要決定人們從哪個方面來把握事物的本質,確定邏輯思維的任務和方向。
邏輯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概括的反映,它憑藉科學的抽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具有自覺性、過程性、間接性和必然性的特點。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斷、推理。
邏輯思維方法主要有歸納和演繹、分析和綜合以及從具體上升到抽象等。與形象思維不同,是用科學的抽象概念、範疇揭示事物的本質,表達認識現實的結果。
邏輯思維要遵循邏輯規律,這主要是形式邏輯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辯證邏輯的對立統一、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等規律,違背這些規律,思維就會發生偷換概念,偷換論題、自相矛盾、形上學等邏輯錯誤,認識就是混亂和錯誤的。
邏輯思維是分析性的,按部就班。做邏輯思維時,每一步必須準確無誤,否則無法得出正確的結論。我們所說的邏輯思維主要指遵循傳統形式邏輯規則的思維方式。
邏輯思維是人腦的一種理性活動,思維主體把感性認識階段獲得的對於事物認識的信息材料抽象成概念,運用概念進行判斷,並按一定邏輯關係進行推理,從而產生新的認識。邏輯思維具有規範、嚴密、確定和可重複的特點。
邏輯思維以概念為思維材料,以語言為載體,每推進一步都有充分依據的思維,以抽象性為主要特徵,其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斷與推理。因此,邏輯思維能力就是正確、合理地進行思考的能力,具備邏輯推理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邏輯推理需要較深的知識積累,能為每一步推理提供充分的依據。比如:為什麼斜刀切的蘿蔔、茄子比切得整齊規則的更好煮爛、口味更好?因為斜刀切的表面積更大,能吸收更多的熱量,各種作料能更好地進入到裡面去,當然更好煮爛、口味更好了。
邏輯思維有較強的靈活性和開發性,發揮想像對邏輯推理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知識基礎越堅實,知識面越廣,就越能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這需要養成從多角度認識事物的習慣,全面地認識事物的內部與外部之間、某事物同他事物之間的多種多樣的聯繫,才能拓展自己的想像力。
語言能力的好壞不僅直接影響想像力的發展,而且邏輯推理依賴於嚴謹的語言表達和正確的書面表達。對圖形認識的是否深刻,直接影響到問題能否解決。因此作圖識圖能力在邏輯推理能力中是不可忽視的。
邏輯思維力體現在人們日常生活許多方面,如說話是否有條理,推理推論能力,尋找事物之間聯繫等。在生活當中,邏輯思維能力強的人也不容易受別人愚弄和欺騙。
邏輯思維表現在類比思考、逆向思考、變式思考、多向思考、質疑思考、歸納思考等方面。要遵循邏輯規律,邏輯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辯證邏輯的對立統一、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等規律,違背這些規律,就會發生偷換概念,偷換論題、自相矛盾、形上學等邏輯錯誤,認識就是混亂和錯誤的。
邏輯思維是分析性的,按部就班,每一步必須準確無誤,否則無法得出正確的結論。
邏輯思維的特點是以抽象的概念、判斷和推理作為思維的基本形式,揭露事物的本質特徵和規律性聯繫。抽象思維既不同於以動作為支柱的動作思維,也不同於以表象為憑藉的形象思維,它已擺脫了對感性材料的依賴。
試舉一例。某朝某代某人,犯死罪,執刑者允許他在臨刑前說一句話,講的無可辯駁,可以免死。前提是:如果講的是真話,將受刀斬,講的是假話,將被絞死。
此人應該說句什麼話,才能救自己一命呢? 他的答案是:我將被絞死。
我們運用邏輯推理分析這句話。如果判定這句話是真話,那麼某人當處刀斬。然而,說的是自己將被絞死,因而顯然不能算為真話。
如果判為假話,那麼按說假話的規定,某人將被絞死,但反對者恰恰就是說自己將被絞死,這表明他的話是真話。因此,也不能將某人的話定為假話。
某人因巧用邏輯思維活了下來。
我們分析問題需要組織思想,讓表達有邏輯,分析問題要邏輯清晰,可以運用四個邏輯順序,即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重要性順序以及邏輯演繹的順序。
再比如,豬八戒說:猴哥,師父又被抓走了,我們來分行李吧。猴哥和八戒說:我們就按照加入取經團隊的先後順序來優先挑選行李吧。按時間先後順序來挑選,是一種解決方法。
猴哥可以說,老孫這個文化程度比較低,經書就歸我了,豬八戒比較好吃,吃的東西就歸你了。沙僧呢法術比較差,回家艱難,白龍馬就歸他了。這就是按照空間或者結構順序來進行分。
還可以按照重要性的順序來分,按照在團隊中的貢獻來選行李,那打妖怪最多的是孫悟空,其次是豬八戒,然後是沙僧。這樣,對八戒分行李的要求就至少有了三種解決方法。
而演繹邏輯是從一般到特殊的邏輯推理方法,也常被稱之必然性推理,或保真性推理。演繹邏輯必須假設存在一些先驗的、根本性的、絕對的真理和條件。
本文待續,歡迎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