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寶奶奶/原創」
最近網絡上很火的一個視頻中,被問及目前最大的煩惱是什麼,10歲的男孩一本正經地回答道:「我在糾結以後選北大還是清華!」看到男孩的煩惱,大家無不一笑而過,誰小時候沒立下過點「豪言壯志」呢?
多少人兒時的夢想是科學家、飛行員、太空人,如今真正實現的有幾個?擁有夢想是一回事,實現夢想又是另一回事。
兒時立下豪言壯志、長期堅持、為之奮鬥的人少之又少,這些人最終都脫穎而出,成為真正「發光」的金子。
今年高考如約而至,湖北女孩唐楚鑰也兌現了11年前許下的承諾,以725分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被問及「成功的鑰匙」是什麼,她淡定自若地回答:自律。
早在2009年的夏天,唐楚鑰隨媽媽一同遊玩武漢大學時,就可初窺其「學霸光輝」,媽媽鼓勵哥哥時,她突然問起多少分能考取武漢大學,媽媽回答:至少600分。
她又問起滿分是多少,有沒有人考滿分等問題,媽媽都一一解答,最終,小傢伙立下「豪言壯志」:「高考最高可能考720分,最低考590分,不會再低於590分了!」
2009年7月8日,唐楚鑰鄭重地在日記本上寫下:待7月23日見證成果。
就這樣,唐楚鑰開始了漫長的求學之路,那時的她和很多同齡人一樣,愛玩愛鬧,活潑調皮,但和許多人不同的是,她從初二就已經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是需要自己去努力的一件事情。
高考成績公布後,記者採訪到了唐楚鑰的老師們,老師們對唐楚鑰的評價各不相同,但都表示她每科成績都很平衡很優異,其中還有一個詞出現了無數次:自律。
唐楚鑰帶領我們感受自律的力量,名校學霸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天性自律,這也是他們學而不乏的原因。
1:思想境界夠高
被問及學習習慣是自己養成的還是受家庭學校影響的,唐楚鑰回答道:小時候尚未養成學習意識,父母會督促。
但自從上了初二,她意識到學習不是為父母學,也不是為老師學,而是為了自己,需要自己努力的事情,自那開始,她開始主動定期對學習做整理和總結工作。
2:有目標有方向
唐楚鑰表示自己初二覺醒其實並未受任何事情觸動,只是突然有了目標:她希望中考能取得好成績,通過她的努力,她以武漢市武昌區第一名的中考成績升入高中。
如今即將邁入北大校門,她也不曾放棄對未來的展望:保持主動性,主動學習,主動尋求資源,主動與老師溝通,自律的孩子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並為之不懈奮鬥。
3:執行力高
疫情期間,她曾有過多次成績不理想,無數次問自己:怎麼辦、怎麼辦?疫情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心態,她感覺自己不能像在學校一樣全身心投入,甚至用「假努力」欺騙自己。
她深知這樣的學習沒有效率,自己必須有所改變,於是積極參與居家運動,和父母談心尋求安慰,直到重返校園,她又是那個快樂學習的女孩了。
很多人認為學霸每時每刻就是學習,其實唐楚鑰興趣愛好非常廣泛,唱歌彈琴書法閱讀都是她放鬆心身的途徑,她的休閒時間不比誰少,只是該學習就學習,要學習就高效學習,這就註定她到達許多人無可企及的高度。
4:耐得住寂寞
自律的孩子明白自己的努力是為更好的未來,而非他人讚許的眼光,面對這樣的成績,唐楚鑰表示自己不希望受到過多關注,她只想正常進入北大學習。
這樣的寵辱不驚是很多人難以具備的品質,這樣的孩子很少受外界幹擾,他們埋頭苦讀提升自己,只為更好的未來。
自律的品質並非一朝一夕養成,而需要長年累月的堅持,對於年齡尚小的孩子,父母的引導也必不可少,什麼時候培養孩子的自律呢?下面的注意事項請收藏!
一、黃金年齡——秩序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顧名思義,就是孩子對自己的原則非常講究,如果他人試圖破壞自己的規則,他們就會非常生氣,秩序敏感期一般在一到四歲,這是他們自我意識的覺醒,家長可以利用這一時期培養孩子的自律。
二、掌握「三步走」的正確方式
1:尊重秩序感
不要破壞孩子的秩序感,否則會讓他們安全感缺失,一旦扼殺孩子的秩序感,他們未來可能養成許多壞習慣,孩子在此時期發脾氣不講理,家長不應打罵,應正確引導。
2:秩序感固化
為讓孩子感受自律感和條理感,請與孩子一起創造井然有序的居住環境,讓孩子在動手的過程中感受好習慣的力量,藉此完成秩序感的固化。
3:建立規則
在這階段要教會孩子遵守規矩,務必要用生活小事鍛鍊他們,比如:按時起床、按時吃飯、玩具歸位、上課聽話、自覺喝水等。長時間鍛鍊後,孩子即可學會自我管理。
討論話題:你會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