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朝鮮族作曲家金鳳浩走進延邊廣播電視臺《一程山水一程歌...

2020-12-20 延邊廣播電視臺

為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近日,延邊廣播電視臺《一程山水一程歌》節目推出特別策劃《我心中的歌》,邀請著名朝鮮族作曲家金鳳浩走進直播間。

節目中,金鳳浩從全國人民耳熟能詳的歌曲《紅太陽照邊疆》講起,通過他創作的《美麗的心靈》、《金梭銀梭》、《壯家妹》、《長鼓敲起來》、《海蘭江邊慶豐收》等經典歌曲,回顧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走過的波瀾壯闊的歷程,把聽眾帶入到了一個個特定的歷史年代。

在一個小時的直播過程中,年過八旬的金鳳浩含淚說,他的情感和藝術生命永遠屬於延邊這片熱土,他更為延邊4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而自豪。

金鳳浩訪談實錄

(一)

主持人:聽眾朋友,當《紅太陽照邊疆》這首經典的旋律響起,我想,今天走進直播間的嘉賓是誰,也無須我做過多的介紹了。他就是從延邊走出去,至今仍活躍在我國音樂創作舞臺上的著名朝鮮族作曲金鳳浩老師。金老師好!

金老師:聽眾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老師很忙,但仍能參加我們的節目,表示感謝!

主持人:金老師今年已經八十歲了,接到我們的邀請,金老師很興奮,他說,他的作品裡反映的就是祖國40年翻天覆地的變化。金老師,您這次到延邊,是乘坐飛機來的?還是做高鐵來的?

金老師:飛來的(笑)。

主持人:金老師,和您當年調到省裡工作相比,現在的延邊發生的變化大嗎?

金老師:變化太大了,我走出去的時候延邊很繁榮,但是沒有現在這麼繁華,現在的延邊越看越美麗。

主持人:金老師,很多聽眾一聽到這首《紅太陽照邊疆》就會想起您。

這首歌曲是因為什麼創作出來的?

金老師:那是(上世紀)50年代,當時的和龍縣是個農業縣,一窮二白,連公交車都沒有。當時(我們)是打著背包,走幾十裡地去農村演出。

主持人:金老師,您當時是在和龍縣文工團工作,是嗎?

金老師:對,(當時)我們到地方之後,首先是把背包卸下來,東西集中起來,然後搭舞臺,之後已經是晚上五點多鐘了,農民七八點鐘回家,做飯吃飯,晚上九點多鐘才能看我們演出。演出兩個小時,結束後我們把舞臺卸下來,道具捆起來,晚上十二點、一點睡覺。農民早上起的早,我們和農民一起起床吃飯,還得去下一個演出地點。

主持人:老師,那個時候背著背包,走三十裡五十裡演出,第二天一大早又奔赴下一個地點,當時文工團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

金老師:是,我們一年七八個月是下鄉演出,還要勞動兩個月,插秧和割地。

主持人:老師,那個時候的工資高嗎?辛苦的工作一月多少錢?

金老師:我參加工作的時候25塊錢。半個月發一次工資,12塊5。

主持人:老師,您那個時候幾個孩子?

金老師:當時四個孩子。

主持人:那個時候錢夠花嗎?

金老師:我是長子,有父母還有弟弟妹妹。

主持人:那當時不僅有四個孩子,還有父母弟弟妹妹,那這個錢夠用嗎?

金老師:不夠用(笑),比較艱苦。

主持人:老師,最困難的時候是什麼時候?您還記得嗎?

金老師:我參加工作,有了孩子以後,比較困難,沒辦法,把自己的音樂書都賣出去,用那個錢買米,這麼過來的。

主持人:對學音樂的人來說,音樂書是一筆財富,把它賣去是無奈的選擇,為了孩子能有一口飯吃。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都說,那個時候很辛苦,也很勞累,好像付出的和收穫的不成正比,物質那麼貧乏,生活那麼艱辛。這是走過那個年代的人真實的一種感慨。

主持人:歷史的車輪轉到了1978年。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中央施行改革開放。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農村展開,實行了包產到戶,充分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大大地解放了勞動生產力。老師,到了1978年,您家的生活改善了嗎?

金老師:改善了。

主持人:工資漲了嗎?

金老師:1978年的時候工資50多塊錢。

主持人:生活得到了改善。老師,那個時候有新房子了嗎?

金老師:有一個新房子,不是個人的,是組織上的。

主持人:給您分了房子,比之前的生活肯定要好很多了。

金老師:是。

主持人:1978年應該是我們很多人記憶深刻的一個年份。因為農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城裡人的經濟得到了改善。另外,有一首歌曲進入當時的歷史,叫做《美麗的心靈》。

金老師:是,這首歌是1979年創作的。原來沒有計劃,有一天突然浙江省文化局給我發來一小冊歌詞集。我一看五六十首歌詞,中間有一個《美麗的心靈》,是歌頌清潔工人的,很有意思,我過去寫的都是大題材,黨、祖國、領袖、社會主義,但是歌頌普通老百姓的題材少,所以我有意識地把這個歌詞留下來,然後到處走走看看,深入清潔工的生活,當時是我在長春的時候。清潔工人的勞動是比較艱苦的,他們的活比較髒、累,但是歌曲裡怎麼歌頌他們是個問題,當時我想還是反映他們的心靈。寫了以後,我首先給上海的朱逢博發出去了。她在杭州辦獨唱音樂會的時候,把這首歌唱出來了,當時新聞記者問她:「今天你唱了24首,最喜歡哪一首?」她當時回答說:《美麗的心靈》。後來,朱逢博在上海之春音樂會的時候又演了這首歌,當時我去了,見到了她和詞作者。

主持人:改革開放,改革的是生產裡,開放的是我們的思想。從文革時期,強調集體,強調階級鬥爭,歌頌領袖,到關注平凡的個人,歌頌普通人的勞動和美麗的心靈。讓我們隨著金鳳浩老師的旋律,一起回到改革開放初期,感受歷經十年浩劫後,音樂回歸心靈後帶給人們的柔情,以及對人性美的讚頌。

(二)

主持人:走過了七十年代,歷史的車輪步入八十年代。這十年,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十年。從1980年深圳、珠海、廈門、汕頭經濟特區設立開始,中國的經濟開始步入快車道。金老師,八十年代的人們是一個怎樣的精神面貌?

金老師:八十年代是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大家的精神面貌更加熱情了。

主持人:金老師,那個時候是在長春嗎?

金老師:是的。

主持人:金老師,那個時候在長春還堅持下鄉採風嗎?當時的農村是什麼面貌?農家的飯桌上,吃什麼?

金老師:當時的農村科技還是比較發達的,已經不用手插秧了,機器插秧機代替人力。當時飯桌上的種類很豐富,有葷有素。改革開放以後農民的熱情很高漲,我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金梭和銀梭》,可以說《金梭和銀梭》的靈感來自東北民歌,《金梭和銀梭》歌詞的作者是李佑榮老師,他有一次跟著部隊一起在海上體驗生活,有一天李佑榮老師在夾板上看見天空同時出現了太陽和月亮,李佑榮老師看見此景激發了《金梭和銀梭》歌詞的創作靈感,然後寄給了我,我寫出了這首歌。

主持人:這是一首很勵志的歌曲,告訴人們要趕緊抓住眼前的時光,去創造,去奮鬥,去實現心中的夢想。這首歌曲雖然是八十年代創作的,現在聽起來還是那麼時尚,還是非常符合現在人們的心情的表達。中國夢,我們的夢想需要實現,需要抓住我們眼前的每一分鐘,每一秒去努力去創造,去開創屬於自己的新的生活。

主持人:老師有一首歌曲叫《壯家妹》,這首歌曲是什麼機會創作出來的?

金老師:90年代末期我到廣西參加國際民歌節,有很多少數民族參加了這次活動,大家都帶來了各自民族的歌曲,每個民族的歌曲都很美,我也很受啟發,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我創作出《壯家妹》這首歌。首先是給吳碧霞試唱,唱得很不錯。之後這首歌又給了譚晶,她在全國比賽中演唱得了一等獎,這首歌在廣西受到了歡迎。

(三)

主持人:當這首熟悉的旋律響起來,我想對我們延邊的很多老百姓來說,是非常熟悉的,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長鼓響起來》。這就是我們的金鳳浩老師在2001年創作的歌曲。

主持人:老師,這首歌曲的創作背景是什麼呢?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

金老師:延邊是我的家鄉。我的父母都在延邊,弟弟妹妹都在延邊,我的親友都在延邊,而且延邊是把我養大成人的地方,是故鄉,所以每時每刻,沒忘過延邊。

主持人:這是一位80歲老人的肺腑之言。從延邊走出去,走向了全國。

主持人:在州慶的特別日子裡,金鳳浩先生用自己心中的情感,譜寫出了一首曲子,走到天南地北,對於走出延邊的音樂家來說,家鄉的水是最甜的,家鄉的歌是最美的。如果您想知道金鳳浩先生對延邊深情的有多深,這首歌曲就是他最好的表達。

主持人:聽完這首盪氣迴腸的長鼓咚咚敲起來,我們走入到了一位80歲偉大音樂家的心裡。他用音樂記錄了每一個時代脈搏,用音樂表達著自己對這片土地的深情和熱愛。

主持人:老師,有一件特別大的歷史事件不知道您知不知道?前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了延邊。當時,總書記說了讓我們所有少數民族都很鼓勁兒的一句話,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老師您當時是不是也被這種黨的情懷所感染?後來有沒有作品呈現出來?

金老師:是的,當時我聽說了以後,很想回到延邊來,真想用音樂來表達一下自己激動的心情。

金老師:後來我到和龍去,和龍市的金烈書記看到我,他說很希望我能寫一首歌曲。我跟他說,我沒有別的本事,我的本事就是寫一首歌來報答和龍人民,他很高興。

金老師:我回來以後,和詞作者一起到東光村,發現東光村的面貌不一樣了,特別活躍,而且特別積極向上。當時因為是豐收,書記來了以後又得了豐收, 後來研究決定寫一首豐收歌,叫做《海蘭江邊豐年到了》。

主持人:在一個美好的時代,我們的黨、我們的領導人關注到了延邊。關注到了少數民族,他帶給人的精神面貌是一種新的樣態。我們的人民在邊疆依然也感受到了黨的溫暖,同時黨的政策的照耀。所以在這種情懷的下,我們的金老師又推出了新的作品《海蘭江邊慶豐收》。

主持人:從和龍到長春,再到北京,到全國,金鳳浩老師一路感受時代脈搏,一路用音樂記錄時代。在他的音樂裡,我們見證了一個音樂家在一個偉大時代的成長,我們更見證了一個政黨,帶領人民走向富強的重大舉措。中國40年改革開放,不僅全面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偉大曆程。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指出:「40年來,中國人民始終敞開胸襟、擁抱世界,積極作出了中國貢獻。」「今天,中國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說,改革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

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鬥的結果,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無論是延邊大地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還是全國各地的改革發展,我們都站在新起點、面臨新出發。讓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奮鬥,共同推進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共同創造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

人物簡介:金鳳浩,1937年出生於朝鮮鹹鏡南道鹹興市,1941年隨父母遷入中國吉林省和龍市。國家一級作曲家,原武警文工團藝術指導,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四屆),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理事,中國少數民族聲樂學會理事,中國朝鮮音樂研究會常務理事。1996年被授予《中國歌壇輝煌20年》作曲成就獎。代表作品《延邊人民熱愛毛主席》、《紅太陽照邊疆》、《我為革命放木排》等。

相關焦點

  • 【美景賞析】一程山水
    【美景賞析】一程山水 2020-11-03 19: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程山水一路歌
    遠山黃紅層疊,藍天高遠,近觀村道齊整,一步一景,「以前這裡的自然山水動人,現在一年一個大變樣,人景合一,更讓人心神嚮往。」上海旅遊達人小姚每年深秋都會如約而至,從美麗資源到美麗經濟,小姚見證了這方山水的蝶變。11月25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赴桐廬縣調研。
  • 經典詠流傳:那英《山水又一程》,傳唱納蘭性德《長相思》
    在中央電視臺「經典詠流傳」(第三季):滿族歌手那英傳唱了由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改編的《山水又一程》。那英的歌聲,像是把聽歌的人們有帶回了那個風雪交加的夜晚,看到千帳的燈火,有雄關漫道的感覺。同時也感受到了千百將士的思鄉之情,「雖則雄壯,思鄉情切」。令人驚奇的是,那英與納蘭性德其實可以算是一家人。
  • 那英唱響與詩人跨越百年的靈魂共鳴《山水又一程》
    那英唱響與詩人跨越百年的靈魂共鳴《山水又一程》 《山水又一程》 詞:(清)納蘭性德 徐夢雅 曲:子榮 編曲:劉卓 演唱:那英
  • 雅正程校長做客東莞廣播電視臺直播間
    1月18日上午9點,程利金總校長應邀走進東莞廣播電視臺新欄目《老師來啦》直播間,和主播安琪老師面對面暢聊「教育的那些事兒」。據了解,該欄目1月18日首播,程校長是受邀的第一人。程校長:有的,確實是這樣。其實做老師就像我們一直在講,它是一棵樹撼動一棵樹,一個靈魂在影響另外一個靈魂。
  • 延邊廣播電視臺「延邊福彩」杯第三屆延邊少兒網絡春晚...
    距離播出還有3天 播出情況 一、電視播出 延邊衛視:1月27日 19:30 延邊電視臺一套: (首播)1月27日
  • 2017年吉林延邊廣播電視臺朝鮮語頻道招聘20人公告
    》(吉廳字〔2012〕3號)、《關於全面建立和進一步完善全省事業單位新進人員公開招聘制度意見》(吉政辦發〔2010〕16號)精神,為落實中央巡視組「回頭看」反饋意見,優化延邊廣播電視臺人員結構,儲備後續人才,提升朝鮮語電視節目質量,增強對外傳播能力,現擬向社會公開招聘一批朝鮮族廣播電視專業人才,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 樂亭當代著名作曲家——劉玉平
    樂亭當代著名作曲家——劉玉平1999年至2016年就職於樂亭縣廣播電視局。曾師從於唐訶、徐沛東、王志信、郭兆勝、施萬春等著名作曲家。劉玉平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對樂亭民間藝術研究尤其深刻,他將這些鮮明的地域元素符號廣泛融入到他的藝術創作之中。創作出音樂作品200餘首(部),曲藝文學作品100餘件。其中,在省及以上音樂、曲藝、文學刊物發表作品100餘首(件),出版音樂舞蹈專著一部。
  • 雲南廣播電視臺FM1017海貝廣播電視臺掛牌成立
    3月22日上午「雲南廣播電視臺FM1017海貝廣播電視臺」在海貝中英文國際學校正式掛牌成立。海貝教育從2002年建立伊始,以優質化、多元化、國際化、個性化為辦學目標,開展適合海貝學校發展的特色教育,始終把教育國際化的教育理念、教育追求與教學探索滲透到辦學實踐中來。
  • 2019「交通銀行杯」延邊州小學生朝鮮語作文大賽成功舉行
    9月15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民族團結共成長 第六個朝鮮語言文字日 點讚祖國 熱愛家鄉」——2019「交通銀行杯」延邊州小學生朝鮮語作文大賽在延吉市第二高級中學體育館舉行。本屆作文大賽以「點讚祖國,熱愛家鄉」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州近1000名小學生參與。
  • 姜妍做的辣白菜炒五花肉,程瀟吃到停不下來,做法非常簡單
    姜妍做的辣白菜炒五花肉,程瀟吃到停不下來,做法非常簡單!提起泡菜,很多人心中第一個浮現出來的就是韓國,在韓國泡菜幾乎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其實在我國的東北地區也有做泡菜的習慣,只是做法和吃法有些不同。在近段時間播出的綜藝節目中,汪涵帶著程瀟、姜妍、歐弟和林彥俊等人來到延邊。
  • 特級教師何必鑽:一程山水一程歌
    他從學科老師到教學副校長,從縣教研員到市師訓員,從一線教師到特級教師,山水程程,程程總關語文情。「德愛禮智,才兼文雅」形容他實不為過,他一路前行的責任與使命是引領一線教師專業成長,一道在語文的世界裡營建生命拔節的精神家園。
  • 程一:所有優秀背後,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陸陸續續訂閱了很多FM,聽過很多主播,但最割捨不掉的還是程一的一句『晚安』……」看到這些評價,你就會了解,程一電臺在粉絲聽眾心中的分量,也會對程一個人的魅力有所感知。有些人或許認為,聲音是程一魅力的全部,但讀一讀下面的故事,你會發現事實絕不止於此。
  • 在程十髮美術館聽一場音樂會,讓音符與色彩共振
    這個美妙的夜晚,也拉開了程十髮美術館開館一周年系列活動中的序幕。圖說:現場觀眾程十髮美術館於2019年12月18日開館,佔地11500平方米,遠望建築外觀由大小不一的「方盒」重疊在一起,富有幾何感的黑白現代的外觀,融合了水墨之韻。
  • 我是程一電臺創始人程一,關於聲音自媒體的成長之路及未來發展,問...
    我是程一電臺創始人程一
  • 程一電臺創始人程一:圍繞3000萬女性垂直用戶,利用「聲音」拓展...
    程一電臺創立於2014年,2017年成功搭建裡以程一為主IP的自媒體運營矩陣,成功孵化500餘名主播,打造多檔聲音類爆款欄目。有書市場營銷中心總監劉瓚、簡知聯合創始人Kelly、程一電臺創始人兼CEO程一、有律創始人兼著名股權專家王英軍、筆記俠合伙人兼更新學堂主理人寬大同、短書創始合伙人兼運營負責人王加瑋受邀出席《知識焦慮遇冷,知識服務等風來》高峰論壇環節,共同探討知識服務變現的多種形式,以及未來知識服務可能誕生的新的方向。
  • 匠心譜千曲 愛歌頌盛世——作曲家王立東
    王立東,著名作曲家,國家一級作曲,中國樂壇卓越作曲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文化促進會副秘書長,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音樂工作委員會常務理事,現任《音樂中國》雜誌總編輯,開創國內首張歌唱將軍風採聲樂套曲專輯作曲第一人。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譽為中國當代最具實力的紅色作曲家之一。
  • 一剪閒雲一溪月,一程山水一年華
    長街長煙花繁,短街短空輾轉,一年四季千萬盼,彈指一揮又一年,奈何天涯皆倦客,暮春之際才出關,落日餘暉空殘念,歸來之時雪滿山。已而,浮生未歇,韶華傾負,哪來功名顯赫?哪有富貴相伴?也都是俗不可耐的打工人,走著別大同小異的路,過著簡單平凡的人生活 ,度著心安理得的日子,何曾想過逆襲而改變底層現狀?何曾能夠崛起而實現財務自由?
  • 竹山武陵峽,這一程山水相見恨晚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以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不過是人間的夢幻家園,不過,如果你有機會走進湖北竹山縣武陵峽桃花源,再來溫習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一切都會恍然大悟————原來你在這裡!我的故鄉和竹山縣毗鄰,但一直對武陵峽桃花源知之甚少,只聞其名,並沒有走進她,直到這次受今年疫情的影響,一直沒有好好的出去走走,決定回家去探尋這塊未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