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近日,延邊廣播電視臺《一程山水一程歌》節目推出特別策劃《我心中的歌》,邀請著名朝鮮族作曲家金鳳浩走進直播間。
節目中,金鳳浩從全國人民耳熟能詳的歌曲《紅太陽照邊疆》講起,通過他創作的《美麗的心靈》、《金梭銀梭》、《壯家妹》、《長鼓敲起來》、《海蘭江邊慶豐收》等經典歌曲,回顧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走過的波瀾壯闊的歷程,把聽眾帶入到了一個個特定的歷史年代。
在一個小時的直播過程中,年過八旬的金鳳浩含淚說,他的情感和藝術生命永遠屬於延邊這片熱土,他更為延邊4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而自豪。
金鳳浩訪談實錄
(一)
主持人:聽眾朋友,當《紅太陽照邊疆》這首經典的旋律響起,我想,今天走進直播間的嘉賓是誰,也無須我做過多的介紹了。他就是從延邊走出去,至今仍活躍在我國音樂創作舞臺上的著名朝鮮族作曲金鳳浩老師。金老師好!
金老師:聽眾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老師很忙,但仍能參加我們的節目,表示感謝!
主持人:金老師今年已經八十歲了,接到我們的邀請,金老師很興奮,他說,他的作品裡反映的就是祖國40年翻天覆地的變化。金老師,您這次到延邊,是乘坐飛機來的?還是做高鐵來的?
金老師:飛來的(笑)。
主持人:金老師,和您當年調到省裡工作相比,現在的延邊發生的變化大嗎?
金老師:變化太大了,我走出去的時候延邊很繁榮,但是沒有現在這麼繁華,現在的延邊越看越美麗。
主持人:金老師,很多聽眾一聽到這首《紅太陽照邊疆》就會想起您。
這首歌曲是因為什麼創作出來的?
金老師:那是(上世紀)50年代,當時的和龍縣是個農業縣,一窮二白,連公交車都沒有。當時(我們)是打著背包,走幾十裡地去農村演出。
主持人:金老師,您當時是在和龍縣文工團工作,是嗎?
金老師:對,(當時)我們到地方之後,首先是把背包卸下來,東西集中起來,然後搭舞臺,之後已經是晚上五點多鐘了,農民七八點鐘回家,做飯吃飯,晚上九點多鐘才能看我們演出。演出兩個小時,結束後我們把舞臺卸下來,道具捆起來,晚上十二點、一點睡覺。農民早上起的早,我們和農民一起起床吃飯,還得去下一個演出地點。
主持人:老師,那個時候背著背包,走三十裡五十裡演出,第二天一大早又奔赴下一個地點,當時文工團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
金老師:是,我們一年七八個月是下鄉演出,還要勞動兩個月,插秧和割地。
主持人:老師,那個時候的工資高嗎?辛苦的工作一月多少錢?
金老師:我參加工作的時候25塊錢。半個月發一次工資,12塊5。
主持人:老師,您那個時候幾個孩子?
金老師:當時四個孩子。
主持人:那個時候錢夠花嗎?
金老師:我是長子,有父母還有弟弟妹妹。
主持人:那當時不僅有四個孩子,還有父母弟弟妹妹,那這個錢夠用嗎?
金老師:不夠用(笑),比較艱苦。
主持人:老師,最困難的時候是什麼時候?您還記得嗎?
金老師:我參加工作,有了孩子以後,比較困難,沒辦法,把自己的音樂書都賣出去,用那個錢買米,這麼過來的。
主持人:對學音樂的人來說,音樂書是一筆財富,把它賣去是無奈的選擇,為了孩子能有一口飯吃。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都說,那個時候很辛苦,也很勞累,好像付出的和收穫的不成正比,物質那麼貧乏,生活那麼艱辛。這是走過那個年代的人真實的一種感慨。
主持人:歷史的車輪轉到了1978年。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中央施行改革開放。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農村展開,實行了包產到戶,充分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大大地解放了勞動生產力。老師,到了1978年,您家的生活改善了嗎?
金老師:改善了。
主持人:工資漲了嗎?
金老師:1978年的時候工資50多塊錢。
主持人:生活得到了改善。老師,那個時候有新房子了嗎?
金老師:有一個新房子,不是個人的,是組織上的。
主持人:給您分了房子,比之前的生活肯定要好很多了。
金老師:是。
主持人:1978年應該是我們很多人記憶深刻的一個年份。因為農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城裡人的經濟得到了改善。另外,有一首歌曲進入當時的歷史,叫做《美麗的心靈》。
金老師:是,這首歌是1979年創作的。原來沒有計劃,有一天突然浙江省文化局給我發來一小冊歌詞集。我一看五六十首歌詞,中間有一個《美麗的心靈》,是歌頌清潔工人的,很有意思,我過去寫的都是大題材,黨、祖國、領袖、社會主義,但是歌頌普通老百姓的題材少,所以我有意識地把這個歌詞留下來,然後到處走走看看,深入清潔工的生活,當時是我在長春的時候。清潔工人的勞動是比較艱苦的,他們的活比較髒、累,但是歌曲裡怎麼歌頌他們是個問題,當時我想還是反映他們的心靈。寫了以後,我首先給上海的朱逢博發出去了。她在杭州辦獨唱音樂會的時候,把這首歌唱出來了,當時新聞記者問她:「今天你唱了24首,最喜歡哪一首?」她當時回答說:《美麗的心靈》。後來,朱逢博在上海之春音樂會的時候又演了這首歌,當時我去了,見到了她和詞作者。
主持人:改革開放,改革的是生產裡,開放的是我們的思想。從文革時期,強調集體,強調階級鬥爭,歌頌領袖,到關注平凡的個人,歌頌普通人的勞動和美麗的心靈。讓我們隨著金鳳浩老師的旋律,一起回到改革開放初期,感受歷經十年浩劫後,音樂回歸心靈後帶給人們的柔情,以及對人性美的讚頌。
(二)
主持人:走過了七十年代,歷史的車輪步入八十年代。這十年,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十年。從1980年深圳、珠海、廈門、汕頭經濟特區設立開始,中國的經濟開始步入快車道。金老師,八十年代的人們是一個怎樣的精神面貌?
金老師:八十年代是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大家的精神面貌更加熱情了。
主持人:金老師,那個時候是在長春嗎?
金老師:是的。
主持人:金老師,那個時候在長春還堅持下鄉採風嗎?當時的農村是什麼面貌?農家的飯桌上,吃什麼?
金老師:當時的農村科技還是比較發達的,已經不用手插秧了,機器插秧機代替人力。當時飯桌上的種類很豐富,有葷有素。改革開放以後農民的熱情很高漲,我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金梭和銀梭》,可以說《金梭和銀梭》的靈感來自東北民歌,《金梭和銀梭》歌詞的作者是李佑榮老師,他有一次跟著部隊一起在海上體驗生活,有一天李佑榮老師在夾板上看見天空同時出現了太陽和月亮,李佑榮老師看見此景激發了《金梭和銀梭》歌詞的創作靈感,然後寄給了我,我寫出了這首歌。
主持人:這是一首很勵志的歌曲,告訴人們要趕緊抓住眼前的時光,去創造,去奮鬥,去實現心中的夢想。這首歌曲雖然是八十年代創作的,現在聽起來還是那麼時尚,還是非常符合現在人們的心情的表達。中國夢,我們的夢想需要實現,需要抓住我們眼前的每一分鐘,每一秒去努力去創造,去開創屬於自己的新的生活。
主持人:老師有一首歌曲叫《壯家妹》,這首歌曲是什麼機會創作出來的?
金老師:90年代末期我到廣西參加國際民歌節,有很多少數民族參加了這次活動,大家都帶來了各自民族的歌曲,每個民族的歌曲都很美,我也很受啟發,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我創作出《壯家妹》這首歌。首先是給吳碧霞試唱,唱得很不錯。之後這首歌又給了譚晶,她在全國比賽中演唱得了一等獎,這首歌在廣西受到了歡迎。
(三)
主持人:當這首熟悉的旋律響起來,我想對我們延邊的很多老百姓來說,是非常熟悉的,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長鼓響起來》。這就是我們的金鳳浩老師在2001年創作的歌曲。
主持人:老師,這首歌曲的創作背景是什麼呢?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
金老師:延邊是我的家鄉。我的父母都在延邊,弟弟妹妹都在延邊,我的親友都在延邊,而且延邊是把我養大成人的地方,是故鄉,所以每時每刻,沒忘過延邊。
主持人:這是一位80歲老人的肺腑之言。從延邊走出去,走向了全國。
主持人:在州慶的特別日子裡,金鳳浩先生用自己心中的情感,譜寫出了一首曲子,走到天南地北,對於走出延邊的音樂家來說,家鄉的水是最甜的,家鄉的歌是最美的。如果您想知道金鳳浩先生對延邊深情的有多深,這首歌曲就是他最好的表達。
主持人:聽完這首盪氣迴腸的長鼓咚咚敲起來,我們走入到了一位80歲偉大音樂家的心裡。他用音樂記錄了每一個時代脈搏,用音樂表達著自己對這片土地的深情和熱愛。
主持人:老師,有一件特別大的歷史事件不知道您知不知道?前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了延邊。當時,總書記說了讓我們所有少數民族都很鼓勁兒的一句話,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老師您當時是不是也被這種黨的情懷所感染?後來有沒有作品呈現出來?
金老師:是的,當時我聽說了以後,很想回到延邊來,真想用音樂來表達一下自己激動的心情。
金老師:後來我到和龍去,和龍市的金烈書記看到我,他說很希望我能寫一首歌曲。我跟他說,我沒有別的本事,我的本事就是寫一首歌來報答和龍人民,他很高興。
金老師:我回來以後,和詞作者一起到東光村,發現東光村的面貌不一樣了,特別活躍,而且特別積極向上。當時因為是豐收,書記來了以後又得了豐收, 後來研究決定寫一首豐收歌,叫做《海蘭江邊豐年到了》。
主持人:在一個美好的時代,我們的黨、我們的領導人關注到了延邊。關注到了少數民族,他帶給人的精神面貌是一種新的樣態。我們的人民在邊疆依然也感受到了黨的溫暖,同時黨的政策的照耀。所以在這種情懷的下,我們的金老師又推出了新的作品《海蘭江邊慶豐收》。
主持人:從和龍到長春,再到北京,到全國,金鳳浩老師一路感受時代脈搏,一路用音樂記錄時代。在他的音樂裡,我們見證了一個音樂家在一個偉大時代的成長,我們更見證了一個政黨,帶領人民走向富強的重大舉措。中國40年改革開放,不僅全面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偉大曆程。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指出:「40年來,中國人民始終敞開胸襟、擁抱世界,積極作出了中國貢獻。」「今天,中國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說,改革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
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鬥的結果,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無論是延邊大地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還是全國各地的改革發展,我們都站在新起點、面臨新出發。讓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奮鬥,共同推進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共同創造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
人物簡介:金鳳浩,1937年出生於朝鮮鹹鏡南道鹹興市,1941年隨父母遷入中國吉林省和龍市。國家一級作曲家,原武警文工團藝術指導,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四屆),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理事,中國少數民族聲樂學會理事,中國朝鮮音樂研究會常務理事。1996年被授予《中國歌壇輝煌20年》作曲成就獎。代表作品《延邊人民熱愛毛主席》、《紅太陽照邊疆》、《我為革命放木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