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斯巴達?《AC:奧德賽》的斯巴達漫遊指南

2020-12-15 油仔真會說

「沒有想到,這遊戲和《起源》居然如此相像。」

在這屆E3上,一位親身體驗了《刺客信條:奧德賽》的同事發出了上述感慨:從色調、畫風到人物的服飾,這部作品都和《起源》非常接近,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一次換皮。這種情況在遊戲界並不罕見。由於AAA大作所費不貲,大廠總希望以有限的成本推出更多的作品。而在《奧德賽》中,開發者不僅可以直接沿用《起源》的系統,甚至連3D建模和開發素材都可以照搬。正是因此,《奧德賽》自公布以來便爭議不斷。

起源vs奧德賽:是「不買」還是「真香」其實是個見仁見智的事情

這種缺陷,需要另一些元素才能彌補:比如題材。從這個角度,我們也許不難理解育碧為何會選擇斯巴達:它興衰沉浮的故事,它獨特的傳統,它的尚武精神,在歷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一切都將為《奧德賽》贏回玩家的青睞。

的確,斯巴達可以說是人類文明史上一個罕見的例子,它位於希臘最南部,在這裡,伯羅奔尼撒半島像一頭公牛一樣朝著地中海咆哮而去。具體到斯巴達所在的位置,它東、南兩面臨海,北方矗立著灰暗可怕的大山,在西面是五座高聳的山峰,即使在炎炎夏日,它們也時常覆蓋著積雪——這些地勢為防守方賦予了有利條件:即便大兵壓境,一座城池也可以以來這些自然屏障安穩地度過危機。

斯巴達的位置和疆域

令斯巴達人驕傲的,不僅有雄偉的山巒和大海,還有英勇無畏的戰士,這些戰士無一例外,有著克己和堅忍的優秀品質。在過去幾千年,他們的形象感染了整個西方世界,甚至在21世紀也是如此。在好萊塢電影《300》中出現了他們高度藝術化的形象;在遊戲《戰神》中一位來自這座城邦的戰士血洗了奧林匹斯山;甚至科幻作品也不例外,遊戲《光環》塑造了一群凌駕於常人的超級士兵,他們和數千年前的人們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斯巴達戰士」。

殺盡奧林匹斯山眾神的奎爺就是斯巴達戰士出身

然而,斯巴達人的真實故事遠比符號化的形象更複雜。事實上,他們就像冰山,永遠只把一小部分露在海面上,而它的本體卻潛藏在水下,讓我們認識之船不斷受到撞擊。也正是因此,面對林林總總的、以斯巴達人中心的作品,人們仍依舊會不斷拋出2000多年前、波斯國王薛西斯提出的問題:「斯巴達人,他們究竟是誰?」

***

如果《荷馬史詩》存在可信的部分,那麼,斯巴達的歷史或許可以追溯到特洛伊戰爭。其中,引發戰爭的美女海倫就是斯巴達的王后,她和特洛伊王子的私奔最終引發了一場涉及全希臘世界的國際戰爭。雖然這一切更多有附會和傳說的成分,但無可否認,斯巴達的歷史確實比正史的記載更為久遠。考古發現表明,公元前1500年,斯巴達已是一個重要的人類定居地:2015年,在希臘城市的不遠處,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座當年宮殿的遺址,它暗示著一個城邦政權已經建立。然而,就在這座宮殿羅成大約100年後,也就是公元前1400年左右,一場持續了三個世紀的乾旱降臨了希臘,在隨之而來的戰亂中,這座宮殿也被付之一炬。

公元前1500年的斯巴達宮殿遺址,當然,由於當時文明的發展程度比較原始,它與後來的「宮殿」相比只能算是一座「大房子」

隨後,斯巴達的歷史一度墮入了黑暗,有多少人繼續生活在這個地方?其它人又何去何從?對此,我們一無所知,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在這場動蕩之後,城邦變成了鄉村。因為在公元前1000年的早期鐵器時代,新的斯巴達城恰恰由附近的四座村莊——利姆奈(Limnai)、皮塔納(Pitana)、米索亞(Mesoa)和居諾蘇拉(Cynosoura)——共同成立。從某種意義上說,斯巴達人的本質是一群農民,一名歷史學家寫道:「甚至『斯巴達』這個名字也和農業有關,它在古希臘語中有『播種』的意思。」

斯巴達詩人阿爾克曼:他的詩篇展現了斯巴達人熱愛生活的一面,但這些元素很快便將因為一場廣泛的改革而蕩然無存

儘管斯巴達後來成了一個軍事化城邦,但最初讓它聞名於世的卻是耐用的陶器。不僅如此,這時的斯巴達人還熱衷於詩歌——至少在殘篇中,它們的內容並不像後來那樣冰冷無情。作為斯巴達詩人中的佼佼者,阿爾克曼(Alcman)將他的仰慕獻給了一名叫「阿姬朵(Agido)」的少女,其中這樣寫道:「來自神明的懲罰/有一種最為痛苦/這就是每天/我都因為她的歌聲輾轉反側。」然而,情況在發生變化,這些詩篇很快和手工藝品一道消失得無影無蹤。

在接下來的100多年,一場劇變將席捲斯巴達,讓它的建築不再繁瑣精巧,讓它的男男女女變成冰冷的戰爭機器。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劇變?答案也許同樣在於土地本身。

事實上,這片土地上的統治者已經並非當年的原住民,這也為它的社會增加了更多可塑性。就在前面提到那場大旱災之後,這片土地便被來自北方的新移民佔領:他們是一些後來被稱為「多裡安人」的遊牧部落,在前12世紀,他們像旋風一樣掃過希臘,並將沿途的城市和鄉村付之一炬。儘管他們並非土生土長的原住民,但仍然對腳下這片土地的歷史倍感自豪。不僅如此,他們甚至開始為自己編造家系,以便證明自己才是當之無愧的統治者。

很快,他們便將祖先追溯到了宙斯的兒子——赫拉克勒斯身上,從這個角度看,他們對希臘的徵服就不再是一次入侵,相反,他們只是一群遠走他鄉的神明後代,在幾經波折之後、又回到了祖先們居住的地方。

在有謊言作為立足基礎之後,他們開始站穩腳跟,並向周圍不斷開拓。在公元前700年前後,也就是詩人阿克爾曼生活的年代,斯巴達人已在擴張之路上小有所成。他們先頭部隊越過了西部的高山,並抵達了位於麥西尼亞(Messenia)的富饒河谷地帶。不過,這片土地已被他人捷足先登。

反映麥西尼亞戰爭的繪畫

事實上,當地人也是多裡安人的後裔,而且不願向來勢洶洶的入侵者屈服。斯巴達人的軍隊於是年復一年出動,襲擊當地的城鎮和農莊,麥西尼亞人則頑強抵抗,當後者最終繳械投降時,這場較量已持續了超過五代人。

對勝利者來說,這場漫長的戰爭不僅讓他們佔領了肥沃的土地,還催生了一種奇特的心態。斯巴達人相信,作為赫拉克勒斯的直系後代,這次勝利正是神明垂青他們的結果——久而久之,每個斯巴達人都變得迷信且自負。

***

不僅如此,戰爭還衝擊了斯巴達人的社會。雖然他們的財富不斷增加,但隨著資源愈發集中到上層手中,普通民眾的生活反而愈發無以為繼了。但另一方面,為斯巴達贏得這場戰爭的,又不是開銷驚人的騎兵,而是從普通公民組成的重裝步兵方陣。斯巴達人在一首戰歌中唱道:「團結一致,保持陣型,絕不放棄,永不言退。」——它描述的就是後者的作戰模式。

戰場上,當數千名戰士手持重盾和長矛齊步前進時,其鋒刃所經之處將無堅不摧。但這種方陣也有一個缺陷——維持它需要嚴格的紀律和高昂的士氣。正是因此,下層社會的貧困也成了一座長鳴的警鐘:如果有人心懷不滿、鬥志消沉,或是沒錢打造合格的裝備,整個方陣很快便會潰散,勝利也將與斯巴達失之交臂。

有識之士很快行動起來,一場社會改革徐徐揭幕,這次改革由一位叫呂庫古(Lycurgus)的老兵領導——他雷厲風行的精神令人高山仰止。據說,在完成立法後,呂庫古要去聖地詢問預言家,他制定的法律究竟如何。在走之前,他特地跟國民立下誓約,在回來以前,立下的法律絕對不能變更。到聖地之後,預言家告訴他,他的法律非常完美——聽到這句話,呂庫古立刻選擇了自殺,這樣一來,斯巴達人就將永世遵守他立下的法律。

呂庫古:斯巴達傳說中城邦制度的奠基者

呂庫古立下的法律,就和他本人一樣公正嚴格,但也殘忍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就像每名步兵需要時刻在方陣中各就各位一樣,每個斯巴達人也都需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一生。其中,斯巴達公民將永遠成為統治者和士兵,至於所有的「低賤」工作則被安排給了被徵服地區的居民。他們一部分被稱為庇裡阿西人(perioikoi),主要從事商業和手工業,是斯巴達境內的二等公民;而另一部分——「希洛人」則是農奴,他們終生要像牲口一樣在皮鞭下勞作。

在皮鞭下服勞役的希洛人,他們是斯巴達城邦的國有奴隸

新秩序換來了和平和強盛,但也讓斯巴達展現出了咄咄逼人的一面。到公元前6世紀早期,平定了西部的肥沃土地後,斯巴達開始把矛頭轉向北方,尤其是帖該亞(Tegea)周圍的肥沃土地。從公元前7世紀中期開始,他們的戰士不斷跨過邊界,零星的襲擾最終升級為全面入侵。在戰前,斯巴達人特地請示了神諭,神諭確定地告訴他們——過不了多久,他們就可以「在帖該亞平原上跳起舞來」。

這條消息讓斯巴達人信心滿滿,他們甚至還帶上了為奴隸準備的鐐銬。然而,神諭卻誤導了他們:帖該亞人以少勝多——斯巴達人之所以會在敵人的土地上跳舞,不過是作為戰俘給勝利者取樂。

對斯巴達人來說,這是一次真正的失敗——從中他們也清楚地意識到,明火執仗的入侵有時只能燃起對方的鬥志而已。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需要更狡猾的策略——比如威逼利誘,令周圍的弱小城邦依附於斯巴達,並加入其主導的聯盟:從名義上,它們會獲得斯巴達的「保護」,但又與後者治下的二等公民毫無區別。

相關焦點

  • 《刺客信條奧德賽》斯巴達戰士流是什麼 戰士流實戰技巧詳解
    想必很多朋友都還不是很清楚吧,所以呢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就是刺客信條奧德賽斯巴達戰士流玩法教學,需要的朋友還不快進來看看?(點擊圖片可查看大圖) 斯巴達戰士流玩法教學 ... 刺客信條奧德賽斯巴達戰士流怎麼玩?
  • 《刺客信條奧德賽》定位斯巴達戰士,雙主角多結局
    法國遊戲網站JeuxVideo-Live還發布了一張刺客信條主題鑰匙串的圖片,可以看到包裝中出現了《刺客信條:奧德賽》的名字,鑰匙串上還有一個類似於列奧尼達一世的頭盔,列奧尼達一世也正是古希臘斯巴達國王。
  • 同樣是刺客,憑什麼斯巴達人就能開無雙?《刺客信條:奧德賽》
    感嘆真實歷史上的斯巴達人真就是這麼強悍,僅憑300斯巴達勇士就能在溫泉關阻擋波斯50萬大軍,雖然最終這些勇士除2人生還外(1人因眼病沒有參加戰鬥,另1人因軍務奉命外出沒有參加戰鬥,但最終這倆人1個自殺了,另1個在後來的戰鬥中犧牲),298人全部戰死沙場,但波斯軍隊在攻破溫泉關一戰中也付出了超過2萬人傷亡的慘痛代價。可以說波斯與古希臘的這場溫泉關戰役,絕對是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戰役之一。
  • 作為刺客,憑什麼斯巴達能打開無雙?《刺客信條:奧德賽》
    欣欣也為大家帶來了一場非常精彩的比賽,這是一個關於古希臘斯巴達人類主題的遊戲,也是一個與古老刺客兄弟會相關的遊戲,他的名字是《刺客信條:奧德賽》。同時,這部作品也是育碧旗下著名的IP,《刺客信條》系列的第八個主要系列,他也是出售的《刺客信條:起源》的續作,這件作品一經售出,就被IGN列為奇佳,得到了9.2分的高度評價。返回古希臘並踏上傳奇英雄的成長之路《刺客信條:奧德賽》的故事發生在古希臘時期,充滿了神秘和傳奇世界。
  • 《刺客信條:奧德賽》裡面我最服就是斯巴達踢
    《刺客信條:奧德賽》裡面我最服就是斯巴達踢。hello大家好,我是小哈,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是《刺客信條:奧德賽》裡面的傭兵招募和擊殺傭兵技巧。希望大家喜歡,多多支持小哈,你們的支持都是小哈創作的動力,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刺客信條:奧德賽》裡面的傭兵系統吧。
  • 斯巴達戰士為何很強?別被電影騙了,這才是歷史上真正的斯巴達!
    斯巴達是古希臘城邦之一,斯巴達人在歷史上則是出了名的驍勇善戰。古希臘史學家色諾芬曾說過:「只有斯巴達人才是真正的戰爭藝術家。」整個城邦「國家至上,軍事第一」,以建設軍事強國為目標,並且從娃娃抓起,從小培育戰士。斯巴達男人為國家作戰,女人為國家生育,因為害怕外邦人移居有礙它的軍事生活,斯巴達實施嚴格排外政策,禁止外邦人無故入境。
  • 這是斯巴達嗎?不 這不是斯巴達!爆笑惡搞電影《這不是斯巴達》
    提起斯巴達,大家一定都知道,在歷史上這可是一支戰鬥民族,前面更是有《斯巴達三百勇士》和《斯巴達帝國崛起》等電影,但今天介紹的電影卻不是這兩部,而是根據《斯巴達300勇士》,用惡搞手法對原片進行了重新演繹。
  • 這就是斯巴達人《全面戰爭:競技場》斯巴達士兵
    這部電影引領許多觀眾了解西方古典歷史,並形成一種對斯巴達步兵的基本印象。如此經典的影像記憶,《全面戰爭:競技場》這種基於史實開發的遊戲自然不會錯過,不管是斯巴達國王衛隊,還是列奧尼達本人,都作為兵種和將領出現在了這款遊戲中。手持長矛和圓形巨盾,頭戴質感強烈的柯林斯頭盔,這些都是典型的希臘式裝備。
  • 斯巴達人的歷史可不僅僅是軍事這一點,看看斯巴達的前身後世
    當它處於鼎盛時期,斯巴達沒有城牆;它的居民似乎更喜歡用男人而不是迫擊炮來保衛它。然而,在幾十年內,在利庫特拉戰役中擊敗底比斯之後,這座城市發現自己被降為「二流力量」,這一地位從未從這個地位中恢復過來。從神話中找出斯巴達人的真實情況的任務變得更加困難,因為許多古代的記述都不是由斯巴達人寫的斯巴達早期斯巴達城直到公元前一千年才建成,但最近的考古發現表明斯巴達是一個重要的地點至少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
  • 尋找斯巴達人
    但一路上梅拉諾山上突如其來的陣雨,和雨後陽光霧靄中低矮的橄欖樹,卻推翻了印象中「斯巴達是一片貧苦之地」的傳說。正如許多勸阻我前往的希臘人所言,這個伯羅奔尼撒南部被遊客遺忘的小鎮,的確找不到什麼斯巴達人的遺蹟。周邊的衛城無法和雅典、科林斯相提並論,不過是中世紀拜佔庭的遺物。這讓我想起了剛剛前往的伊阿克裡翁。
  • 斯巴達的「平等人公社」
    古希臘的城邦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雅典和斯巴達,斯巴達的領土面積是最大的希臘城邦之一。古希臘的「黑暗時代」多利亞人南侵,他們佔據的了伯羅奔尼撒的斯巴達作為自己的根據地,到公元9世紀時在這裡建立了國家。斯巴達有著雙王的傳統即有兩位國王,但是這兩位國王也要參加議事會,這樣國王就沒有什麼權力了,國王也只是議事會的成員之一。議事會一共有三十名成員,其中有兩位國王是世襲的,其餘有二十八位議員由民眾大會推選,要求是六十歲以上的公民才可以當選,但實際上只有貴族才能參選。
  • 斯巴達:古希臘的一朵奇葩
    這源於來自阿波羅神殿的神諭。女祭司告訴斯巴達人,阿波羅神說呂庫古是「諸神所鍾愛的人」。這位神的寵兒,奠定了斯巴達之後幾個世紀的制度與社會生活,甚至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斯巴達的最終命運。呂庫古周遊列國之後,為斯巴達制訂了為數眾多的法令,開啟了「呂庫古改革」。呂庫古之前的斯巴達只有慣例,沒有可稱之為法律的東西。
  • 不只是紅披風兄貴:一個斯巴達戰士是如何煉成的
    自《刺客信條 奧德賽》公布以來,這款以伯羅奔尼撒戰爭為背景的遊戲就一直表現出強烈的斯巴達元素:主角是斯巴達人、遊戲開場第一幕就是溫泉關戰役、公布時的那個斯巴達踢擊動畫更是明顯致敬電影《斯巴達300勇士》。
  • 斯巴達與雅典之戰
    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感受到了雅典的威脅。當時的雅典與今天的美國十分相似。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的政體是貴族寡頭政治,其價值觀與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有根本性衝突,伯裡克利也深刻認識到這點,認為戰爭不可避免,積極準備推翻斯巴達貴族寡頭政治的戰爭,並以攻擊斯巴達的同盟國的方式發動了先發制人的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
  • 斯巴達松茸,了解斯巴達松茸文化
    今天我們就走進斯巴達,了解斯巴達松茸文化。 斯巴達松茸,了解斯巴達松茸文化 雄偉的斯達納雪山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丹巴縣是西南地區重點林區,生態環境良好,植物資源豐富,是不可多得的植物基因庫。
  • 《刺客信條:奧德賽》初期戀愛指南
    《刺客信條:奧德賽》的古希臘世界充滿了能與之戰鬥的傭兵、能劈成兩半的船隻、待人發現的戰利品,以及讓玩家涉入其中的雅典和斯巴達大戰。但就算身陷如此眾多麻煩當中,玩家還是有追求愛情的權利。玩家在愛琴海域探險的過程中,有很多的機會可以遇見一些迷人的角色,如果有怦然心動的感覺,還有機會向他們求愛。
  • 斯巴達的士兵為何如此強悍?
    公元前十世紀左右,他們把分散的村落聚集起來形成了一個不太規範的政治中心,這才有了斯巴達城邦的建立,那是連城牆都沒有,根本算不上是個城邦。從建立城邦開始,這裡的多利亞人(斯巴達人)就開始了侵略和擴張之路,經過百年的不懈努力,終於逐漸徵服了整個拉哥尼亞地區,那些被徵服的人們要向斯巴達人進貢,他們被稱為皮裡阿西人,在希臘語中是周圍地區的人的意思。
  • 斯巴達之魂,相信這5件關於斯巴達軍隊的事會讓你驚嘆不已
    這意味著將自己的房子和父母留在後面並搬到營房與其他男孩一起生活。有趣的是,男孩在他的新宿舍中學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抒情詩,這種舞蹈也攜帶武器。這樣做是為了使斯巴達男孩即使在操縱重型武器時也能靈活行動。除了這些身體動作外,這個男孩還學習了音樂練習,戰爭歌曲以及閱讀和寫作的能力。到那時,男孩已經到12歲。可以這麼說,嚴格的範圍在一天內增加了體育鍛鍊的水平。
  • 歷史:古希臘城邦斯巴達的獨特性!
    歷史:古希臘城邦斯巴達的獨特性!在從未經歷過暴政的國家中,突出的是斯巴達,即使在古代也是如此。在這方面以及在許多其他方面都是例外,其中一些已經被注意到:它在8世紀和史前時期僅向塔拉斯(義大利南部的塔倫圖姆)和愛琴海島嶼派出了少數殖民地。的尊者和米洛斯。
  • 世界歷史故事:尚武的斯巴達
    斯巴達位於希臘 半島南部的拉哥尼亞平原。這裡土質肥沃,農業比較發達。「斯巴達」原來的意思就是「可以耕種的平原」。人們對斯巴達早期的歷史還不十分清楚。據說,它是多利安人入侵拉哥尼亞平原,把原來住在那裡的居民變為奴隸以後建立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