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晚了一年。
雖然,是閹割版。
但是至少至少,
日語原版的《寄生獸》,
在大陸上映了。
▼
《寄生獸》裡的主人公新一,某天突然被奇怪的生物寄生了右手,學習能力超強的生物與新一開始了共生,而正常情況下,寄生獸都會完全控制宿主的思想,並且需要通過吃人進食。於是,作為寄生獸中的異類,主人公新一和寄生獸MIGI一起開始了一段驚險的經歷!
真人版電影《寄生獸》在2014年和2015年於日本上映,分上下兩部。而這部電影時隔一年多竟然在中國大陸上映,也是引起大家的圍觀和驚嘆。當然,代價就是兩部電影合成一部,並且狂刪100分鐘,就是說各位在電影院看到的是閹割過的和諧版。
▼
多年以來,在大陸上映日本動漫題材電影屈指可數,除了《柯南》和《哆啦A夢》系列,難有別的IP,而且基本都是在日本放映後一年才來到大陸市場,影響力可想而知。
大陸電影院的常客《名偵探柯南》
雖然這次的《寄生獸》真人版電影可能晚了還不止一年,但我覺得有必要做一回小白鼠,於是做好覺悟走進了電影院!(其實我想看星際迷航來著,只是朋友想看這個...
根據我不帶一絲雜念的直觀感受,作為一個沒看原版動漫,也忍住沒有在網上搶先看過電影的路人來說,這部電影被閹割的痕跡明顯,許多地方還不及回味便戛然而止。而且全片帶著明顯的「快進」之感,好像背後有人催著你趕緊看完電影回家睡覺。
但是,這電影,真是敲好看啊!!!
從頭到尾抓著觀眾的眼球,讓人慾罷不能,危險氣氛營造的相當出色,完全不輸恐怖片。特效也很細膩,沒有什麼違和感,雖然節奏推進的太快(畢竟兩部合一部還被狂刪),角色的情感剛達到高潮,我剛有所觸動覺得要被感動了,就下一話題了讓人有些不盡興,好在整部電影的筋骨保存的很完整,總體來說,是一部非常值得去電影院觀看的電影!
▼
那麼問題來了,這100分鐘到底刪除了什麼呢?
凡是血腥暴力的基本都剪乾淨了,當然不是全部,電影中還是保留了一些必要的血腥畫面,對於觀眾來說看著也挺刺激。但是吃人、腰斬這樣的特寫鏡頭就沒有緣分了,不過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
寄生獸在學校被發現
以上圖片可能引起不適,不過都是特效
另外,為了將上下兩部捏成一部,影片犧牲了一些情感戲以及劇情的鋪墊。比如,新一得知母親被寄生獸控制之後的那場戲中,雖然新一的表演到位,讓我看的很受感動眼眶溼潤,但事後想想,對母親這樣一個剛出現一次的角色來說,寄託這麼多的感情和臺詞對白,好像總覺得少了些鋪墊,要知道,新一的母親在這一幕之前只在背景音中出現過。
這些問題暫且歸為可觀因素,電影本身沒有什麼大問題,設定上某些不嚴謹也完全可以接受,加上動漫作品的一些想像成分很有趣,剪輯完的版本總體上沒有影響故事的完整性,這一點難能可貴,畢竟在我印象中,曾有好多電影引進後被無情的直接的剪的沒形了。
▼
電影的成功自然離不開《寄生獸》本身故事的優秀,也緊跟潮流的討論著日漸惡化的人與自然的關係,有著自己的期許和願景。
人與自然的矛盾日漸加深,人口暴增帶來的負擔比起以前的人口紅利來說,顯得越來越無法迴避,也越來越難解決。不論是《寄生獸》,丹布拉的小說《地獄》,還是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都涉及了這一話題,可見,即使披著想像力的外衣,現實問題仍然不可忽視,並且越來越不可忽視。
丹布朗《地獄》也即將改編成電影
從開始寄生獸準備控制人類,到寄生獸是否能與人共存的轉變,能體會到這部作品的思考。人類確實過度消費著自然,而寄生獸可以看成是自然給予人的一種回擊,從另一面看,人類似乎也需要寄生獸,寄生獸吃人進食,卻似乎是在幫助人類緩解人口問題嗎?
就像在《地獄》中,一個科學家通過嚴密的數學推論得出結果,如果想讓人類這個種族繼續存活下去,當前的條件下,減少人口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減少多少呢?三分之一,也就是20億人口。
比起讓人類殺死人類,創造出寄生獸這樣的怪物殺死人類,是不是更合理一些?好了,不這麼腹黑了,只是為大家開一個腦洞而已。
▼
說了這麼多,或許有些原著黨可能不高興了,認為真人版不如原版動漫更為精彩。這個問題我在之前的推送裡有表明過看法,不論是動漫作品或是文學作品,甚至是經典翻拍(比如《西遊記》《三國》等),都不可避免會引起一些老觀眾或者愛好者的牴觸心理。
如果新的作品無法達到,即使是剛剛達到心目中對原作的期望,都會讓人無法接受。但是我們換個想法來說,通過改編或者翻拍,通過其他的方式讓你深愛的作品被更多的人看到甚至喜愛,不也是件令人高興的事嗎?
你看,我這樣原本的路人也開始看寄生獸動畫辣!
戳原文領取免費外教試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