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果香草茶的飲用習俗,其實在宋代已普遍存在

2020-12-19 樂繪小畫室

珍果香草茶的飲用習俗,其實在宋代已普遍存在

茶飲在宋代極盛,善於翻新出奇的宋人,不僅在茶葉的採摘製作上標新立異,而且在茶的飲用方式上亦是別出心裁。宋代各式各樣的花茶,就以其獨特的製作和烹飲方式,成為宋代茶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亦為此後花茶的生產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宋代特殊的時代背景,塑造了宋人不同的審美趣味,表現在飲茶風尚方面,與唐相較,宋代花茶烹飲呈現出不同於唐代的特徵:

首先,花茶種類明顯增多。一方面,就在茶中添加佐料言,除唐已有的「雜以蘇椒之類」,如蘇椒、姜、鹽酪等物外,宋人還多有「芝麻」、「橄欖」、「茱英」「胡桃」、「奄摩」、「松實」(松子)、「靡蕪」(一種香草,葉子風乾可以做香料)、「水蘇」(一種藥用植物)、「甘菊」等,種類繁多。「拓羅銅碾棄不用,脂罵白玉須盆研」「峽人住多楚人少,土擋爭銅茱萸茶」等,可以為證。另一方面,就花卉茶而言,雖與今天衝泡式花茶烹飲不同,但宋代還出現了桃花、菊花、梅花等花茶種類,比唐代有進一步的發展;

其次,烹飲方式不同。不同於唐代將花與茶搗爛煎吃,宋代花茶實質上是一種將花與茶一起蒸煮而成餅茶,然後或煮或點的烹飲方式。

再次,花茶製作方式多樣化。除慣常將花與茶所製成茶餅煎飲外,宋人還發明用「暗香湯」,即一種衝泡已焙好的花後的水,這種「水」由於是衝泡花而來,常帶有淡淡花香,故又被稱為「暗香湯」。善於創新的宋人就用這種帶有幽香的水衝茶,茶味香美可知,而此法亦為宋人所首創。此外,宋代已有接近明代或現代意義上的花茶。表現在宋代已有詳細介紹花茶製作方法的文字記載。下面我們詳細就宋代花茶的生產發展作一全面的研究探討,於整理分析中把握宋代飲茶特色,窺探宋人的品飲風尚。

宋人茶中多有添加各種佐料的做法,很好地體現了宋人茶飲求新求變的特色。先看這樣一首茶詩:貯藥葫蘆二寸黃,煎茶橄欖一歐香。午窗坐穩摩痴腹,始覺龜堂白日長。一一陸遊《午坐戲泳》

陸遊(1125一一1210),南宋著名詩人,越州(今浙江紹興)山陰人。此詩寫於慶元六年冬,時陸遊已罷官東歸,長期蟄居故鄉山陰。在這一時期的詩歌創作中,詩人熾熱的愛國主義情感雖然隱約可感,但最主要的還是表現了一種清曠淡遠的閒適,並不時流露著蒼涼的人生感慨。這首《午坐戲詠》,就是此時期創作的典型代表。詩寫詩人品飲橄欖茶後,於窗前摸腹養生的閒適之情。寫出了詩人自性真如、悠然閒雅的精神境界。陸遊喜茶,尤喜茶與橄欖同吃。「寒泉自換葛蒲水,活火閒煎橄欖茶」亦是。

橄欖果又名青果,因果實尚呈青綠色時即可供鮮食而得名。初吃時味澀,久嚼後,香甜可口,餘味無窮。這恰與茶「味苦、甘,微寒,無毒」之性味相似。「端如嘗橄欖,苦過味方永」是也。而詩人喜二者相和而飲,或緣於詩人透過橄欖和茶,而對人生甘苦的諸多感悟相映照。而橄欖又稱諫果,也常用作比喻忠諫之言,雖逆耳,而於人終有益。這或許是陸遊喜將其與茶一起煎飲的另一方面原因。此外,黎廷瑞《花時留郡歸已初夏事六首》:「浮名未值葡萄酒,晚味如嘗橄欖茶。」劉過《都中留隨州李判官》:「茶添橄欖味,酒借蛤咧香。」舒邦佐《和許宰寓武邑賡楊蜻安八詠》:「著人似醉葛蒲酒,有味如嘗橄欖茶」,詩中都提到茶和橄欖一道煎吃。

其實,在茶中添加姜、鹽、蔥等佐料的飲法,在諸多宋代茶詩中都有記載:蔥茶未必能留坐,為愛高人手自提。一一李之儀《訪瑤上人值吃蔥茶》又不見北方但人茗飲無不有,鹽酪椒姜誇滿口。一一蘇轍《和子瞻煎茶》茵中渴羌飽湯餅,雞蘇胡麻煮同吃。一一黃庭堅《奉謝劉景文送團茶》拿瓶橇掉州清甘,未暇煮茗和姜鹽。一一鄒浩《範成大扇子峽》玉川水厄那知此,急具姜蔥喚阿添。一一陳造《謝張德恭送糟蠟三首》

可見,儘管是否適宜添加佐料的飲法,歷來人們都爭議頗多。但顯而易見的是,「珍果香草」茶的飲用習俗,在宋代實已普遍存在。

相關焦點

  • 戀上花草茶的9種香草
    葉片有濃鬱的檸檬香味,適合做茶飲,是熱門的香草茶原料,在國外有生長不老茶的美譽,經常飲用可保持心情開朗。據說英國威爾斯的一位王爵,活到一百多歲,他的養生秘訣就是每天早晨喝一杯檸檬香蜂草茶。檸檬香蜂草——迷人的濃鬱香氣檸檬香蜂草的葉子也適合生食,可以夾在三明治裡,或是撒在生菜沙拉上一起食用。
  • 大自然的恩惠——香草茶(二)
    香草茶在中國的接受程度相較於西方國家低,但獨特的調飲和清飲風格,保健類功效的逐漸被接受,使香草茶也在慢慢的滲透到我們的生活當中。蕁麻因其具有治療花粉症的功效在近幾年逐漸為人矚目,清飲蕁麻其香氣使人感覺像是雨後初生的嫩草,清香滋味單一,調飲加入洋甘菊、玫瑰果之類,口感豐滿,層次香氣襲人。十、桉葉(考拉最愛)桉葉,即桉樹的樹葉,因為考拉喜歡而被人熟知。
  • 混合的魅力香草茶(圖)
    香草茶的魅力之一就是可以讓人享受得到不同的混合滋味  香草茶之間的混合  在嘗過多種香草單獨的味道和香氣之後,不妨在茶壺裡放進數種香草,試試混合的滋味。  與果汁或酒類混合  香草茶也常被當作冷飲的材料。方法是先準備冰香草茶,然後以果汁6~7成對香草茶3~4成的比例混合。  酒類自古就與香草茶混合  可以更好地引出香草的藥效。香草浸在乙醇中會滲出油溶性成分,適合長期保存,且藥效通過酒更易被身體吸收。
  • 宋代詩詞中的茶盞
    南宋到如今已有八百多年,經歷了數朝數代,歷經戰爭和文化的劫掠,留傳到如今的文獻都已經是碎片化記載,已經很少有描繪茶盞的文獻流傳到如今,我們只能通過書畫和文獻記載結合來還原宋代燦爛的文明和輝煌的成就。南宋時鬥茶文化盛行,人們吃茶已經融入在生活當中,有文獻記載;宋 吳自牧《夢粱錄·鯗鋪》:"蓋人家每日不可闕者,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當時已是深入百姓生活。鬥茶文化的興起,促進了對茶和茶盞的要求,茶盞製作的越加精美,出現眾多精美的品種,有紺黑盞,兔毫盞,鷓鴣斑盞,木葉紋盞,青白盞等。
  • 宋代文學「雅」俗共賞,究其原因,是何種變化形成這種文化差異?
    在璀璨的文化長河當中,宋代文學一直處於出類拔萃的地位,同時也佔據了我國古代文化的一席之地。其實宋代文學更多的是以"雅"為主,輔之以俗,其根本原因主要還是受制於當時的文化根基,一方面,宋朝時期,科舉制度得到了發展,而許多文人墨客進入了仕途,同時,宋朝時期的經濟水平達到了空前規模,大面積的世俗文化就此產生,在文化演變的基礎之上,宋朝的文學也隨之發生著變化。
  • 醇粹即溶糯米香普洱茶珍上線小米有品,帝泊洱敬年輕人的好茶
    帝泊洱以現代醫藥標準革新傳統制茶工藝,從開始種茶到包裝出廠構建完善的標準化、數位化產業鏈,通過生態種植、鮮茶加工、熟茶發酵、精華提取、瞬間乾燥、科學配方等多個環節才能打造出更健康、更安全、更便捷的現代時尚飲品——帝泊洱醇粹即溶糯米香普洱茶珍。黑科技一,清潔化、流水線、自動化的鮮茶加工生產線。
  • 傳承華陽媽祖珠珍娘娘信俗非物質文化
    2020年12月16日(歲次庚子年十一月初二日),華陽鄉松仔腳社理事成員詣珠珍祖廟恭請媽祖珠珍娘娘、天后聖母薪火到社頭舉行一年一度籌神謝恩活動,為弘揚媽祖立德
  • 《魔法使的香草茶》推薦,神秘一直都在我們身邊
    但是,其記住,即使是在這種毫不講理,鋼鐵般冰冷的,被絕對物理法則所束縛著的世界上,神秘依然存在,熱愛並追尋著神秘的人依然存在。他們輕鬆優雅,在境界的夾縫中享受著片刻的安寧,將點滴的溫暖和接連不斷的小小奇蹟帶給人們,相信著,拯救著,享受著,努力著。
  • 宋代鬥茶之風的普及,使點茶法成為了飲茶的主流方式
    宋代鬥茶之風的普及,使點茶法成為了飲茶的主流方式「茶興於唐而盛於宋」,進入宋代,飲茶之風更是遍及社會的各個階層。據統計,較之唐代,宋代的茶區有所擴大,種茶範圍更為廣泛,有66個州,242個縣產茶,名茶也較唐代有所增加,約為90餘種,其中依然以團餅茶為主,雜以部分散茶。宋代名茶中最領風騷的就是產自建安的北苑茶了。隨著皇室的貢焙基地移到了福建建安,這裡也就成了宋代餅茶的製作中心,餅茶生產的輝煌歷史,也就是在這裡書寫的。
  • 如何快速煮出一壺集營養與美味於一身的零添加山楂果茶
    每年冬天都是個煮山楂果茶的好時節。每個寒冷的冬夜都適合煮一壺山楂果茶來喝。從前北京人有所謂貓冬的傳統,現代人雖然因為生活條件的便利少有貓冬的了,但大冷天的出門次數比之前少許多,宅在家裡,胃口會受影響,做點酸酸甜甜的山楂果茶喝喝,再合適不過。
  • 歐美下午茶必備的香草植物?有檸檬的芳香,放在衣櫃可替代樟腦球
    筆者朋友家裡種植了一種歐洲香草植物,有幸見到它就被它吸引住了,在品嘗朋友用它泡的花茶之後,我決定要在家中的花圃裡種一些。我們國家通常利用香草植物做為香料或調料使用,多用在炒菜、燉肉、醬肉上,作茶飲的較少,如果做茶飲一般會選用花茶搭配茶葉衝泡。
  • 節後飲食調理花果茶潤腸瘦身又養顏
    針對這種情況,健康專家建議:節後健康調整,首先從調整腸胃入手,飲食宜清淡,尤其可以喝一些具有消滯作用的花果茶,因其中含有豐富的果酸與消化酶,可以起到消食導滯、化積和胃的作用,同時還能清腸瘦身!  香草天空  此款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有機酸、維生素c、多種胺基酸、大量的天然色素及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其中香莢蘭具有極強的補胃、養胃、除脹
  • 南宋時期的蘇州,因香花之勝,進入茶引花香的花茶萌生時期
    當時還有「烹點之際,又雜珍果香草」的說法。此種茶飲,可以說是花茶生產的原型。真正開始生產花茶,卻始於南宋初期。已有1000餘年的歷史。最早的加工中心是在福州,從12世紀起花茶的窨制已擴展到蘇杭一帶。明代錢椿年編、顧元慶輯《茶譜》較詳細記載了窨制花茶製法:「茉莉、玫瑰、薔薇、蘭蕙、橘花、梔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
  • 行知讀書會|盛世之清尚,茶與宋代社會生活
    11月28日,行知讀書會正式打開「宋人生活季」第一集,邀請華東師範大學民俗學博士、國家高級茶藝師張海嵐做客,與讀者分享宋代的茶文化,透過「茶」之道再現宋人的生活美學。從上層貴族到市井百姓,無論是皇帝、士大夫,抑或是平民,有宋以來,茶已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階層之中,在茶的流變中可見宋朝的時代精神,宋徽宗所謂「盛世之清尚」正是茶的文人屬性登峰造極的體現。
  • 霸氣冰淇淋牛油果,享受下午茶的美好時光
    霸氣冰淇淋牛油果By 時光荏苒茶飲牛油果肉順滑細膩跟茉莉毛尖與甜品混合成綿密的冰沙口感~雖然看起來是一整杯牛油果,但是拿近就可以聞到茶的清香,不怕膩!水晶沉底有明顯的分層,吼吼看還有脆脆的嚼感~原料:綠茶、果糖糖漿、水晶凍、香草冰淇淋、牛油果、冰線。做法步驟:第1步、用水果刀把牛油果繞切一圈。第2步、用勺子把果肉挖出來。第3步、牛油果切成塊。
  • 《香草茶飲應用百科》,33種香草植物,調出180款茶飲
    自從在日本開始接觸香草生活後,我才從消極轉為積極,開始為下半段人生編織美夢,「有夢最美,逐夢踏實」,一路走來雖然辛苦,但不放棄與積極的心永遠存在。特別是從2012年開始,我在陽明山打理「時光香草花卉農園」的日子,雖然每天上山單程就需要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但我心中總是懷著與香草植物、季節花卉約會的美好期待。一到農園,便為自己衝泡出今天最合適的香草茶,在香氣縈繞的氛圍中,開始美好的一天。
  • 【珠珍新聞】隆重舉行華陽媽祖珠珍娘娘六月初六誕辰暨歷史文化891...
    近幾年在當地黨政的關心支持下,在廣大信眾的共同努力下,興建媽祖文化研究中心,建設華陽媽祖文化廣場,成功申辦華陽媽祖信俗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立華陽媽祖文藝協會、天懿英歌隊等。取得了這些成就很不容易,很有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董事會力爭把弘揚和發展媽祖文化提高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切實做好保護、研究、傳承、交流、品牌和網絡文化提升工作,為媽祖文化全面推向新時代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從《清明上河圖》看宋代藝術生態
    文化的繁榮還表現在社會上已經形成了相當普遍的較高的文化需求,宋代的市井文化、通俗文學以及風俗畫、節令畫和畫市的興起等,正是為了滿足民眾這方面的需要。當然最能體現宋朝繁華景象的城市還是張擇端所描繪的那個東京。「東京倚汴水建城,便於漕運。汴水南與淮河、長江相連接,所謂『漕引江湖,利盡南海』,……日本的扇子,高麗的墨料,大食的香料、珍珠等也在市場上銷售。」
  • |宋代|建窯茶盞|請鑑賞!
    建窯(宋代福建燒造黑釉茶盞的窯場)建窯,是宋代福建燒造黑釉茶盞的著名窯場。唐代始創燒,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為極盛時期,至清代而終。.鬥茶」的特殊需要,燒制了專供宮廷用的黑盞,部分茶盞建窯是宋代八大名窯之一。建窯以今天福建省南平市建陽為代表,窯址在建陽區水吉鎮後井村為中心,歷史上屬於建州、故名建窯,建窯以產黑瓷而著稱。唐代晚期始創燒,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為極盛時期,哀於元代,至明末清初而終止。
  • 全世界富有趣味的茶俗一起看一看
    1 中國在中國,這些有趣的茶俗往往是少數民族與漢族文化差異的體現。再比如,大理白族,待客專用『三道茶』--苦茶、甜茶、回味茶。第一道茶是苦的,是把茶罐預熱後,加入大理當地茶葉放在炭火上烤,烤好了加沸水,然後給客人喝,苦澀難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