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百姓對大陸「好感度」增加的真相

2020-12-18 中國臺灣網

「臺灣民意基金會」6月17日公布民調,49%臺灣成年人對大陸好感,44%表示反感,與去年相比好感度增加,對大陸有好感的人首度超越反感。民調顯示,對於大陸的印象或感覺,有8%民眾表示「非常好」,40.8%「還算好」,23.9%表示「不怎麼好」,認為「非常不好」的有20%,2.5%沒什麼特別感覺,4.9%民眾表示「不知道」。該民調機構負責人遊盈隆形容「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轉變」。(據臺灣《中國時報》)

「臺灣民意基金會」公布臺灣社會對十個國家或地區的好感度,其中在敏感的兩岸部分,首度出現臺灣民眾對大陸的好感多於反感。尤為明顯的是25歲-54歲青壯年、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群對大陸的好感度都超過了50%。

這是該機構歷次所做的民調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

如果把本次民調和近期其他機構所做出的與兩岸有關聯的民調綜合關聯比較後會發現,出現這樣的民調並不是孤立的個案。這凸顯的是隨著大陸影響力逐漸增強,臺灣社會對大陸的整體印象正發生著潛移默化的巨大改變。大陸的影響力體現在多個方面。

臺灣百姓對大陸好感度意外增加

經濟

大陸經濟的影響力已經從最早表現在對臺灣經濟宏觀面的影響逐步延伸至經濟的微觀面,大陸經濟發展對臺灣百姓生活上的影響越來越廣、越來越深,這讓臺灣百姓對大陸有了越來越多直接的了解。

馬英九時期大陸遊客大量到來不僅讓臺灣的旅遊業迎來了春天,也讓臺灣社會有機會與越來越多大陸百姓接觸。尤其淘寶等電商平臺的出現,更讓臺灣社會對購買大陸產品產生了強烈的熱情,媒體報導「淘寶10大最敢花錢城市當中,有4個來自臺灣」。淘寶的物美價廉和豐富便捷都深刻促進了臺灣社會對大陸經貿的第一線交往。

尤其在島內經濟長期低迷的同時,大陸的經濟卻取得了快速發展並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這都讓臺灣社會開始反思大陸的變化。而本次中美貿易戰的爆發因為臺灣媒體的大篇幅報導,這也極大的促進了臺灣社會對大陸的關注。

臺灣民眾對大陸政治體制認知越發理性

政治

隨著中共大陸內部反腐取得巨大的成功,習近平政治領袖的魅力得到越來越多臺灣人的認可。《臺灣民意基金會》曾經的一份民調顯示,習近平在島內的喜好度已經超過了馬英九和蔡英文。島內民眾對中國共產黨的好感度也明顯提升。

雖然他們依然並不完全認同大陸的政治體制,但對習近平個人政治魅力以及中國共產黨帶領大陸取得經濟顯著成長的欣賞,也讓臺灣百姓開始對大陸政治體制產生一定程度的接受甚至讚許。越來越多臺灣人看到了大陸政治體制的積極面。

同時,與大陸政治改革和施政效率的對比,也讓臺灣社會開始反思臺灣目前混亂以及失效的政治現象,這進一步促進了對大陸政治體制的客觀認知。

兩岸之間的政治鬥爭長期存在,但是臺灣民主化後的三次政黨輪替,讓臺灣社會對於和大陸之間政治鬥爭產生了另外的看法。他們不再一味認為當前臺灣的境遇都是大陸「打壓」造成的,而逐漸認識到臺灣目前所遭受的困境,更多因素是來源於自身執政者尤其「獨派」執政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這樣的變化也極大緩解了臺灣社會對於大陸政治體制的牴觸心態。

大陸一些影視作品在臺灣不斷「霸屏」

文化

大陸的影視作品越來越受到臺灣觀眾的歡迎,大陸的娛樂節目也正在俘獲越來越多臺灣年輕人的心。通過文化交流,讓臺灣社會尤其年輕人看到了一個不同於政治灌輸的中國大陸。

另一方面,相對於大陸影視娛樂的「霸屏」的局面,臺灣自己的相關產業卻陷入低谷。這與當年臺灣流行文化橫掃大陸時的情形產生了顛覆性的扭轉。

為何出現這種局面,當臺灣社會反思這個現象的時候,也是對自身和大陸再認識的時候。

當然,除了以上主要原因,大陸長時期的惠臺政策的陸續推出,讓很多臺灣人切身感受到了由此所帶來的實際利益。尤其對已經西進大陸的臺灣人來說,他們的親身體驗和感受不僅大幅改變了他們對大陸的認知,其所產生的認知漣漪,在臺灣社會內部也持續發酵。

臺灣民眾對美、日好感明顯較高

總的來看,臺灣社會對於中國大陸好感度的提升,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結果,也是兩岸多方面對比下臺灣人得出的感受。這既有大陸自身客觀的發展所產生的正面影響,也有臺灣自身客觀的衰落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這都迫使臺灣人對兩岸的變化和現實產生了越來越多的思考,分析兩岸的異同點到底為何。而臺灣目前執政者的所作所為,加速了臺灣人反思的深度和力度。

不過要看到,這種好感度的增加只是量變,而不是質變。臺灣人對大陸的好感度還是遠遠低於日本和美國,這也反映了兩岸長期的政治對立和「分治」所造成的影響依然深遠。

無論如何,理性的思考始終是更完整認知一個事物的開始。臺灣社會對大陸的好感度增加反映了臺灣人越來越能夠自主客觀而不再受到政黨意識形態深刻影響的情況下看待大陸,這對於兩岸和平發展是有積極影響的。臺灣的百姓越理性,就意味著兩岸關係越穩定,兩岸關係越穩定,和平就註定不會離開。

作者:播種丨來源:多維新聞

相關焦點

  • 臺灣人對大陸好感度超反感度 國臺辦:趨勢會發展
    海外網6月27日電6月27日上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注意到臺灣人對大陸好感度首超反感度的民調,他強調,這樣的趨勢還會發展。有記者提問,臺灣民意基金會日前公布民調,49%臺灣成年人對大陸有好感,對大陸有好感的人更首度超越反感,該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形容,這是一個歷史性轉變,請問發言人對此如何評價?馬曉光對此表示,我們注意到這個民調,我們也多次就相關問題做出過我們的說明,闡述過我們的態度。
  • 臺灣人對大陸好感首超反感 臺媒:"歷史性轉變"出現了
    據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民意基金會17日公布民調顯示,有49%的臺灣人對大陸基本上有好感,44%的人反感,這是臺灣人對大陸好感度首度首次超過反感度的歷史性轉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6月17日報導,民調結果顯示,在對大陸的好感度方面:8%非常好,40.8%還算好,23.9%不怎麼好,20%非常不好,2.5%沒什麼特別感覺,4.9%不知道。
  • 臺灣人對大陸好感首超反感 臺媒:歷史性轉變
    資料圖:2010年6月19日,遊客在臺北西門町與大陸動畫片主角「喜羊羊」、「灰太狼」的大型人偶一起合影。新華社原標題:臺民調:臺灣人對大陸好感首超反感臺媒:「歷史性的轉變」參考消息網6月18日報導臺媒稱,臺灣民意基金會17日公布民調顯示,臺灣成年人中,有44%對大陸有反感,但有49%的人基本上有好感,與去年相比,好感度增加4.4個百分點,反感度降低3.5個百分點,對大陸有好感的人首度多於反感的人,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認為,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轉變
  • 臺灣人對大陸好感現「歷史性轉變」 而蔡英文支持率持續低迷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雯雯】兩岸關係持續緊張,但親綠智庫「臺灣民意基金會」發布的最新民調顯示,臺灣成年人有49%對大陸有好感,首次超過對大陸反感的比例。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直言,「這是一個歷史性轉變」。
  • 《奶牛鎮的小時光》好感度怎麼增加 好感度增加方法分享
    導 讀     奶牛鎮的小時光中我們可以為不同的NPC送上禮物,自己喜歡哪個角色就培養哪個,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快速增加好感度的方法吧
  • 《宮廷秘傳》手遊知己好感度怎麼增加 知己好感度增加方法介紹
    導 讀 宮廷秘傳手遊知己好感度怎麼刷?很家都希望提高好感度,下面小編就帶來了宮廷秘傳手遊知己好感度增加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知己好感度怎麼增加?
  • 英媒:因為這個原因 臺灣民眾對大陸好感又提升了——
    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導英媒稱,過去一年來,儘管北京與臺北之間的緊張關係升級,但中國大陸的大製作古裝劇卻被認為增加了臺灣民眾對大陸的好感。臺灣民意基金會本月早些時候公布的一項年度民調結果顯示,對大陸有好感的受訪者比重上升了4%,達到48.8%,而反感大陸的臺灣民眾比重則從47.4%降至43.9%。臺師大臺語系副教授、社會學專家莊佳穎說,對大陸好感度的增加既是因為欣欣向榮的大陸經濟,也是因為臺灣民眾接觸到了更多的大陸流行文化和製作精良的歷史劇。
  • 《隱形守護者》莊曉曼好感度怎麼增加 莊曉曼好感度增加選項一覽
    在本作,只有一個線路可以讓莊曉曼活下來,並且條件異常的苛刻,需要好感度達到33點。下面小編就將帶來《隱形守護者》莊曉曼好感度增加選項一覽,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二章·狩獵者 1、【胡一彪的把柄】+2
  • 對大陸有好感臺民眾首度多於反感人數 遊盈隆:歷史性的轉變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民意基金會17日公布一項最新民調顯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聲望再陷低迷,僅獲33%的民眾支持,與上個月相比,曾經一度上升的數據在短短一個月內再度蒸發6.5個百分點。而公布的另外一項調查中,島內民眾「對大陸有好感的人首度多於反感的人」,對此,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嘆道「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轉變。」
  • 臺灣半數民眾對大陸有好感 綠營驚呼這是「歷史性轉變」
    臺灣半數民眾對大陸有好感 綠營驚呼這是「歷史性轉變」 快看 來源:央視網 發布時間:2018年07月14日 18:54
  • 臺媒:中共十九大後臺灣民眾對大陸好感提升
    原標題:中共十九大後臺灣民眾對大陸觀感顯著好轉臺灣《聯合報》20日發布兩岸關係年度調查顯示,臺灣民眾對於大陸民眾的觀感首次逆轉成為好評居多,49%受訪民眾對大陸民眾印象佳,對大陸政府的好感也是歷年最高,40%受訪者願意赴大陸就業
  • 陸劇要統一臺灣了?民調逾50%青壯年喜歡大陸!
    中國臺灣網6月1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民意基金會17日舉行民調記者會,由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主持,遊盈隆表示,民調顯示在臺灣25歲到54歲的龐大青壯年族群中,有高達50%以上的人對大陸有好感
  • 日調查稱逾七成臺灣人對日抱好感 四成人最愛日本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一機構最新公布的調查顯示,逾七成臺灣人對日本抱有好感,而四成多人則將日本選為自己最喜歡的國家,這一比例遙遙領先於以8%並列第二的中國大陸和美國。日本共同社6月22日報導稱,日本對臺窗口機構「交流協會」最新公布的2011年度《臺灣對日輿論調查》顯示,75%的臺灣人「對日本抱有好感」,較2009年度的上一次調查時增加13個百分點。有分析認為,日本人對東日本大地震後來自臺灣的巨額捐款等支援的感恩行動,是臺灣人對日本好感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 陸劇、淘寶要統一臺灣了?民調逾50%青壯年喜歡大陸!
    中國臺灣網6月18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民意基金會17日舉行民調記者會,由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主持,遊盈隆表示,民調顯示在臺灣25歲到54歲的龐大青壯年族群中,有高達50%以上的人對大陸有好感;大學與以上教育程度的成年人,也有過半數的人對大陸有好感。
  • 臺北女孩郭雪筠看大陸:對臺灣人有天然好感
    臺胞青年大陸創業就業研討會當天,針對與會嘉賓多次強調的臺胞青年來大陸會遇到的就業障礙、身份障礙以及福利不均衡等問題,郭雪筠樂觀的表示,一個臺灣人在大陸會有優勢,也會有劣勢這是一定的,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是最重要的。
  • 臺灣人在大陸工作也有錯?綠媒惡意宣傳大陸,黃智賢:不做替死鬼
    編輯:葉風校對:陳城臺灣是美國牽制中國大陸的一張底牌,在疫情嚴峻的當下,美國意圖小範圍的操控臺海軍事衝突,轉嫁國內的疫情壓力張經義是臺灣人,他說自己來臺灣根本沒有錯,民進黨當局完全是一副奴才的做法。臺灣有政策規定,臺灣人不能在中國大陸從事跟政治,黨派有關的工作,像公務員之類的,這個政策在馬英九時期並沒有廢除,因此現在看起來這完全是不合理的。
  • 蔡英文負面評價明顯增加 過半臺灣年輕人願到大陸就業
    蔡英文負面評價明顯增加 過半臺灣年輕人願到大陸就業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臺灣島內一項關於兩岸關係的年度調查顯示,不滿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和質疑民進黨當局兩岸政策的比例都大幅增加。
  • 英語好感度,孩子一輩子的資產
    現致力於推廣英語繪本閱讀,在臺灣《親子天下寶寶專刊》、《未來兒童》、《師德CET》等雜誌開設專欄,先後在臺灣出版了《輕鬆培養孩子的英語好感度》(近期將由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出版簡體版)《繪本123, 用五感玩出寶寶的英語好感度》(近期將由外研社出版簡體版)《看漫畫Fun英語》《雙語齊下》《英文繪本創意教學1-3》《康軒幼兒英語教材Lollipop 1-6》《Sing &
  • 《部落與彎刀》勢力好感如何增加 勢力好感增加方法分享
    導 讀 《部落與彎刀》中勢力的好感度是比較重要的,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勢力好感的增加方法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
  • 錯,封殺的是臺灣民眾對大陸的好感
    (圖源: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據臺「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經濟部」商業司日前祭出「愛奇藝條款」,9月3日起封殺在臺運行的大陸OTT TV,其中衝擊最大的就是愛奇藝,估計至少百萬用戶權益受到影響,許多會員也相當擔心9月3日後是否無法再追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