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常數之謎和日珥的介紹

2020-12-22 小車看科技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小車看科技,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太陽常數之謎和日珥的介紹。

太陽常數之謎

太陽每時每刻都在釋放著巨大的能量,而地球接受到的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二十二億分之一。相對數值雖小,卻仍相當於每秒鐘燒掉700萬噸煤。太陽對地球的影響之大,由此可以想見。「太陽打個噴嚏,地球就得感冒。」這話一點兒也不過分。因此,精確地測量出「太陽常數」即地球接受的太陽能量,是十分重要的。20世紀50年代,美國的天文學家艾博特經50年的測算,得到的太陽常數是2卡/釐米2·分,並為其他科學家廣泛應用。現在的測定值更精確一點是1.97卡/釐米2·分。說它是個常數,但沒有多少人相信它是個不變量。

1969年,美國向火星發射「水手」6號和「水手」7號飛船,附帶對太陽常數進行了5個月的測量。1975年和1978年,美國又發射「雨雲」6號和「雨雲」7號,對太陽常數進行了更精確的測量。測量的結果表明,太陽常數變化極小,但確實是有變化的。1980年2月,美國發射了「太陽峰年使命」衛星,載有觀測太陽常數的儀器(衛星出現過故障,並對它進行過修復,但觀測儀器從未停止過工作)。經過5年的觀測,太陽常數下降了0.1%;當大黑子出沒後,太陽常數變化幅度約0.2%~0.3%。

人們不禁要問,是否真的存在這樣的規律:太陽黑子數增多,太陽常數就減小;太陽黑子數減少,太陽常數就增大?但是,「太陽峰年使命」衛星的觀測卻表明,在黑子數減少時,太陽常數也在減小。於是,有人質疑:太陽周期性振蕩與太陽常數是否相關?這一點是確鑿無疑的:太陽常數與全球氣候變化有關係。根據現代全球氣候模型,太陽常數若有1%的變化,就會使地球平均溫度變化1-2℃。有人擔心太陽輻射量減小,會使地球進入冰川期,並以15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的小冰川期為例,指出這期間太陽活動明顯減弱。但更多的人認為,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下什麼結論都為時過早。影響太陽常數變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作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壯觀的火舌—日珥

1842年7月8日,英國天文學家倍利在他的觀察說明中寫道:「三個巨大的深紅色火焰包圍在被遮暗的太陽四周,組成燦爛的光環。這些突出物究竟是什麼呢,是火山還是光斑?」他的文章發表後,引起天文學家極大的興趣。當時大家並不知道這紅色火焰是什麼東西,甚至有人認為是觀察疲勞導致的錯覺。真正確認太陽本身具有火紅噴焰是在1860年1月18日發生日全食時,人類拍攝到了第一張紅色噴焰照片,這就是日珥。在1868年又拍攝到了日珥的光譜,確定日珥的主要成分是氫。

日珥變化萬千,有的像浮雲,有的似噴泉,有的像圓環、拱橋,還有的像核彈爆炸後形成的蘑菇雲。大多數日珥變化較快,也有一些日珥會長時間地停留在那裡不動,有的從某一點上升後過一段時間又按原路返回,有的把物質從日面上一點噴向另一點。最壯觀的要算巨大的爆發日珥了,最大的爆發日珥上升速度可超過700千米/秒,上升高度可達150萬千米。日珥的數目和總面積也有為期11年的周期變化。太陽黑子多的年份,日珥活動也多。有的活動日珥就在黑子上空,就像黑子上長起的一盆花草。活動日珥也有較強的磁場,環狀日珥物質沿環的兩邊向下降落,也許它們是在沿磁力線運動。可以說,日珥的生成和變化都是等離子體在複雜的磁場中運動造成的。

那我們在平時為什麼看不到日珥呢?原來日珥是產生於光球之上的色球。色球是由非常稀薄透明的物質構成的,它發出的紅光很微弱,平時被光球耀眼的光輝掩蓋了。只有在日全食時,當明亮的太陽光球被擋住的瞬間,我們才能一睹它那層美麗的光輝。為了在平時也能觀測到色球,科學家製造了特殊的儀器色球望遠鏡特製的濾光片只能讓色球發出的單色光通過,通過這種望遠鏡看到的就只是色球了。太陽色球是什麼樣子呢?在色球望遠鏡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熊熊燃燒的火球,它顏色鮮紅,邊緣不像光球那樣清晰整齊,而是布滿細小的「火舌」, 我們叫它針狀體。這些針狀體的平均高度為9800千米,平均寬約800多千米,平均壽命卻只有5分鐘。整個太陽表面大約布滿了25萬個大小不一的針狀體。

色球表面也不均勻,布滿網狀結構。色球網絡大小在3萬米到3.5萬米之間,網絡的邊界和超水粒組織的邊界幾乎一致,反映了光球縱向磁場的分布狀態。在色球上,我們還可以看到大塊增亮或變暗的區域,叫做譜斑。譜斑也是色球上的活動現象,其面積和亮度同樣也存在為期11年的周期變化。天文學家特別提到色球是反常增溫的。太陽中心產能,越往外溫度越低,到光球頂部溫度約4600℃。按照常規光球之外的色球應該溫度更低。但是相反的是,它的溫度卻越往外越高,到色球中層溫度已上升到8000℃;色球厚約2萬千米,到色球頂部溫度已猛增到10萬℃以上。為什麼會增溫呢?有說法認為這是由於內部傳出的一些波動將能量帶出來的結果,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能量輸入方式。這可能是多種因素造成的。

相關焦點

  • 「日珥」是太陽的「耳環」嗎?
    「日珥」是發生在色球層的太陽活動,它就像太陽面上的「耳環」一樣。它們比太陽圓面暗得多,一般情況下會直接被日暈淹沒,不能用肉眼直接看到,只有使用太陽光分儀、單色光觀測鏡等儀器或者在日全食的時候才可以看見。
  • 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最新研究成果揭示日珥奧秘
    太陽大氣中的日珥與地球真實大小對比圖   太陽表面的溫度只有6千度,而表面之上的日冕溫度高達百萬度。在這百萬度的日冕中,經常懸浮著溫度只有7千度左右的冷物質團,密度是周圍日冕的100倍,就像飄浮在太陽上空的雲朵。因為這種結構像太陽戴的耳環,故稱之為日珥。日珥既是天文愛好者痴迷的觀測目標,也是天文工作者感興趣的研究對象。日珥的典型寬度大約為數倍地球大小,長度相當於幾十倍地球大小。當突出在太陽邊緣之外的日珥轉到日面上時,它顯現為暗黑的長條狀結構,因此日珥也被稱為暗條。
  • 牛頓未解之謎 中國科學家測最精確萬有引力常數
    於是,在萬有引力定律提出後的100多年裡,G值一直是個未解之謎。1798年,一位名叫卡文迪許的英國科學家,為了測量地球的密度,設計出一個巧妙的扭秤實驗。他製作了一個輕便而結實的T形框架,並把這個框架倒掛在一根細絲上。
  • 太陽輻射、太陽活動和太陽引力
    地球上獲得太陽能量的方式之一就是太陽輻射,試想,太陽和地球距離遙遠,中間是真空狀態,物理學科中告訴我們能量的傳遞方式有傳導、對流和輻射等等,傳導和對流都需要有能量的傳播介質,太陽能量不太可能以傳導或者對流的方式進行傳遞,於是就剩下了輻射,太陽輻射的主要形式是電磁波,比如光、紅外輻射、紫外輻射都是電池波。
  • 太陽活動突然加劇,俄科學家觀測到最強耀斑,太陽這是要爆了嗎?
    俄羅斯科學院X射線天文實驗室於11月9日的消息,科學家已經記錄到了三年來最強的太陽耀斑爆發,11月短短9天內發生的耀斑比整個2020年前10個月發生的還要多,這太陽是咋了,要爆發了嗎?太陽活動中的耀斑到底是什麼意思,和磁暴日珥有啥區別?
  • 左旋胺基酸起源之謎:或與早期太陽光照有關
    左旋胺基酸起源之謎:或與早期太陽光照有關據國外媒體報導,眾所周知,地球上的胺基酸幾乎都是左旋,作為生命組成的基本單位,20多種胺基酸幾乎都具有手性的特點,除了極少數生物體內存在右旋胺基酸外胺基酸作為一種手性分子存在左旋和右旋的區別,如同鏡像中的兩個分子,無法通過旋轉來重合,與我們左手和右手類似。對胺基酸左旋之謎的研究有助於揭示生命的起源之謎。科學家提出了一種可能性的解釋,認為胺基酸的左旋來自恆星光照,即當圓偏振光照射時,胺基酸分子可表現出另一種不同的特性,優先破壞手性胺基酸的形成。
  • 為解牛頓未解之謎 中國科學家測得迄今最精確萬有引力常數
    有人說這個發現得益於一顆砸到牛頓腦袋上的蘋果,也有人說這種說法純屬虛構,但無論如何,牛頓成功地讓世界各地的中學課本裡多了一個描述萬有引力的公式:F=G(m₁m₂)/r²,其中G是萬有引力常數。  萬有引力定律認為,大到宇宙天體,小到看不見的粒子,任何物體之間都像蘋果和地球之間一樣,具有相互吸引力,這個力的大小與各個物體的質量成正比例,與它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 太陽上每秒消失426萬噸質量?質能關係解開太陽能量來源之謎
    計算篇》裡面詳細分析了太陽每秒釋放能量的強度,和各種能量釋放形式的對比,但寫完後我自己看了一眼覺得數字多得有點離譜_(:D)∠)_…感覺很多數字過敏症患者會被勸退,所以決定重寫一篇不包含計算的文章……太陽為什麼會釋放能量?
  • 太陽暗條精細結構和爆發活動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與研究團組研究員閆曉理等對活動區NOAA 12740中的暗條精細結構和爆發過程開展研究。近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 日珥Prominence英文版 PC免安裝破解版下載[R組]
    遊戲名稱:日珥   英文名稱:Prominence   遊戲類型:冒險解密類(AVG)遊戲
  • 新研究有助揭示日冕溫度遠高於太陽光球表面溫度之謎
    新研究有助揭示日冕溫度遠高於太陽光球表面溫度之謎 來源:新華網 • 2019-11-15 14:26:09
  • 課堂實錄:從太陽常數看影響地表獲得太陽輻射多少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大家看一下12頁下面活動部分的太陽常數,看概念。問,影響太陽常數的因素有幾個,學生數,有的回答是4個,有的回答是5個。有5個對吧,我們數一下啊:在大氣上界、平均日地距離下、垂直於太陽光線、1平方釐米麵積、1分鐘 。
  • 日珥Prominence 1號升級檔+破解補丁下載
    名稱:日珥Prominence 1號升級檔+破解補丁   運行環境:WinXP,WinVista,Win7,Win8.1
  • 13個宇宙常數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數學教授詹姆士·斯坦因介紹了13個宇宙常數,包括萬有引力常數、光速、絕對零度、哈勃常數、普朗克常數等。
  • 《科學》:透過石墨烯一瞥精細結構常數
    精細結構常數是物理學中一個重要的無量綱數,用希臘字母α表示,它與量子電動力學有著緊密的淵源。精細結構常數將電動力學中的電荷e、量子力學中的普郎克常數h、相對論中的光速c聯繫起來,定義為α=(e^2)/(2ε0*h*c),而其大小為什麼約等於1/137至今尚未得到令人信服的回答。目前,許多物理學家正在致力於研究精細結構常數隨時間的變化。
  • 圖片看宇宙;太陽、水星、金星及地球的罕見大圖
    一,太陽表面驚現的一團「蓬亂鬈髮」。美國航天局NASA的解釋:「這一壯觀的現象,其實是漂浮在太陽表面的一團帶電粒子云,被磁力束縛住而形成的」。巨型日珥噴發;日珥是個神奇的存在,能實現雙百萬——百萬km高度,百萬℃。
  • 第一人稱科幻解謎遊戲《日珥(Prominence)》即將發售 預告片出爐...
    《日珥(Prominence)》是一款科幻題材第一人稱點選式解謎遊戲,玩法可以參考《神秘島》,內容接近阿瑟·克拉克風格的小說,但相比同類遊戲,環境會更加動態。
  • 你知道太陽能量的來源嗎?
    眾所周知呢,太陽是地球的能量源泉,那太陽到底能夠輻射出多大的能量的,我們可以來估算一下,太陽輻射的能量將成球形均勻向外擴散,根據能量守恆定律的,太陽系中某個位置接收到的太陽輻射的功率與他和太陽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地球和太陽的距離大約是1.5億千米,那在這個位置上,地球單位面積接受到的太陽輻射的功率就是所謂的太陽常數
  • 常數常否?常數狀態「為常與非常」的意義,狄拉克預言引力常數會變
    文/樸道玄燈其實常數非「常」,一定時空條件下也是個變數,是自然存在狀態的條件因素關係反映。常數之所以「常」態保持不變,只是因為時空條件因素關係未發生變化,我們就以為常數為「常」。常數表為「時空結緣點」:條件因素關係如果時空規則發生變化,條件因素關係也發生了變化,則常數必然發生變化,無論哲學上還是科學上,都可以證明「常數非常,也是變數」。
  • 細說極光的特徵和形成原因,一起揭開極光之謎
    1982年6月18日晚10時左右,在我國黑龍江和吉林西部以及內蒙古和河北北部地區,有人看見了這樣一種極光。在北面天空離地平線不遠處,先出現了一個月亮大小的半圓形乳白色光片,隨後,光片呈扇形向東北方向逐漸擴大。約10時15分時,形成弧形光幕,邊緣較暗,10時30分時光幕最大,約佔天空1/5,而光幕內星星已能看見。大約10時50分,光幕全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