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曉佳一】用文字記錄農村生活,書寫三農問題,解讀社會焦點!敬請點擊關注!
「喜大普奔」,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2020年是最不易的一年,我們見證了太多的心酸,看過了人間的離別之情。天災人禍接連上演,作為農村人,接觸都是種糧食的農民,疫情之下對於糧食的影響也是不可小覷,加之病蟲害多多少少對於產量增加都有些難度,然而夏季糧食的產量超出我們的預期,竟然是個豐收季。
要知道民間老百姓是整日抱怨,幾年主產區的糧食恐怕得減產,甚至許多網友在網上貼出了產量,有的六七百斤,有的八九百斤,超過一千的都不多,在這許多人都準備好屯糧賣高價的時候,統計部門的數字讓我們有些不太相信,漲了,十七連豐。
然而面對著年年增產的糧食,價格卻是不為所動,十幾年糧食價格幾乎沒有漲得太多,都在一元區徘徊,玉米甚至常年低於一元。因此很多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大跌,全國性大面積的拋荒在現實中上演,因此每年的種植面積都有所下降。
除了糧價低,種糧不賺錢導致拋荒以外,不斷推進的城鎮化,工業化,讓大量的農民開始往城市遷徙,畢竟打工一個月比種糧一年還賺錢,誰還會守著那兩畝三分地?於是許多不適宜大面積作業的田地就成了不被待見的孩子,連承包流轉都變的困難。
但是即便如此,我國糧食的產量不降反升,讓人疑惑的同時也深感種植技術的不斷進步,感謝這些專家為了糧食增產煞費了苦心。而這個數字也是剛剛好,全年增長0.9%,每畝地增長0.9公斤。在我國古代,九為至尊,超過了就不好了,看來數字是門學問。
那麼明年產量該如何呢?是增是降?
答案好像有了,由於今年糧食增產,再加上糧食價格大漲。今年的糧食價格是百年一遇,不論是小麥、還是玉米、或是水稻和大豆漲幅不是一般的大,最高峰小麥達到1.3元以上,玉米更是突破1.3元。這些糧食作物漲價的背後到底是糧食的豐收還是減產呢?
因為漲了這麼多的錢,明年的產量也將會進一步增加,據統計局統計,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52億畝,比上年增加1056萬畝,增長0.6%。一千多萬畝的增量,直接扭轉了往年拋荒不種的格局。而糧食價格就是增加種植積極性的最好風向標。
所以在未來,糧食安全是不用太擔心的,糧食只要少了,那麼就漲幾毛錢,下一年產量將會大增,而明年的糧食產量就是很好的佐證,不出意外,明年產量將又是大豐收,農民增產增收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