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了!全年產糧「大豐收」,每畝增產0.9公斤!明年還會增收?

2020-12-11 騰訊網

【村長曉佳一】用文字記錄農村生活,書寫三農問題,解讀社會焦點!敬請點擊關注!

「喜大普奔」,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2020年是最不易的一年,我們見證了太多的心酸,看過了人間的離別之情。天災人禍接連上演,作為農村人,接觸都是種糧食的農民,疫情之下對於糧食的影響也是不可小覷,加之病蟲害多多少少對於產量增加都有些難度,然而夏季糧食的產量超出我們的預期,竟然是個豐收季。

要知道民間老百姓是整日抱怨,幾年主產區的糧食恐怕得減產,甚至許多網友在網上貼出了產量,有的六七百斤,有的八九百斤,超過一千的都不多,在這許多人都準備好屯糧賣高價的時候,統計部門的數字讓我們有些不太相信,漲了,十七連豐。

然而面對著年年增產的糧食,價格卻是不為所動,十幾年糧食價格幾乎沒有漲得太多,都在一元區徘徊,玉米甚至常年低於一元。因此很多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大跌,全國性大面積的拋荒在現實中上演,因此每年的種植面積都有所下降。

除了糧價低,種糧不賺錢導致拋荒以外,不斷推進的城鎮化,工業化,讓大量的農民開始往城市遷徙,畢竟打工一個月比種糧一年還賺錢,誰還會守著那兩畝三分地?於是許多不適宜大面積作業的田地就成了不被待見的孩子,連承包流轉都變的困難。

但是即便如此,我國糧食的產量不降反升,讓人疑惑的同時也深感種植技術的不斷進步,感謝這些專家為了糧食增產煞費了苦心。而這個數字也是剛剛好,全年增長0.9%,每畝地增長0.9公斤。在我國古代,九為至尊,超過了就不好了,看來數字是門學問。

那麼明年產量該如何呢?是增是降?

答案好像有了,由於今年糧食增產,再加上糧食價格大漲。今年的糧食價格是百年一遇,不論是小麥、還是玉米、或是水稻和大豆漲幅不是一般的大,最高峰小麥達到1.3元以上,玉米更是突破1.3元。這些糧食作物漲價的背後到底是糧食的豐收還是減產呢?

因為漲了這麼多的錢,明年的產量也將會進一步增加,據統計局統計,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52億畝,比上年增加1056萬畝,增長0.6%。一千多萬畝的增量,直接扭轉了往年拋荒不種的格局。而糧食價格就是增加種植積極性的最好風向標。

所以在未來,糧食安全是不用太擔心的,糧食只要少了,那麼就漲幾毛錢,下一年產量將會大增,而明年的糧食產量就是很好的佐證,不出意外,明年產量將又是大豐收,農民增產增收在望?

相關焦點

  • 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390億斤,比2019年增長0.9%
    (二)豆類面積大幅增加,薯類面積穩中有增。2020年,全國豆類播種面積1.74億畝,比上年增加778萬畝,增長4.7%。受大豆振興計劃政策帶動,大豆播種面積1.48億畝,比上年增加825萬畝,增長5.9%。2020年,全國薯類播種面積1.08億畝,比上年增加103萬畝,增長1.0%。
  • 農民增收一半來源於種植業
    13個糧食主產區增產295億斤,佔全國增量的九成以上。超百億斤的產糧大市增加2個,超20億斤的產糧大縣增加20個。油料、棉花等種植業各業保持穩定發展。種植業對農民增收的貢獻佔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量的50%左右。
  • 全國產糧狀元縣種糧大戶張海清採訪記
    新華網長春1月15日電(記者王曉明)10公頃玉米,全程機械化耕種,不但提高了種糧效益,還節約了勞動力,實現了多渠道增收。吉林省榆樹市種糧大戶張海清說,機械化作業確實迸發生產力。  1月15日,記者來到全國知名的產糧狀元縣--吉林省榆樹市的弓棚鎮榮譽村,走訪遠近聞名的種地大王--張海清。
  • 山東青椒批發價4元,椒農如何增產增收,必須知道的高產種植技術
    蔬菜在我們生活飲食中佔據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尤其是青椒,不僅能夠做調味品,同時還能當作食物食用,今年青椒的價格一路上漲,山東地區現在青椒平均批發價每公斤在4塊錢左右,對於種植青椒的椒農來說,今年種植的青椒只有高產就一定能比往年增收很多,所以下面我們就聊一聊,種植青椒高產增產的種植技術
  • 中國力保糧食安全:穩面積,八方攜手齊發力
    湖南小春糧食種植面積1662萬畝,比上年增加6.4萬畝……據悉,春播糧食種植意向面積9億畝左右,比去年有所增長。截至4月23日,全國早稻大田栽插完成93.7%;中稻育秧1.41億畝,完成79.7%。小康不小康,種糧第一樁——穩政策就是穩生產國家最近公布了稻穀最低收購價政策,其中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為每50公斤121元、127元和130元。早秈稻和中晚秈稻價格,每百斤提高1元。「有了這個政策,咱妥妥地吃上了定心丸。」遼寧省清原縣草市鎮大窩棚村村民霍秘財這樣說。
  • 芸苔素內酯+磷酸二氫鉀,在小麥這三個時期用,每畝可增產200斤
    將芸苔素內酯與磷酸二氫鉀混合使用,增產作用十分明顯,據多年試驗,在小麥上噴施3~4遍,能顯著提高小麥的產量和品質。每畝可增產200斤。具體什麼時間使用,又該如何使用呢?(1)小麥越冬前使用:在小麥進入越冬期後,也就是在小麥3~6葉期,每畝用0.01%芸苔素內酯水劑10~12毫升+99%磷酸二氫鉀80克+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30毫升,兌水15~20公斤,選擇在晴天上午,溫度超過10℃以上時,進行均勻噴霧,可促進小麥幼苗生根,提高葉片光合作用能力,使根系更發達,葉片更加深綠,幼苗更健壯,分櫱能力更強,還能有效預防根腐病、紋枯病和全蝕病
  • 財政部13.6億元重獎我省產糧(油)狀元縣
    為支持糧油主產區發展生產,鼓勵主產區多產糧、多調糧,近日財政部下達我省產糧(油)大縣獎勵資金13.6億元,其中產糧大縣獎勵10.94億元,產油大縣獎勵2.66億元。  同時,財政部今年首次對產糧大縣實施了動態獎勵機制,對產糧大縣範圍及獎勵資金實行動態調整,做到獎勵範圍「能進能出」,獎勵資金「能增能減」。
  • 八師133團:「訂單甜菜」播種忙,促進職工增產增收
    八師133團:「訂單甜菜」播種忙 促進職工增產增收3月27日,在八師133團22連5輪7號地,一臺甜菜播種機在農田裡來回穿梭作業,撒播著一粒粒希望的種子,點燃團場職工致富夢想。「我們訂單的合同是每公斤0.45元,甜菜的收割和拉運,都是由廠家派來機器。」辛通順說。自團場連隊改革以來,團場職工自主生產經營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發展多元種植,拓寬了團場連隊職工增收致富的渠道,也讓職工嘗到了甜頭。「我算了算帳,除了成本,1畝地賺1000元基本沒問題,所以就籤訂了訂單合同。
  • 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取得新突破
    當日,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生產技術現場觀摩會在市農林科學研究院、石門縣豐瑞樂家庭農場進行。市農業農村局,全市9個糧油主產區(縣、市)農業農村(林)局相關負責人、糧油站長,部分合作社、種植大戶,市農林科學研究院、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常德綜合試驗站專家等約50餘人參加。
  • 海南儋州中和鎮:火龍果基地夜晚變燈海補光技術促火龍果增產增效
    海南儋州中和鎮:火龍果基地夜晚變燈海補光技術促火龍果增產增效近日,在中和鎮水井村一家扶貧產業火龍果基地,每到晚上,萬盞LED燈光便同時亮起,整個基地遠看猶如布滿繁星的夜空,如夢如幻,近看是一片燈的海洋,蔚為壯觀。
  • 棉花開花結鈴期,噴施這2種肥,大桃多品質好,促早熟,增產
    長江中下遊省區棉花的花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黃河中下遊各省為7月初至8月初,新疆、吐魯番為7月中旬至9月初。這個時期是棉花需要養分最多的時期,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步進行。此外,這個時期,棉花根系的吸收力開始減弱,噴施葉面肥,保根護葉防早衰,防病害、攻大桃、促早熟、爭優質是獲取棉花高產的關鍵。
  • 農民種花生,「磷酸二氫鉀」增產效果好,但你真的會用嗎?
    磷酸二氫鉀是很多農民朋友首選的葉面肥,在花生生長過程中,合理使用會達到增產增收的效果,下面就總結一下磷酸二氫鉀在花生不同生長時期的作用。1、促花在花生開花前,根瘤菌繁殖,幼苗開始生根長枝葉,分化花芽需要很多營養,才能滿足正常生長。
  • 江口:配方施肥卡成為農民增收「賢內助」
    上面寫著:……針對缺素情況,每畝油菜補充硼砂2—3千克,硫酸鋅3—5千克。「以前只知道給地裡多上化肥,沒想到大部分都浪費了,既費錢又費工,真是可惜呀!以後種田也得講節約、講科學。」這位樸實的農民頗為感慨地對筆者說。  據了解,這張建議卡是縣農業局春節前為各鄉鎮農民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