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0年教師資格證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模擬卷2及解析,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事業單位微信公眾號(nxsyks),寧夏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 6027571,微信號:ht18295188220
1.桑代克的學習理論被稱為( )
A.嘗試—錯誤說 B.認知發現理論C.聯結—認知理論 D.有意義接受學習論
2.期中考試一結束,教務主任就召開高二年級全體師生會議。會上,主任對在這次「無監考試」中自覺遵守考試紀律的二(3)班的50名學生提出了表揚。這對其他班級的學生而言是一種( )
A.正強化 B.負強化 C.自我強化 D.替代強化
3.注重培養學生基礎能力的課程是( )
A.基礎型課程 B.拓展型課程 C.研究型課程 D.發展型課程
4.教學過程階段的中心環節是( )
A.領會知識 B.鞏固知識 C.運用知識 D.檢查知識
5.我國義務教育教學計劃應具備三個基本特徵( )
A.方向性、普遍性、基礎性
B.強制性、普遍性、基礎性
C.方向性、普遍性、免費性
D.強制性、普遍性、免費性
6.課程內容組織方式中,( )是「傳統教育學派」與「現代教育學派」的最大分歧所在。
A.直線式與螺旋式
B.連續式和斷續式
C.縱向組織和橫向組織
D.邏輯順序和心理順序
7.編寫教科書的直接依據和國家衡量各科教學的主要標準是( )
A.課程 B.課程標準 C.課程計劃 D.課程目標
8.有研究者通過分析學生的家庭背景、成長歷史、檔案、日記、書信等來了解其心理特徵,這種研究方法是( )
A.個案法 B.實驗法 C.調查法 D.觀察法
9.用於選拔性和競賽性活動的評價屬於( )
A.相對評價 B.絕對評價 C.個體內差異評價 D.形成性評價
10.在新課程背景下,教育評價的根本目的是( )
A.促進學生、教師、學校和課程的發展
B.形成新的教育評價制度
C.淡化甄別與選拔的功能
D.體現最新的教育觀念和課程理念
【參考答案】
1.A【解析】桑代克的學習理論被稱為嘗試—錯誤說。故本題選A。
2.D【解析】替代性強化是指觀察著因看到榜樣受強化而受到的強化。故本題選D。
3.A【解析】基礎性課程是注重培養學生的基礎學力的課程,及培養學生作為一個基本公民的「三基」(讀、寫、算)為中心的基礎教養,是中小學課程的主要組成部分。拓展性課程注重拓展學生知識與能力,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發展學生各種不同的特殊能力,並遷移到其他方面的學習。研究型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態度與能力。這類課程給學生一定目標,讓學生自己探究,從而得出結論。故本題選A。
4.A【解析】領會知識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逐步認識事物的聯繫、關係直至認識事物的本質、規律的活動。這是教學的中心環節,這個階段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兩方面。故本題選A。
5.B【解析】我國義務教育教學計劃應具備三個基本特徵:強制性.普遍性.基礎性。故本題選B。
6.D【解析】邏輯順序是指根據學科本身的體系和知識的內在聯繫來組織課程內容,是傳統教育派的主張。心理順序是指按照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來組織課程內容,是現代教育派的主張。故本題選D。
7.B【解析】編寫教科書的直接依據和國家衡量各科教學的主要標準是課程標準。故本題選B。
8.A【解析】個案法要求對某個人進行深入而詳盡的觀察與研究,收集相關資料,分析其心理特徵,以便發現影響其某種行為和心理現象的原因。故本題選A。
9.A【解析】相對評價是在被評價對象的集合中選取一個或若干個個體為基準,然後把各個評價對象與基準進行比較,確定每個評價對象在集合中所處的相對位置。故本題選A。
10.A【解析】在新課程背景下,教育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教師、學校和課程的發展。故本題選A。
(編輯:luohong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