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合肥,遍地都是牛肉麵、砂鍋、米線,真的膩了!近日,接到可靠情報,一家藏在巷子中的海鮮面,每天食客營門,而且還是外地人開的。
老闆操著一口閩南普通話,不僅會做海鮮面,還會滷豬耳。這碗面雖然2014年開在合肥,但是已經有二十多年歷史!好吃、不貴、又過癮,只要吃一次就會被圈粉,大概說的就是它。
媽祖海鮮面
這家店的老闆來自福建莆田,那裡是媽祖的故鄉。
媽祖是東南沿海地區居民信仰的海神,傳說是當地的巫女羽化升天,成了海神,保佑漁民平安。把店名起為媽祖海鮮面,不僅僅是個名號或標識,也是老闆對於海神媽祖的信仰,祈禱得到神的保佑。
雖說麵館的店面不大,可老闆家的海鮮面不僅在福建本土有,來到安徽,早都在阜陽、亳州開了很多分店。
「店是2014年才開起來的,開在居民區裡比較隱蔽,一開始不行,但是大家都喜歡吃,一傳十,十傳百,人就多了起來」。
四年過去了,這碗來自他鄉的海鮮面成了合肥人的心頭好。現在一天能賣掉三四百碗面,不少人是特意過來吃麵,一到飯點經常是排起長隊。
但是,因為整改,店的門頭和菜單都被撤掉了,門口的牆上用紙貼著的媽祖海鮮面五個大字。
對於常客來說,菜單早已印在了他們的腦子裡。隨便點一道,都是美味。大口吃麵,大口喝湯才是滿足。由於整改,這家店可能也開不了幾個月了。雖說只在這條巷子裡開了四年,但是這一碗麵卻連著太多人的味蕾與情感。
招牌海鮮面
最早聽說的就是他家的海鮮面,也是非常出名了。店裡所有的產品都是直供的,每天上午都有從福建運來的新鮮海鮮。
原料非常豐富,大蝦、蛤蜊、海蠣、蝦米。
另外再加上五花肉點綴,大骨湯調味,讓濃白的湯汁顯得更加濃鬱。麵條也是特製的,不硬,爽滑,粗細適中。
先將原料在大火中爆炒,然後加入大骨湯,燒開。整鍋冒著熱氣。然後將特製麵條下進湯裡。蓋上鍋蓋燜,約一兩分鐘後,海鮮面就可以出鍋了。
一碗麵上來,滿眼望去都是海鮮,最吸引人的還是那隻鮮紅的大蝦。大隻的蝦不僅好剝,而且肉質細膩鮮甜,在海鮮面中保留了本來的味道。
還有那海蠣,都是店員們一顆一顆剝下來的。不少網友反饋說「是合肥一家吃的最清淡最新鮮的海鮮麵館了」。
生爆花蛤
近兩年,合肥街頭的花甲已經到了泛濫的程度。可是真正做的好吃的店,極少。
要麼是花甲不夠飽滿新鮮,要麼是處理的不乾淨總能吃到雜質,要麼是做的不好吃,全是豆瓣醬或辣醬的味道。
店裡有一塊區域專門放花甲和蟶子,流動的水不斷的衝洗,確保乾淨!從池子裡撿出差不多分量的花甲,然後進行一系列的爆炒......
圈兒不吹不黑的說,媽祖家的花甲非常飽滿,一盤吃完一顆雜質也沒有。還有!!!味道是真的好,沒有醬料過多的味道,卻有花甲的鮮甜。來自東南沿海的花甲就是不一樣,打敗菜市場!
爆炒蟶子
比起花甲,更愛蟶子。原因特簡單,因為蟶子大,肉多!
除了花甲,這裡的爆炒蟶子也是一絕。
滿滿一盤的蟶子肉,色澤誘人,每一個都是肉質飽滿,體型足夠大,我喜歡!吃之前,在碗裡的湯汁中滾一滾,更鮮美!
清炒大蝦
鮮紅的大蝦,擺的滿滿的一盤也是非常好看了。蝦是賣海鮮的店必備的一道菜了。
個頭很大,判斷蝦子是否新鮮除了肉質以為還可以觀察它們尾巴的形狀。
像這樣的是非常新鮮的。
剝蝦這種技術活當然要交給男生來做,切記,請帶上你的男友一起來!
啊,張嘴!剝的滿滿的一碗蝦肉在淋上老闆秘制的醬汁。一口一個非常過癮!
滷菜
誰說海鮮店只能賣海鮮,滷菜的品種也很多。
而且感覺這些是為合肥人量身定製的。
滷水豆腐,幾乎是每桌必點,是老闆極力推薦的一道菜品。
可以單獨,也可以和其它菜做一個拼盤。特製的豆腐要先炸後滷,在滷水裡不斷翻滾才能夠入味。
炸過的豆腐不易爛,吃在嘴裡外焦裡嫩,充分感受到老闆的用心。豆腐的口感很像我們常吃的千葉豆腐,淋上老闆的獨門醬料,豆腐的味道又豐富了。
第二款:滷豬耳朵,不用圈兒介紹。熱騰騰的豬耳朵軟爛入味。配上醬汁,難以形容。
豬耳朵是過年期間必備的菜品,老闆雖然來自福建,做出來的豬耳卻和家裡的味道一樣。
涼拌小菜
不用介紹,都是我們常吃的。和海鮮面是好的搭檔。來一個小菜合影~
媽祖海鮮面
【人均】25元
【電話】0551-65537566
【營業時間】中午11:00-14:00/晚上17:00-21:30
【地址】廬陽區宿州路與義倉巷交口巷內50米(三中)認準義倉巷往裡走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