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機油多久換一次,是身邊不少朋友和網友經常提到的一個問題。機油又名潤滑油,它的作用是降低發動機零件的磨損,延長使用壽命,因此機油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基本上,每一部車子的手冊中,都會告訴你,汽車機油多久換一次滑機油,標準大致是每5000公裡換一次。但不少人覺得這樣的頻率有點快。於是小編將就機油更換這個話題跟大家聊聊。
在回答汽車機油多久換一次這個問題之前,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汽車機油,汽車機油的作用是什麼。
機油又叫做潤滑油,如果發動機被比喻成汽車心臟的話,那機油就是汽車的血液,發動機內有許多相互摩擦運動的金屬表面,這些部件運動速度快、環境差,工作溫度可達400°C至600°C。在這樣惡劣的工況下面,潤滑油可降低發動機零件的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1、潤滑減磨:活塞和汽缸之間,主軸和軸瓦之間均存在著快速的相對滑動,要防止零件過快的磨損,則需要在兩個滑動表面間建立油膜。有足夠厚度的油膜將相對滑動的零件表面隔開,從而達到減少磨損的目的。
2、冷卻降溫:機油能夠將熱量帶回機油箱再散發至空氣中幫助水箱冷卻發動機。
3、清洗清潔:好的機油能夠將發動機零件上的碳化物、油泥、磨損金屬顆粒通循環帶回機油箱,通過潤滑油的流動,衝洗了零件工作面上產生的髒物。
4、密封防漏:機油可以在活塞環與活塞之間形成一個密封圈,減少氣體的洩漏和防止外界的汙染物進入。
5、防鏽防蝕:潤滑油能吸咐在零件表面防止水、空氣、酸性物質及有害氣體與零件的接觸。
6、減震緩衝:當發動機氣缸口壓力急劇上升,突然加劇活塞、活塞屑、連杆和曲軸軸承上的負荷很大,這個負荷經過軸承的傳遞潤滑,使承受的衝擊負荷起到緩衝的作用。
目前市場上的機油因其基礎油之不同可簡分為礦物油及合成油兩種(植物油因產量稀少故不計)。合成油中又分為:全和成及半合成。全合成機油是最高等級的。
二者最大差別在於:合成油使用的溫度更廣,使用期限更長,以及成本更高;同樣的油膜要求,合成油可用較低的黏度就可達成,而礦物油就需用相對於合成油較濃的黏度才可達到如此要求。在相同的工作環境裡,合成油因為使用期限比礦物油長很多,因此成本較高,但是比較換油次數之後,並不比礦物油高多少。
如果保養是更換的是自己購買的機油,那就要根據機油的不同種類來區分更換周期。之前的機油文章就寫過,機油分為礦物油、半合成油、全合成油三類,這三類機油的更換周期也各不相同。
一般來說,礦物油的更換周期是半年或5000公裡一換,半合成油是半年或者7500公裡一換,全合成油則是半年或者10000公裡一換。
新車買回來後前面都是在4S店裡進行保養的,保養用的機油也都是所謂的原廠機油。在這種情況下,只需要遵循著汽車保養手冊上面的指引的周期來更換機油就行了。
像日系車大多是5000公裡或者半年一換,歐美的車則大多數是7500公裡或者半年一換。不過,建議大家首次保養可以提前一些,因為發動機在首保之前,是處於首個磨合期,會有較多的機械碎屑會出現發動機內。早些做保養把它們「放」出來,對發動機絕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除了「耗損性駕駛」會影響機油更換周期外,惡劣的駕駛環境同樣也會。像在灰塵、砂石路段行駛,大量沙塵的湧入,會加劇機油濾的堵塞以及機油的雜質含量。在這種情況下,機油的有效期就很難保證在原基礎上,所以就需要提前更換。
又例如因為長途行駛導致的跨越氣候帶、或者在氣溫低於-20℃的地區行駛;氣候的急劇變化、過低的溫度都會引起機油的變質,從而大大縮短機油的「壽命」。像以上兩種情況,我們同樣建議把機油更換裡程縮短20-30%。
不過無論是保養手冊上的指引,還是自購機油本身的建議,都是指在「一般駕駛」情況下的更換周期。而「一般駕駛」指的是經常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很少停停走走。
而像在城市駕駛中,紅綠燈和堵車導致汽車長時間怠速或者走走停停,經常在低於8km的短距離內行駛,開車上班,但到單位車還沒熱。這些就屬於非一般的「耗損性駕駛」。這種「耗損性駕駛」會導致發動機內出現大量積碳,從而影響到發動機的壽命。
像這種「耗損性駕駛」,我們建議把機油更換裡程縮短20-30%。通過縮短更換裡程的動作,來清洗掉發動機內的積碳,保證發動機的正常運行。具體是縮短多少?舉例子:普通礦物沒提前到3500-4000公裡一換,
德系車一般都是7500-10000公裡換一次機油,而日系車都是5000公裡換機油。 這就是之前說過的,礦物油和合成機油之間的關係。日系車一般的車型(車價小於30萬的)原廠機油一般都是礦物油,換油周期不能太長時間,一般是5000多公裡就需要更換了,中高檔日系車(車價大於30萬的)一般會採用半合成機油,這樣換油周期可能會在7500-10000公裡左右。
車價15萬左右的德系車,原廠機油基本就都是半合成機油了,所以自然換油周期就會比同檔次的日系車要長2500公裡。而車價超過20萬的很多德系車原廠機油就是全合成的,換油周期理論可以突破10000公裡。
不同環境不同駕駛習慣和需求,甚至不同的機油品牌和種類都讓汽車機油多久換一次充滿很多的不確定性。在這裡教大家三個方法,讓你自己就可以準確判斷機油是否要更換。
通過機油尺中取出少量機油滴在機油試紙上,然後靜止放置一個晚上,等待上面的機油在試紙上完全擴散。如果擴散的機油油環、沉澱環、擴散環之間的邊緣越硬,則機油性能衰減就越厲害。
機油的性能都有「保質期」,在某一時期當你覺得動力「很肉」,加速反慢時,這就說明機油的「保質期」到了,要去更換機油了。
另外當你更換了機油後,感覺到有明顯的動力提升,那說明上次更換機油的裡程有點太長了。下次可以適當提前500公裡,這樣1-2次你就可以找到一個比較準確的更換機油的裡程。
根據發動機油的使用性能變化程度來定,叫做按質換油。雖然這種方法比較準確,但費用較高,也比較麻煩。
值得注意的是,更換機油的同時最好把機油濾也一併換掉。機油濾的作用是攔截下機油中的雜質,如果不及時更換,上面累積的雜質就會造成堵塞。輕則會造成機油壓力不足,機械部件潤滑不好,嚴重的還會造成發動機過度磨損。
雖然知道了汽車機油多久更換一次,但每次不還是需要定期去保養嗎?質保期就那麼長時間,等到脫保之後多少公裡換機油不還是由自己決定麼?
首先不建議剛買車就脫保,在質保期內,最好還是到4S店定期保養,最起碼有質保期,在每次保養之前可以試著根據以上兩種辦法對機油的使用情況做一個判斷,不是很嚴重,說明還能繼續跑,先心裡有個數。等到質保期過了,4S店也就不強制了,此時再根據自己的經驗選擇合適的公裡數進行保養。
保養的時候機油的選擇也很重要,一般4S店會有原廠機油(指汽車出廠時發動機內的機油),此種機油並不是最好的,僅僅是適用,因為廠家也要控制成本的。有的廠家還會推薦比原廠油等級更高的機油,高等級的機油肯定是對發動機有好處,但能不能延長保養周期呢?只能說理論上可以,實際情況還有待自己去驗證。
廠家的建議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依據,如果您要選擇更好的機油,也不要忘記參照原廠機油的型號,或者您就相信好的機油能夠延長保養周期,也最好養成定期檢查機油的習慣。
結語:其實關於汽車機油多久更換一次這個問題,一般情況下只要按照廠家建議或者保養手冊上來進行更換就可以了。不過車主們最好養成定期觀察汽車機油的習慣,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