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遊泳安全常識普及2020 春恬花花託育分享兒童遊泳注意事項
隨著天氣逐漸轉暖,三伏天的到來,各地區2020兒童遊泳安全常識普及開始推廣,遊泳本來是一個很健康的運動,但要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識,注意保護自身的安全健康,春恬花花國際託育園下面帶來兒童遊泳注意事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1 歲以內的寶寶,不推薦任何形式的遊泳課,這對他們沒有任何幫助。
成人要控制嬰兒在水中遊泳的時間和運動量,並不是寶寶遊得越早越好。畢竟嬰兒的活動量有限,遊得時間越長,或者在水中運動過多,會造成嬰兒一定程度的疲勞,嚴重的還會出現虛脫現象,一般嬰遊泳的時間控制在15-20分鐘比較合適。
遊泳的頻率大約每周1次即可。
常識一:寶寶遊泳應有家長或教練陪同
兒童遊泳興趣培養階段中的所有遊戲可以採用一對一的教學方式,在教練的陪伴下進行。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護和判斷風險的意識,在遇到緊急情況時不能及時做出正確的應急處理,容易發生危險,所以寶寶遊泳時應有家長或教練陪同,以確保安全。在對3歲兒童之前的幼兒進行教學時,教練員應該具備「三心」:擁有足夠的耐心、付出全部的愛心、時時主動的關心,相信在教練員「三心」的努力下,寶寶遊泳興趣的培養定會百分百的滿意。
常識二:了解寶寶的健康狀況
遊泳前,家長或教練要對寶寶的健康狀況進行了解,其中,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病、傳染病、癲癇、皮膚病、眼部疾病的寶寶不宜遊泳。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寶寶感冒、發燒及剛剛痊癒時不宜遊泳,遊泳過程中如有任何身體不適,應立即上岸休息。
常識三:選擇適宜的遊泳場所
遊泳時應考慮寶寶的身體狀況,疲倦、生病、飽食、空腹、劇烈運動後、大汗淋漓時、情緒不好時均不適宜開展遊泳活動;下水時切勿太餓、太飽。寶寶遊泳通常應在飯後1小時後下水,以避免造成腸胃不適,發生腹痛或嘔吐的情況。
常識四:選擇合適的遊泳裝備
兒童遊泳時,應選擇大小合體、顏色鮮豔、穿著舒服的遊泳裝備。身著安全、舒適、色彩亮麗的遊泳裝備,不僅能夠提高遊泳活動的品質,而且能夠幫助減少安全隱患。切忌不要選擇具有安全隱患的遊泳裝備,例如:選擇遊泳帽時,要避免選擇繩子固定在頸部的遊泳帽;女寶寶選擇穿背帶式的遊泳衣時,不宜選擇將繩帶系在頸部的背帶泳衣,避免繩帶纏繞頸部造成窒息。
常識五: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在下水遊泳前要做充分的熱身活動,使體溫升高,提高身體各器官機能(筋骨、神經系統、呼吸循環系統、心臟動力系統等),使身體處於最適合運動的狀態。下水前,寶寶應試試水溫,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遊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尤其是在大汗淋漓後,不宜馬上下水,應先用幹毛巾擦乾汗水,待毛孔收縮後再入水池中遊泳
常識七:合理安排時間和運動負荷
兒童的皮膚較薄,身體表面積與體積之比大於成人,相對散熱速度快,在水中活動的時間不宜過長,如出現寒顫、嘴唇青紫和雞皮疙瘩,應立即上岸。寶寶下水後待身體機能調動起來後,再將活動的強度逐漸增大,避免出現因強度突然增大而出現的抽筋或其他身體不適。
以上就是兒童遊泳安全常識普及2020,兒童更多知識請大家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