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高校醫院排名:成都華西第4,武漢同濟第7,浙大附一入圍!

2021-01-08 城市時代

關於各類醫院類的榜單,如今已是層出不窮,大家對於這些排名數據也是不足為奇。因為很多榜單,背後必然也有著或多或少的利益牽扯。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一座城市的整體發展,越來越離不開醫療資源的配置。人口、資金、教育等資源的流入,必然帶動了醫院的發展。總體來看,一座城市如果擁有強大的高校實力,必然也會擁有雄厚的醫療資源。

上周,2020年教育部臨床實踐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由教育部臨床實踐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會議提出,高校附屬醫院是為全國培養臨床醫生的搖籃,其教學質量直接影響未來醫生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的水平,所以高校附屬醫院的臨床教學非常關鍵。

廣東衛生廳權威學者也提出,各大高校的附屬醫院有教研的任務,也一直在接受最先進的技術和前沿的醫學概念。據悉,本次會議還公布了首屆高校附屬醫院臨床實踐教育質量的評價結果。

研究人員收集了教育教學領域的客觀數據,並邀請了百餘位專家參與了主觀評價,最終產生了教學排名前15位的附屬醫院,以及15所提名醫院。公開資料顯示,評價體系包含了客觀指標得分和主觀評價得分。其中,客觀數據的指標得分權重佔到了8成,所以榜單具有一定的合理權威性。

榜單顯示,15家高校醫院排名依次是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復旦大學中山醫院、中山大學第一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上海交大瑞金醫院、浙江大學附一院、北大三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西安交大一附院、復旦大學華山醫院以及華科大協和醫院。從醫院入圍情況來看,這15家醫院都是全國頂級水平的醫療機構。

具體高校附屬醫院的排名中,北京協和醫院穩居首位。此外,前三名都是來自於北京,體現了北京強大的醫療科研實力,協和醫學院和北京大學也是其醫院發展的源動力。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位居第4,從頂尖醫院以及醫學院高校的實力來看,成都還是領先於重慶。西部地區,除了成都的華西醫院入圍外,西安交大一附院也是強勢入圍。

中部地區共入圍了3家醫院,來自於武漢和長沙。其中武漢兩家醫院都附屬於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同濟第7位,協和第15位。特別指出的是,武漢也是除北京、上海以外,唯一一個躋身2家醫院的城市。

15家高校醫院的排名,北京入圍了4家,上海3家。最讓大家意外的是,江蘇作為經濟強省卻無一入圍。而另外三個傳統強省,廣東、山東和浙江都各自入圍1家醫院。浙大附一也強勢入圍了榜單前十名,山東齊魯醫院位居第12,中山大學附一院高居第6。那麼對於這一份15家高校附屬醫院的排名,你們怎麼看?

相關焦點

  • 中國西部十強醫院:華西醫院第1,西京醫院2,重慶入圍4家!
    成都、重慶、西安的實力,並不遜色於東部、中部地區的大中城市。我們認為,西部地區的醫療水平同樣有著自己的特色。復旦版本的百強醫院榜單中,西部地區有兩大醫院躋身了十強,成都華西醫院更是僅次於北京協和醫院。陝西西安的西京醫院,這次位居全國第8。而在幾年前的榜單中,西京醫院的排名還要更高。業內學者指出,華西醫院和西京醫院的綜合實力,甚至不輸北京、上海的頂級醫療機構。
  • 文科排名,上海高校表現不佳,復旦第4,上海交通第15,同濟41
    但是在文科排行榜上,上海的高校並沒有顯示出很強的實力來,與北京的高校相比差距還是十分明顯。 根據軟科中國大學排行榜,位列文科前三名的分別是北大,人大和北師大,被這三所北京高校包攬。
  • 中國百強醫院:湖南湘雅第13,山東齊魯第23,四川華西排第2!
    關於醫院的排名,老百姓都非常關注,而各大城市也非常在乎自己的醫療事業。有學者提出,醫院的發展需要高校資源的長期支持,所以不少中小城市也開始加大了醫院與高校之間的合作。醫院的發展需要經濟的支持,但又與經濟的發展不成正比。
  • 華東地區十強醫院:瑞金醫院第1,浙大一附院第4,齊魯醫院入圍!
    從排名來看,華東地區十強醫院全部入圍了全國30強,實力都非常頂尖。 但在這份華東十強醫院的榜單中,浙江無疑強於江蘇和山東。公開資料顯示,浙大一附院位居華東地區第4,浙大二附院位居第6。目前在華東地區,浙江頂尖的醫療資源僅次於上海。值得指出的是,浙大二附院的排位進步了3位,已經提升到了全國第16位。
  • 重慶十強醫院:西南醫院第1,三峽醫院第6,共5家入圍全國百強!
    今年前三季度,重慶的經濟總量已經超越了廣州,位居我國城市第3位。重慶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為3124萬人,規模非常龐大。 目前綜合來看,北京和上海的城市軟實力處於國內第一梯隊,而重慶與廣州、成都、武漢、南京等城市處於第二梯隊。那麼重慶的醫院發展又是一個什麼格局呢?
  • 重慶的醫療弱於成都?四川華西全國第2,重慶西南醫院躋身30強!
    成渝城市群的區位承東啟西、連接南北,而就目前的具體城市來看,依然只集中於重慶和成都兩大城市。如今,越來越多的城市榜單開始注重醫療實力的建設。業內人士提出,醫療實力的打造主要是與實力強勁的醫學院校緊密相關。我們也可以發現,各類排名頂尖的醫院,幾乎都是知名高校的附屬醫院。
  • 最新中國醫院排行榜發布,武漢五家醫院入圍百強
    最新中國醫院排行榜發布 武漢五家醫院入圍百強作為評估中國醫院學科建設水平的標杆之一,這已是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連續第11年發布。 武漢五家醫院進百強 在《2019年中國醫院排行榜》全國綜合醫院排名中,武漢共五家醫院入圍全國百強。
  • 2018年高校生源質量排行榜,浙大第10武大第16,中科大排名喜人
    一直以來我國的高校實力排行榜就飽受非議,由於選取指標的不同,各大排行榜得出的結論相差很大,讓廣大考生和考生家長無所適從。於是,有些人提出以高考錄取分數來對大學進行排名,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2018年我國高校生源質量排行榜,其中浙大第10武大16,中科大的排名相當喜人!
  • 北京十強醫院:天壇醫院第7,阜外醫院第9,都入圍了全國40強!
    而北京的醫療水平更勝一籌,百強醫院中共入圍了21家,而北京的十強醫院都入圍了全國40強。華北地區在此次在百強醫院中,共入圍了24家,全部位於北京和天津。其中北京21家,天津3家,而石家莊、太原等省會都沒有醫院入圍。此外,天津排名最高的是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但已經位居中國醫院50強以外。從醫療實力來看,天津甚至已經不如武漢、杭州、成都等省會城市。
  • 中國最新十強醫院:長沙湘雅第8,上海瑞金第9,山東齊魯出局!
    根據該榜單顯示,中國最新十強醫院排名依次是北京協和醫院、北大人民醫院、北大第一醫院、四川華西醫院、上海中山醫院、中山大學第一醫院、武漢同濟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上海交大瑞金醫院
  • 浙江大學第3,武漢大學第8,北師大第16,中國高校20強出爐!
    這份榜單的10強高校與其他榜單同樣是非常接近,前七名也是清華北大以及華東五校,武大和華科兩強也是強勢入圍。讓人意外的是北航排在了第10,在其他公開的排名中,北航的排名都在20名左右徘徊。
  • 武漢5家醫院入圍百強,2019全國醫院排行榜發布
    作為評估中國醫院學科建設水平的標杆之一,這已是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連續第十一年發布。  武漢5家醫院上榜  在《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全國綜合醫院排名中,武漢共有5家醫院入圍全國百強。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上榜前十,綜合排名分別位列第7名、第10名。
  • 華西和同濟醫科大學,這兩所高校的合併是錯誤的?
    北京大學選擇兼併北京醫科大學、復旦大學也「吞」下了上海醫科大學,浙大、中南、山大等都將本省最為優質的醫學資源收進囊中,就連以「小而精」著稱的中科大也並了安徽省立醫院。湖大和南大沒有選擇合併醫學高校,現在看來相當遺憾。這點學科評估就可以證明。
  • 中國10強醫院:廣東上榜1家,湖北1家,四川華西脫穎而出!
    今年一場突發起來的疫情,也讓大家對於醫院的發展更加關注。看到如此多的醫生集結武漢共同抗疫,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是大家能夠從新聞報導中知道都有哪些醫院,這也引發了關於我國醫院排名的大討論。根據含金量最高的復旦大學醫學管理機構公布的榜單,從醫療技術、學科實力的角度,給出了十強醫院排名。
  • 中國本科高校競爭力排名:北大第1、浙大第3、武大第7、吉大第9……
    日前,中國科教評價研究院、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金平果」評價網等多家機構聯合發布2020年度「中國本科院校競爭力總排行榜」。在該排名中,北京大學位居第1,清華大學排名第2,浙江大學排名第3,上海交通大學排名第4、復旦大學排名的5、南京大學排名第6、武漢大學排名第7、中山大學排名第8、吉林大學排名第9、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名第10。
  • 中國十強高校:復旦大學第3,浙江大學領先北大,武漢大學入圍!
    榜單研究人員指出,中國這幾十年來,經濟建設日新月異,高校建設效果顯著,中國內地各大頂尖高校的學術成果已經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這次QS亞洲高校十強中,中國就入圍了7所。其中,中國內地就佔到了5所。
  • 浙江十大醫院:台州1家,溫州2家,寧波二院排在第10!
    剛剛公布的復旦版本百強醫院中,浙江入圍了5家,分別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
  • 國內最好的醫科大學排名是怎麼樣的?
    北京協和醫學院、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為A,北大醫學部、同濟醫學院、湘雅醫學院、中山醫學院、華西醫學院為A-,中國醫科大學、海軍醫學院、空軍醫學院B+,武漢大學醫學部、南方醫科大學為B,從學科實力來看,清華大學醫學部、南京大學醫學部、陸軍軍醫大學的臨床學科實力有限,與傳統的醫科強校差距很大。最後我們看一下以上這些高校的附屬醫院的實力。
  • 百強醫院排行:北上廣佔一半,深圳寧波廈門掛零,強省會霸榜
    01近日,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發布《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北京協和、四川華西、上海瑞金、廣州中山一院、武漢同濟醫院、西安西京醫院等位居前十。不僅如此,深圳在百強醫院裡掛零,在三甲醫院規模上,深圳也處於墊底位置。北京擁有55家三甲醫院,廣州38家,連武漢、西安等都有27家,而深圳只有18家。
  • 上海十強醫院:華山醫院第3,上海六院第8,都入圍了全國50強!
    上個月,復旦醫療研究機構公布了最為權威的百強醫院榜單。其中,北京入圍了21家,上海入圍了18家,廣州入圍了9家。 而廣州坐穩我國醫療第三城的位置也是妥妥的,成都、武漢、重慶、天津、杭州等城市的整體醫療水平,明顯落後於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