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各類醫院類的榜單,如今已是層出不窮,大家對於這些排名數據也是不足為奇。因為很多榜單,背後必然也有著或多或少的利益牽扯。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一座城市的整體發展,越來越離不開醫療資源的配置。人口、資金、教育等資源的流入,必然帶動了醫院的發展。總體來看,一座城市如果擁有強大的高校實力,必然也會擁有雄厚的醫療資源。
上周,2020年教育部臨床實踐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由教育部臨床實踐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會議提出,高校附屬醫院是為全國培養臨床醫生的搖籃,其教學質量直接影響未來醫生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的水平,所以高校附屬醫院的臨床教學非常關鍵。
廣東衛生廳權威學者也提出,各大高校的附屬醫院有教研的任務,也一直在接受最先進的技術和前沿的醫學概念。據悉,本次會議還公布了首屆高校附屬醫院臨床實踐教育質量的評價結果。
研究人員收集了教育教學領域的客觀數據,並邀請了百餘位專家參與了主觀評價,最終產生了教學排名前15位的附屬醫院,以及15所提名醫院。公開資料顯示,評價體系包含了客觀指標得分和主觀評價得分。其中,客觀數據的指標得分權重佔到了8成,所以榜單具有一定的合理權威性。
榜單顯示,15家高校醫院排名依次是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復旦大學中山醫院、中山大學第一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上海交大瑞金醫院、浙江大學附一院、北大三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西安交大一附院、復旦大學華山醫院以及華科大協和醫院。從醫院入圍情況來看,這15家醫院都是全國頂級水平的醫療機構。
具體高校附屬醫院的排名中,北京協和醫院穩居首位。此外,前三名都是來自於北京,體現了北京強大的醫療科研實力,協和醫學院和北京大學也是其醫院發展的源動力。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位居第4,從頂尖醫院以及醫學院高校的實力來看,成都還是領先於重慶。西部地區,除了成都的華西醫院入圍外,西安交大一附院也是強勢入圍。
中部地區共入圍了3家醫院,來自於武漢和長沙。其中武漢兩家醫院都附屬於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同濟第7位,協和第15位。特別指出的是,武漢也是除北京、上海以外,唯一一個躋身2家醫院的城市。
15家高校醫院的排名,北京入圍了4家,上海3家。最讓大家意外的是,江蘇作為經濟強省卻無一入圍。而另外三個傳統強省,廣東、山東和浙江都各自入圍1家醫院。浙大附一也強勢入圍了榜單前十名,山東齊魯醫院位居第12,中山大學附一院高居第6。那麼對於這一份15家高校附屬醫院的排名,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