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下午,我市舉行「交通提質、暢通出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正在建設的智軌一期工程和即將實施的新華橋拆除重建工程最新進展情況。
今年我市榮獲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株洲從「都市公交」到「公交都市」,一路探索創新,株洲城市交通基本形成了「以常規公交為主體、慢行交通為補充、城際鐵路為延伸、智軌電車為特色」的綠色出行體系。其中,智軌項目的建設也是株洲「交通+產業」融合發展的一個創舉,充分利用株洲製造的軌道交通產品,在城區密度集中主幹道創新建設。
據株洲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徐業偉介紹,這種公共運輸模式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項目採取普通公交和智軌融合方案,將建成世界首創、全國領先的快速交通體系。項目在宜賓方案的基礎上,將普通公交融入智軌廊道,提高了廊道利用效率,減少普通公交與社會車輛的交織影響。二是項目採取獨立票制系統,在站臺設置票務區,實現車下售票和同站免費換乘,提升乘客換乘速度和車輛運行效率,鼓勵乘客換乘出行。三是項目採用車輛實時定位和信號優先,提高廊道車輛運行速度,保障公交優先,遠期可實現「5G+智能駕駛」等先進功能。
目前,智軌一期工程項目在緊鑼密鼓的進行施工,按照計劃,12月20日河西段將完成土建施工,並試運行;河東段春節前完成土建施工,並試運行。
新華橋拆除重建工程項目工期13個月,投資1.38億元
新華橋跨越京廣線、滬昆和長株潭城際鐵路3條鐵路,是株洲東西方向交通要道。經檢測新華橋屬於D類危橋,市政府決定對新華橋實施拆除重建,施工周期為13個月。新華橋全封閉時間為2020年12月16日0時至2022年1月15日。全封閉範圍:西起新華路與人民路交叉口,東至新華路與上月塘路交叉口,禁止所有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
據了解,新華橋拆除重建工程項目將拆除既有新華橋,新橋在北側拓寬了7. 7m,橋梁縱斷面相比現狀稍有抬高,橋梁按照八車道設計,其中東向西五車道、西向東三車道;橋梁兩端順接現狀的路基段。項目投資概算約1.38億元。
新聞連結
新華橋拆除重建、智軌建設、火車站改擴建……你最關心的項目情況都在這裡
問題一: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城市道路建設力度,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在這方面我市採取了哪些舉措?
市住建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左皓:
一是實現環線暢通。
二是改造城區小街小巷,打通城市「毛細血管」。
三是提速主城區骨幹路網貫通。著重拉通了一批骨幹路網,打通了一批盡端路、瓶頸路,部分重要骨幹路網全線貫通,使我市「一環十一射」對外集散系統更加完善,主要建成道路包括神農大道、勞動路、向陽北路、崑崙山路等。同時,完善了次幹道及支路系統,進一步分流交通壓力較大的城市幹路,主要完工項目包括,規劃150路、規劃151路、白石港路、升龍路、鐵西路、桂花路等。
四是保障道路交通設施及節點疏通。通過對交通擁堵較為嚴重的路段及節點實施拓寬提質改造、新增中央隔離欄設施、優化人行過街設施、交叉口精細化治理、交通痼疾微改造等,提質增效了一批道路交通設施及節點。重點完成了響石廣場節點改造工程;建成了廬山路、紅旗路等4處人流密集節點的人行天橋建設。
今年通過梳理市區內交通問題較突出,微動土木能進行改善的交通痼疾路段及交叉口,進行精細化治理和微改造,以改善道路微循環,來提高路網通行效率。主要實施包括茨菇塘路‐鑽石路、新塘路‐向陽路、濱江北路-神農大道、人民路-白石港路交叉口等21處,目前已經完成施工圖設計,準備啟動建設,預計年底全部完工。
五是確保進出城門戶打通。
問題二:
今年我市主要進行了哪些城市項目建設?近期在建的主要項目工程有哪些?具體完成時間又是什麼時候?
市城發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周富強:
今年主要在建的基礎設施項目有55個。
目前在建的有株洲火車站東廣場綜合交通樞紐一期工程,預計於2021年12月完成建設。項目建成將更好的服務火車站中心片區的市民出行與乘車服務,彌補西廣場交通功能不足的缺陷,對西廣場交通集散、商業服務能夠起到重要的功能補充作用。
片區內道路在建的有西站南路、響淺路、天池路二期、湘江東岸綜合整治二期等,這些項目的建設有利於形成片區交通骨架路網,促進道路沿線地塊的開發。
由於化債,在建設資金暫未明確的情況下,株洲城發集團通過申請專項債、央補資金等不同渠道籌措資金。在政府「151」模式下今年實現了響田大橋拓寬改造工程、鐵北一期新建工程等重點項目的開工建設任務。響田大橋改造項目預計2022年12月完工,鐵北一期預計於2023年12月完工。
問題三:
我市的智軌一期工程、新華橋拆除重建工程、火車站改造工程項目為什麼要集中在同一年施工?施工組織怎樣統籌?
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徐業偉:
三個項目建設集中在同一年施工是歷史的必然也實屬巧合。其中火車站改造工程項目為長株潭城際鐵路配套項目之一,是省政府「三幹兩軌」中長株潭城際鐵路「四改善兩提升」重要內容,項目已於2019年啟動建設,工期42個月。項目建成後,換乘不便等問題將迎刃而解,往全國各地會更加的方便快捷。
新華橋被評定為危橋,在這個時間節點拆除重建也是迫不得已,該項目工期為13個月。智軌項目體現了交通+產業融合發展,本來智軌計劃安排一次性建成,由於新華橋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所以才分成兩段進行建設,智軌一期工程建成後,新華橋才進入施工階段,新華路上的公交車進入廊道,騰出了車道給社會車輛,一方面將減少新華路的通行壓力,一方面將提升整個城區通行效率。
問題四:
新華橋拆除重建工程和智軌一期工程項目正全力推進,新華橋也即將全封閉,現在市內交通老百姓反映堵點較多(環線快速路、二橋、合泰涵洞、鐵東路、泰山路等),請問我市如何做好疏導保暢工作,有序解決擁堵問題?
市交警支隊黨委委員、副支隊長蔣學文:
根據市政府最新調整的交通組織方案,將實施以下交通組織措施:
1、實施公交優先,保障公交暢通。將建設路與市府路交叉口允許公交由北往東左轉;在早晚高峰期(7:00-9:00,16:30-19:30)將在市府路禁止社會車輛通行,允許公交通行。
2、組織單向交通,提升通行效率。鐵西路將實施由南往北單向通行;鐵西路與市府交叉口禁止左轉,禁止鐵西路由南往北直行。
3、取消路內停車位,減少交通幹擾。取消公園路、鑽石路、文化路、人民路(車站路口至新華西路)、鐵西路等道路路內停車泊位。
4、增設隔離設施,減少交通衝突。在合泰路及涵洞、公園路與麻園路交叉口設置中央隔離設施;在公園路跨鐵路橋增設人行隔離設施;取消建設南路江南商城處人行橫道線,並設置隔離設施。
5、增設提示標牌,加強交通引導。在中心廣場、長江廣場、紅旗廣場等主要交通分流點設置30餘塊交通分流提示標牌。
6、提供繞行線路,提前引導交通。通過媒體提供了6條繞行線路供交通參與者提前選擇線路通行。具體是:天元區-株洲大橋-建設南路-星通路-鐵西路-合泰涵洞-荷塘區;天元區-株洲大橋-建設中路-公園路-茨菇塘路-荷塘區;天元區-蘆淞大橋-紅港路-荷塘區;天元區-天元大橋-石宋西路-石宋路-荷塘區;天元區-石峰大橋-響田路-響石廣場-響田大橋-紅旗路-荷塘區;天元區-西環線-東環線-荷塘區。
7、改造交通堵點,提升通行能力。市政府將對以下堵點進行道路改造:封閉西環線馬王路口中央開口,實施右進右出交通;拉通鐵東路西輔道往主線橋的臨時通道;響石西路鐵路涵洞拓寬,銅霞路與響田路交叉口交通組織優化;優化茨菇塘路口轉彎半徑;合泰路(鐵東路至合泰涵洞)北側道路拓寬。
加強交通疏導:
一是制定了施工期間的交通組織和維護方案,實行定崗、定人、定責,明確工作職責和任務,全力保障交通暢通。
二是在現有警力基礎上,新增33個執勤點,增設崗亭8個,增加交通維護人員100人,以保障交通疏導和維護工作。
三是成立應急處突小分隊,對交通事故及突發事件及時進行處置。
加強交通誘導:
一是與媒體建立交通信息共享機制,及時發布交通信息。
二是運用交通誘導屏及時發布交通信息,提示駕駛員提前選擇道路繞行。
問題五:
新華橋已走過55個春秋,為什麼要對新華橋進行拆除重建?為什麼施工期間不在旁邊再建一座人行便橋,或半封閉施工,方便沿線百姓出行呢?
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徐業偉:
新華橋作為一座始建於1964年的市政橋梁,至今已使用50多年,歷史上的橋梁寬19米,橋梁全長110.4米,1995年在老橋兩側各拓寬5.75米。新華橋下既有京廣鐵路、滬昆鐵路7股道和長株城際鐵路2股道,同時也屬涉鐵橋梁。
老橋由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社會生產力和施工水平有限,當時設計標準和荷載等級取用偏低,橋梁所採用的建築材料耐久性已基本達到極限狀態,某些部位已處於破壞狀態,其中橋梁橫隔板大面積鬆動、混凝土脫落、梁體鋼筋裸露並鏽蝕嚴重、腹板混凝土崩塊開裂,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2019年7月株洲市市政工程維護處委託湖南鐵院土木工程檢測有限公司對既有新華橋進行承載力檢測,檢測結果為全橋技術狀況評定為D級,新華橋承載力不足。今年10月初,新華橋發現嚴重的病害,嚴重影響鐵路安全,行人、行車安全,市委、市政府和鐵路部門組織充分踏勘和討論,決定對新華橋進行拆除重建實施半封閉。
第二個問題是能否半封閉施工和建設人行便橋,新華橋在拆除老橋梁體時,橋下鐵路輸電系統萬伏高壓以及梁體拆除過程中因吊裝施工產生的巨大安全風險,直接威脅到京廣、滬昆鐵路大動脈運行安全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所以必須採取全封閉施工。
一是安全性。由於新華橋屬於涉鐵橋梁,如果在旁邊重新再建一座橋梁新橋或搭建一個行人便橋,存在同樣的安全隱患,萬伏高壓危險性極大。
二是審批通不過。鐵路部門為保證國家運輸大動脈的安全,對跨鐵橋梁均有著非常嚴格的審批要求,對於再建一座人行便橋鐵路部門審批通不過。
三是無必要性。再建一個人行便橋與新華橋所需的審批程序、時間基本一樣,時間等不起,所以無修建必要。
問題六:
新華橋上的老樟樹有幾十年的歷史了,廣大市民對這些老樟樹的安置和保護很關注。請問,計劃移栽多少棵?我們將採取什麼樣的方式進行移栽保護?
市城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偉:
根據工程的建設方案和新華橋拆建辦紀〔2020〕2號紀要精神,我局成立專業工作組負責該項工作的組織協調技術指導,已就新華橋頭老樟樹移栽保護制定詳細方案:項目建設單位辦理樹木移栽審批手續後,將由城管園林綠化部門組織對其中6棵樟樹進行移栽;對位於新華橋南側人行道上的2棵樟樹予以原地保護;移栽和保護工作的具體實施,將按屬地原則,分別由蘆淞區和荷塘區城管園林綠化中心負責;市城管園林綠化部門將進行全程跟蹤監督指導,確保老樟樹的移栽和後期養護責任落實,措施到位。
需移栽的6棵樟樹,區城管園林綠化中心預計將在最近一周時間內,嚴格按照大樹移栽技術規範,修剪後移栽至指定地點:位於蘆淞區的3棵樟樹將移栽至天池湖公園,位於荷塘區的3棵樟樹將移栽至明照湖公園。移栽後,區城管園林綠化中心將明確專人負責,確保專業管理、落實專項資金,對老樟樹進行重點養護管理。
對於原地保護的2棵樟樹,區城管園林綠化中心將根據項目施工需要,進行適度修剪,並採取開挖樹池增加回填土、追加肥料等措施,確保樟樹保持良好生長。
同時,城管園林綠化部門還將對這8棵老樟樹實施掛牌保護,讓老樟樹成為「株洲記憶」的一道獨特風景。
問題七:
百姓出行乘坐公交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新華橋全封閉施工後,我們的公交如何優化線路,如何為沿線百姓提供更為便捷的出行服務呢?具體的線路安排是怎樣的呢?
市公交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柏堅:
新華橋重建工程受影響的公交線路:由於新華橋的重建,東西交通節點截斷,故原先過新華橋的T2、T40、T68、T48、T19、T36、T16、T33、D162等9條線路受影響需改道行駛:同時,由於交通組織方案中鐵西路雙向通行變單向通行,使原來經鐵西路往返的3條線路需調整上下行走向:T42、T22、D156,由此受新華橋重建工程影響的線路為12條。
啟動拆除重建工程後公交舉措:
1、調整十二條公交線:為保障市民的出行,公交秉承著「保營運、保安全、保暢通」的原則,對受影響的線路進行調整,根據最新的交通組織方案:「將建設路與市府路交叉路口允許公交由北往東左轉在早晚高峰期禁止社會車輛通行,允許公交通行」的大原則下,經多方研討後確定:以上12條受影響的線路除D162路改道蘆淞大橋-紅港路-雲龍大道至方特;T48路改道茨菇塘路往返外;其餘10條線路調整經市府路-合泰涵洞-鐵東路運行,銜接原線路河東路段走向。
2、新增一條免費擺渡公交線:考慮到新華橋的重建施工對火車站、人民路、鐵西路、601沿線居民的出行影響,特新增1條由火車站、人民路、新華西路經市府路、合泰涵洞到轉新華西路的免費公交擺渡線,運營時間:5:30-21:30,盡最大全力讓沿線市民的出行影響降至最低。
3、做好宣傳公示工作:為確保市民的最大程度的知曉,第一時間在省市各大媒體公示宣傳,同時,為保障出行的市民候車不迷路,及時安排廣告公司加班加點製作新的公交站亭站牌,並將線路改道信息複印在各個站點進行公示。
同時,為確保新華橋重建的過程中,公交車暢通出行,我們將安排管理人員輪流上路疏導交通,指導市民乘車;還將廣泛收集民意,及時掌握一線的情況,對於公交線路進行更科學的調整和優化,最大限度保障沿線居民的出行,為市民出行保暢通、為株洲交通暢行貢獻力量。
友情提醒:施工期間,東西向通行交通不便,敬請大家提前規劃好路線,儘量不開私家車、選乘公共運輸工具出行。
問題八:
智軌作為株洲的一張亮麗名片,大家都非常關心。那麼,我市智軌一期工程建成後,將如何提升百姓出行的幸福感?
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徐業偉:
1、通行效率高。智軌行車線路採用「路中式」,站臺採用路口錯位側式,充分利用既有人行橫道,平均站間距約700米,最大程度提高廊道通行效率;採用國內首創的智軌和公交融合運營模式,乘客可通過刷碼、刷卡或現金購買等多種支付方式購票,提前進入站臺,乘客實現智軌和公交在廊道內免費零換乘,最大限度的減少市民的換乘距離,也能減少乘客綜合出行成本。
2、舒適安全性好。智軌站臺採用安全門,實現人車分離,確保候車乘客的安全,同時進入廊道內的智軌車輛、公交車輛都採用新型、標準化的新能源車輛,確保乘客乘坐舒適;智軌具有專用廊道,廊道路面改造採用專用軟性瀝青,運行安全平穩;智軌廊道站臺造型美觀、設施先進,站臺便民設施齊備,乘客可通過位於站臺外側的智能電子站牌,選擇乘坐的車次,預估到站時間,合理規劃出行。
3、速度快、容量大。智軌電車共有三節車廂,空間大,可容納300人;智軌電車設計最快時速可達到70公裡/小時,廊道只允許智軌和公交運行,禁止社會車輛通行,運行速度將大大提升;在調度管理等控制系統融合上,將綜合利用路網信號協同、廊道信號優先、車路協同等先進技術,將現有公交系統與智軌系統進行融合設計,實現實時定位和信號優先,提高廊道車輛運行速度,保障公交優先,遠期可實現「5G+智能駕駛」等先進功能。
株洲智軌項目共規劃三期工程,一期工程建成後,將按計劃建設二期、三期工程。株洲智軌最後形成的格局是「一橫兩縱一環」型,目前正在建設的是東西幹線,也就是從河東到河西。二期將開展南北幹線的建設,也就是建設路從清水塘地區到蘆淞區政府這條線的建設,同時並延伸一期至株洲西高鐵站和430廠。
今後株洲還會建一條從河西到城際大豐站的智軌線路,構建河西智軌環線。可以說,整個城市出行量比較大的幹線,都已經納入了建設規劃。待一期建成之後,會根據輕重緩急來逐步推進建設,滿足廣大市民的出行需求。
來源:新株洲綜合整理 | 記者:劉婷
編輯:龍豔軍 | 審核:尹正豔
關注「新株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