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本科學校的研究生有沒有必要去讀,非全日制的研究生有沒有必要去讀,可能是今年考研學生問的最多的問題。從今年開始,以後考研難度會更大,985/211高校的招生人數有限,其中大部分名額都給推免生。那麼想要去讀研勢必很多人就要去雙非普通高校,那麼這個研究生到底該不該讀呢?
考研學校水平高於本科學校
無論你是第一志願報考,還是因為調劑的原因。只要研究生的學校比一志願學校要好,我覺得就有去讀研究生的價值。任何高中生都想考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但是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每年就招那些人,最後大部分還都是上的普通高校,連985/211都算不上。同樣考研也一樣,名校的名額就那麼多,想要讀研,想要提升自己的第一學歷,那麼只要研究生學校相比本科學校來說要好。就有去讀研究生的價值,至少他能夠給你提供本科學校可能提供不了的資源。
另外我個人覺得,也並不是人人都適合讀名校研究生。考上名校研究生可能容易,但是想要從名校畢業,現在也不是原來那麼容易。如果你的水平達不到名校的科研水平,達不到學校要求畢業的條件。退而求次去相對差一點的學校來說,未嘗不更好。有多少人讀研是為了科研?為了對知識不限的渴望?很多人讀研都是為了拿到拿到研究生學歷,為了工作。
分專業學科來看待問題
讀研其實與本科教育還是有點不同的,如果真的想學到東西,想搞科研,還是需要跟著比較牛的老師,牛的團隊才可以。難道南京工業大學的化學專業就比中國人民大學的化學專業差嗎?難道江蘇大學的機械專業就比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差嗎?如果你是讀的工科專業,那麼選擇的普通本科學校的這個學科實力很強,完全可以去讀。理工科更看重學校的學科實力,相對於人文社科類可能更看重於學校的名聲。
理工科類的畢業生以後是要考技能吃飯的,學校可能給你帶來一時的光環,但是能不能過得更好,是要憑真才實學的。理工科不同於文科,文科畢業可能更看中於學校的名聲。如果你真的以為一張名校研究生的學歷就可以保證以後你工作順利,那可能就錯了。現在名校畢業生畢業找不到合適工作的多的狠,社會缺的不是本科生,也不是研究生,而是缺的有能力的人。
分就業區位對待學校的選擇
例如你學的是師範類專業,你想考學科教育的研究生,以後想在本省發展。但是你所在的省份只有一所師範生大學,而且還不是211高校。那麼你可以報考本省那所最好的師範類學校,雖然它不是211,只是普通一本學校,那麼畢業的時候,在本省的認可度也絕對不輸於985或者211學校裡面的學科教育專業。因為這所高校的校友資源,高校的認可度完全可以為你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
985/211學校的名頭重要嗎?至少在當下來看是很重要。但是能夠考上固然很好,但是如果你的能力達不到,又想要讀研究生,那麼普通本科學校也是可以滿足的。馬雲是首富,我也想是首富,可是我沒有他那樣的頭腦,我達不到他的水平,那我只能過自己平凡的日子。同樣雙非本科的研究生也一樣,不要問別人到底值不值,有沒有價值,作為一個成年的大學生,自己心裡要有一桿秤。你要自己衡量他值不值,能不能滿足你以後的發展,如果能夠滿足你以後的發展那麼就值,如果滿足不了你以後的發展就不值。
如果連讀研都要問別人值不值,自己都分不清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那麼我覺得最好還是別讀名校的研究生,可能到時候很難畢業,至於為什麼,因為你讀研很迷茫,沒有任何價值的讀研,連獨立的思考都不會。缺乏思考的人,缺乏對人生規劃的人,即使送你名校研究生學歷,又能夠在社會上站穩嗎?
以上就是我的見解,歡迎大家評論交流。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每天都會分享自己的見解。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的,可以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