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醫大一附院第25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視頻)

2020-12-24 安徽網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月27日上午,安醫大一附院第25位新冠肺炎患者許女士出院。

「住院的這段時間,非常感謝安醫大一附院醫護人員對我的治療和照顧。他們想盡辦法給予我們最好的治療讓我們早一點出院,很多醫護人員比我的子女還小,每天忙前忙後的,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許女士哽咽地說,「我自己免疫力不是很好,剛住院的時候說不害怕是假的,我不但擔心自己的病情,我還擔心我的孩子,丈夫還有家裡的老人,醫護人員每天都過來開導我、安慰我,在得知我的家人過了隔離期安全後,我的心情也放鬆了很多,我告訴自己要堅強,早一點出院和他們團聚。」

安醫大一附院隔離病房護士長施豔群向出院患者表示祝賀,並叮囑患者出院後仍需居家隔離14天,要注意休息,加強營養,繼續保持好心態,如有不適及時來醫院就診。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這位患者符合解除隔離及出院標準,予以出院並做好密切隨訪。

楊曉娟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葉曉

相關焦點

  • 安醫大一附院又有2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央廣網合肥2月14日消息(記者王利 通訊員董雪夢)2月14日上午,安醫大一附院2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目前已有7位患者出院。2位患者在醫護人員的陪同下走出病房,離開前連聲向醫護人員道謝,並為其他病友加油打氣,祝福他們早日康復。
  • 安醫大一附院首批新冠肺炎5人同時出院
    央廣網合肥2月11日消息(記者王利 通訊員董雪夢)2月11日下午,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首批5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出院,也是安徽省同時出院人數最多的一次。5位患者在醫生的再三叮囑中走出病房,鞠躬向醫護人員表示感謝,離開前他們也不忘為還在治療的其他病友加油打氣,祝福他們早日康復。
  • 安醫大一附院整建制接管武漢一重症病區:首批7名患者出院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 月26 日,武漢街頭的最高氣溫達到了14℃,讓連日來被暴風雪、陰雨侵襲的城市有了一絲暖意。當天,位於漢口火車站不遠處的武漢協和腫瘤中心Z11重症病區內,首批7名患者治癒出院。這是2 月15 日安醫大一附院整建制接管該病區以來,137名醫護人員打下的首場戰「疫」勝利。7名治癒患者與醫療團隊合影。
  • 安醫大一附院第100例公民捐獻肝臟移植病人康復出院
    央廣網合肥11月17日消息(記者王利 通訊員黃帆 江默)11月17日,安醫大一附院第100例公民捐獻器官肝臟移植病人胡女士康復出院。早前,胡女士因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來到安醫大一附院器官移植中心及肝膽胰外科二病區治療並進行急診肝移植手術,手術後16天康復出院。
  • 安醫大附屬巢湖醫院第二例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2月14日上午9點,安醫大附屬巢湖醫院收治的第二例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滕女士,64歲,巢湖市蘇灣鎮人,居住在巢湖市城市之光小區,1月20日從武漢旅遊回到巢湖,於1月25日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咳嗽、發熱等症狀。
  • 【你好,2021】戰「疫」歸來的安醫大一附院
    從廣西的布兵小學到深圳的黃貝嶺城中村,從青海的阿什努鄉到北京的寸草春暉養老院,從杭州的留下街道到上海自貿區……那些我們一直牽掛、惦念的人,他們的這一年過得怎麼樣,有什麼新願望、新期待?中國之聲大型記錄報導《你好,2021》,2021年1月2日推出第二篇:《戰「疫」歸來的安醫大一附院》。
  • 鄭大一附院最後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
    大河網訊 3月7日上午11點,鄭大一附院最後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至此,鄭大一附院在院確診患者實現「清零」。出院患者出院的患者56歲,來自信陽,2月29日由信陽市固始縣人民醫院轉入鄭大一附院隔離病房。患者長期在武漢工作,於1月23日返回信陽,1月25日出現發熱,2月4日在固始縣人民醫院確診為新冠肺炎。目前,經鄭大一附院醫護人員救治,患者連續三次咽拭子核酸檢測均呈陰性,複查肝功較前改善、炎症指標恢復正常,符合出院標準。
  • 交大一附院第二例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
    2月13日下午,西安交大一附院第二例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患者王女士1月23日在武漢旅遊時出現了發熱症狀,隨即回到西安並來我院就診。從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我們高度懷疑她患上了新冠肺炎,立刻進行留觀,並給予兩次核酸檢測,均呈陽性,確診為新冠肺炎。」
  • 「我們出院了,大家要相信醫生」
    安醫大一附院已有7位患者出院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2月14日上午,安醫大一附院有2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目前已有7位患者出院。2位患者在醫護人員的陪同下走出病房,離開前連聲向醫護人員道謝,並為其他病友加油打氣,祝福他們早日康復。「不知道他們的樣子,是個遺憾,但是戴著口罩的他們是最美的。」吳先生說,「最大的願望是希望病例能少一點,不管是合肥、武漢還是全國,在病房裡病友們也在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為一線醫護人員加油。」提到照顧自己的醫護人員,吳先生滿是感激。
  • 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清零」的背後
    逆行戰士們的身影活躍在武漢金銀潭醫院、武漢協和東西湖醫院等新冠肺炎危重患者集中的地區。醫療隊員們在汗水浸泡、防護缺氧等艱苦環境下高強度工作。在他們的努力下,一批批患者陸續康復出院。 疫情在前,村醫向前。
  • 安醫大一附院暫停預約掛號服務 以接待危急重患者為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月30日,記者從安醫大一附院了解到,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該院自2020年1月30日暫停預約掛號服務,全部實行現場掛號。各專科原則上只安排1~2名專家出診,以接待危急重患者為主。暫停簡易門診、普通門診,開診時間待定。自2020年1月31日起,該院長江路門診暫時停診,開診時間另行通知。
  • 二胎媽媽懷孕"兇險性前置胎盤" 安醫大一附院成功施救
    3月21日,二胎媽媽麗麗(化名)在安醫大一附院重症產科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順利產下一名4斤3兩重的女寶寶,並成功保留子宮,目前母女二人已痊癒出院。  3月21日,麗麗在安醫大一附院進行了剖宮產手術。醫生一打開腹腔,暴露在切口下方的子宮壁布滿了粗細不等的怒張血管,完全失去了正常的形態。子宮即將自發破裂,血液似乎就要噴湧而出,這是典型的胎盤植入特徵。按照正常的流程,應該是切開子宮肌層,破膜,娩出胎兒,可是胎盤已經穿透整個子宮前壁。
  • 安醫大四附院新院區已具備開診條件 26日正式開診
    安醫大四附院呼吸內科護士長修楊說,該科室還建有慢病管理中心,「可以為慢病患者提供醫療服務。」 據介紹,安醫大四附院新院區開設有普外科、骨科、呼吸內科、婦科、產科、兒科等30餘個臨床科室。擁有檢驗科、臨床病理中心、超聲診斷科、內鏡診療中心、藥劑科、放射科等15個醫技科室。目前,一期開放1000張床位。
  • 鄭大一附院又有5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
    大河網訊 2月25日上午,鄭大一附院隔離病房再傳喜訊,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又有5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達到了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解除隔離治療的標準順利出院,其中包括一名94歲的重型患者。自此,該院已累計治癒出院新冠肺炎確診患者21例。
  • 躺著進來走著出去 安醫大四附院中醫療法治好患者老腰突
    近日,安醫大四附院南區中醫外科就來了一位患者,他是被四個人成年人用擔架抬上來的。腰突患者不遠千裡趕來求醫患者張杰(化名)來自福建,今年54歲,飽受腰椎間盤突出折磨多年。最近一次犯病最為嚴重,半個月前腿痛的症狀已經出現,隱隱約約還能忍,到後來連站起來都困難,止痛藥對他根本沒有效果。當地醫院一番檢查下來,腰椎間盤突出非常嚴重。
  • 安徽首家自助健康碼智能閘機布局安醫大一附院 六大功能實現患者...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央廣網合肥12月29日消息(記者王利?通訊員葉良平?趙爽)日前,前往安醫大一附院就診的市民會發現,一批新裝備「上崗」了:刷一下身份證或手機,即可自助通過閘機,無需像以前一樣排隊掃碼、向工作人員出示健康碼、測量體溫……據了解,這是安徽省大型三甲醫院首次使用自助健康碼智能閘機這一先進系統。安徽首批十多臺智能閘機設備,布局於安醫大一附院績溪路門診部,用於疫情防控工作。
  • 鄭大一附院5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同時出院
    映象網快訊(記者 阮海峰 文/圖 通訊員 曹詠 符臻臻 李予中)2月25日上午,鄭大一附院隔離病房再傳喜訊,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5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均達到了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解除隔離治療的標準,順利出院,其中包括一名94歲的重型患者。副院長苟建軍攜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一起迎接他們康復出院。
  • 半年減重80斤 安醫大一附院幫小夥從胖子逆襲成型男
    安醫大一附院減重中心舉行義診助「胖友」重拾健康當天,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績溪路門診廣場上舉辦義診活動,現場減重中心專家與肥胖人群開展一對一交流,為他們提供科學的減重降糖指導。據悉,目前全球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超重或肥胖。在中國,肥胖呈爆炸式增長,約有43.6%的中國人超重或肥胖。最新的國際醫學雜誌《柳葉刀》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肥胖人群達到九千萬,已居世界首位,與此同時與肥胖相關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風、高尿酸血症等疾病的患病率也增長迅速,世界衛生組織已將肥胖定義為一種疾病。
  • 安醫大一附院成功為4名患者實施骨折內固定手術
    代權英向記者揮手   5月28日,安醫大一附院為4名患者實施了骨折內固定手術.早上8點15分,在地震中左尺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代權英被第一個推進手術室,她在進手術前堅強的坐起來讓記者為其拍照記錄下這一刻。
  • 安醫大一附院開展安徽省首例TaTME手術 讓直腸癌患者告別「糞袋」
    對於直腸癌患者來說,最痛苦的莫過於手術無法保住肛門,只能從肚子上開個造口,長期與糞袋生活在一起,嚴重影響生活質量。6月27日,安醫大一附院胃腸外科(腔鏡)病區手術團隊在科主任李永翔教授的帶領下,成功為一名47歲男性直腸癌患者開展了我省首例腹腔鏡下經肛全直腸繫膜切除術(TaTME),填補了我省在此項技術上的空白,標誌著我省在胃腸外科腔鏡手術及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治療領域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對於直腸癌患者來說,意味著從此可以告別糞袋,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