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網-新快報 2018-04-26
■預防控制中心醫護人員為兒童接種疫苗。新華社發
雙休日,家長也可以帶寶寶打疫苗
預防接種是控制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兒童的「健康保護傘」。4月25日是第32個「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今年也是國家實施免疫規劃政策40周年。40年的兒童免疫普及,使廣東減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質炎、破傷風等疾病發病共1150多萬人,減少死亡20多萬人……
預防接種工作是公認的最成功、最具成本效益的衛生幹預措施之一。近年來,廣州市的免疫規劃工作快速發展,廣州市已要求3A以上種門診每周必須開診三天以上,城區接種門診周末至少開診半天。未來將會通過手機客戶端實現疫苗的接種提醒、接種預約、電子籤名、智能化留觀等。
■新快報記者高鏞舒 黎秋玲 通訊員梁寧穗衛計宣
便利
未來可通過手機預約接種
翻開《廣東省兒童預防接種證》小綠本,光是頭一年的一類苗就有14劑次,如果算上13價肺炎疫苗、流感、水痘等二類苗,就更多了。對於父母是雙職工的家庭來說,請假帶寶寶去打疫苗是件「頭疼」的事。
現在家長不必「頭疼」了,為儘量保證每個兒童都能及時接種疫苗,目前,廣州已完成252家門診的星級評審,星級匾牌在預防接種門診門口有掛牌,3A以上的預防接種門診必須達到每周開診三天;城區的預防接種門診要求其中有半天是在公休日。
廣州還將逐步實現數位化預防接種門診全覆蓋。據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張周斌透露,廣州市正在積極結合「網際網路+」,開發手機APP,推進預防接種門診的信息化建設。未來將會通過手機客戶端,實現疫苗的接種提醒、接種預約、電子籤名、智能化留觀等等。
「未來知情同意書可能會推行電子籤名,家長直接在手機上搞定,還有打針後智能化留觀,寶寶有什麼異常反應在手機端就可以上報,減少家長在為寶寶接種疫苗上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張周斌說。
效果
接種疫苗廣東麻疹發病率減少99%
廣東省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開展預防接種工作,1978年開始實施計劃免疫、普及兒童免疫,至2018年,廣東省實施免疫規劃政策整整40年。記者從廣東省疾控中心了解到,廣東省自1955年後無天花病例;連續24年保持無脊髓灰質炎狀態;連續15年無白喉病例報告;2012年實現了消除新生兒破傷風的目標;5歲以下兒童B肝表面抗原攜帶率,從1992年的16.72%,下降至2013年0.97%;全省麻疹疫情大幅下降,流腦、乙腦等發病率穩步下降。
40年的普及兒童免疫,使廣東減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質炎、破傷風等疾病發病共1150多萬人,減少死亡20多萬人。
廣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何劍峰以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症」)為例分析稱,上世紀60年代初期,廣東省每年約報告500-5000例脊髓灰質炎病例,實施計劃免疫後,發病率逐年下降,自1994年至今未發現本土病例。
另一個突出的例子是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極強的傳染力,可通過空氣傳播,嬰幼兒感染麻疹後的併發症是引起嬰兒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實施麻疹免疫規劃前,廣東省的麻疹發病率非常高,1951-1966年間,廣東省麻疹發病呈自然流行狀態,年平均麻疹發病率為639/10萬;1959年、1963年和1965年的三次麻疹大流行甚至導致發病人數多達50萬-60萬人。自1965年開始使用疫苗以來,麻疹流行強度大為減弱。2008-2017年,廣東省麻疹發病率波動在0.27-16.1/10萬,與實施麻疹疫苗接種前比較,報告發病率均減少了99%以上。
安全
預防接種是安全的,異常反應概率低
時至今日,大多市民都認同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的最好方法,但仍有部分市民會擔心疫苗接種的安全問題。
廣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何劍峰介紹,疫苗在獲得註冊前都需經過嚴格Ⅰ、Ⅱ、Ⅲ臨床試驗,疫苗出廠上市使用前也都要實施嚴格的批籤發制度。此外,在疫苗接種前、接種中、接種後所有環節都有完整的、科學的、規範的要求,以確保預防接種的安全性。「可以說,疫苗接種是安全的,家長沒有必要太過擔憂。」何劍峰說。
「廣州加強了疫苗冷鏈監測,目前在廣州11個區,已全部建成了覆蓋所有預防接種單位的疫苗冷鏈監測網絡系統,疫苗管理機構可實時查看轄區內冷鏈設備的溫度,並進行多級預警。」張周斌介紹。
何劍峰表示,預防接種在保護絕大多數人群健康的同時,確實有極個別人承擔了發生異常反應的風險。但接種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的風險是遠遠小於不開展預防接種而造成的傳染病傳播的風險。何劍峰叮囑市民切勿因噎廢食,預防接種是孩子的權利,及時為兒童預防接種是父母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為確保受種者的合法權益,廣東省2018年2月出臺了《廣東省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保險實施方案》,自2018年7月1日起實施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商業保險機制,建立政府、社會、企業、家庭責任風險共擔的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保險機制。目前,相關工作正有序實施中。
建議
五聯疫苗「缺貨」狀態持續三種替代方案供家長選擇
去年底開始,五聯疫苗就缺貨了。記者從廣州疾控中心了解到,五聯苗近期還無法恢復供應,廠家正在積極配合國家相關部門做出積極的努力,儘快恢復,但目前無法確定時間。
其實,五聯疫苗有多個替代的方案可用。
「五聯疫苗」含有百日咳、白喉、破傷風、脊髓灰質炎和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疾控中心專家設計三種替代的接種方案:
1.接種免費的一類苗脊髓灰質炎疫苗和百白破疫苗,以及自費的二類苗Hib疫苗;
2.接種免費的一類苗脊髓灰質炎疫苗和自費的二類苗百白破/Hib疫苗(四聯苗);
3.接種免費的一類苗百白破疫苗和免費的一類苗脊髓灰質炎疫苗,以及自費的二類苗流腦AC-hib疫苗(三聯苗)。
上述三種方案安全性和效果均與「五聯苗」相似,這三種方案的對比如下:第1種方案完全是單苗,接種次數較多;第2、第3種方案含有聯合疫苗,可減少接種次數,更方便;第3種方案還可讓寶寶於二月齡即可接種流腦疫苗,更早得到保護。家長只需要選擇其中一種方案即可。
答疑
非穗戶籍兒童
也可免費接種一類疫苗
孩子不是廣州戶口,打疫苗要收費嗎?
國家免疫規劃對於每個孩子都是公平的。在廣州的外地戶籍兒童可以和本地兒童一樣,在居住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者鄉鎮衛生院接種門診免費接種第一類疫苗。具體可以撥打廣州12320衛生熱線諮詢或者在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站查詢。
哪些二類苗應該優先打?
如果經濟允許,可以結合自身情況以及醫生的建議選擇接種。比如說嬰幼兒非常容易感染的手足口病,可以考慮接種手足口病疫苗;學生由於高度聚集而容易得流感還有水痘,可以考慮接種流感疫苗以及水痘疫苗;如果希望能夠儘早預防流腦的話,也可以考慮接種流腦A+C結合疫苗或者流腦A+C+Hib三聯疫苗。
推遲接種會有什麼後果呢?
推遲接種本身不會降低人體對疫苗的應答效果,不會影響抗體產生。但推遲期間人體可能沒有足夠的免疫力,會增加患病的風險。因此,預防接種應儘量按預約日期進行。遇到特殊情況可以推遲進行補種,但不能提前(提前會影響接種效果)。推遲接種的期限沒有特別限制,但對於一些疫苗而言,超過了規定的接種年齡,是不能夠補種的。
編輯:木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