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兒童積食不可怕,教你幾招就搞定!(內附小兒推拿手法)

2021-02-22 天使在線幸福家庭

天使在線真正適合孩子發展的人本教育平臺

充分遵循孩子成長規律,提供真正適合孩子的養育&教育乾貨,我們有一個夢想:讓每個孩子真正成為TA自己!

來源:國醫薈萃館

天使導讀

剛過去的春節,寶寶跟大人一樣敞開肚皮大飽口福,平時看不見的糖果、零食、飲料、糕點、糖餅堆滿桌,眼睛發光的孩子想必沒少吃... ...

不用說,寶寶的飲食規律多少也被打破。節後是寶寶腸胃出現問題的高峰期,積食、脾胃不和找上門!這些矛盾、這些隱患,我們應該如何化解呢?

積食一般指小兒乳食過量,損傷脾胃後,出現腹部脹滿、大便不調等現象,事實上中醫自古對小兒積食非常重視,早在明朝的《幼科折衷》裡就寫到:若夫小兒乳哺未息,胃氣未全,父母不能調攝。遂令恣食肥甘生冷,積滯膠固,以致身熱體瘦,面色萎黃,或肚大青筋,蟲痛瀉痢,而諸疳之症作矣。

什麼意思呢?

小兒的脾胃發育尚未健全,不知飽餓,如果父母餵養不當,損傷脾胃後,肥甘生冷長期積聚在體內,慢慢小兒出現身熱消瘦,面色萎黃,或腹部脹滿,肚大青筋,腹痛腹瀉等現代醫學的小兒營養不良症狀。

積食會引起孩子發燒、咳嗽、肺炎、便秘、腹瀉、蕁麻疹,而且孩子脾胃越來越虛弱,面黃肌瘦,愛生病,反反覆覆而這一切的一切,起初可能就只是孩子多吃了一口紅燒肉

引起積食的原因,可有好幾種呢!

➤ 孩子食物過多過雜,油膩難消化的東西吃太多

➤ 生病時或病剛好的時候大補

➤ 不恰當的餵養方式,比如追著跑著餵飯

➤ 水果、冷飲吃太多,消耗了大量的陽氣

吃得多和吃得油膩很好理解,因為不好消化嘛。生病不能大補,是因為生病時脾胃功能相對也會變弱,這時給孩子大補是加重脾胃的負擔,到時病好了,積食又出來了。多數水果都偏寒涼,吃多了就會消耗孩子的陽氣容易脾虛,脾虛了要積食那就太容易了。

另外,孩子天生脾常不足,脾胃的工作能力本來就不如大人。如果每天都多吃半碗飯,多吃一個雞蛋兩個水果,想不積食都難。

長期積食會造成脾虛,對孩子的危害,分為兩大類。

脾的工作是吸收運化食物,向五臟六腑輸送營養,可以說脾胃就是孩子抵抗力的根本。孩子脾虛了,吸收運化的工作能力就會下降,吃再多食物的營養也不能夠被身體吸收。這就是為什麼孩子每天吃得好,卻還長不好的原因。



而長期積食的孩子,多半會有貧血。脾是氣血生化之源,是人體生血的重要臟器。所以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孩子積食,沒有及時調理,孩子就容易出現血虛。


容易咳嗽: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積食傷脾,脾虛生痰,痰聚集到一定程度就會通過咳嗽排出體外。

容易發燒:積食產內熱,容易引起積食發燒。

容易有呼吸道病症:積食產熱,虛火太旺就會往上躥,專門攻擊孩子薄弱的部位。攻到咽喉就是咽炎,到扁桃體就是扁桃體炎,到鼻子就是鼻炎。

容易便秘:積食傷脾,脾胃動力不足無法推動大便排出,形成便秘。

容易腹瀉:脾虛影響運化功能,運化無力可能出現吃什麼拉什麼的腹瀉。

積食危害多,那麼及時又正確的識別積食就變得很重要。


寶寶口氣有酸臭或腐臭味時,積食的可能性很大。部分孩子平時可能沒有口氣,所以還要留意孩子打嗝,如果發現孩子打嗝趕緊湊上去聞一聞。如果有反上來的酸臭味,那就很有可能是積食或積食前兆。

積食的孩子,舌苔一般比較厚膩,黃厚白厚都有可能,少部分孩子舌苔不厚但是表現為舌尖比較紅。


(舌苔黃厚)

通常來說,如果舌苔變化是積食幾天後會偏厚,再逐漸變黃膩;如果寶媽觀察到孩子舌苔黃厚,那積食最少是有幾天了。

有積食的孩子,大便的次數和形態也會有改變,不順暢或者拉稀都有可能,但一般都會有黏膩的感覺。而且味道會很重,可能頭幾天味道會很臭,後面會慢慢變淡些,變成淡淡的腥臭。

食慾不正常有兩種極端,一種是不想吃東西,老覺得沒胃口,肚子脹脹的有飽腹感。一種是似乎怎麼也吃不飽,平時可能只對肉類、重口味的菜比較感興趣。


下眼袋對應的臟器是脾,下眼袋發生顏色變化就提示了脾的變化。下眼袋發青可能是脾胃虛寒,發紅則有可能是積食產熱。

1、減食量可以,餓過頭不行

通常寶寶吃多了,大人就會給寶寶減少進食量,這樣可以讓過勞的腸胃得到休養。建議稍微減少些食量,但不能讓寶寶餓一頓飽一頓,更不能長時間處於飢餓狀態,否則會加重寶寶腸胃損傷。

2、飲食要清淡,易消化

過節吃過了大魚大肉,節後就要選擇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麵湯、麵條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類食物,可適當吃些魚蝦。

3、寶寶睡醒後不要馬上進食

早上和中午寶寶剛睡醒的半小時不要進食,因為腸胃從低運轉到恢復正常需要一定時間。睡醒至少30分鐘後,進食有利於消化和吸收。

晚上最好不要吃太飽。寶寶白天運動量大,吃東西消化得快,但晚上胃蠕動慢了,消化能力比白天弱,如果吃得過多過飽,就容易積食。因此晚上吃飯不要吃得太飽,即使喝奶,也要水多一些,奶粉少一些。

4、小兒推拿

(1)清胃經

位置:大拇指橈側面,腕橫紋到指尖,由指根到指尖方向推。

作用:消積導滯、降逆止嘔。

次數:約100—300次

 

(2)清大腸經

位置:食指橈側邊緣,自指尖至虎口一直線(從虎口到指尖方向)

作用:清利腸腑,導積滯

次數:約100—500次

(3)掐揉四橫縫

(四橫紋是常用的消積穴位之一,也是民間挑疳的部位之一)

位置:用大拇指的指甲逐個掐揉寶寶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手指第一指關節處的四橫紋。

作用:消食導滯,消除積食

次數:來回10次

(4)摩腹

位置:肚臍周圍,順時針慢慢按摩

作用:消食,理氣,通腸道

次數:100-200次 

(5)捏脊

位置:由尾骨到大椎,從下向上捏脊

作用:強身健體,健脾益氣

次數:5次

5、喝山楂水、吃山楂蜂蜜膏可以消肉食

山楂善消肉積,傷食的孩子,特別是吃肉類過多的孩子喝山楂水、吃山楂蜂蜜膏,可以起到消積、開胃的效果,另外還可以給孩子買串山楂冰糖葫蘆吃。藥店的大山楂丸中配有健胃消食的神曲、麥芽,功效更勝於山楂片。

總之,寶寶積食是腸胃負擔過重,在飲食上要多吃粗糧、綠色蔬菜,新鮮的綠葉蔬菜、小米粥、麵條湯、疙瘩湯等,都具有良好的「清火」作用。除此之外,還可以補充益生菌調理腸道功能紊亂,維持腸道菌群平衡,修護腸道黏膜。

-如果你覺得有用,歡迎收藏或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END-

相關焦點

  • 過年了,給寶寶防積食是重點,這幾招推拿手法家長收好,很有效
    將樂樂身上身上幾個穴位一通按揉後,我這才放下心來,明天應該沒什麼事,不耽誤帶他回姥姥家。其實一到過年,孩子就很容易吃多,因為有太多好東西了,他們的控制能力又不強。我媽就常說「孩子跟魚差不多,一碰到吃食就吃多」。但是吃多了的孩子容易積食生病,孩子一積食發燒,家長感覺連個年都過不好。那有什麼方法可以提前預防積食嗎?
  • 小兒積食的食療方案及推拿手法
    現在的孩子吃的東西營養都太過於豐富,而家長們生怕孩子吃不胖,在餵養方面可以說是費盡心機,如此一來導致很多常見疾病都是因為積食而引起的,比如發燒、感冒、拉肚子、咳嗽等等。那麼今天就來跟著我一起了解幾種簡單的在家可做的食療配方以及治療積食的推拿手法。
  • 寶寶積食怎麼辦?醫生教你幾招推拿手法
    新手父母和心疼孫輩的爺爺奶奶們帶娃,想必會有這樣的神操作:總是認為寶寶可能會吃不飽,想著讓他們吃多一些。而這樣的餵養方法,很容易就會讓寶寶發生積食。而且隨著食物種類的越來越豐富,寶寶們發生積食的概率也越來越高。那麼,怎麼判斷寶寶有沒有積食呢?
  • 孩子出現「積食」現象怎麼辦?教你三招,輕鬆搞定積食現象
    導讀:孩子出現「積食」現象怎麼辦?教你三招,輕鬆搞定積食現象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出現「積食」現象怎麼辦?教你三招,輕鬆搞定積食現象!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小兒推拿14種手法,輕鬆搞定幾種常見病
    小兒推拿保健師是在中醫基本理論基礎上,根據小兒的生理病理特點,運用小兒推拿療法在其體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推拿的專業護理保健人員。今天給大家分享14種在生活中能給孩子用到的推拿手法3、補脾經,常用於消化系統疾病,在呼吸道感染後也會補脾養肺
  • 寶寶又積食了,寶寶一直積食怎麼辦?小兒推拿就能搞定
    看了才知道問題所在,外甥不積食才怪,姐姐經常給寶寶肉類,明顯是餵養過度,給予的食物量超過了寶寶腸胃消化能力。寶寶積食可以從睡眠,舌苔,大便和臉上看出來,積食日久,會導致反覆積食,影響寶寶的脾胃功能和身體發育。 小兒推拿只推孩子的左手,剛開始手法以輕柔為主,一開始要讓孩子能適應推拿。
  • 【母嬰】積食帶給孩子的危害,遠不只是影響食慾,推薦11種推拿手法...
    寶寶積食,普遍有以下幾種症狀 寶寶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動,有時還會咬牙。所謂食不好,睡不安。 如果你的寶寶有上述症狀,那就是積食的表現了。 積食會引起噁心、嘔吐、食欲不振、厭食、腹脹腹痛、口臭、皮色發黃、精神萎靡、大便乾燥或酸臭、睡眠不安和手腳心發熱等症狀。 嚴重者甚至引起孩子發燒,咳嗽等,長期積食會誘發孩子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
  • 學會這五招推拿,寶寶遠離咳嗽、感冒、積食等常見病
    走過深秋,寒冷的冬季即將到來,氣候因素很容易導致寶寶免疫力低下,易患感冒、咳嗽、積食等常見症狀。其實,我們可以運用小兒推拿的方法幫寶寶預防這些常見疾病,還可以強身健體、促進生長發育哦~安聯兒童成長中心的高級小兒推拿師張昌波,整理了五招簡單易學的小兒推拿常用手法,補脾經、清肺經、天樞穴、足三裡、捏脊,可以有效幫助寶寶預防秋冬季常見病,家長們趕快跟波波老師學起來吧!
  • 孩子積食消化弱?醫生教你按摩4個穴位,在家輕鬆調養孩子脾胃
    各位家長們,不妨跟著胡慶餘堂陳佳莉醫生,一起學習在家用小兒推拿給孩子調養脾胃,不出門解決小病小痛吧~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積食?3個動作教你辨別!積食的寶寶,口氣以及打嗝有酸腐臭味道;積食後孩子大便不通暢或不成形,便便和屁通常也有很重的酸臭味。
  • 兒童積食治療:食療、藥療、推拿,哪一種治療方式更好?
    導讀相信每一位媽媽都經歷過寶寶積食的苦惱,當孩子出現積食症狀後,是在家裡慢慢調養,還是及時就醫診治,抑或是去診所找中醫大夫按摩推拿幾下。相信,每一個家庭的選擇都有所不同。那麼,究竟哪一種治療方式更有利於寶寶康復呢?
  • 兒科醫生教您推拿"七節骨" 在家按摩治療小兒積食
    但有很多媽媽不知道,這個季節,多晴少雨,孩子還容易內燥生熱,出現積食。前幾天,市民萬先生說,他的女兒最近沒胃口,吃不好,還睡不安。「開始我們以為是剛上幼兒園不適應,後來發現不是這麼回事。」萬先生表示,他還發現孩子說話呼氣時能聞到一些酸腐味。「小肚子摸起來也是鼓鼓脹脹的。」有經驗的鄰居大媽告訴萬先生,說孩子是吃多了,有些積食,要少吃一些。
  • 三招小兒推拿法 有效改善寶寶積食
    原標題:三招小兒推拿法 有效改善寶寶積食華龍網3月29日20時20分訊 寶寶的積食問題可大可小,但是處理不好的話,會讓孩子特別難受,痛哭不止。那麼如何處理寶寶積食的現象?今天本文教爸爸媽媽們三招小兒推拿方法,簡單易學,有效改善寶寶積食的現象,無副作用無後顧之憂……1.退六俯位置:前臂尺側緣,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
  • 小兒推拿21種手法,輕鬆搞定幾種常見病,寶媽育兒必備!
    小兒推拿是手法施與小兒,刺激穴位和經絡,調節經氣、陰陽、精氣神,通過激活和調動小兒機體,由機體自身而不是藥物去改善體內狀態,達到臟腑間的陰陽平衡和人與自然的和諧。1、補脾經常用於消化系統疾病,在呼吸道感染後也會補脾養肺,培土生金。
  • 孩子發燒這些原因最常見,教你全套小兒推拿手法,真人動圖
    然當孩子發燒的時候別著急餵退燒藥,這些小兒推拿手法,一推就好、立馬退熱,簡單一學就會。對於家長來講,分清是哪種發熱是最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對症下藥,配穴準確!下面我就傾囊相授。一、積食發熱小兒百病食積為先!積食導致的發熱叫「積熱」,老百姓叫「食火」。
  • 不吃藥趕走「感冒君」來學小兒推拿
    □記者林輝    上周,大河健康課堂請來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推拿科的全國名老中醫高清順教授和高山副主任醫師,給讀者和「602健康小報告」的微友傳授了小兒積食、腹瀉的推拿手法,大家獲益匪淺。
  • 寶寶積食了應該怎麼辦?
    後疫情時期健康是大家關注的話題輕鬆是大家嚮往的心態小寶將為您採制來自寶山各大公立醫院專科醫護及專家們的專業醫療護理知識醫護簡介>孔令萬上海市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兒科主治醫師從業12年,畢業於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專業中醫兒科寶寶積食了應該怎麼辦?
  • 小兒常用推拿手法,治療積食、令寶寶更聰明!
    一、0-3歲兒童日常保健在兒童6、12月齡摩腹和捏脊。在18、24月齡按揉迎香穴、足三裡穴。在30、36月齡按揉四神聰穴。二、按摩注意事項:1、寶寶推拿的適用年齡是6個月到9歲之間,年齡過大的孩子不適合來進行推拿,而月齡較小的寶寶身體還很嬌嫩,也不適合做推拿。2、按摩應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需要,選擇適宜的按摩方法。
  • 鼻涕、鼻塞、咳嗽、發燒可能是積食引起 教你正確判斷早對治
    1、小兒口氣臭(可能是酸臭或腐臭等),必定是積食 2、大便很臭(可能是酸臭),必定有積食 3、如果發燒是不是手心手背、肚子後背溫差很大(嘴唇碰來檢查),如果肚子很燙背不燙、並且手心很燙手背不燙則必定積食 4、想想是不是吃東西後引起,比如是否吃太多
  • 小兒推拿21種手法,輕鬆搞定常見病
    小兒推拿是手法施與小兒1、補脾經,常用於消化系統疾病,在呼吸道感染後也會補脾養肺,培土生金。2、順運八卦,脾胃系統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都可以用。10、捏擠大椎,用於感冒、發熱11、分手陰陽,用於調節陰陽平衡,寒熱夾雜,半表半裡,高熱不退
  • 寶寶積食不用怕,推拿方法來幫忙,趕緊學起來!(內附動圖)
    小兒積食 小兒積食到底是什麼?說白了,就是吃的過多或者過於高營養,超出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導致很多食物不能被消化吸收,使脾胃功能受損。中醫稱之為積食。也叫食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