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縣第二小學如何多途徑實施校園垃圾分類,在學生心中播撒環保的種子?通過哪些形式,讓廣大師生進一步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呢?
東源縣第二小學積極培養學生「愛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意識,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運和處置,建立生活垃圾綜合管理體系,推動學校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促進學校生態環境建設。讓垃圾分類成為學生的一種生活習慣,同時進行環保宣傳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和垃圾分類習慣,讓環保意識入腦入心樂踐行。
東源縣第二小學開展垃圾分類科普活動
記者了解到,該校注重精細化管理,並由此開展五星級班級評價活動,進一步完善考核細則。打造五星級班級管理,範疇廣、細則多,既講究實效,又要注重操作,為加強學生文明實踐水平,學校將垃圾分類納入星級班級管理考核範圍,也是體現學生文明程度的重要考量。每周一檢查評比、每月一表彰總結、每學期一績效考評,學期末出除了表彰班級和個人,也將評比結果作為評價「五好」級室的重要手段。通過開展一系列的評比活動,有力促進了校園生活垃圾分類的實施,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文明水平。學校還以建設生態文明為指導,將垃圾分類教育貫穿於學校健康教育、品德教育、環保教育和學科教育中,形成教育合力,讓廣大師生了解和掌握生活垃圾分類出來的方法,提倡校園垃圾減量,促進學生良好行為規範的養成。
東源縣第二小學在校園內設置垃圾分類桶
校園垃圾分類工作需常抓不懈。在處理日常垃圾分類方面,該校校園垃圾(除飯堂區域)回收由「班級分類--後勤人員集中打包——物業管理公司負責分類回收」的程序執行,要求保潔員嚴格進行垃圾輔助分揀,減少垃圾混裝現象,對可回收垃圾賣掉,最後將賣垃圾款獎勵給垃圾分類表現突出的班級及個人;飯堂的廚餘垃圾由各飯堂保潔人員負責分類回收和處理,堅決杜絕有害垃圾、日常電子廢棄物、餐廚垃圾等流入不法渠道,另外學校飯堂還倡導健康生活方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減少日常垃圾產生,減輕了垃圾分類處理的工作量,真正做到垃圾減量化、垃圾分類化、廢物回收化、環境無害化。(來源:河源教育發布微信公眾號)
【來源:河源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