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隆巴爾迪
本報記者李致鴻北京報導
隨著中國保險市場的日益成熟,精算行業愈發受到重視。「對於中國保險市場而言,精算行業大概只有25年的歷史。目前,精算行業的作用主要是定價和評估,隨著中國精算師的經驗變得更加豐富,相信他們能夠在更加複雜的領域發揮作用,包括風險管理、投資和分銷等。」日前,北美精算師協會(SOA)主席邁克·隆巴爾迪(MikeLombardi)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獨家專訪時如是說道。
作為一名資深的精算師和管理者,MikeLombardi對中國市場的發展有著自己獨特的觀察視角。例如,他指出,在一些發達國家,萬能險經過了多年實踐得以發展起來,這樣監管部門和市場能有充足的時間在產品和投資方面進行及時調整,中國市場需要時間的沉澱;在商業車險改革上,不同的國家走過了不同的歷程,難以說哪一國家的模式適合中國借鑑。
總之,中國市場既需要借鑑成熟市場成功和失敗的經驗,也需要充分結合自身實際,探索穩定、健康和持續的發展之路。
國外萬能險發展
經過多年積累
《21世紀》:中國保險公司應該如何滿足日益增長的健康、養老和醫療需求,美國有何可供借鑑的經驗?
MikeLombardi:中國的人口正在經歷老齡化的過程。就人口的平均年齡而言,到203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到2050年,中國將有四分之一的人口超過65歲。此外,中國不斷增長的中產階級對財務安全性的要求日益提高。
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清楚政府和私有部門各自能夠發揮什麼作用,這在不同的國家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案。例如,在歐洲,上述問題的解決主要是由政府主導,私有部門發揮的作用不大;在北美,則主要由私有部門驅動,尤其像美國的醫療機構。
在此基礎上,保險公司需要對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進行創新,借鑑世界其他地區的成功和失敗經驗,可以利用好上海自貿區,更好地借鑑外國公司在這一方面的經驗教訓。目前來看,中國上市保險公司的業務模型相當不錯,可以在健康、養老和醫療上發揮引領作用。
《21世紀》:在低利率環境下,保險公司應該如何更好地發展?
MikeLombardi:目前,利率下行是全球普遍存在的問題,包括北美、歐洲和亞洲。幸運的是,相較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保險公司,中國的保險公司不必承諾過高的保證利率。同時,由於整個市場的利率持續處於較低的水平,消費者對收益的期望值也會相應下降。
如果利率水平始終沒有出現好轉,消費者對於產品的需求會從投資性的產品轉到一些投資性並不那麼強的保障性產品,如定期壽險、健康險產品等。
《21世紀》:如何看待萬能險在中國市場的發展?
MikeLombardi:相比之下,美國和加拿大的萬能險是經過了多年實踐才得以發展起來,這樣監管部門和市場能有充足的時間在產品和投資方面進行及時調整。
中國的萬能險面臨著一些挑戰,因為其引入中國市場時間並不長,消費者對這一產品的複雜性和效用了解也並不多,一些保險公司為了提高收益率便會加大權益市場、海外市場投資,但這也會導致流動性以及資產負債不匹配方面出現更大的風險。因此,一方面需要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教育,另一方面也需要監管部門提供更多的指導。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市場能夠慢慢地發展起來。
《21世紀》:如何看待精算及精算師在中國市場發揮的作用,有何建議?
MikeLombardi:在一些發達國家,精算行業已有超過100年的歷史,但在中國大概只有25年的歷史。相較北美和其他比較成熟的精算市場,中國的精算行業正在定義他們自己的角色。目前,精算行業的作用主要是定價和評估,隨著中國精算師的經驗變得更加豐富,相信他們能夠在更加複雜的領域發揮作用,包括風險管理、投資和分銷等。
「一帶一路」對壽險
將是長期性機遇
《21世紀》:你認為「一帶一路」會為中國保險公司提供哪些發展機會?
MikeLombardi:「一帶一路」將會增加財險和事故險方面的機遇。在「一帶一路」之下,將會產生更多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更多的交通活動,這為財險、事故險公司發展與交通相關的保險的多樣化提供了機會。目前,中國絕大部分財險公司的主營業務都是車險,希望它們可以藉助「一帶一路」的契機,使得自身不再完全依賴車險,確保業務多元化。
相比之下,「一帶一路」對壽險方面的影響可能一開始不大,不過,隨著「一帶一路」不斷地發展,其沿線的人口將會變得更加富裕,中產階級也會不斷成長起來,這些人群自然會有壽險、財險和事故險方面的需求,而精算師在這些方面也能發揮重要的作用。
《21世紀》:外資保險公司在中國市場發展情況不太理想,有何建議?
MikeLombardi:目前,外資保險公司在華發展緩慢,市場份額不足5%。對於財險而言,市場份額更是遠小於5%。
究其原因,一方面由於監管更加傾向於本地公司,另一方面由於外資公司沒有及時針對本地的文化和市場進行調整,如有一些在歐洲和美國非常成功的產品及分銷渠道,並不能適應中國市場。因此,對於這些外資公司而言,需要更好地利用經驗教訓,不帶偏見地看待中國市場,發展公司業務。
具體建議有五,第一,外資公司應該具有長期的願景,需要耐心。第二,足夠靈活,從而能夠快速地針對監管及市場的變化進行調整。第三,股東能夠做出承諾,能夠為公司發展提供資金,包括初期非常高昂的運營費用及並不理想的盈利。第四,應該更加具有創造力,更加具有靈活性,更好地實現運營,提高效率,改善產品。第五,利用積累的精確可靠的數據,對風險進行定價、評估和監督,更好地管控風險。(編輯:閆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