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比特幣和特斯拉引起了美聯儲的注意
美聯儲對資產泡沫的普遍說法並不滿意。
以特斯拉(Tesla Inc。)為例。彭博社專欄作家約翰·奧瑟斯說:「風險遠遠大於潛在回報。我們越是看到這種瘋狂的行為,就越應該準備對真正的投資泡沫採取規避行動。」古根海姆投資公司(Guggenheim Investments)首席投資官斯科特·米納德(Scott Minerd)表示,「比特幣的拋物線式上漲在短期內是不可持續的。」更廣泛地說,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列出的一系列信號,從歷史上看,表明風險資產即將出現熊市調整的信號已開始填補。
現在,美聯儲還沒有直接表示對特斯拉股價和比特幣價格飆升感到擔憂,而且很可能永遠不會。上周一輪演講的基調可能被解讀為一個早期跡象,即美聯儲的第三項任務——金融穩定——超越了最大就業和穩定價格。隨著股市被比作一臺幸運的老虎機,一些即將進入2021年的政策制定者開始承受壓力。
這是彭博評論專欄作家布賴恩·查帕塔(Brian Chappatta)唯一能想出的解釋之一,為什麼美聯儲官員會提出削減資產購買計劃——而且可能比投資者預期的要快——當時美國勞動力市場去年12月失去了14萬個就業崗位,而美聯儲青睞的通脹衡量指標是1.4%左右。雖然查帕塔懷疑今年是否會出現任何形式的縮減,而這基本上只是讓交易員對這個詞感到放心,但政策制定者現在可能正在考慮,美國國債收益率將無限期接近歷史低點的預期,可能會帶來什麼樣的風險。
上周美國股市反彈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因素可能是,面對基準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上漲逾20個基點,至1.12%,可能發生了這種情況。標準普爾500指數周一震蕩,收益率攀升至1.13%以上,但考慮到比特幣和特斯拉的大幅下跌,該指數仍保持相對彈性。儘管預測金融市場將找到均衡的確切水平是愚蠢的,但過去五年的簡單圖表表明,如果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2020年前的歷史低點1.32%,將是對股市實力的一個有趣測試。這與標普500指數目前的股息收益率相差不遠。
就在不久之前,債券交易員的典型想法是,美聯儲將出手幹預,阻止收益率持續走高。就在一個月前,許多人還預計美聯儲將改變資產購買計劃,購買更多長期美國國債。這不僅似乎不在討論範圍內,而且正如上周12月會議的紀要所顯示的那樣,各方正在認真考慮如何最好地縮減資產購買規模。
以下是費城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派屈克·哈克(PatrickHarker)對縮減購債規模的看法:
「我可以預見,2021年底或2022年初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但這一切將取決於經濟的走勢,而經濟走勢又將取決於病毒的走勢。」哈克上周四在一次線上活動演講後回答問題時說。
他表示,「如果我們嘗試過早採取行動,可能會對市場造成幹擾。所以,我在這個問題上有很多謹慎的態度,在我們開始真正看到經濟復甦之前,要保持穩定。」
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拉斐爾·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說:
「在我們的聲明中,我們表示希望朝著這一目標取得重大進展。」博斯蒂克在接受福克斯商業頻道採訪時說,「我不認為我們一定要達到目標。我絕對願意接受這樣一種可能性,那就是我們可能會比人們預期的更早退出。」
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羅伯特·卡普蘭(Robert Kaplan):
卡普蘭表示,儘管疫情大流行可能會拖累經濟「2021年的大部分時間」,但一旦復甦建立起來,大部分人口接種了疫苗,美聯儲官員應該開始考慮「我們什麼時候可以開始縮減購債規模」。他補充稱,「將會有一個臨界點,在這個臨界點上,經濟和市場將會更加健康,擺脫一些非常規措施。」
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查爾斯·埃文(Charles Evans):
他在一次電話會議上告訴記者,「情況可能會好得多,我們最終會在2021年末或2022年初進行某種規模的縮減。」
這是突然間有關縮減的大量言論。也許是因為民主黨在喬治亞州的選舉中大獲全勝,相比國會分裂,更多的財政援助可能會更快地推動經濟增長。不管怎樣,由於政府的刺激和美聯儲縮減資產購買規模的前景,美國銀行的馬克·卡巴納(Mark Cabana)警告稱,該行對10年期國債收益率年終預測為1.5%存在「上行風險」。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分析師將預期從1.3%上調至1.45%。
美聯儲副主席理察·克拉裡達(Richard Clarida)上周發出了一項至關重要的指引,打破了外界的一些議論。他表示,「我的經濟前景與我們的看法一致,在今年餘下的時間裡,我們將保持目前的購買速度。」儘管他表示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但「我們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考慮縮減購買步伐。」
感覺好像那匹馬已經離開馬廄了。即使考慮縮減購債規模不會導致立即採取行動,但縮減資產購買規模的傾向(即使幅度不大)也讓人對過去幾個月風險資產漲勢的最強勁支柱之一產生了疑問。雖然之前美聯儲逐步縮減量化寬鬆政策的確帶來了降低國債收益率的反直覺影響,但如果財政政策一如既往地寬鬆,就不能保證這種情況會再次發生。
美聯儲希望培育一個強勁的勞動力市場和可靠的高於2%的通脹率,這樣它就可以最終擺脫零利率下限。它能否做到這一點,以及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擺脫一場全球疫情大流行,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但在實現這些目標的過程中,對資產價格的投機猖獗程度達到了連美聯儲都想阻止的程度,無論是比特幣、特斯拉(Tesla),還是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美聯儲官員們上周有關縮減購債規模的言論,可能是第一個警告。
(文章來源:友財網)
(責任編輯:younan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