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各種各樣的學生社團和課外活動讓很多大學新生興奮不已。但也有一些同學,進入大學後不想參加任何的學生社團,但又害怕沒有學生社團的經歷會讓自己的未來就業時處於劣勢。那麼問題來了,不參加任何學生社團,對未來的影響真的很大嗎?
為什麼要參加學生社團?
大學裡有各種各樣的學生社團,包括偏官方社團如學生會、校研究會、校媒等,也有一些興趣類社團如攝影協會、藝術社等,這些社團其實都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目標自願參加的,並沒有哪個大學會規定學生必須參加社團活動。
但是大學生積極參加學生社團有很多好處:
一是能夠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在高中以前很多同學忙於學習可能沒有時間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但是在大學裡有很多課餘時間,可以通過學生社團學習喜歡的東西,培養技能。
二是能夠擴大交友圈。剛進入大學,新生對周圍的環境和人都比較陌生,而社團活動可以讓新生快速地認識一些新的同學、學長學姐,擴大交友圈,也能夠認識一群興趣相投的朋友。
三是能夠鍛鍊能力,積極向上。不得不說大學裡很多社團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能夠幫助學生成長的,包括團隊協作能力、溝通技巧、特長技巧等。而且對於很多本身比較懶散、喜歡待在宿舍玩手機的同學來說,參加社團也能夠逼著他們不斷前進。
大學生不參加社團對未來影響大嗎?
就像一些同學擔心的那樣,小編也認為不參加學生社團對未來就業其實會有一定的影響,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應屆畢業生本身就沒有就業經歷,很多HR只能通過你的校園經歷來衡量你的簡歷,而校園經歷無非就是學習成績、社團經歷、學生活動等,有比較亮眼的社團經歷無疑會是一個加分項。
其次,一些HR可能會因為學生沒有社團經歷而猜測學生是否不合群,沒有興趣愛好。在現在這個社會,溝通能力強、注重團隊協作的學生和有興趣愛好和特長的學生往往更受歡迎,而沒有社團經歷,會讓很多HR覺得你是一個缺乏興趣愛好、不合群的人。
再者,參加社團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走出自己的舒適圈,讓自己積極地接觸更多新的人群、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對於一些自律性比較差的同學來說,課外時間如果沒有計劃,往往就是在宿舍睡覺、追劇、玩遊戲中度過,久而久之其實會讓自己越來越消極。而參加學生社團和去圖書館學習、參加各種活動其實性質差不多,最重要的就是讓自己積極走出舒適圈。
所以綜合來說,小編還是建議大學生們積極參加學生社團。以上純屬個人看法,你是如何看待大學生不參加任何學生社團的呢?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