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澎湖海底發現奇景 玄武巖如同微笑城牆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鄭明修率領研究團隊在澎湖大磽嶼海底,發現柱狀玄武巖,節理明顯,宛如「海底城牆」。

由於水底的光線因素和鏡頭角度,研究團隊只能靠素描畫出大磽海底柱狀玄武巖示意圖。

臺海網1月4日訊在澎湖北方海域的大磽嶼海底,有一處開口朝西北、呈微笑狀的柱狀玄武巖,長度達二百米,高約十米,每枝石柱的直徑約一米,節理明顯宛如「海底城牆」。

據臺媒報導,發現它的臺灣「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鄭明修說,這片海域以前沒有任何研究調查的紀錄,海底柱狀玄武巖應是首次被發現。

這處壯觀海底奇景的發現,純屬意外。鄭明修原本是為調查去年初寒害對澎湖海域生態的影響,由於北方海域受損較嚴重,五月時,特別前往澎湖極北的大磽嶼附近潛水調查。

這裡的水流湍急,時常有船隻觸礁發生船難,上面有一座無人燈塔,但平時除了漁民,潛水的人不多。

鄭明修率領研究團隊在大磽北方海底調查珊瑚礁、魚群的生長狀況,當氧氣瓶快要用完,準備往南遊回船上時,「一回頭,赫然看到前方黑壓壓的一片」。研究團隊成員,資深潛水教練郭道仁看到後,心中的第一句話是:「我的媽呀!」他原本在距水底約一米的地方調查,形容「抬頭看,就像看到一片城牆」,遮擋了原本應該是深藍的海水顏色。

鄭明修表示,這座柱狀玄武巖的頂部離水面約三米,可以看到玄武巖特殊的五角和六角型柱狀節理,節理上有圓管星珊瑚群體、藤壺、牡蠣蛤附生,縫隙內有海膽、黑蝶貝、水螅蟲附著。

鄭明修說,他的專長雖不是地質,但潛入海中就喜歡「東看、西看、亂看」,才會有這次意外的發現。他也感慨許多學生自我設限,「到了海中,研究珊瑚的只看珊瑚,研究魚的只看魚」。

臺大地理系教授林俊全說,玄武巖地形在陸上和水面下都不少。玄武巖在水中通常是「枕狀熔巖」,當熔巖流在水底噴發後,急速冷卻成橢圓或圓球狀。但柱狀玄武巖若規模夠「壯觀」,往往還是會成為著名的景點。

相關焦點

  • 澎湖海底發現奇景 柱狀玄武巖宛如海底城牆
    ,發現柱狀玄武巖,節理明顯,宛如「海底城牆」  由於水底的光線因素和鏡頭角度,研究團隊只能靠素描畫出大磽海底柱狀玄武巖示意圖  中廣網北京1月4日消息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中央研究院」不久前在澎湖海底發現長約200米、高約10米的柱狀玄武巖景觀,如同海底城牆或懸崖峭壁,雄偉壯觀。
  • 臺灣澎湖海底發現柱狀玄武巖景觀
    鄭明修率領研究團隊在澎湖大磽嶼海底,發現柱狀玄武巖,節理明顯,宛如「海底城牆」。中新網1月4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在澎湖北方海域的大磽嶼海底有一處開口朝西北、呈微笑狀的柱狀玄武巖,長度達200公尺,高約10公尺,每枝石柱的直徑約1公尺,節理明顯宛如「海底城牆」。發現它的「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鄭明修說,這片海域以前沒有任何研究調查的紀錄,海底柱狀玄武巖應是首次被發現。這處壯觀海底奇景的發現,純屬意外。
  • 揭秘臺灣澎湖海底發現遠古文明,一萬年前古城
    世界歷史源遠流長,遠古時期文明有很多未被人類發現。臺灣澎湖海底發現遠古文明是中國一重大考古發現,在海底考古學家發現了大面積的紅色磚塊的城牆,科學家推測這是一座一萬年前的古城,還有人說這是有人故意丟在這裡的,對於臺灣澎湖海底發現遠古文明,人們至今不知道它的來歷。
  • 澎湖考古正夯
    澎湖海域遼闊,又有湍急的黑水溝,加上開發歷史早於臺灣本島,因此處處古蹟林立,不僅七美島上有新石器時代工廠、潘氏澎湖鱷的出土等;海域中更有虎井沉淵、古沉船寶藏、古生物化石等,再次帶動澎湖神秘的考古熱。
  • 臺灣省資訊|臺灣澎湖海底發現古城,到底是遠古文明還是近代遺蹟?
    臺灣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臺灣澎湖海底發現古城,到底是遠古文明還是近代遺蹟?世界歷史源遠流長,遠古時期文明有很多未被人類發現。臺灣澎湖海底發現遠古文明是中國一重大考古發現,在海底考古學家發現了大面積的紅色磚塊的城牆,科學家推測這是一座一萬年前的古城,還有人說這是有人故意丟在這裡的,對於臺灣澎湖海底發現遠古文明,人們至今不知道它的來歷。這個海底的遠古文明疑似一座古城,專家推測是人工建築成的石牆,還有人推測這個古城在一萬年前就已形成。
  • 景點推薦:澎湖漁火(圖)
    澎湖為群島地形,位於臺灣海峽東南方,共由大小不等、散布在南北長約60公裡,東西寬約22公里海域的64個島嶼所組成,總面積約127平方公裡,海岸線則長達320公裡,是臺灣唯一的島縣。其澎湖漁火為"臺灣八景"之一。
  • 澎湖海底步道 奇妙的「摩西分海」
    澎湖「摩西分海」奇景。    潮退之後,登島之路變鮮明,腳畔的海底礁石生態也美。記者羅建怡/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澎湖的「摩西分海」,是最近當紅的網絡話題;引爆這股潮流的,正是澎湖風景區管理處長張隆城。    初到澎湖,在地視為當然潮汐漲退現象,在張隆城眼裡,簡直就是神奇,他說,這不就是「摩西分海」嗎?
  • 臺灣澎湖西嶼池西巖瀑,海岸線玄武巖的各種姿態
    導語:臺灣澎湖西嶼池西巖瀑,海岸線玄武巖的各種姿態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澎湖縣道二零三號串聯起馬公、白沙、湖西以及西嶼四個鄉鎮,是的澎湖主要幹道。沿著澎湖縣道二零三號往北前進,最終來到了西嶼鄉。其實這一段旅程在廣泛的旅遊書上介紹的都統稱為北環,南環則是往鎖港及山水那方面前去。在北環路線中主要途經白沙鄉及西嶼鄉,但因為大多沿途景點如跨海大橋、鯨魚洞、漁翁島燈塔等等在前幾年都已經探索過。
  • 臺灣澎湖美拍聖地12選
    2020年想要享受夏日海島旅遊的最夯地點莫過於澎湖,美麗海岸風光、復古眷村再生及玄武巖地理現象,都是前往菊島旅遊必備打卡點。嚴選 12 處美拍聖地,筆記起來,跟著玩、跟著拍就對了。
  • 臺灣澎湖列島周圍最著名的小島
    雞善嶼雞善嶼位於澎湖縣湖西鄉東海上,鄰近錠鉤嶼和員貝嶼,雞善嶼是由大雞善嶼和小雞善嶼兩座島嶼組成,總面積約為0.0617平方公裡,周圍1.1637公裡;雞善嶼全島為玄武巖自然保留區,擁有「東海黃山」的美稱,近年來已經成為澎湖東海上著名的旅遊觀光景點
  • 澎湖馬公環島遊
    ,典雅古樸,至今已有四百年歷史,為一級古蹟,也是澎湖居民的信仰中心。   鯨魚洞:島上遍布奇形怪狀的玄武巖,黑色巖石間有一個海蝕形成的的大巖洞,相傳有巨鯨在此受困,故名。洞內寒冷陰森,好似洪荒之地,洞內巨濤拍岸,氣象萬千。退潮時,在此聽潮音,效果十分震撼。
  • 澎湖爭取柱狀玄武巖地質地形納入世界自然遺產
    華聲報訊:臺灣澎湖縣各界積極爭取將澎湖自然資源柱狀玄武巖地質地形納入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產。  據中新網援引「中央社」報導,澎湖科技大學與「立委」林炳坤特別邀請臺大地理系敎授林俊全將於11月4日上午在澎科大國際會議廳舉行「邁向世界自然遺產之路——以澎湖為例」專題演講,希望結合全縣民眾一起努力。
  • 臺灣海峽中部的澎湖列島(一)
    澎湖的開發歷史,可以追溯到秦漢以前。近年來,臺灣考古工作者在澎湖島上發掘出硬質砂巖石斧等古人遺物,經考證為秦漢 以前渡海前來的移民所遺留下來的,屬於祖國大陸上的文化,而這個時期大陸文化在臺灣本島上還沒有發現。它說明祖國大陸文化的傳播,是先到澎湖,再由澎湖到臺灣。在文化的傳播上,澎湖有著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後來。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澎湖列島逐漸成為臺灣海峽兩岸交通的跳板。
  • 臺灣澎湖旅遊攻略,澎湖的這些旅遊景點值得一去
    澎湖縣位於臺灣海峽中流,東與雲林、嘉義兩倒相望,西與福建廈門相對。全縣由澎湖本島及周圍64個島嶼組成,統稱澎湖列島,極東是查某嶼;極西是花嶼;極南是七美島;極北是目鬥嶼;極西的花嶼亦是臺灣版圖極西的島嶼。是臺灣唯一全部以島嶼組成的縣。
  • 《外婆的澎湖灣》澎湖吃喝玩樂懶人包,冬季也能輕鬆暢玩澎湖唷!
    ,赤嶼島只能在下方觀看不能登島唷,海陸交界處神奇出現金黃色沙灘,此等大自然退潮絕妙奇景,保證世全世界難得一見呢!澎湖篤行十村▲澎湖篤行十村可是全臺灣最老的眷村,張雨生跟潘安邦都是在篤行十村長大,在這裡也設置了張雨生故事館和潘安邦紀念館,篤行十村可是澎湖最新最夯的熱門IG打卡點,在這裡甚至還有一間文創旅店進駐哩。
  • 澎湖列島
    澎湖列島位於臺灣海峽的南部,由64個島嶼組成,面積約126平方公裡,域內島嶼羅列,港灣交錯,地勢險要,是我國東海和南海的天然分界線,自古以來就為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大陸文化傳入臺灣的跳板。澎湖列島中的島嶼,按其位置可分南、北兩個島群:南島群在八罩水道以南,有望安島(八罩島)七美嶼、花嶼、貓嶼、東吉嶼、西吉嶼、草嶼、南塭、將軍澳嶼、西嶼坪、東嶼坪、頭巾嶼、鍾仔巖、鋤頭嶼、大塭、白沙塭等。幾乎所有島都為火山島,組成的巖石均為第四紀玄武巖;北島群分布在八罩水道以北,包括有面積最大的澎湖島和漁翁島(西嶼)、白沙島、吉貝嶼、鳥嶼、姑婆嶼、虎井嶼、桶盤嶼、大倉嶼、毛常嶼、金嶼、目鬥嶼等島嶼。
  • 巖林峻秀嶙峋鬼斧神工被譽「澎湖黃石公園」(圖)
    澎湖自然環境最奇特的是海洋巖石地貌。澎湖是玄武巖熔巖形成的火山群島,熔巖冷卻後形成垂直柱狀節理,再加上長時間侵蝕與海積,使得地質構造相同的各個島嶼擁有外形迥異的玄武奇巖。,其中「雞善嶼」四周的柱狀玄武巖節理十分發達,外形高低變化多端,很像管風琴。
  • 臺灣澎湖,情侶必去的超美『雙心石滬』
    「七美島」是澎湖最南端的一個鄉,人口數並不算多,大家要記得不管是在澎湖的哪個島嶼上日曬都非常強烈,所以要多多注意防曬喔!七美島是澎湖最南端的一個鄉,海天一線的絕佳美景非常迷人。下巷「下巷」位於月鯉灣以及大獅風景區之間,下巷是由玄武巖斷崖所圍成的一片小海灣,海水清澈無比,輕輕地拍打在玄武巖壁上,往下俯視還能清楚看見海底的礁巖,這景象實在是美極了,你也可以脫掉鞋子走到下方海域踩踩水,或者是在海濱附近的一座涼亭,坐下來休息片刻,吹著清涼的海風聽著海浪聲發呆放空。
  • 如夢如幻的澎湖列島
    澎湖列島位於臺灣海峽的南部,由64個島嶼組成,面積約126平方公裡,域內島嶼羅列,港灣交錯,地勢險要,是我國東海和南海的天然分界線,自古以來就為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大陸文化傳入臺灣的跳板。澎湖列島中的島嶼,按其位置可分南、北兩個島群:南島群在八罩水道以南,有望安島(八罩島)七美嶼、花嶼、貓嶼、東吉嶼、西吉嶼、草嶼、南塭、將軍澳嶼、西嶼坪、東嶼坪、頭巾嶼、鍾仔巖、鋤頭嶼、大塭、白沙塭等。幾乎所有島都為火山島,組成的巖石均為第四紀玄武巖;北島群分布在八罩水道以北,包括有面積最大的澎湖島和漁翁島(西嶼)、白沙島、吉貝嶼、鳥嶼、姑婆嶼、虎井嶼、桶盤嶼、大倉嶼、毛常嶼、金嶼、目鬥嶼等島嶼。
  • 臺灣澎湖白沙鳥嶼,寧夏的海潮領空
    導語:臺灣澎湖白沙鳥嶼,寧夏的海潮領空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旅行之中我已經習慣漫無目的慢慢走、慢慢尋覓我想要的風景,有時候意外之外的意外,遇到的景色才讓我更是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