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在申請季為選校也是掉足了頭髮,卻還是不知道自己到底適合大U還是文理,城市還是村裡,看似排名很高的學校到底是否提供自己想學的專業。
文書在整個申請中的重要性應該不需要再多說了,整個申請package裡面扛把子的角色,寫好了可以低分高錄實現屌絲逆襲,萬一靈感卡殼沒有使出洪荒之力寫的不夠好落入俗套就很有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滿分裱花全聚德的悲劇大家應該已經屢見不鮮了。
那麼我們就來看一下文書和選校的法寶秘籍,小編手把手教你如何讓申請季順利翻篇。(文末附帶破殼記海量文書大禮包!)
雖然這篇【沒機會訪校,如何掘地三尺做好School Research?!】已經很詳細的講述了如何做School Research,但小編認為了解一所學校的渠道還有很多很多。包括官方、非官方的媒體,包含文字、視頻、圖片等各種形式的介紹,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來介紹學校的不同角落。
包括學校的學術氛圍,課外活動,教育理念,畢業去向等等,如果沒有系統的school research方法很有可能導致眉毛鬍子一把抓,可能看完了也沒有任何收穫,只記住了這學校食堂不錯的邊緣信息。
而使用科學有序的research方法可以讓你事半功倍,快速掌握一所學校的方方面面,對學校產生正確且全面的印象,寫出一篇漂亮的why school essay。
建議大家從學術部分開始看起,先了解一下學校提供哪些和自己的學術興趣契合的專業。
每一個專業的具體內容,有哪些獨特的項目和他們具體的優勢,再深入就可以了解感興趣的專業裡面的課程介紹,有沒有哪一門課吸引自己的注意,或者正好和自己曾經做過的某一項研究或者活動契合。
如果有就可以先記下來,作為今後的why school學術板塊的素材。
看完學術部分,我們可以把目光移至課外活動或者校園生活部分,了解學校的整體氛圍,翻一翻學校的一些神仙活動,例如DukeEngage就是杜克大學的頭號項目之一。
但是注意,這些千萬不可以點到為止或泛泛而談,比如就提到某一個活動自己很感興趣就戛然而止,這樣招生官可能會覺得你只是用這個項目來湊字數,並不是真的感興趣。
為了避免招生官的懷疑,大家要深入的了解每一個自己感興趣的項目,從introduction到details,然後找到一個和自己的申請材料契合的獨特點。
這樣可以給招生官留下一個你深入了解了這個項目, 並且真的很想在未來參加這個活動的印象。
除此之外,官網的一些小細節也值得我們注意,比如某一個campaign的初衷正好引起了自己的共鳴,或者甚至是某一個小角落裡一個cafe的照片或者介紹,都可以做為你和學校的連接紐帶,了解自己和學校的匹配度。
YouTube上面的資源很多,比如在校生對於學校的介紹相比官網會更加真實而且獨特,正所謂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就讀體驗自然也不一樣。
很多在校生會專門做一個視頻用來講學校的prons&cons,也是一個獲取關於學校的客觀信息的好機會。
甚至有更加貼近生活的vlog,可以讓我們從細節中感受一所學校和我們的匹配度,比如校園的大小,食堂飯菜的好壞,課外活動的真實寫照等等,可以幫助我們獲取有用的信息,看學校到底是不是我們想去的地方。
除了各個博主們分享的生活日常,大部分學校也都有自己的官方YouTube頻道,裡面有很多學校錄製的宣傳視頻,經常可以把人看的心潮澎湃,恨不得立刻申請。
這兩個平臺有很多在校生和校友都會在上面分享自己就讀體驗,並且有針對性地解答一些特定的問題,比如XXX學校實習是否好找,兄弟會姐妹會的普及程度等等,如果有需要大家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
這兩個平臺可以給我們提供更多角度和更細節更有針對性的一些信息,為我們了解學校和寫文書帶來更多靈感。但同時也要注意信息的非權威性,不能盲目輕信,要有選擇地接收信息,並且保持懷疑的思考方式。
Q:文書到底應該什麼時候開始準備
自古以來文書就是一個磨人的小妖精,從夏校申請一直糾纏到大學申請,可謂「為伊消得人憔悴」。
文書準備時間長短和思考深度都因人而異,文書思考和寫作也永遠不晚,但是不可辯駁的現實是開始得越晚,風險也就越高。
這裡的風險包括最終的文書內容質量,語言質量以及寫文書的心態,甚至包括寫文書的生理狀態(熬夜通宵寫文書真的很傷身體,希望大家不到萬不得已都不要嘗試)。
所以衷心建議大家早點啟動文書計劃,哪怕只是每天5分鐘時間進行思考,提早半年就是910分鐘,將近15個小時,相當於一個專業的文書workshop所持續的時間了。
總之一句話,萬事皆可拖,唯有文書急!
所以看到這篇文章不管你是9年級,10年級,11年級還是申請季選手,文書思考和靈感素材積累都可以提上日程了,如果發現時間不多也不要慌,現在開始永遠不晚。
Q:文書素材到底應該如何積累
文書素材的積累可能多種多樣,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在這裡給大家提供幾種思路,可以進行參考。
可能現在大家早已經沒有拿起小本本寫日記的習慣,仿佛是很久遠的小學時代才會做的事情,但這真的是一件親測有用並且很有價值的一件事。
這裡的日記並不是指小時候寫的那種流水帳式的記錄或者應付差事一樣的完成老師布置的周記,更多的是一種對於日常生活中一些有意義事情的記錄。
這些可以是讀到的一句富含哲理的話,看電影時備受感動的一句臺詞,又或者是在學校和同學們談天說地時受到的啟發,課後體育訓練打球跑步時候的靈光乍現等等。
堅持很久的同學會發現,其實看似平淡乏味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們去記錄的細節。
幾個月之後去回顧的時候,也會有aha moment,會有「原來還發生過這麼有趣的事」的即視感,如果不記下來可能早就已經被遺忘在時間的長河裡面了。
記錄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要局限於紙筆,可以用電腦專門開闢一個文檔進行積累,或者懶人也可以直接用手機備忘錄隨手記下。
在申請季寫文書之前可以系統地回顧積累的這幾個月的點點滴滴,就會發現有很多珍貴的瞬間值得我們的思考和回味。
作為幾篇文書開頭、主旨、故事線都是絕佳的選擇,因為親身經歷過的事情是很容易寫出真情實感的,並且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所以大家不要再抱怨生活太無聊,人生太乏味,沒有值得寫的事情,其實很多素材真的就在生活中,所謂「藝術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
文書也是一個道理,積少成多,量變引起質變。
所謂復盤過去,就是找幾個空閒的下午,然後好好地思考一下在自己過去十幾年的生活中,到底都發生過一些什麼事情。
是什麼塑造了你這個人,有哪些成長中的節點對你至關重要,哪些人對你來說必不可少,哪些事情讓你好奇平行時空裡沒有經歷這些的自己又會過成什麼樣,有哪些曾經的事情讓你驕傲,哪些事情又讓你懊惱不已,哪些人需要感謝,哪些事情需要放下……
聽起來可能有些矯情,但是這件事的意義真的遠遠超過文書素材積累。
這件事本身,經過這一番思考,其實會發現整個人都通透很多,很多浮躁和焦慮都會消失,更加清晰自己是誰,目標是什麼,想要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想清楚這些可能遠比被一個排名靠前的大學錄取重要太多了。
這個復盤過程好像聽起來很簡單,就是回憶而已,但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工程。
因為我們很多的記憶都不是按照時間順序儲存的,在梳理出一條自己的成長線之後,一般會有很多過去的事情才慢慢浮出水面,邊回憶邊記錄,就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了。
不用把這件事當作一個功利的為文書做準備,就當是給自己寫的一點東西,用全新的角度去挖掘自己的特點,就像重新認識自己這個人一樣。
整理復盤完之後,申請季的文書寫作素材和邏輯就不需要再絞盡腦汁,因為它們已經在你的腦海中了。
除去一些日常的素材積累還有思考人生,還推薦大家提前進行一些針對於當年或者往年經典文書題目的思考。
越早思考就越容易有更多更新的點子,不用受申請季壓力的影響也沒有ddl的催促,就可以進行自我頭腦風暴,然後簡單的落筆寫一些故事,習慣文書的敘事性寫作風格。
因為很多同學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的大多是學術寫作,類似論文或者報告等等,很少會有寫記敘文的機會。
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力不從心是很正常的現象,感覺腦海中一片光明寫出來就是一片廢墟,這時不要著急,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和積累會有穩步提升。
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不一定要寫全篇,或者局限於某一些題目,可以多看一些題目(主文書或者補充文書都可以)開闊一下思路。
像芝加哥大學的腦洞題目就是很好的例子,然後可以不受限制地寫一些response作為練習,形成自己的文書寫作風格和思路之後再慢慢地規範自己的文書寫作格式也不晚。
練多了之後自然就可以掌握文書的出題套路了,可以透過現象看本質。
最後就會發現其實所有題目都是想聽一聽你的故事,看一看你在成長過程中有沒有什麼獨特的感悟。
掌握規律之後我們的文書工程就會變的有秩序很多,不再是XX篇,XX個學校,而變成了幾個類型,幾個故事,幾個主題,並且可以循環使用,在申請時得心應手。
這裡先要提醒一下大家,文書的原創性是最重要的一點。
欣賞別人的文章可以,但千萬不可以進行任何程度上的剽竊或抄襲,哪怕一句話一個故事都是違反規定的,所以這個雷區千萬不能碰,別人寫的再好也是別人的。
把這個原則謹記於心之後,我們就可以遨遊在大佬的文書中汲取營養了,這個過程還是有很多可供學習和參考的內容。
包括敘事方式、華麗的詞藻、文章結構、敘事風格、意境烘託等等,這些都是可以在閱讀別人的文書過程中潛移默化給我們以啟發。
也可以在初期不知道文書長什麼樣的時候進行參照學習,但是不要被優秀文書禁錮了思路,要相信自己可以寫出更獨特的文書。
積累形式萬變不離其宗,目的都是儘量地去多記錄一下日常生活中值得我們思考的小事,方便日後以小見大。
用這些簡單的故事或者感悟為基礎進行創作,或者在此基礎上延伸,慢慢發展成一片片有血有肉的文書和故事。
每個人都是一顆閃閃發光的寶藏,與其花時間去羨慕別人的精彩故事,還不如花時間去思考自己的人生,挖掘自身獨特的閃光點並加以利用。
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但每個人都是特別的,寫文書就是一個揚長避短的差事,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別人聽,給招生官呈現一個自信、獨立、會思考且充滿激情的自己!
祝大家都可以順利寫出自己滿意的文書,在申請季收穫成長!
最後的最後
「破殼記」限時免費贈送文書大禮包!
包含150+篇藤校文書原文,
錄取院校招生官點評
2020最新小文書題目匯總
TOP50文書題目合集
7本美國課堂中常用的寫作教材
👇上圖👇
(部分資料預覽)
掃描下方二維碼
關注「破殼記」公眾號
在後臺回復【文書】
即可了解詳細規則!
想擁有屬於自己的留學交流圈?
想和同行人相互鼓勵、努力、進步?
還想了解更多美本的規劃申請!
「破殼記」獨家申請分享讓你的
標化?文書?活動?不再是問題
歡迎掃碼添加「殼殼」
做你留學之路的護航者
助力你「脆錄」夢校
以及
如果你也想分享自己的留學故事
想通過自己的經歷給學弟學妹一些幫助
歡迎掃碼添加下方「破殼記」文編
她會助你完成你的優質文章!
如果你對作者和文章覺得滿意
歡迎你關注、轉發、點好看三連
吸歐氣,贏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