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二胎,是女兒出生後的這幾年,被親戚朋友問的最多的一個問題。
在女兒還未出生之前,我有過要兩個寶寶的想法,我是在有兄弟姐妹的家庭中長大,知道被照顧和陪伴的溫暖,所以,也希望我自己的孩子,也能擁有這份溫暖。
但是,在女兒出生之後,因為原生家庭中間的變故,我和姐姐會因弟媳的惡意而鮮少再回娘家,我開始覺得,兒子成家後,女兒就沒了家。
而且,這幾年,原生家庭的矛盾越來越深,這種疏離和內心的寒涼也越來越強烈,於是,我開始恐懼生二胎,我害怕,萬一二寶是個男孩,萬一他長大後,女兒會經歷我和姐姐正在經歷的家庭傷害。
我怕了,我愛她,愛到不希望她受到任何委屈。
可人生最大的樂趣,就是會給你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也可能是「驚嚇」。
4天前,因為姨媽「堵車」,於是火速買了驗孕棒,果然和我預想的一樣,紅紅的兩條槓!
要不要留下他?成了這幾天我和老公一直糾結的一個問題。
事實上,這也是很多年輕父母不想要二胎的一個重要壓力。
畢竟,在現在的社會境況下,科學養育孩子的投資、教育投資、興趣擴展的投資,以及孩子成年後的婚嫁投資,這一想,如果家裡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二胎,確實還真不敢要。
我和老公確實也有這方面的擔憂,我們不希望二胎的到來,讓我們現在的生活質量有所下降,畢竟,作為半個「享樂主義」者,好不容易實現了經濟範圍內的購物自由,實在不想再回到去超市買零食都要糾結半天也捨不得買的生活。
當然了,正如我家奶奶所說,孩子怎麼著都能養大,富養有富養的好處,窮養也能把孩子教育得很好。
所以,如果能夠克服這方面的擔憂,或者說,本身雙方有掙錢的能力,也有很大的潛力,那麼,經濟問題也稱不上要二胎的阻礙。
尤其是,如果二寶是男孩,在傳統的中國家庭中,重男輕女觀念的存在,勢必會在二寶出生後,給女兒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
例子就不多舉了,我們小時候的經歷、身旁好友的經歷、社會新聞的報導,還有電視劇上的場景,都會讓我擔心女兒的生活質量。
而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大寶是不是接受二寶,她想不想要一個弟弟/妹妹來到她的生活中,參與到她生活的方方面面。
事實上,女兒在3歲之前,並沒有要弟弟/妹妹的想法,那時候我們會逗她:
給你生個弟弟/妹妹怎麼樣啊?
女兒總會奶兇奶兇地答:
不要!
《奇葩說》中有一期關於二胎的辯題,在這期節目中,傅首爾的發言直戳我心:沒有核心家庭成員的同意,二胎的到來,影響的不僅僅是大寶的生活,對二寶的成長也百避而無一利。
可是,去年女兒上幼兒園之後,有不少同班同學都有弟弟妹妹,而我身邊的閨蜜也先後生了二胎,女兒接觸的小寶寶多了,對弟弟/妹妹的期待也越來越強烈了。
她開始直接要求我:
媽媽,你給我生個弟弟/妹妹好不好;
平時做遊戲,她也會要求我和她玩「生寶寶」的遊戲;
她會把小兔子玩偶當成自己的弟弟,叫它「塔塔」;
她會想要去摸一摸小寶寶的手,還偷偷地笑。
我告訴女兒:媽媽肚子裡有個小寶寶,你高興嗎?
女兒沒有手舞足蹈,她只是低下頭偷偷笑,有種「奸計得逞」的感覺。
看著女兒的反應,我跟老公說:
我們留下它吧!
不再去管是不是會影響到目前的生活質量,也不再去管以後會怎麼樣,那都是未知的。
至少現在,二胎的到來,已經成了我們一家人的期待。
要不要二胎,經濟能力是很重要的一個考慮因素,但二寶的期待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