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東西總要先聞一聞?這不是太膽小,而是觸覺敏感,抓緊幹預

2020-12-11 大賽爸爸說

「我家孩子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每次你拿一個食物給他吃,他都要先聞一聞,好像我們要害他似的,特別謹慎小心,稍微感覺不對,就躲得遠遠的,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一位家庭訓練營媽媽對我說。

「我兒子也是這樣,尤其是對於沒吃過的東西,那叫一個擔心,左觀察,右猶豫,你越讓他嘗嘗,他越不吃,你越說這個東西好吃,他越趕緊拋開,真是愁壞我了!」另一位媽媽無奈地說。

那麼,我們來看看上面這兩位媽媽的孩子,如此的與眾不同,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作為家長,當發現孩子有一些特殊而異於常人的表現的時候,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孩子「不喜歡」新食物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我們經常看到,不少孩子在看到新鮮的食物的時候,總是會偷偷地去嘗試一把,尤其是看到街上一些好吃的東西,比如經過蛋糕店門前,能讓孩子們久久不肯離去。

這些好看和美味的食物不僅能給孩子帶來快樂和滿足感,還可以讓身體敏銳地感覺到這種物質的刺激,尤其是用手指捏食物的時候,能夠鍛鍊孩子的身體和感覺器官,促進各方面生長發育。

然而,為什麼有些孩子就是不喜歡「新」的食物呢?

人們通過研究證實,很多孩子都存在各種感覺異常的情況,而觸覺敏感就是其中之一。這些孩子不喜歡肢體接觸,不願意讓人觸碰,尤其是頭部和手部,有些則是全身性的敏感。有的對某些物品或材料有特殊的偏好,比如喜歡毛巾或者光滑的絲襪,甚至喜歡摸頭髮的感覺。

而本文開頭那位拒絕新食物的孩子就是觸覺敏感的典型表現。

那麼,觸覺敏感的孩子到底什麼樣子,為什麼有些孩子會出現這個情況,一旦發現孩子觸覺敏感了又該如何應對?

觸覺敏感的主要表現是什麼

有觸覺敏感的孩子,主要表現為不喜歡被人觸碰,排斥家長的輔助;吃手或咬手指,情緒不穩定,愛發脾氣;在陌生環境裡膽小、怕黑、粘人、不敢表現;不合群或不會和別人玩、緊張、孤僻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表現還包括:

1、對於草地或沙池表現出特別抗拒。這些孩子在沙灘上會顯得很害怕,腳不敢踩上去,一踩就會怕,如果孩子光腳踩踏就會很難受,就可能是觸覺敏感的問題。

2、拒絕讓父母以外的人抱。不少孩子都會有認生表現,不讓外人抱,這些孩子即使到了會走路的時候,遇到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也會躲到家長身後,避免別人觸碰。

3、不喜歡與其他人互動交流。孩子不喜歡和小朋友玩遊戲,不跟別人交流,只顧玩自己的。

4、不願接受新事物,不管是新玩具還是新食物。只要看到新事物都會非常小心,不敢上前,更不敢嘗試,會有點害怕,有時候還會用鼻子聞一聞,就是不敢吃或者去拿。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觸覺敏感

許多家長不理解為什麼孩子會出現觸覺敏感的問題。我們說,如果皮膚觸覺在孩子早期的訓練不足,就會對外界的刺激感覺特別敏感,隨之影響情緒的穩定性,甚至產生一些比較負面的情緒。例如:逃避、毛躁、甚至大哭大鬧等等,這樣的現象稱為「觸覺敏感」。

經研究發現,有以下幾種情況的孩子普遍存在觸覺敏感現象:

1、早產:這樣的孩子一出生就在保溫箱裡,環境與媽媽肚子裡的感覺不同,沒有羊水的流動,造成早期觸覺刺激不夠。

2、剖腹產:這些孩子普遍存在觸覺敏感度,原因是沒有經過產道擠壓而缺乏觸覺刺激,缺乏促進大腦激素的分泌,讓感覺系統失常。

3、關愛少:有些父母缺少對孩子的關注和陪伴,而孩子很少得到大人擁抱,互動交流和遊戲也不多,觸覺刺激也就不足,容易出現觸覺敏感問題。

4、保護過度:有些家長怕孩子抓花臉,一出生就拿布條綁住嬰兒雙手,或者是用布套把拳頭包住,孩子皮膚感受不到外界刺激,缺乏和家人皮膚、衣服的接觸,以及不允許孩子到處亂摸,孩子觸覺自然沒有得到發展。

以上都是造成孩子觸覺敏感的可能原因,而其對孩子一生造成的影響也是深遠的。

觸覺敏感對孩子的主要影響

那麼,觸覺敏感對孩子的主要影響到底是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看看。

1、造成孩子特別膽小。經常會有家長說自己的孩子特別怕黑,晚上睡覺從來不讓關燈,對於陌生的環境也是非常拒絕,人多的地方也不敢做事情,這都是因為孩子的膽子太小,也正是由於孩子觸覺敏感所致的。

2、導致孩子情緒很大。孩子容易生氣、容易傷心、容易失落,在敏感觸覺影響下,他對於情緒的控制能力差,所以容易出現波動太大的現象。

在「大賽爸爸家庭訓練營」裡,一些家長反映說,自己的孩子總是存在好動不安,情緒化及笨抽等現象,而這些都是觸覺敏感造成的問題。因為觸覺敏感的孩子,常會出現前庭覺不足的情況。

例如,在「大賽爸爸家庭訓練營」有一個小姑娘叫凡凡,據媽媽介紹說,因為孩子很漂亮可愛,不少人見到就像抱一抱她,可是孩子常常常因此而受驚並哭鬧,拒絕別人的接觸。媽媽因此非常苦惱,因為除了從小帶她的奶奶外,孩子對別人的親近行為都很排斥,甚至也不喜歡跟爸爸太親近。

特別是在給凡凡梳頭、洗澡的時候,每一次都會掙扎得很厲害,哭得聲嘶力竭,讓人看著心疼。「我的孩子就像玻璃的一樣,不敢讓人碰!」媽媽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我們看,上面這個孩子的表現主要就是感覺系統中觸覺功能失調所造成的,屬於觸覺敏感。

這類孩子面對來自外界的觸覺刺激時,猶如驚弓之鳥,反應強烈。因無法適當地處理來自外界的刺激,逐漸形成了用「排斥」的方式應對。

而一旦發現孩子出現觸覺敏感的問題,要儘快進行必要的觸覺訓練,讓孩子多去觸摸,更多的用手去感知周圍的事物,通過觸覺訓練來改善敏感的症狀。

在此,建議家長一定要經常愛撫自己的孩子,可以在孩子洗臉、洗澡或睡覺前,用手或柔軟的毛巾,輕擦孩子的手腳、背等部位。適度的愛撫是與孩子的觸覺系統建立良好關係的基礎,也是孩子形成安定情緒的有效方法。

孩子觸覺敏感的問題又該如何應對

在家庭訓練營中,曾經有不少家長提出這個問題,來尋求我的幫助。那麼,下面就給大家分享,如果孩子存在觸覺敏感問題,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

首先,家長需要先做一個測試,檢測一下孩子是否真的存在觸覺敏感問題。可以採用下面10個自我檢測項目進行檢查,如果有超過2項的情況,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做進一步的評估。

1、孩子是否會抗拒踩沙灘和草地。

2、不喜歡別人觸碰,不讓陌生人抱。

3、不喜歡甚至拒絕刷牙、洗臉、洗頭。

4、睡覺時需要自己專門的枕頭、被子或玩具。

5、不喜歡穿新衣服、新鞋子,拒絕新事物。

6、不喜歡與別人互動。

7、被別人碰到或摸到,孩子會發脾氣。

8、不敢吃沒見過的食物,不敢摸新玩具。

9、不喜歡暴露皮膚,大熱天也穿長褲。

10、孩子對溫度變化敏感,水溫稍高或低會哇哇叫。

其次,發現問題,儘早彌補和解決,把觸覺敏感的問題影響降到最小。觸覺過度敏感主要是由於生活中的觸覺經驗刺激不足造成的,因為孩子的身體本身具有內驅力,會自己找方法滿足大腦所需的刺激。

專家表示:「最好的改善方式,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限制孩子那些想要得到觸覺刺激的行為。」

比如,當孩子第一次見到球池,興奮地衝進去玩耍,只要不存在安全隱患,家長都沒必要阻止。

最後,學習和應用訓練方法,用做遊戲的方式幫助孩子改善觸覺敏感。當面發現孩子觸覺敏感,家長也不要著急,我們完全可以通過一些更積極的方式,主動提供刺激給孩子,幫助孩子減少觸覺敏感。

在「大賽爸爸家庭訓練營」裡,已經有不少家長成功的幫助自己的孩子通過家庭生活改善了孩子的情況。

事實證明,通過家庭生活中的場景和遊戲是幫助孩子改善觸覺敏感的最好方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1、經常頭部按摩,如梳頭。家長可以讓孩子把玩梳子,看著父母用梳子梳頭,也可以讓孩子幫助自己梳頭,用手指感受尖端刺激。慢慢地讓孩子自己拿著梳子,輕輕地梳理頭髮,讓孩子的頭皮感受到刺激,同時可以輔助孩子或讓孩子自己輕輕地梳頭。

2、經常進行水浴,如洗澡。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洗澡,輔助孩子洗澡,給孩子肢體接觸的機會。在給孩子洗澡時,讓孩子感受水的流動,通過冷熱水的刺激,適應不同的水溫帶來的觸覺刺激,尤其是噴頭的水流刺激。

3、撫觸按摩全身,如滾球。家長可以使用按摩球在孩子的全身進行滾動按摩,通過球體表面的小尖銳凸起,滾遍孩子的前胸後背、手臂、腳。如果孩子比較緊張,可以一邊講故事或者唱歌一邊進行,讓孩子輕鬆好玩的進行。

4、親子互動接觸,如撓癢。家長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可以給孩子撓痒痒,讓孩子感受用力的大小和身體刺激,增強肢體接觸和反應能力,提高適應性。

5、接觸感受物體,如玩沙。家長可以給孩子購買家庭沙盤,在家裡讓孩子玩耍,讓孩子感受與沙土的接觸,如果沒有沙土,也可以用紙片、樹葉、米粒、豆子等代替。當然,去外面的沙土堆也是很好的,只要注意衛生就可以。

總之,想要避免和改善孩子出現觸覺敏感,最關鍵的是讓孩子越早的感受自然狀態下的觸覺刺激,不限制孩子探索感官刺激的行為。

我們作為家長,不僅是給孩子溫飽的供養,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接觸外界事物,提高孩子適應生活環境與社會環境的能力,降低孩子的防禦行為或厭惡情緒。在引導孩子時,可以先示範給孩子看,然後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理解這是一個安全的過程,進而鼓勵孩子參與進來。不能強迫孩子去碰觸任何他不願意碰觸的東西,否則會適得其反。

在此,提醒父母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別關注孩子的行為表現,可以通過觀察和記錄孩子行為,對照「觸覺敏感」的原因進行分析,幫助家長初步判斷孩子是否存在「觸覺敏感」問題,以便及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而家庭生活中的康復訓練,能夠有效的解決孩子的觸覺敏感現象,幫助孩子和家長擺脫過於敏感的痛苦。

關注「大賽爸爸說」,專注探討兒童發育遲緩、孤獨症譜系障礙和家庭康復訓練,傾聽您的困與惑,解除您的育兒焦慮,私信「大賽爸爸說」,為您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孩子膽小、敏感、脾氣差?快試試這5種觸覺訓練小遊戲
    膽小、愛哭、黏人,害怕人多的地方聽,情緒不穩定,不會交朋友,性格孤僻,挑食偏食,吃手咬指甲,玩弄生殖器......打針不知道痛,反應慢,動作不靈活,大腦分辨能力差,缺乏自我意識,不會保護自己......
  • 孩子膽小、敏感、脾氣差?媽媽快試試這些觸覺訓練小遊戲
    膽小、愛哭、黏人,害怕人多的地方聽,情緒不穩定,不會交朋友,性格孤僻,挑食偏食,吃手咬指甲,玩弄生殖器......打針不知道痛,反應慢,動作不靈活,大腦分辨能力差,缺乏自我意識,不會保護自己......這些都是觸覺失調的表現。
  • 一嘗二摸三聞四看五聽 開啟孩子的感官世界
    如何才能開啟孩子的感官世界,專家說一嘗二摸三聞四看五聽可以幫助你,下面分別來看看吧!教你的孩子運用感覺器官,學會從不同的角度來感知這個世界。這會大大開啟他們以前從沒有嘗試過的一些想法和念頭。這也是豐富孩子創造力的一個關鍵。一嘗。可以讓她們自己調製混和食物並嘗試和分辨味道。
  • 孩子膽小又敏感,多是因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做了這樣的事
    三個孩子都表現的膽小又敏感,她和孩子的爸爸都性格外向樂觀,可為什麼生下來的孩子都這麼膽小呢。在觀察去她家觀察過她的寶寶後,我發現了她孩子性格膽小敏感的根本原因了。而孩子膽小敏感而且究其原因,多是因為孩子的教養方式。
  • 觸覺敏感以及觸覺防禦過當的家庭指導
    ,對小傷小痛特別敏感,不合群或者不會和別人玩,愛招惹人,看似聰明卻膽小不敢表現,怕別人觸碰自己,容易吵架,自言自語無法與人溝通,小動作多,坐不住。 3、梳頭遊戲 用梳子的尖端去刺激孩子的頭皮,並且順勢梳頭,這也可以讓孩子自己來,梳子不宜太尖,讓孩子自己梳頭孩子可以對孩子手部的精細動作和了解自身形象都有幫助。
  • 孩子愛發脾氣,多半不是情緒問題,而是觸覺敏感,家長要積極引導
    只有這兩部分共同作用才能讓肢體更協調的發展。感統失調不是醫學上真正的病症,簡單來說這種症狀會在兒童大腦發展的過程中出現輕微的障礙。它的一些細微表現,如果不細加留意,普遍家長們會意識不到。3、 過於嚴格的管教要求小孩子總喜歡玩沙子或泥土,但家長就是不讓孩子去接觸這些東西,對孩子有非常嚴格的要求,讓孩子在面對家長的時候壓力甚大,甚至不敢有過多的活動造成精神上的壓迫和傷害。
  • 孩子膽小、注意力難集中,可能是「感統失調」,別因疏忽致遺憾
    搖晃聽筒就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孩子需要按照聲音進行配對。 老師會引導觀察瓶子顏色,先拿哪一個顏色,並且搖晃聽聲音,再配對,這就是視覺和聽覺的統合。 吃香蕉時,會先觀察顏色、摸形狀、聞味道,用刀切香蕉時聽聽聲音,吃到嘴巴裡感受味道,當五大感官統合在一起,就全方位地了解了香蕉。
  • 狗狗最愛聞的氣味,不是主人的「腳丫味」,而是這6種
    狗狗是嗅覺系動物,很多東西沒見到靠鼻子就能分辨出來,所以強大的嗅覺是它們賴以生存的「傢伙」。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狗狗喜歡聞的東西有哪些,並不是主人的臭腳丫哦,而是下面這6種氣味。這不僅是認識的過程,也是它們了解對方身體信息的過程,大多數狗狗都是很喜歡聞同類的味道。2、主人的「內衣褲」味道狗狗偏好熟悉的氣味的,自己主人的內衣物也是它們的最愛。有的狗狗還會蜷縮在一堆主人的衣物上愜意地打盹睡覺,這是它所生活的圈層裡熟悉的氣味,能帶給它們安全感。
  • 判斷孩子觸覺敏感的10個表現,超過2個就得重視,爸媽可自查
    為什麼孩子總粘著媽媽,不肯接觸新朋友?為什麼周圍一切的變動,都會讓孩子緊張不安?為什麼孩子膽小、害羞,不願意跟周圍人打招呼?為什麼一丁點的小事,都能讓孩子沒完沒了的哭鬧?可是孩子膽小懦弱、粘人還害羞,並不是他們的本意,很可能是觸覺敏感惹的禍,爸媽別大意!什麼是觸覺敏感?
  • 孤獨症孩子可能並不是對痛苦不敏感,而是對痛苦太敏感了
    比如我們剛才看到的大福手上的蛋液,還可能喜歡去摸一些東西,喜歡把東西放在鼻子底下去聞等等。 有一些孩子會發展出一個刻板的興趣、局限的興趣,就是說他們的興趣只局限在一個非常狹小的範圍之內。比如說像這個孩子,他是一個數學方面的天才。
  • 孩子在家霸道出門膽小?這4個遊戲幫你改善!(內附測試表)
    而孩子生活中接觸的各種活動,比如玩兒土、遊泳、吃東西、光腳在地上跑等,都是促進孩子觸覺發展的行為,我們應該適當給孩子提供主動探索的、豐富的觸覺環境。觸覺敏感的原因造成觸覺敏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早產、剖腹產、家長過度保護等等。
  • 《繪說》錯過觸覺敏感期的孩子需要「補補」課啦
    這樣的孩子對外界刺激的適應能力特別差、情緒也不穩定。觸覺敏感的表現當我在早教中心做老師的時候,時常會遇到這樣的孩子:他們不敢去踩質地粗糙的觸覺盤,不願觸碰沙子泥土,甚至不願意與人擁抱。這種現象被稱為「觸覺敏感」。造成觸覺敏感的後天原因主要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觸覺經驗太少了。家長過度地限制了孩子的活動。
  • 孤獨症孩子可能並不是對痛苦不敏感,而是對痛苦太敏感了-虎嗅網
    還有他在說話的時候,有時候會重複他爸爸說的話,比如他爸爸問:「大福要不要吃雞蛋?」他說:「雞蛋。」最後大福看到蛋液流出來的時候,他會看很長時間,這是一種感官尋求的行為。1. 什麼是孤獨症譜系障礙?我們這裡先介紹一下孤獨症譜系障礙的定義。
  • 孩子害羞、怕生?這幾樣常見物品,在家就能提高孩子的觸覺功能
    觸覺是指分布於全身皮膚上的神經細胞接受來自外界的溫度、溼度、疼痛、壓力及震動的感覺。觸覺是神經通路的基礎。觸覺敏感的孩子,往往會對陌生環境適應性差,不喜歡去人多的地方,膽小孤僻。在梳頭遊戲中,家長要注意孩子的敏感部位,對其敏感部位進行摩擦訓練。梳子應選用木梳,這樣可以避免靜電反應對孩子的損害。遊戲中用力不要過大,以免損傷孩子的頭皮。
  • 觸覺過分敏感的孩子可以這樣訓練
    一般觸覺過分敏感的孩子主要表現為偏食、挑食、不愛吃菜;吃手或咬指甲、情緒不穩定、愛發脾氣、陌生環境膽小、怕黑、粘人或緊張、退縮、不敢表現、對小傷小痛特別敏感、不合群或不會和別人玩、愛惹人等等。針對這些情況可以進行如下感統方面的訓練。
  • 孩子挑剔又粘人?多半觸覺敏感在作祟,父母別大意及時改善是關鍵
    若是遇到親朋好友提醒她跟別人打招呼,她也總會躲在我的身後不肯出來,我用了很多方法來教育她,但始終不行,有時我甚至覺得女兒太過敏感,好像有顆玻璃心一樣。」聽著閨蜜的哭訴,不盡讓我想到了一個詞彙叫觸覺敏感,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會像閨蜜的女兒一樣,他們膽小害羞,總愛黏著媽媽,不肯接觸別人。
  • 這食材有意思,聞著臭,吃著卻很香,每次一上桌,就被孩子吃光碟
    這食材有意思,聞著臭,吃著卻很香,每次一上桌,就被孩子吃光碟。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好這口,這食材真有意思,其實喜歡的人,吃上一口,就覺得是打開了吃貨的大門,不喜歡的人,那實在是接受不了它。因為此食材聞著臭,但吃著卻很香,我家一家四口都愛吃,尤其是媳婦嘴饞的時候,在家裡自己做一盤它,每次一端上桌,就被孩子搶著吃光。聽著名字雖俗氣、外陋內秀,卻有著一種極具特色的風味,古老而傳統,一經品味,常令人慾罷不能,一嘗為快。他正是中國傳統特色小吃——臭豆腐,在過去,臭豆腐普遍被認為是"不健康"的食物,如今,卻搖身一變成了好東西,它不僅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而且有較好的藥用價值。
  • 孩子觸覺失調的表現有哪些?
    隨著年齡及接觸面、活動面的增加,觸覺的識別性加強,敏感度自然而然逐漸減少,觸覺也逐漸成熟。 但早產或人工生產的嬰兒,由於出生時,觸覺未受到特殊刺激,形成自我保護膜,使觸覺的學習緩慢遲鈍,有些兒童小時候活動限制太多,觸覺的學習也會嚴重不足,這便是觸覺敏感形成的主要原因了。
  • 緩解觸覺敏感丨如何正確使用觸覺刷
    b.6個月至3歲寶寶,選用美國B刷;如果之前沒有接觸過觸覺刷,則需先用矽膠軟刷過渡後,再用美國B刷。c.3歲至12歲兒童,選用美國A刷;如果之前沒有接觸過觸覺刷,則需先用矽膠軟刷過渡後,再用美國A刷。如果觸覺敏感明顯,則應使用矽膠軟刷(先)和美國B刷(後)進行脫敏適應後,再使用美國A刷。
  • 很多孩子感統失調,父母卻後知後覺,錯過運動學習的好時期太可惜
    搖晃聽筒就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孩子需要按照聲音進行配對。老師會引導觀察瓶子顏色,先拿哪一個顏色,並且搖晃聽聲音,再配對,這就是視覺和聽覺的統合。吃香蕉時,會先觀察顏色、摸形狀、聞味道,用刀切香蕉時聽聽聲音,吃到嘴巴裡感受味道,當五大感官統合在一起,就全方位地了解了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