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每次你拿一個食物給他吃,他都要先聞一聞,好像我們要害他似的,特別謹慎小心,稍微感覺不對,就躲得遠遠的,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一位家庭訓練營媽媽對我說。
「我兒子也是這樣,尤其是對於沒吃過的東西,那叫一個擔心,左觀察,右猶豫,你越讓他嘗嘗,他越不吃,你越說這個東西好吃,他越趕緊拋開,真是愁壞我了!」另一位媽媽無奈地說。
那麼,我們來看看上面這兩位媽媽的孩子,如此的與眾不同,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作為家長,當發現孩子有一些特殊而異於常人的表現的時候,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孩子「不喜歡」新食物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我們經常看到,不少孩子在看到新鮮的食物的時候,總是會偷偷地去嘗試一把,尤其是看到街上一些好吃的東西,比如經過蛋糕店門前,能讓孩子們久久不肯離去。
這些好看和美味的食物不僅能給孩子帶來快樂和滿足感,還可以讓身體敏銳地感覺到這種物質的刺激,尤其是用手指捏食物的時候,能夠鍛鍊孩子的身體和感覺器官,促進各方面生長發育。
然而,為什麼有些孩子就是不喜歡「新」的食物呢?
人們通過研究證實,很多孩子都存在各種感覺異常的情況,而觸覺敏感就是其中之一。這些孩子不喜歡肢體接觸,不願意讓人觸碰,尤其是頭部和手部,有些則是全身性的敏感。有的對某些物品或材料有特殊的偏好,比如喜歡毛巾或者光滑的絲襪,甚至喜歡摸頭髮的感覺。
而本文開頭那位拒絕新食物的孩子就是觸覺敏感的典型表現。
那麼,觸覺敏感的孩子到底什麼樣子,為什麼有些孩子會出現這個情況,一旦發現孩子觸覺敏感了又該如何應對?
觸覺敏感的主要表現是什麼
有觸覺敏感的孩子,主要表現為不喜歡被人觸碰,排斥家長的輔助;吃手或咬手指,情緒不穩定,愛發脾氣;在陌生環境裡膽小、怕黑、粘人、不敢表現;不合群或不會和別人玩、緊張、孤僻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表現還包括:
1、對於草地或沙池表現出特別抗拒。這些孩子在沙灘上會顯得很害怕,腳不敢踩上去,一踩就會怕,如果孩子光腳踩踏就會很難受,就可能是觸覺敏感的問題。
2、拒絕讓父母以外的人抱。不少孩子都會有認生表現,不讓外人抱,這些孩子即使到了會走路的時候,遇到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也會躲到家長身後,避免別人觸碰。
3、不喜歡與其他人互動交流。孩子不喜歡和小朋友玩遊戲,不跟別人交流,只顧玩自己的。
4、不願接受新事物,不管是新玩具還是新食物。只要看到新事物都會非常小心,不敢上前,更不敢嘗試,會有點害怕,有時候還會用鼻子聞一聞,就是不敢吃或者去拿。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觸覺敏感
許多家長不理解為什麼孩子會出現觸覺敏感的問題。我們說,如果皮膚觸覺在孩子早期的訓練不足,就會對外界的刺激感覺特別敏感,隨之影響情緒的穩定性,甚至產生一些比較負面的情緒。例如:逃避、毛躁、甚至大哭大鬧等等,這樣的現象稱為「觸覺敏感」。
經研究發現,有以下幾種情況的孩子普遍存在觸覺敏感現象:
1、早產:這樣的孩子一出生就在保溫箱裡,環境與媽媽肚子裡的感覺不同,沒有羊水的流動,造成早期觸覺刺激不夠。
2、剖腹產:這些孩子普遍存在觸覺敏感度,原因是沒有經過產道擠壓而缺乏觸覺刺激,缺乏促進大腦激素的分泌,讓感覺系統失常。
3、關愛少:有些父母缺少對孩子的關注和陪伴,而孩子很少得到大人擁抱,互動交流和遊戲也不多,觸覺刺激也就不足,容易出現觸覺敏感問題。
4、保護過度:有些家長怕孩子抓花臉,一出生就拿布條綁住嬰兒雙手,或者是用布套把拳頭包住,孩子皮膚感受不到外界刺激,缺乏和家人皮膚、衣服的接觸,以及不允許孩子到處亂摸,孩子觸覺自然沒有得到發展。
以上都是造成孩子觸覺敏感的可能原因,而其對孩子一生造成的影響也是深遠的。
觸覺敏感對孩子的主要影響
那麼,觸覺敏感對孩子的主要影響到底是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看看。
1、造成孩子特別膽小。經常會有家長說自己的孩子特別怕黑,晚上睡覺從來不讓關燈,對於陌生的環境也是非常拒絕,人多的地方也不敢做事情,這都是因為孩子的膽子太小,也正是由於孩子觸覺敏感所致的。
2、導致孩子情緒很大。孩子容易生氣、容易傷心、容易失落,在敏感觸覺影響下,他對於情緒的控制能力差,所以容易出現波動太大的現象。
在「大賽爸爸家庭訓練營」裡,一些家長反映說,自己的孩子總是存在好動不安,情緒化及笨抽等現象,而這些都是觸覺敏感造成的問題。因為觸覺敏感的孩子,常會出現前庭覺不足的情況。
例如,在「大賽爸爸家庭訓練營」有一個小姑娘叫凡凡,據媽媽介紹說,因為孩子很漂亮可愛,不少人見到就像抱一抱她,可是孩子常常常因此而受驚並哭鬧,拒絕別人的接觸。媽媽因此非常苦惱,因為除了從小帶她的奶奶外,孩子對別人的親近行為都很排斥,甚至也不喜歡跟爸爸太親近。
特別是在給凡凡梳頭、洗澡的時候,每一次都會掙扎得很厲害,哭得聲嘶力竭,讓人看著心疼。「我的孩子就像玻璃的一樣,不敢讓人碰!」媽媽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我們看,上面這個孩子的表現主要就是感覺系統中觸覺功能失調所造成的,屬於觸覺敏感。
這類孩子面對來自外界的觸覺刺激時,猶如驚弓之鳥,反應強烈。因無法適當地處理來自外界的刺激,逐漸形成了用「排斥」的方式應對。
而一旦發現孩子出現觸覺敏感的問題,要儘快進行必要的觸覺訓練,讓孩子多去觸摸,更多的用手去感知周圍的事物,通過觸覺訓練來改善敏感的症狀。
在此,建議家長一定要經常愛撫自己的孩子,可以在孩子洗臉、洗澡或睡覺前,用手或柔軟的毛巾,輕擦孩子的手腳、背等部位。適度的愛撫是與孩子的觸覺系統建立良好關係的基礎,也是孩子形成安定情緒的有效方法。
孩子觸覺敏感的問題又該如何應對
在家庭訓練營中,曾經有不少家長提出這個問題,來尋求我的幫助。那麼,下面就給大家分享,如果孩子存在觸覺敏感問題,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
首先,家長需要先做一個測試,檢測一下孩子是否真的存在觸覺敏感問題。可以採用下面10個自我檢測項目進行檢查,如果有超過2項的情況,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做進一步的評估。
1、孩子是否會抗拒踩沙灘和草地。
2、不喜歡別人觸碰,不讓陌生人抱。
3、不喜歡甚至拒絕刷牙、洗臉、洗頭。
4、睡覺時需要自己專門的枕頭、被子或玩具。
5、不喜歡穿新衣服、新鞋子,拒絕新事物。
6、不喜歡與別人互動。
7、被別人碰到或摸到,孩子會發脾氣。
8、不敢吃沒見過的食物,不敢摸新玩具。
9、不喜歡暴露皮膚,大熱天也穿長褲。
10、孩子對溫度變化敏感,水溫稍高或低會哇哇叫。
其次,發現問題,儘早彌補和解決,把觸覺敏感的問題影響降到最小。觸覺過度敏感主要是由於生活中的觸覺經驗刺激不足造成的,因為孩子的身體本身具有內驅力,會自己找方法滿足大腦所需的刺激。
專家表示:「最好的改善方式,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限制孩子那些想要得到觸覺刺激的行為。」
比如,當孩子第一次見到球池,興奮地衝進去玩耍,只要不存在安全隱患,家長都沒必要阻止。
最後,學習和應用訓練方法,用做遊戲的方式幫助孩子改善觸覺敏感。當面發現孩子觸覺敏感,家長也不要著急,我們完全可以通過一些更積極的方式,主動提供刺激給孩子,幫助孩子減少觸覺敏感。
在「大賽爸爸家庭訓練營」裡,已經有不少家長成功的幫助自己的孩子通過家庭生活改善了孩子的情況。
事實證明,通過家庭生活中的場景和遊戲是幫助孩子改善觸覺敏感的最好方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1、經常頭部按摩,如梳頭。家長可以讓孩子把玩梳子,看著父母用梳子梳頭,也可以讓孩子幫助自己梳頭,用手指感受尖端刺激。慢慢地讓孩子自己拿著梳子,輕輕地梳理頭髮,讓孩子的頭皮感受到刺激,同時可以輔助孩子或讓孩子自己輕輕地梳頭。
2、經常進行水浴,如洗澡。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洗澡,輔助孩子洗澡,給孩子肢體接觸的機會。在給孩子洗澡時,讓孩子感受水的流動,通過冷熱水的刺激,適應不同的水溫帶來的觸覺刺激,尤其是噴頭的水流刺激。
3、撫觸按摩全身,如滾球。家長可以使用按摩球在孩子的全身進行滾動按摩,通過球體表面的小尖銳凸起,滾遍孩子的前胸後背、手臂、腳。如果孩子比較緊張,可以一邊講故事或者唱歌一邊進行,讓孩子輕鬆好玩的進行。
4、親子互動接觸,如撓癢。家長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可以給孩子撓痒痒,讓孩子感受用力的大小和身體刺激,增強肢體接觸和反應能力,提高適應性。
5、接觸感受物體,如玩沙。家長可以給孩子購買家庭沙盤,在家裡讓孩子玩耍,讓孩子感受與沙土的接觸,如果沒有沙土,也可以用紙片、樹葉、米粒、豆子等代替。當然,去外面的沙土堆也是很好的,只要注意衛生就可以。
總之,想要避免和改善孩子出現觸覺敏感,最關鍵的是讓孩子越早的感受自然狀態下的觸覺刺激,不限制孩子探索感官刺激的行為。
我們作為家長,不僅是給孩子溫飽的供養,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接觸外界事物,提高孩子適應生活環境與社會環境的能力,降低孩子的防禦行為或厭惡情緒。在引導孩子時,可以先示範給孩子看,然後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理解這是一個安全的過程,進而鼓勵孩子參與進來。不能強迫孩子去碰觸任何他不願意碰觸的東西,否則會適得其反。
在此,提醒父母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別關注孩子的行為表現,可以通過觀察和記錄孩子行為,對照「觸覺敏感」的原因進行分析,幫助家長初步判斷孩子是否存在「觸覺敏感」問題,以便及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而家庭生活中的康復訓練,能夠有效的解決孩子的觸覺敏感現象,幫助孩子和家長擺脫過於敏感的痛苦。
關注「大賽爸爸說」,專注探討兒童發育遲緩、孤獨症譜系障礙和家庭康復訓練,傾聽您的困與惑,解除您的育兒焦慮,私信「大賽爸爸說」,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