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國語大學坐落在北京市海澱區西三環,分設東、西兩個校區,是教育部直屬、首批「211工程」高校、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
地球上上凡是有五星紅旗的地方,就有北外的校友。北外在1980年前一直歸屬外交部,為外交部培養了大批翻譯、駐外使節,因此享有「共和國外交官的搖籃」的盛譽。北外是全國開設語種最豐富的高校,也是我國最專業的外語院校 。學生就業不愁、就業層次高,除了外交部、商務部、中聯部等國家部委外,其他中央事業單位如新華社、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國日報社、央視以及大型國企、三資企業等單位,都是北外畢業生的理想去處,總體就業率很高,待遇很好。
北外出過很多名人,有王佐良、許國璋等著名學者,有章含之、李肇星等部長級領導,還有著名主持人楊瀾、許戈輝、何炅。
北外被校友戲稱「魏公村女子職業技術學院」,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因為北外位於北京海澱區東南部的魏公村一帶,女生比例大、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另外北外是語言類學校、學科相對單一,好多畢業生以語言為將來的職業,因此魏公村女子職業技術學院的戲稱也是有道理的。大家順便了解一下魏公村。解放初,魏公村只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只有十幾戶居民的小村落,如今的魏公村成了熱鬧的市區,這裡的學校除了北外,還有北京理工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名校。
北外在好多想學語言的學生心目中是神一般的存在,好多優秀高中畢業生的理想就是當外交官,因此報考了北外。北外的錄取分數線很高,好多北外高分學生是能考上除北大、清華、復旦、上海交大以外的985院校的。那麼北外有什麼特色呢?
北外位於首都北京市中心區,高校雲集、涉外機構眾多。北外學生可以去外交部、各大使館、對外友協、商務部、各大國企、各種外企實習。一些國外政治家和作家也經常到學校參觀、演講,學生見多識廣。比如,北外有阿拉伯語研究中心,原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領導人阿拉法特就曾到訪。楊瀾等眾多校友也時而到母校演講。
北外用的課本往往是自己學校老師編寫,而且這些課本經常是全國各外語專業通用教材,老師的水平在全國範圍內都是一流的,北外有的課程只有北外才開。很多有名的老教授依然上課,學術水平和個人能力都超強。他們學識淵博、溫文爾雅、治學嚴謹、一絲不苟,對學生和藹可親,注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語言技能和當眾演講等能力。
北外的語言課採取小班教學,一個班25人左右,老師因此比較了解學生的水平,另外,課上老師不光是講課,還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注重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師生關係融洽,交流較多。
學生入學分數高、有追求,學習氛圍濃厚。每天都有在校園裡練習口語的,圖書館往往坐滿認真學習的學霸。
為何北外女孩子顯得漂亮呢?首先是因為女生比例大,而且學校會從南京外校、杭州外校等中學招收保送生,這些保送生高考壓力小,並且往往來自南方大城市,家庭條件較好,注意自身形象氣質。另外北外的畢業生就業單位往往是涉外單位,對形象氣質要求高,學生們因此比較重視穿著打扮,因此北外女生顯得更靚麗。北外學生的美是知性的美,雖然綜合素質稍遜於清華北大學生,但比藝術院校的美女顯得有內涵、更獨立。
北外校友遍布涉外單位、高等院校,校友們好多擁有話語權,這對於學生就業很有益處。
學校鼓勵自由討論、辯論,少有禁忌,學生不同思想碰撞、不同專業的交流,豐富了知識面、拓展了視野、鍛鍊了口才、提高了能力。
像任何事物一樣,北外也有它的局限性:
1.單純的外語學院環境相對封閉,這就造成學生知識面窄、視野狹窄、就業面不寬。而綜合性大學,通識課較多,學生可以與各種專業同學交流,綜合素質更高,這一點專業外語學院不如綜合大學。
2.北外的學校很小,學校設施相對較差。學校只是211,不是985院校,每年的保研率大概10%,出國交換的機會與985要少,去國外留學也不如985院校機會多。
3.學校的非語言類專業實力不強。學校注重語言基本功,而經濟、法學類課程差強人意,搞得什麼也學不好。
總體來說,北外是一所優秀的大學,北外的學生素質高、能力強,在涉外工作中表現突出,對得起「外交官搖籃」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