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ds Pro對比AirPods 2代評測:除了主動降噪還有什麼亮點?

2020-12-17 太平洋電腦網

蘋果越來越喜歡在網頁發布新品了,2019年10月29日凌晨,蘋果在官網悄悄上線了這款耳機AirPods Pro。不過這怎麼難得倒日常蹲點的各大媒體們,在上線的短短幾分鐘內,關於AirPods Pro的新品上市的消息就已經遍布了整個網際網路。而此時,很多人也知道了為什麼上半年的新AirPods沒有冠上「二代」之名,原來是這等著呢。

AirPods年銷數千萬,深受果粉喜愛,AirPods的出現開啟了TWS耳機(True Wireless Stereo,真無線耳機)時代,蘋果又一次引領了行業。但同時,同行們除了單純的真無線耳機產品線,以索尼為代表的廠商,為真無線耳機增加上主動降噪功能,而這項功能也獲得了很多人的喜愛,特別是那些經常需要乘坐飛機、地鐵、公交等公共運輸工具出行的人來說有致命的吸引力,而主動降噪功能的缺失成為AirPods的一項短板。

這次的AirPods Pro帶來了果粉心心念念的降噪功能,並支持IPX4級別的防水。不過既然帶上了「Pro」,怎麼可能簡單的只有這點升級,蘋果Pro版本的產品無一不是在產品上增加了更多更豐富的高端功能,用來更好的滿足更多的土豪。

外觀設計:神似「豌豆射手」

從配置來看,這一代AirPods 完全配得上「Pro」之名。AirPods Pro 是一款能主動降噪的入耳式TWS真無線耳機,可以防水,還支持壓力觸控。而且,AirPods Pro 的單個耳機只有 5g,長度比 AirPods 要短。特別的功能是主動降噪,通過降噪系統產生和外教噪音相等的反響聲波,將噪音擋住。

Airpods Pro和Airpods前兩代產品有明顯差別。Pro的藍牙充電盒有些扁平,和上一代產品體積差不多,更像是開蓋方式進行了橫豎方向上的更改,不過同樣稱得上精緻小巧。

而Pro體積看起來要比AirPods要大一些,整個形態像一個變胖的AirPods,因為需要實現降噪的效果,AirPods Pro是一款入耳式耳機,與之前的AirPods的平頭塞的形態有了很的大差別。而增加的矽膠耳塞讓它的樣子看起來有點怪怪的,於是在一上市的時候就被網友們玩壞了。

被廣大網友戲稱「豌豆射手」,甚至有網友為AirPods Pro創作出了很多有意思的圖片。很多網友評價顏值明顯不如前兩代AirPods,我才不信你們說的話,到時候還不是真香結局。

Airpods Pro提供了三種尺寸的耳塞,耳機自帶耳塞為中等尺寸。耳塞以卡扣的方式裝在耳機前端,更換時需要整體取下。

Pro與手機的連接方式與AirPods一致,開蓋即連確實減少了很多配對等方面的麻煩。對了,提醒一下,Pro的連接需要手機升級到iOS 13.2,而iOS自從進入13版本以來,翻車狀況不斷,如果不是為了AirPods Pro的連接,不建議各位升級。

主動降噪:真無線耳機當中很強 但依然沒法跟頭戴式相比

Airpods Pro降噪分為三個模式:1、降噪:阻隔外部聲音;2、透明模式:外部聲音清晰可見。3、關閉:同時關閉降噪和透明模式,相當於普通入耳式耳機。

而降噪功能就需要依靠耳機內部的晶片了,雖然同樣是H1晶片,但這次使用在AirPods Pro上的H1晶片與半年前的AirPods二代略有不同,這次官方特別強調了AirPods Pro的H1擁有多達10個音頻核心,除了和AirPods二代擁有即叫即用的Siri和同樣優秀的極低延遲外,還實現了每秒200次的外部環境和耳道的噪音檢測,並同時通過運算實現持續的反噪頻率調節,當然這個不是蘋果首創,索尼等一眾耳機音頻大廠也有類似的技術

這裡稍微聊聊題外話,耳道的噪音檢測其實與噪聲存在的地方有關,即使Pro是入耳式的耳機,物理的方式還是沒有辦法完全隔絕外界的噪聲,耳道內會出現細微的噪聲。入耳式耳機物理降噪效果比不上頭戴式耳機,在入耳式耳機上耳道噪音檢測功能幾乎是必不可少的。

說實話當它真正發布時,這麼小的體積內還能做到主動降噪,這點真的挺了不起的(想想隔壁家索尼降噪豆的那個碩大體積吧)。因為我目前手上沒有索尼降噪豆WF-1000XM3,所以沒辦法直接跟它做對比,但就我平時戴頭戴式降噪耳機的體驗來說,AirPods Pro的降噪是完全沒辦法跟頭戴式降噪耳機相比的,差距依然是碾壓級的但在真無線耳機當中,它已經做得很好了

在我的AirPods Pro打開降噪模式後,能明顯感到周圍的低頻噪音被削弱了,在辦公室裡可以明顯感到中央空調的低頻噪音被抵消了大部分,在餐廳裡同樣能感到空調和風扇聲降低了很多,但是AirPods Pro對高頻聲音卻沒怎麼削弱,所以當我在餐廳裡吃飯時,服務員靚仔在收拾碗筷時產生的高頻碰撞聲反而變相更加突出了。在馬路邊的人行道上走路時,路面傳來的汽車胎噪和風噪也被削弱了很多,走在路上能感到安靜不少,但是強烈反對大家在戶外走路的時候使用任何降噪耳機、任何降噪工具,特別是過馬路時,會有安全危險

(施工工地)

(馬路邊)

(咖啡廳)

AirPods Pro總共有3種模式,降噪、關閉和透明模式。透明模式的原理大致就是耳機麥克風拾取周圍的聲音然後適當地放大到你的耳朵裡,這種功能我們在之前的索尼頭戴式降噪耳機裡就見過了。雖然不算什麼新鮮功能,但它的體驗真的不錯,在我前面的這句話中,最重要的就是「適當地」這個詞。

(辦公室)

我之前在體驗時索尼的那個頭戴式時,它的通透模式就是比較生硬地放大環境音,而AirPods Pro的聲音放大,做得要更加自然,你不會覺得它在刻意放大環境音,總體來說這是一個除了降噪模式以外你會願意點開的模式

而關閉模式指的就是,既不開主動降噪也不開透明模式,單純的物理降噪,此時你能聽到的環境音量介乎降噪和透明模式之間,而且聽診器效應會最嚴重。

音質:總體來說還是那個熟悉的AirPods

說完了降噪接下來說說音質,這次我們總共有3位同事來給出評價,總體來說,AirPods Pro依然還是熟悉的那個AirPods,但因為這次耳機形態從以往的平頭式變成了入耳式,所以耳機對耳道的貼合更加緊密,相對來說低頻會更有衝擊力,低頻量感更足,而中高頻還是那個熟悉的AirPods的感覺,高頻部分在某些時候依然會顯得有點嘶啞。總體來說,AirPods Pro的音質相比AirPods 2代沒有非常明顯的提升,兩者都是同樣採用了H1晶片,在音質方面沒有太過明顯的區別,不過還有一點要說一下的是,在開啟了降噪以後會降低環境噪音,所以我們會獲得一個更安靜的聽音環境,這也是讓我們更加專注地享受音樂的一個好方法。

佩戴體驗:可能是最舒服的入耳式耳機

我之前對AirPods最喜歡的其實一直是它的佩戴體驗,非常無感的佩戴體驗,可以戴著半天不摘下來都完全沒有不適感,所以這次看到官方圖時我其實有點擔心,但是拿到手戴了一天之後,我可以誠懇地說,這是我戴過最舒服的入耳式耳機之一。

我們把耳機的耳塞套掰開,會發現耳機的本體其實是一顆圓形的「豌豆」,所以佩戴時只有耳塞套部分真正進入了外耳道,而這顆圓形「豌豆」是掛在我的外耳廓上的,我認為這是跟絕大多數入耳式耳機在結構上的重要區別。看來蘋果這次宣稱的掃描了千萬人的耳型信息才做出來的造型還是很強的。

(AirPods Pro)

(AirPods 2代)

但即便如此,它的存在感依然還是比AirPods強不少,你沒辦法期望像之前戴AirPods那樣戴著半天會忘記它的存在,事實上,它會一直地撐住你的耳朵,提醒你它的存在,但這樣反倒有個好處,就是相比AirPods來說,AirPods Pro更加牢固、更加不容易掉,對於愛好運動的用戶來說,AirPods Pro會更適合你,何況它還帶IPX4級的防水呢?

人機互動:壓力傳感器很新穎 耳塞自動檢測很貼心

在耳機內還加入了一個壓力傳感器,內部有一個震動馬達,按壓手感還可以。在交互上,單擊是暫停音樂,雙擊是下一首歌,三擊是上一首歌,長按則是切換降噪/透明模式。因為你要用力捏住耳機柄才能觸發,所以說實話在體驗上,我覺得不如以前輕輕地雙擊耳機暫停音樂來得方便。

AirPods Pro有個比較貼心的功能:耳塞貼合度測試,在戴上耳機後,進藍牙設置裡可以開啟,它會自動監測耳機的貼合度,如果出現了下面這樣的圖,你就可以嘗試其他尺寸的耳塞了,這也是我在其他耳機中從來沒有見到過的功能,非常貼心。

愛丟東西患者注意:單只耳機要705塊!

除了以上的這些,AirPods Pro還有IPX4級的防水,蘋果終於加入了這個百元級真無線耳機標配的功能,我哭了太感動了。然後無線充電也有,續航從AirPods Pro的單次5小時下降到單次4.5小時,配合充電盒總共依然是24小時,續航水平還是一如既往地強。

另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如果你不小心丟了一隻耳機,那麼你要花上705元來換一隻新的,而充電盒則要789元,真的丟不起了。

優缺點總結

最後再做一下簡單的優缺點總結吧。

優點:主動降噪、佩戴舒適、長續航、無線充電

缺點:貴(這是我的缺點,不是它的缺點)

AirPods Pro在帶主動降噪的真無線耳機裡是最強的選手之一,而且更加難得的是佩戴的舒適性也比絕大多數入耳式耳機要好,再加上一貫的長續航和無線充電,這就是目前市面上最優秀的真無線耳機之一了。

如果說有什麼缺點的話,好像除了貴以外,我還真的找不出其他大的缺點了,耳機容易髒算是另外一個缺點吧?

選購建議

最後再給點選購建議,目前官網1999的價格我覺得太貴了,即使PDD 1888也還是很貴,因為相比AirPods 2代,貴了800塊,多了個中等水平的降噪,我個人會覺得不太值。

可能是因為我平時戴慣了頭戴式的降噪耳機,所以AirPods Pro的這個降噪我認為並沒有其他媒體老師鼓吹的那麼那麼強,對於我來說,這就是個「中等水平」的效果,所以如果是我個人的話,我會拿這800塊去買一個很強的頭戴式降噪耳機,但這樣確實不如帶一個真無線耳機來得便攜。

所以手握2000塊,如果你預算充足或者想一機走天下,那麼功能齊全的AirPods Pro會是你的首選,但如果你需要更強的降噪的話,你可以買一個AirPods 2代再加一個頭戴式降噪耳機。

最後給大家一個預測問題:你猜AirPods Pro會不會賣爆?我覺得等降價一波之後依然還是會賣爆

相關焦點

  • airpods pro真假辨別_airpods pro怎麼充電
    airpods pro真假辨別_airpods pro怎麼充電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11-26 15:52:42   airpods pro真假辨別
  • Apple AirPods Pro 主動降噪無線藍牙耳機對比評測華為FreeBuds3
    原先用的airpods一代,三年多了,終於罷工,正好看到優惠力度挺好,於是入手airpods pro.做工質感:蘋果忠粉,蘋果的做工一直是毋庸置疑的,非常滿意!音質音效:藍牙耳機中,音質算前茅的,加上杜比音效,帶上一瞬間,降噪功能讓世界立馬清淨了!仿佛置身於桃李之間.寧靜悠遠!舒適度:一直比較擔心對入耳式舒適度適應,以前比較怕入耳式的,沒想道蘋果可以把耳機的舒適度做的這麼好,完全如沒戴,柔和的很,試了甩頭,又甩不掉.
  • Apple請在AirPodsPro中修復主動降噪
    事實證明,我畢竟並沒有發瘋:正如RTINGS在其AirPods Pro評論的最新更新中所揭示的那樣,蘋果通過12月的2C54固件更新來破壞了自己的噪音消除功能。以下是RTINGS在評論的「噪音隔離」部分中所說的內容:[進一步閱讀:適用於昂貴電子產品的最佳電湧保護器]「在升級到固件[2C54]之後,我們重新測試了耳機,我們的結果表明,隔離性能下降了很多,主要是在低音範圍內。這意味著,在打開ANC的情況下,這些耳機在阻止飛機或公共汽車低引擎隆隆聲方面的工作幾乎不像在此更新之前那樣好。
  • AirPods Max可以刻字嗎?
    【AirPods Max可以刻字嗎】包括AirPods一代、二代、AirPods Pro在內的蘋果藍牙耳機都提供了刻字服務,那麼作為蘋果史上價格zui高的AirPods Max可以刻字嗎?我們親自來體驗一下。
  • ...華強北洛達1536u airpods秘密,區別正品的華強北airpods值得買嗎?
    其實自從蘋果airpods 一、二、三代出來後,華強北就開始日以繼夜的研究了,說到這裡不得不說國產晶片了,目前藍牙方案商基本是傑理、恆玄、洛達、高通幾個為主,其中成本最低,市場佔有比較大的是傑理,沒辦法,便宜,不要問為什麼傑理做那麼多,其實這個跟你們消費者有關,你們要便宜,倒逼我們廠家選擇便宜的方案,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嘛。
  • 華為freebuds pro降噪耳機開箱簡評,我為什麼沒買冰霜銀?
    很遺憾的一點是,像是繼承了airpods pro的傳統藝能一般,這款耳機盒的盒蓋同樣存在晃動的問題。(打開蓋子後,用手左右推蓋子會聽到「咔噠咔噠」聲)盒子的體積比airpods pro要大一圈。我試了一下,個人覺得沒有那麼誇張,拿出來是沒有很順滑,但還沒到很難拿的那種程度,就是拿的時候要往上稍微推一下,習慣了幾次後就能順利的取出了,不是什麼大問題。耳機本體的個頭略大,不同於airpods那種細長型的耳機柄設計,這款耳機柄是方形的,看著比較粗大。腔體的的大小也比一般的真無線要大一些。好在是重量還算輕,戴上不會有墜耳感。
  • AirPods Max憑什麼這麼貴
    12月8日晚,蘋果公司突然在其官方網站之上推出了airpods Max耳機。這款耳機原名airpods studio,有四種顏色:銀色、粉色、綠色、天藍色和深灰色。它由鋁合金外殼和透氣耳罩製成。總的來說它看起來還不錯。
  • airpods Pro VS魔浪mifo O7誰才是最強HIFI無線耳機?
    降噪技術:ANC主動降噪技術VS雙麥降噪+全頻雙鐵首先先說一下兩款耳機的降噪功能,對比前代產品AirPods Pro最大的升級就是加入ANC主動降噪技術,利用兩個麥克風支持主動降噪,每秒200次的外部環境和耳道的噪音檢測,並同時通過運算實現持續的反噪頻率調節。
  • 兩千元以下最高性價比無線耳機竟然不是AirPods 2!
    還有幾個小時就雙十二了!你們的購物車都準備好了嗎?去賣回收今天為大家推薦幾款堪稱性價比怪獸的無線耳機,耳機體驗因人而異大家僅作參考!不過小去先提醒下追求極致音質的耳機發燒友還是儘量選擇有線耳機。漫步者Funbuds這款耳機在200到500元價位的主動降噪表現優秀,音質尚可,延遲低,續航時間長,外觀時尚是追求性價比人群的首選。
  • airpods三代上市時間 蘋果第三代藍牙耳機什麼時候上市
    airpods三代上市時間 蘋果第三代藍牙耳機什麼時候上市  據 DigiTimes 報導,蘋果第三代 AirPods 再次被傳出將於 2021 年上半年推出。  報導稱蘋果的供應鏈合作夥伴英業達將只佔新耳機組裝訂單的 20% 或更少。除了英業達之外,蘋果還有多個 AirPods 的組裝合作夥伴,包括 立訊精密和歌爾股份。
  • AirPods Max要多少錢 airpodsmax音質怎麼樣一起來看看
    AirPods Max要多少錢 airpodsmax音質怎麼樣一起來看看時間:2020-12-10 20:27   來源:手遊之家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AirPods Max要多少錢 airpodsmax音質怎麼樣一起來看看 AirPods Max多少錢呢?
  • 江西省蘋果藍牙耳機三代airpods生產
    江西省蘋果藍牙耳機三代airpods生產,鑫灝源立足製造業,著眼智能製造,並以全球化的視野、持續的創新和卓越的服務讓公司成為知名的智能互聯終端產品一站式解決方案和增值服務提供商。
  • airpodsmax多少錢 AirPods Max價格了解一下
    airpodsmax多少錢 AirPods Max價格了解一下時間:2020-12-09 12:39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airpodsmax多少錢 AirPods Max價格了解一下 airpodsmax多少錢?
  • 安靜的感覺真好——Nank A1無線主動降噪耳機
    但是大部分無線藍牙耳機都是被動降噪耳機,在環境嘈雜的地方依然起不到任何作用,比如地鐵上,除了提高音量,毫無辦法。但是提高音量是非常損害聽力的行為。所以,主動降噪耳機才是嘈雜環境下最好的選擇。然後無線主動降噪耳機的選擇並不多,大部分都是被動降噪,Sony之前的降噪豆做的不太好,直到蘋果發布了airpods pro以後,大家才真正開始注意到了主動降噪耳機的市場和需求。
  • 等了這麼久,新AairPods值得出手嗎?
    雖然這款AirPods Pro已經早已在網上被多次「預言」其外觀了,作為蘋果第三代的AirPods並沒有選擇EarPods的外觀,而是採用了全新的入耳式外觀設計,雖然外觀上也不能說有所提升,但是入耳式的設計其實也是為了能夠支持降噪功能,從而進一步提升聆聽的實際體驗,同時這也無疑是AirPods Pro對比前兩代產品的優勢。
  • 不專業的air pods pro評測體驗
    去年蘋果官網上架的air pods pro在無線耳機圈中引起了不小的關注,畢竟這是蘋果第一臺無線降噪藍牙耳機。隨後也有很多評測機構第一時間進行了評測體驗,當時在官網購買需要等待挺久,所以沒入手做體驗視頻,絕對不是因為窮!
  • Airpods Pro是真的香!
    上上周不是七夕節麼,想著給女朋友買個耳機做禮物,之前她也一直想要個降噪耳機,說坐地鐵的時候比較吵
  • airpods使用方法_airpods怎麼調音量
    打開APP airpods使用方法_airpods怎麼調音量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12-18 15:54:22   airpods使用方法   irPods在推出之後立馬成為了一線藍牙耳機梯隊,但是許多擁有AirPods的用戶朋友可能都還不知道這款耳機有哪些強大的功能,AirPods使用技巧大全集合了所有AirPods的功能並進行精簡,只需要簡單閱讀AirPods使用方法即可徹底掌握這款耳機的所有功能。
  • 華為freebuds 3蘋果AirPods pro對決,真無線降噪耳機該怎麼選
    三、降噪誰強誰弱目前,真無線耳機降噪熱門款蘋果的AirPods pro,索尼的三代降噪豆WF-1000XM3,再就是華為的freebuds 3,既然是華為蘋果之爭,就只聊freebuds 3和AirPods pro。
  • 蓋得排行:這款無線降噪耳機,體驗不輸AirPods pro,價更低
    圖片來源於indiegogo眾籌頁面其最突出的賣點在於降噪深度高達-40dB,超過了蘋果和索尼兩大業界標杆,硬體配置頗有亮點,有NBA球星和業內人士背書,129美元的眾籌價格對於主動降噪耳機來說是非常誘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