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兩岸教育各具特色,要加強交流合作,尤其要加強學校、教育工作者之間的交流」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學校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的計劃, 7月9日至18日,齊魯師範學院教師培訓團在學院人事處李伯偉處長的率領下赴臺灣交流,先後在新竹、臺北、高雄、臺中等地的玄奘大學、臺灣師範大學、高雄師範大學、彰化師範大學、修平科技大學等參訪培訓。
通過十餘場專家講座、與校方座談交流、現場參觀等方式,深入了解臺灣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及現狀,並就學生短期培訓、教師互派、學術交流與校際合作等方面的工作進行洽談,商討並確定了未來合作框架。
10日上午,在玄奘大學行政大樓會議室,舉行「相見歡交流座談」會,簡紹琦校長、曾光榮副校長率學校政務部門主任及各學院院長、中華兩岸科教文暨經濟發展學會蔡宏奕秘書長等熱情會見了教師培訓團。
齊魯師範學院與玄奘大學的交流與合作已有五六年之久,師生交流學習方面已有基礎,在此培訓基礎上,雙方就學生互派、教師培訓、臺灣學者來我校講學等深度合作進行了交流和探討。曾光榮副校長就玄奘大學的辦學現狀向教師培訓團進行了全面介紹,雙方就學生跨學科學習、博雅通識教育、生命倫理教育、社會服務等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座談會後,參觀了校史館、設計學院的工坊及藝術中心、傳播學院的攝影棚和廣電演播中心、餐旅系的「雲來會館」客房和中西餐廳,進一步了解了玄奘大學的辦學功底,收穫豐碩。
10日下午至13日,培訓團在玄奘大學集中培訓,高雄市立空中大學校長劉嘉茹教授、臺北教育大學林新發教授、臺灣師範大學張雨霖教授、中華大學張耀文教授,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副教授、教學發展中心主任陳柏霖教授,玄奘文教基金會林博文執行長、玄奘大學副校長曾光榮教授等專家分別為教師培訓團作報告,報告的主題圍繞著臺灣高等教育的歷史和現狀展開,重點是高等教育取得的成績與面臨的困境以及當前各高校對高等教育改革與創新的探索等問題。直面問題,改革創新,深受啟發。
14日,在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張德永教授為培訓團作報告,主要圍繞臺灣終身教育及其發展前景進行了討論,為學員打開了一扇別樣的教育之窗。而後,參觀了臺灣師範大學校園。臺灣師大的辦學特色就是突出師範性,緊緊圍繞著師範找亮點,校園文化與建設中處處可見師範性的辦學理念。「站在大師的肩膀上」!讓學生更加自信,更加進取!學術精神體現在校園文化的任何一個角落裡,讓人耳目一新。
15日至17日,趕赴高雄與臺中地區,參訪了高雄師範大學,理學院李孟恩教授為培訓團介紹了高雄師範大學的辦學成就及其改革創新成果,參觀了圖書館、理學院物理實驗室和化學實驗室等。高雄師大圖書館的管理理念充分展示了什麼叫「一切為了學生」,圖書館許多細節的設計,都來自於圖書館員與學生,科學性、藝術性、舒適性高度融合,既溫馨又大氣。每一名圖書館員都在自己的管轄區域設計修讀風格,學生也可以在圖書館大膽的展示自己的文創設計理念,學校都會積極的給於支持並給予實施。細節決定成敗,尊重學生的主體,這些耳熟能詳的教學理念,活生生的、真真切切的展現在了學員面前,令學員嘆為觀止。
17日,分別參訪了彰化師範大學和修平科技大學。彰化師範大學國際處黃聖慧國際長率學校行政處長及學院院長等人舉行了熱情的座談,來自於多個院系的教授們為學員介紹了彰化師大的辦學定位、辦學特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的情況。由於同屬師範院校,辦學有許多相似之處,尤其是培養學生的「志業精神」令人興奮不已。興奮主要源於齊魯師範學院林松柏校長多次在學校倡導「志業精神」,兩校不謀而合,合作交流必定是前景廣闊。
修平科技大學校長鄧作樑率學校教育長黃茂榮以及對口學院的院長們熱情的接待了培訓團。原校長鍾瑞國教授為學員作了一場生動精彩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報告,從社會需求、問題導向,到學校對學生人才培養設計、服務學習、學生的實力與品德就業競爭力、創新力、跨界力、合作力等,展示了修平科技大學辦學定位準確、特色鮮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途徑,作為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特色的高校,始終貫穿著: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的教育精神,令人敬佩。
18日,賦歸。通過此次學習交流,進一步推廣了齊魯師範學院在臺灣的知名度,提升了學校的整體形象和影響力。同時,對於臺灣高校中西結合的辦學理念、和諧自然的人文環境、淵博厚重的文化傳統也讓交流團受益匪淺,尤其在我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的關鍵點上,無疑對我們來說是雪中送炭!( 齊魯師範學院臺港澳事務辦公室 何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