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學員
段曉妍
錄取院校:
紐約視覺藝術學院
School of Visual Arts
帕森斯設計學院
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普瑞特藝術學院
Pratt Institute
印象中的美術類藝考生,似乎都應該有著數十年的繪畫功底、豐富的比賽經驗及藝術創作經歷。
當接觸到曉妍時,似乎重新打開了對於藝術生這個認知的大門,也讓我們更加了解了高考後準備留學海外藝術類院校的學生黨們。
雖然高中已有出國的意向,但真正確定要出國確是在高考之後。讓人覺得驚訝的是,從來沒有系統學習過繪畫的曉妍在高考之後的這段時間裡,除了要準備語言,同時還要從零開始,撿起別的學生可能已經累計了數年的繪畫基本功。這樣的壓力可想而知。
好在,結果是讓人欣喜的。原來,結果當真可以等於80%的持續努力+19%的興趣愛好+1%的才華天賦。世界上也真的有心想事成這樣的東西。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考的失利讓曉妍與心目中最理想的高中擦肩而過,進入到了一所普高的平行班級入讀。「那時候我媽媽就會考慮得比較多,認為我要想能夠讀一個好一點的大學,得要做兩手準備,只靠高考可能上不了什麼特別好的大學。所以就考慮讓我到國外去深造一下。」曉妍回憶到。
和許多父母一樣,曉妍的母親也不支持她選擇藝術類的院校與專業,認為畫畫無法給她帶來安穩的前途和就業的機會。
「剛開始的時候,我從來沒有想過我能夠學美術專業。雖然我從小到大都特別喜歡畫畫,但我媽媽一直不是很支持,覺得這個不能作為我以後養家餬口的專業。所以我其實一直到出國之前都是沒有很系統的學習過畫畫的。」即使有了出國留學的打算,但曉妍對於未來的規劃依舊很迷茫。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本來一開始是打算想學習心理學的,但確實心理學的入學標化成績要求比較高。我也是沒什麼信心可以申請到理想的學校。一開始的時候我一直就想著,那就隨便選個什麼自己有興趣一點點的專業吧。壓根沒有考慮過我還可以選擇畫畫。」
剛開始沒有目標和方向,這也讓曉妍的媽媽看出了女兒的不安和迷茫:「關於專業如何選擇,我媽還是和我聊了很多次的。她問我想要學什麼專業,因為那時候還比較懵嘛,就會回答說隨便啊。後來聊得次數多了,我才告訴她,其實我有點想去學畫畫。沒想到,我媽一下就同意了。她說可以啊!當下我還有點反應不過來,一直追問她,我真的可以學畫畫嗎?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後我才自己去找了一些藝術類的學校了解和查看相關資料。」
曉妍的留學之路似乎是比其他孩子都開始的晚了一步。下定決心選擇藝術類方向出國,又要以一個純新人的身份開始準備自己的作品集和申請文書,這讓曉妍的申請之路忙碌而充實。
「我其實是算GAP了一年,高三畢業後的這一年的時間裡我都在認認真真的系統的去學習非常基礎的美術專業的東西,然後準備我的作品集。真的就是從素描開始學的。當時也有想過,我和別的藝術生之間可能真的有不小的差距,也許只能申請到一個一般般的學校吧。但想著能夠走上這條路,我也已經是非常的高興了!所以,我就卯足了勁做自己,其他的都不奢望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然而事實證明,努力真的可以創造出奇蹟。在準備出國的那段時間,淳熙的導師們也根據曉妍的情況為她量身打造了一整套的藝術類院校申請計劃。針對各個學院間的不同申請要求和難度和錄取要求,安排她進行不同社會實踐活動的選擇。並根據她準備的作品集輔導進行文書創作,讓作品更好的詮釋曉妍的藝術理念和想法。
最終,結合自身對專業的要求和對學校的了解,淳熙為她選擇了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帕森斯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以及普瑞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等專業的藝術類院校的不同專業作為其主要的申請目標。
當問到被心儀學校拒絕的時候如何快速調整自己心態的時候,曉妍嘿嘿一笑,說到:「所有的學校都給了我OFFER啊,所以我也不知道如果申請被拒絕應該怎麼調節自己的心態,因為沒有經歷過。哈哈哈哈。」
GAP一年學畫畫準備作品集,還需要面對未知的申請風險,其實對誰來說都是一件會很焦慮的事情。「我覺得心態真的很重要。像我,如果每天想著:誒呀,還要補和別人的差距,或者一開始就覺得自己不行,不想堅持了。這樣的話,神仙也救不了你。所以,你就只管努力,堅持你的熱愛。其他的總是會有解決的方法的、」
同一時間,對於藝術類的專業和院校來說,你所提交的作品集就是你的第一張名片。如何做出一個好的作品集,曉妍也有著自己的理解。「找到一個靠譜的輔導老師和機構,如果能夠懂你,在作品上幫你表達自己的那肯定是最好的。其次,如果你的整個作品集能夠圍繞著一個特定的主題,再加上你自己對作品和主題的思考。那這樣的表現肯定也會是特別出彩和打眼的。能夠為你增加不少亮點。」
*曉妍申請作品集的部分作品
也許從開始系統學習畫畫的角度來說,曉妍是一個「遲到生」,但這數張頂級藝術院校的錄取offer也可以證明,現實不管先來後到,結果只對努力負責。
願本次的學員分享,能夠給所有高考後還在持續觀望或自我懷疑著的同學們一些力量。加油,青春!
這一次,
不將就,不迎合!
這一次為夢想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