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基準試劑(容量)-- 無水碳酸鈉

2020-12-27 化工網

中 華 人民 共 和 國 國 家 標 準

 

工 作 基 準 試 劑(容 量)             GB 1255—90

    水 碳 酸 鈉

                                              代替 GB 1255--77

Working chemical

Sodium carbonate anhydrous 

                                                                                                  

 

本試劑為白色結晶粉末,暴露於空氣中逐漸吸水成為一水合物(NaCO3·H2O)溶於水,不溶於乙醇。

分子式:Na2CO3

相對分子質量:105.99(按1987年國際原子量)

1 主題內容與適用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工作基準試劑(容量)無水碳酸鈉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包裝及標誌。

本標準適用於含量為99.95%~100.05%工作基準試劑(容量)無水碳酸鈉的檢驗。

2 引用標準

   GB 601 化學試劑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標準溶液的製備

   GB 602 化學試劑   雜質測定用標準溶液的製備

   GB 603 化學試劑   試驗方法中所用製劑及製品的製備

   GB 609 化學試劑   總氮量測定通用方法

   GB 619 化學試劑   採樣及驗收規則

GB 6682 實驗室用水規格

   GB 9723 化學試劑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通則

   GB 9728 化學試劑   硫酸鹽測定通用方法

   GB 9729 化學試劑   氯化物測定通用方法

   GB 9734 化學試劑   鋁測定通用方法

   GB 9739 化學試劑   鐵測定通用方法

GB 10738 工作基準試劑(容量)稱量電位滴定法通則

   HG 3—119   化學試劑   包裝及標誌

   HG 3—1168 化學試劑 澄清度標準的製備及測定方法

3   技術要求

3.1   無水碳酸鈉(Na2C03)含量,%:99.95~100.05。

3.2   雜質最高含量,%:

 

                         

                 工作基準(容量)

澄清度試驗,號

灼燒失重

氯化物(Cl)

硫化合物(以SO4計)

總氮量(N)

磷酸鹽及矽酸鹽(以SiO3計)

(Mg)

(Al)

(K)

(Ca)

(Fe)

重金屬(以Pb計)

                     2

                     0.5

                     0.001

                     0.003

                     0.001

                     0.0025

                     0.0005

                     0.001

                     0.005

                     0.01

                     0.0003

                     0.0005

 

4   試驗方法

   本試驗方法中所用滴定分析用標準溶液、雜質測定用標準溶液和試驗方法中所用製劑及製品按GB 601、GB 602、GB 603之規定製備,實驗用水應符合GB 6682中三級水的規格。

4.1   無水碳酸鈉(Na2CO3)含量測定

4.1.1 鹽酸滴定分析用標準溶液濃度的標定

    稱取0.15g於300℃灼燒至恆重的第一基準試劑(容量)無水碳酸鈉,精確至0.00001g,置於反應瓶中,溶於500mL水,加10滴溴甲酚綠-甲基紅混合指示液,按GB 10738之規定,用待標定的鹽酸滴定分析用標準溶液[c(HC1)=0.1mol/kg]滴定至溶液由綠色變為暗紅色。煮沸2min,安上裝有鈉石灰的雙球管,冷卻,繼續滴定至溶液呈暗紅色,

   鹽酸滴定分析用標準溶液的濃度按式(1)計算:

                              c=      m1       …………………………………………(1)

                                 m2×0.052995

式中:c----鹽酸滴定分析用標準溶液的濃度,mol/kg;

m1----第一基準試劑(容量)無水碳酸鈉的質量,g;

m2----待標定的鹽酸滴定分析用標準溶液的質量,g;

0.052995----與1.0000g鹽酸滴定分析用標準溶液[c(HC1)=1.0000mol/kg]相當的,以克表示的無水碳酸鈉的質量。

4.1.2   含量的測定

稱取0.15g測定灼燒失重後的試樣,精確至0.00001g,按4.1.1條之規定,用鹽酸滴定分析用標準溶液[c(HC1)=0.1mol/kg]滴定。

含量的測定與滴定分析用標準溶液濃度的標定同時進行。

無水碳酸鈉(Na2CO3)含量按式(2)計算:

                         X= m3·c×0.052995  ×100 ……………………………(2)

                                      m4

式中:X----無水碳酸鈉的百分含量,%;

m3----鹽酸滴定分析用標準溶液的質量,g;

c----鹽酸滴定分析用標準溶液的濃度,mol/kg;

0.052995----與1.0000g鹽酸滴定分析用標準溶液[c(HC1)=1.0000mol/kg]相當的,以克表示的無水碳酸鈉的質量。

m4----試樣的質量,g。

4.2 雜質測定

   試樣須稱準至0.01g。

4.2.1 澄清度試驗

   稱取5g試樣,溶於100mL水中,其濁度不得大於HG 3—1168中規定的澄清度標準2號。

4.2.2 灼燒失重

   稱取5g試樣,精確至0.0001g,置於已在300℃恆重的鉑坩堝中,逐漸升溫,於300℃的灼燒至恆重。保留恆重後的試樣用於含量測定。

灼燒失重按式(3)計算:

X= m1-m2  ×100 ………………………………(3)

                                  m1

式中:X----灼燒失重,%;

m1----灼燒前試樣的質量,g;

 m2----灼燒恆重後試樣的質量,g;

4.2.3 氯化物

   稱取1g試樣,溶於10mL水中,滴加硝酸溶液(25%)至溶液pH值為5~6,稀釋至20mL,按GB 9729之規定測定。所呈濁度不得大於標準。

   標準是取含0.01mg氯化物(C1)的雜質標準溶液,稀釋至20mL,與同體積試樣溶液同時同樣處理。

4.2.4 硫化合物

   稱取0.5g試樣,溶水20mL水中,加0.3mL30%過氧化氫,煮沸數分鐘,冷卻,用鹽酸溶液(20%)調節溶液pH值為5~6,再煮沸,冷卻,稀釋20mL,按GB 9728之規定測定。所呈濁度不得大於標準。

   標準是取含0.015mg硫酸鹽(SO4)的雜質測定用標準溶液,稀釋至20mL,與同體積試樣溶液同時同樣處理。

4.2.5 總氮量

    稱取2g試樣,按GB 609之規定測定,所呈黃色不得深於標準。

    標準是取含0.02mg氮(N)的雜質測定用標準溶液,與試樣同時同樣處理。

4.2.6 磷酸鹽及矽酸鹽

稱取0.5g試樣,溶水50mL水中,加2.4mL鹽酸液(20%),稀釋至80mL,加熱至沸,冷卻。加5mL鉬酸銨溶液(100g/L),用氨水溶液(10%)或鹽酸溶液(20%)調節溶液pH值至1.8(用酸度計測定),再加熱至沸,於水浴上保溫20min,冷卻。加10mL鹽酸,移入分液漏鬥中,用25mL4-甲基-2戌酮萃取2min。取有機相,用25mL鹽酸溶液(0.5%)洗滌。取有機相,加0.2mL新製備的氯化亞錫鹽酸溶液(20g/L),加1mL無水乙酸,搖勻,所呈藍色不得深於標準。

 標準是取含0.012mg矽酸鹽(SiO3)的雜質測定用標準溶液,加0.6mL鹽酸溶液(20%),稀釋至80mL,與同體積試樣溶液同時同樣處理。

4.2.7 鎂

    按GB 9723之規定測定,其中:

4.2.7.1 儀器條件

光源:鎂空心陰極燈;

波長:285.2nm;

火焰:乙炔-空氣。

4.2.7.2 測定方法

稱取10g試樣,溶於水,滴加鹽酸溶液(20%)至溶液pH值為56,過量5mL,稀釋至100mL。取10mL,共四份。按GB 97236.2.2條之規定測定。

 

4.2.8 

稱取1g試樣,溶於水,滴加鹽酸溶液(20%)至溶液pH值為56,過量0.25mL,煮沸,冷卻,用氨水溶液(10%)調至中性,稀釋至10mL。按GB 9734規定測定,所呈紅色不得深於標準。

   標準是取含0.01mg鋁(A1)的雜質測定用標準溶液,稀釋至10mL,與同體積試樣溶液同時同樣處理。

4.2.9 

GB 9723之規定測定,其中:

4.2.9.1 儀器條件

光源:鉀空心陰極燈;

波長:766.4nm;

火焰:乙炔-空氣。

4.2.9.2 測定方法

    同4.2.7.2條。

4.2.10 鈣

GB 9723之規定測定,其中:

4.2.10.1 儀器條件

光源:鈣空心陰極燈;

波長:422.7nm;

火焰:乙炔-空氣。

4.2.10.2 測定方法

稱取5g試樣,溶於水,滴加鹽酸溶液(20%)至溶液pH值為56,過量2.5mL,稀釋至100mL。取20mL,共四份。按GB 97236.2.2條之規定測定。

4.2.11 

稱取1g試樣,溶於水,滴加鹽酸溶液(20%)至溶液pH值為56,過量0.5mL,煮沸,冷卻,稀釋至15mL,用氨水溶液(10%)調節按溶液pH值至2,按GB 9739之規定測定,所呈紅色不得深於標準。

   標準是取含0.003mg鐵(Fe)的雜質測定用標準溶液,加10mL水及0.5mL鹽酸溶液(20%),稀釋至15mL,與同體積試樣溶液同時同樣處理。

4.2.12 重金屬

稱取6g試樣,溶於25mL水中,滴加鹽酸溶液(20%)至溶液pH值為56,過量0.5mL,在水浴蒸乾,殘渣溶於水,用氫氧化鈉溶液(4g/L)調節溶液pH值至4,稀釋40mL。取30mL,加0.2mL乙酸溶液(30%)及10mL新製備飽和硫化氫水,搖勻,放置10min。所呈暗色不得深於標準。

   標準是取含0.015mg鉛(Pb)的雜質測定用標準溶液及剩餘的10mL試樣溶液,稀釋至30mL,與同體積試樣溶液同時同樣處理。

檢驗規則

   GB 619之規定進行採樣及驗收。

包裝及標誌

   HG 3—119之規定。

   內包裝形式:G-2

   外包裝形式:用規格為600g/m2的盒板紙制盒,外層裱紫色電光紙;

   包裝單位:第3類。

 

 

                                                       

 

附加說明: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化學工業部提出。

本標準由北京化學試劑總廠歸口。

本標準由北京化工廠負責起草。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趙鳳蘭、範伊明、強京林。

本標準於1977年首次發布。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化工網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化工網;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info@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本尼迪特試劑(班氏試劑)和斐林試劑的比較
    一、本尼迪克特(Benedict)試劑本尼迪克特(Benedict)試劑是一種絡合復鹽,即硫酸銅、碳酸鈉和檸檬酸鈉組成的混合液,又叫班氏試劑。1、本尼迪特試劑配製:配製方法為將4.3g研細的硫酸銅溶於25mL熱水中,待冷卻後用水稀釋到40mL。另把43g檸檬酸鈉及25g無水碳酸鈉(若用有結晶水碳酸鈉,則取量應按比例計算)溶於150mL水中,加熱溶解,待溶液冷卻後,再加入上面所配製的硫酸銅溶液。加水稀釋到250mL。
  • 斐林試劑、班氏試劑和雙縮脲試劑比較
    斐林試劑和班氏試劑都是檢驗還原性糖的試劑,二者的使用成分原理、及保存方法有區別;還原糖的鑑定於蛋白質的鑑定所使用的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成分相同,
  • 高中化學:《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常考點總結!
    化學大師一、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共性1、都能與鹽酸(或硫酸與硝酸)反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2、跟石灰水或氫氧化鋇溶液都生成白色沉澱;>3、水溶液均呈鹼性;4、焰色反應呈黃色;5、都能與鋁鹽或鐵鹽溶液發生雙水解反應;二、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差異1、熱穩定性:碳酸鈉加熱不分解,碳酸氫鈉加熱易分解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
  • 乾貨 | 斐林試劑、班氏試劑和雙縮脲試劑比較
    斐林試劑和班氏試劑都是檢驗還原性糖的試劑,二者的使用成分原理、及保存方法有區別;還原糖的鑑定於蛋白質的鑑定所使用的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成分相同,但二者的使用方法及原理也不盡相同。下面就從這幾種試劑的使用原理、成分及使用方法等方面做一簡單總結。(馬上點標題下「高中生物」關注可獲得更多知識乾貨,每天更新喲!)
  • 化驗室化學試劑管理制度
    (2) 分析純試劑,亦稱分析試劑,為二級品,純度略低於優級純,雜質含量略高於優級純,適用於重要分析和一般性研究工作,常以AR表示。  (3) 化學純試劑為三級品,純度較分析純差,但高於實驗試劑,適用於工廠、學校一般性的分析工作,常以CP表示。
  • 8 有關碳酸鈉與碳酸氫鈉
    但經過劉懷樂老師的研究認為白色沉澱更多的是碳酸鈉晶體Na2CO3·10H2O,用氯化鈉溶液或酒精稀釋過的飽和碳酸鈉溶液中通入CO2產生的白色沉澱是NaHCO3沉澱。為確保鑑別結論準確,實驗時應採取固定試劑用量、固定CaCl2溶液濃度並在必要時適當加熱等措施。鑑別示範如下:    在各5.0mL待測液中分別滴加6滴0.50mo1·L-1的CaCl2溶液,觀察有關變化。
  • 【化學課】碳酸鈉與碳酸氫鈉
    碳酸鈉 ,又叫純鹼、洗滌鹼、蘇打等,常溫下為白色無氣味的粉末或顆粒。
  • 高二化學教案:《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溶解性差異》教學設計
    、託盤天平、藥匙、量筒、膠頭滴管  試劑:固體碳酸鈉、固體碳酸氫鈉、蒸餾水  三、實驗創新要點/改進要點  (1)實驗內容上的創新:增加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溶解性差異的實驗探究。蘇教版的教材上無溶解性差異的實驗探究,只在書本P52出現的表格中有水溶性的比較,顯示兩者都易溶,相同溫度下,Na2CO3的溶解度大於NaHCO3。  (2)實驗方法上的創新:溶解性差異的比較有兩種思路,其一是在等量的溶劑中能溶解溶質的質量,其二是等質量的溶質完全溶解所需要溶劑的體積,從不同角度作比較,從定性到半定量的探究。
  • 化學試劑分類等級標籤製備及知識
    分析工作中所直接用於實險的各種化學試劑,並不是都能直接買到,而是要化驗工作者將買來的原裝試劑按工作需要自己配成各種各樣濃度的試劑。這就需要了解試劑製備及有關知識。在這一章裡將首先介紹一下有關試劑製備的普通常識和必要的基礎知識。進而再介紹各種典型性試劑的濃度計算、配製、標定方法和注意事項等。
  • 陝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化學試劑乙醇(無水乙醇)產品質量監督...
    據公告,此次抽查了1批次化學試劑乙醇(無水乙醇)產品樣品,經檢驗,合格樣品1批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陝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於2020 年3 月至2020 年5 月對次氯酸鈉、工業用冰乙酸、工業過氧化氫、化學試劑乙醇(無水乙醇)、工業硫磺、工業硫酸和溶解乙炔共7 種產品進行了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
  • 化學試劑常用分類,您知道多少?
    試劑分類的方法較多。如按狀態可分為固體試劑、液體試劑。按用途可分為通用試劑、專用試劑。按類別可分為無機試劑、有機試劑。按性能可分為危險試劑、非危險試劑等。化學試劑又叫化學藥品,簡稱試劑。化學試劑是指具有一定純度標準的各種單質和化合物(也可以是混合物)。
  • 化學學科知識——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碳酸鈉 ,又叫純鹼、洗滌鹼、蘇打等,常溫下為白色無氣味的粉末或顆粒。
  • 常用試劑----氟化四丁基銨
    質量分數為75%水溶液d 0.953g/mL (25 oC)。它溶於水、乙腈、THF。【製備和商品】該試劑是通過氫氟酸水溶液與溴化四丁基銨的水溶液在離子交換樹脂中反應製備而成。反應完畢後,將樹脂用水反覆洗滌,將洗脫液中水分蒸乾即得油狀產物。該商品試劑為三水合物或不同溶劑和不同濃度的標準溶液,例如1.0 mol/L的THF溶液、質量分數為75% 的水溶液等。
  • 【分享】實驗室化學試劑管理知識之化學試劑的存放及安全
    保存化學試劑要特別注意安全,放置試劑的地方應陰涼,乾燥,通風良好。因試劑的種類多種多樣,一般試劑按無機物和有機物兩大類進行分類存放,特殊試劑及危險試劑另存。鹽類一般按金屬離子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也是從左向右,先下鹽後酸式鹽的方法分類:如鈉鹽—硫化鈉、碳酸鈉、矽酸鈉、亞硝酸鈉、硫酸鈉、硫代硫酸鈉、鈣鹽等。單質再分成金屬和非金屬類或以單質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族分類。氧化物也按元素周期表的族的順序分類。
  • 消費百科 | 過氧碳酸鈉及其在洗滌劑中的作用
    李勝利 今天給大家介紹洗滌劑的常用漂白助劑過氧碳酸鈉。氯系漂白助劑主要為次氯酸鈉,氧系漂白助劑主要包括過氧碳酸鈉及過氧硼酸鈉。過氧碳酸鈉憑藉其高效、節能、環保的特性,已逐步取代過氧硼酸鈉,成為主流的漂白助劑。 過氧碳酸鈉(簡稱過碳酸鈉或SPC),是純鹼與雙氧水的化合物,分解後產生氧氣、水和碳酸鈉。
  • 優級純、分析純、色譜純、色譜試劑的區別
    試劑規格基本上按純度(雜質含量的多少)劃分,共有高純試劑、光譜純試劑、基準試劑、分光純試劑、優級純試劑、分析試劑和化學純試劑等7種。國家和主管部門頒布質量指標的主要優級純、分級純和化學純3種。選用不同純度試劑的標準主要是不同的反應需求,以及該試劑所含雜質對分析要求有無影響。